登陆注册
3152500000010

第10章 两晋大事件(2)

杨骏辅政时期,凡有诏令,晋惠帝过目后交与杨太后;然后直接下发执行。杨骏知贾南风难以控制,为防贾南风碍其擅权,则任命其亲信掌管禁军,此举引起皇亲国戚及一些大臣的不满。永平元年(291年),贾南风秘密派人与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联络,要他们带兵进京,讨伐杨骏。楚王司马玮从荆州带兵进了洛阳。291年三月,贾皇后设计让晋惠帝下诏书,宣称杨骏谋反,司马玮军火烧其府第,杨骏逃到府中马厩被杀。贾后又以晋惠帝名义下诏书,废除杨芷的皇太后位置,贬为平民,囚禁在洛阳郊外的金墉城(杨太后因没有食物八天后饿死)。又诛灭杨骏三族,株连而死的共有数千人,至此杨骏政治势力被消灭。杨骏被杀后,朝政大权由司马亮与卫瓘共同执掌。贾南风对未能独揽政权不满意,当年六月,串通司马玮杀了司马亮及卫瓘。司马玮杀了司马亮及卫瓘后,司马玮友人岐盛劝其乘机扩大权力,司马玮犹豫不决。

贾南风认为司马玮的权力太大,在杀了司马亮的第二天,她依张华之计,派人到司马玮处宣布司马玮伪造手诏。司马玮的部下闻诏后多放下武器散去,司马玮束手就擒。贾南风至此并不罢手,他以司马玮伪造手诏害死司马亮、卫瓘的罪名,将其处死。由此朝政大权被皇后贾南风掌控,她的亲戚党羽多被委以重任。例如其族兄贾模、内侄贾谧,母舅郭彰这些亲党。贾皇后还起用当时名士张华为司空,世族裴頠为尚书仆射,裴楷为中书令,王戎为司徒。贾南风把持朝政达九年之久。国势也相对安稳。

太子司马遹乃谢才人谢玫所生,与贾南风一向不和。299年,贾南风设计废除太子司马遹,让晋惠帝下诏废除司马遹的太子地位,囚禁于洛阳郊外金墉城,不久被杀。司马伦、孙秀等人伪造晋惠帝的诏书,以杀太子的罪名,发兵收捕贾皇后及其党羽,废贾皇后为庶人,囚禁在建始殿。张华、裴頠等人当时被杀,很多官员都被罢免。贾南风后来被送到金墉城,司马伦又以伪诏书让贾南风喝下金屑酒而死。事后司马伦假诏书自封相国,孙秀等人都被封大郡,握有兵权。司马伦一党掌握了朝政大权。司马伦一党道德低下,也无治国之能。党羽之间钩心斗角,在政治上并无建树。301年,赵王司马伦自立为皇帝,晋惠帝被废,软禁于金墉城。司马伦眼睛不好,人称“瞎儿”。真是“瞎儿”夺了“傻儿”的皇位。

司马伦篡位后,驻守许昌的齐王司马冏起兵讨伦,CD王司马颖与镇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举兵响应。洛阳城中的禁军将领王舆也起兵反伦,迎惠帝复位,杀死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以大司马入京辅政。太安元年(302年)底,河间王司马颙又从关中起兵讨司马冏,洛阳城中的长沙王司马乂也举兵入宫杀齐王司马冏,政权落入司马乂之手。太安二年,河间王司马颙、CD王司马颖合兵讨长沙王司马乂。司马颙命都督张方率精兵7万,自函谷关向洛阳推进;司马颖调动大军20余万,也渡河南向洛阳。二王的联军屡次为长沙王司马乂所败。次年正月,洛阳城里的东海王司马越与部分禁军合谋,擒长沙王司马乂,将其交给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张方,被张方烧死。CD王司马颖入洛阳为丞相,但仍回根据地邺城,以皇太弟身份专政,政治中心一时移到邺城。东海王司马越对CD王司马颖的专政不满,率领禁军挟惠帝北上进攻邺城。荡阴(今河南汤阴)一战,被CD王司马颖击败,惠帝被俘入邺,东海王司马越逃往自己的封国(今山东郯城北)。与此同时,河间王司马颙派张方率军占领洛阳,接着并州刺史司马腾(司马越弟)与幽州刺史王浚联兵攻破邺城,CD王司马颖与惠帝投奔洛阳,转赴长安。永兴二年(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又从山东起兵进攻关中,击败河间王司马颙。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迎惠帝回洛阳,CD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相继为其所杀,大权落入司马越手中,“八王之乱”到此终结。

后人多将“八王之乱”嫁祸于贾南风头上。这位贾南风皇后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葩”。史书上对其极尽贬斥。记载贾南风身材矮小(约1、4米),面目黑青,鼻孔朝天,眉后还有一大块胎记,可谓丑陋之极;而且嫉妒心强,心狠手辣,曾手刃嫔妃。为什么这样一个人能成为皇后?原因在于贾南风是西晋的开国元勋贾充之女。贾充在曹魏时任大将军司马昭的军中司马、长史等职,后为廷尉,爵封宣阳乡侯。他能言善辩,为人巧慧,很得亲信。魏主曹髦深知司马氏久有篡位之心,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贾充作为司马昭心腹,也积极地为其摇旗呐喊。后来,贾充奉命带兵杀死曹髦,并劝司马昭取代曹氏另立朝廷。司马昭做晋王后,曾想立次子司马攸为世子。贾充劝阻说:“长子司马炎聪明神武,胆识过人,身材魁梧,有超世之才,又宽仁孝慈,有人君之德,能归附人心,应立长子为世子。”这样司马炎得以世子身份继承晋王爵位。司马昭临死前,拉着司马炎的手,谆谆嘱咐他说:“真正知你者,是贾公闾呀!你不要辜负于他。”贾充因此很得司马炎的倚重,不久被拜为晋国卫将军、仪同三司、给事中,封临颍侯。司马炎受禅称帝后,贾充因功被加爵鲁郡公,拜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后又拜为侍中、尚书令之职,参与枢密机要,一时朝野侧目。贾南风成为皇后,还得到了当时一些晋武帝亲近权贵大臣的极力推荐。虽然后世对贾南风诟病甚多,但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就是在这场宫廷斗争之中,她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政治智慧;特别是她当政的九年间,西晋政局还是难得的平稳,“数年之中,朝野宁静”“海内晏然”。她任用的贾模,史称“以才望居之”,重用的张华、裴頠,均是史上名臣,阮籍曾说张华有“王佐之才”。这期间,几乎每年都有全国性自然灾害,朝廷采取减赋、减税、赈灾等一系列措施应对。将“八王之乱”归罪于贾南风确实不公。从史实来看,恰恰是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杀死贾南风后,形势才进一步恶化。不过,我们从这场宫廷内斗中,却可以看到另一点,即司马家族的衰退,司马诸王在其中表现出的贪婪、怯懦、犹豫,以及兄弟间的残忍、才略的缺乏、斗争手段的卑劣,难以与三国时的群英荟萃相比,真是应了阮籍一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这场战争的影响是深远的,由大及小、由远到近表现为:

一是为后世君主专制政治制度提供了血的经验教训,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通常有两种治国模式,即分封制和郡县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拥有世袭统治权,拥有一定的地方独立性。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现的,是按照地域划分,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迁,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官位不得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西周曾实行分封制,在当时对稳定时局、维护西周统治发挥了积极作用。分封制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封建大一统,其危害性在汉代尤其突出。西晋时,实行裂土分封,给予了诸侯在封国内的行政权、人事权,造成了藩国林立,各封国独立自处的体系,特别是在裁撤中央在地方驻军的同时,居然给司马诸王配备军队,使得藩王的军事实力在地方上具有了相对优势;不仅如此,西晋统治者还授予了一些藩王都督某些地方军事的权力,如反对赵王司马伦的三王,都是出镇地方的都督,具有相当的军事实力。从春秋战国开始,历代君主在选择治理模式时,均慎之又慎。即使实行分封制,大多数情况下分封的诸侯也只能享受封国的赋税收入,不得干预封国的行政,尤其不能拥有及涉足军事武装。司马氏实行分封制,一是亲眼看到曹魏怀疑同姓不予分封,很快为其所禅代的残酷现实,一是出于士族本身的狭隘性和局限性。士族的根本是宗法,家族利益是其最终目的,这一点在两晋时表现得十分突出,不仅司马氏,许多士族大户往往都是家族利益至上,常常将家族利益置于民族国家利益之上。但历史的讽刺在于,在抢夺王位时宗亲们表现出的“六亲不认”让人心惊,如果晋武帝地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王夫子在《读能鉴论》中指出,曹魏怀疑同姓,西晋怀疑天下,无论分封还是郡县,只要是出于这种怀疑心理的制度,都必定导致“乱亡之祸”。认识可谓深刻。从西晋之后,分封制基本退出了中国政治舞台,郡县制成为主流。换个角度说,这也是西晋“八王之乱”的一大“贡献”吧!

二是司马家族进一步衰落,进而形成了东晋时期的“门阀政治”。“八王之乱”基本让司马一族丧失殆尽,且大多“死相”极惨。司马玮、司马亮及太子司马遹被贾南风设计杀死。司马冏、司马颙、司马颖起兵讨伐司马伦,死者近十万人,司马伦后来被囚禁于金墉城,被赐金屑酒而死。司马冏一党被司马乂所灭,斩杀俘虏了六万多人。司马颙不甘司马乂独揽政权,与司马颖共同兴兵讨伐司马乂,司马乂获胜。朝廷任职的东海王司马越乘司马乂军疲惫,夜捕获司马乂,司马乂被活活烧死。司马越操纵下的晋惠帝又下令追捕司马颖,司马颖兵败后被捕杀。晋怀帝刚登基,就下诏书要以司马颙为司徒,司马颙不疑有他,就乘车上路,被南阳王司马模所派遣的将领梁臣掐死在车

内,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杀死,司马颙就此绝后。就连在“八王之乱”中最终获胜的司马越,在继还洛阳后,四海皆知其不臣之迹,加之当时经济破坏严重,动乱迭起,上下分崩离析,后忧惧成疾,不久去世。其部下欲下葬东海,石勒追上后,“焚其柩”,还尽杀三万余人。从此,司马氏一族已所剩寥寥,倒是司马睿这个远亲,因地位太低、远居山东琅玡一隅、亲戚关系太疏,反而和“八王之乱”没有扯上太多关系,居然成为硕果仅存中的“极品”,这也算是“鱼蚌相争,渔翁得利”。历史总是在必然中充满偶然性,让后人读史时一面唏嘘不止,一面又哑然失笑。但在司马睿称帝东晋后,由于司马氏一族基本凋灭,使得王、谢、庾、桓等大族得以长期把持政局,形成士族大户与司马“共天下”的局面。东晋时期的“门阀政治”由此而起。

三是导致“五胡乱华”和“永嘉之变”,西晋走向灭亡。

三、“五胡乱华”和“永嘉之变”的巨大影响

“八王之乱”的16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西晋进入人们常说的“五胡乱华”时期。

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而存有这种心思的并非刘宣一人,元康六年(296年)八月,秦(今甘肃天水、秦安一带)、雍(今陕西关中及甘肃东部)的氐、羌推氐帅齐万年为“皇帝”;永康二年(301年),散骑常侍张轨求为凉州刺史,“阴有保据河西之志”,而自316年晋愍帝降汉国、西晋亡后,当时的前凉势力统治者张寔保据凉州河西之地,虽向晋王司马保、东晋称臣(正式册封要迟至东晋咸和八年),但其半独立的态势,实际割据凉州的野心立场不容否定;太安二年(303年)正月,蛮人张昌据江夏(今湖北安陆)拥立丘沈(后改名刘尼)为天子,建国号“汉”;永兴元年(304年),氐人李雄在CD称王,建国号为“成”,并于两年后称帝;也是在这一年,匈奴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东北)称王,建国号为“汉”,并于308年称帝;永兴二年(305年),右将军陈敏据江东叛,自称楚王。“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史称“五胡乱华”。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两汉以来,不断与西北外族作战,战后基于“柔远人也”的观念,把投降的部落迁入塞内,与汉族杂居,且以降服的胡人为兵,保卫疆土。魏晋政府亦继承这“用胡”政策,曹操用氐族兵、晋武帝以匈奴人刘渊为北部都尉、惠帝更以刘渊为五部大都督。后来建立“前赵”的匈奴人、建立“后赵”的羯人、开“前燕”之基的鲜卑人等,都曾卷到“八王之乱”中,都经过这场战乱的锻炼,不断成长壮大起来。“八王之乱”中,司马越一党曾以鲜卑、乌桓为先驱,是司马越的重要力量。而司马颖则联合匈奴人刘渊及其部属石勒。这一格局一直持续到东晋,因东晋的建立与司马越有直接的关系,故东晋后来与刘、石的对抗,一定程度是“八王之乱”对抗形势的延续。

同类推荐
  •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本书分为玄奘、达·伽马、斯坦利等部分。
  • 世事纷纭说赖琏

    世事纷纭说赖琏

    大陆解放之后,赖琏长时间待在美国,办过报,教过书,但都不是很如意。1953年,他进入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任中文组组长,做起了一名国际公务员,1967年退休,应台北《中国时报》之邀,为国际问题专栏撰稿,1978年定居台湾,受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83年逝世。对于自己在联合国工作这一段经历,赖琏写有一些回忆文字,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对一些世界政要的描写,他用白描的手法写他们,往往寥寥几笔,一个人物就生动的浮现出来,甚至还有几分漫画的色彩,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当下,正处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力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大力量的交汇点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大势所趋。太阳能行业也将乘势异军突起。同是做太阳能行业的施彭二人。一个沉稳务实,一个外冷内热,却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眼光,他们笑傲光伏世界、领跑中国光伏产业的神话。
  •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清官与廉吏大体同义,其要旨在一个“廉”字。“廉”原指物体露出棱角,朱熹集注《论语》时说:“廉,谓棱角峭厉。”以之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廉”又作收敛解,引申为逊让、节俭,进而引申为不苟取、不贪求。故古时将有节操、不苟取之人称作“廉士”;将清廉守正的官吏称作“廉吏”。我们案头的这本周庆苾先生精心撰构的《中国清官廉事》一书,陈列先秦至明清一百多位清官的懿言嘉行,读来直觉清风拂面,深感天地毕竟有正气。
热门推荐
  • 上仙家养小妖狐

    上仙家养小妖狐

    数万年前魔界动荡之后,天帝便斩除所有妖魔不留活口,只是遗漏了一只尚在母胎的九尾妖狐。小妖狐未经人事,尚未化成人形,误闯人间,与天界掌管风雷雨电的清玹上神相遇。清玹只是下凡带去风调雨顺,不想却遇见这只火红的小狐狸。从一开始清玹就明白这是一只妖狐,他也不知是鬼迷心窍,竟在人间豢养起了小妖狐,教她向善。清玹告诉千狐遇:“可能是我这老人家鬼迷了心窍,看你漂亮鲜艳就想要把你留在身边。想想也可能是上古以来的孤寂实在难熬,有了你,日子也就没那么无趣。”
  • 木楠枝

    木楠枝

    凤兮老夫问你,是天庭的御膳不香、还是四海八荒不够广、还是那天界的美男少,你是抽哪门子的疯,烧那破树?⊙?⊙!她能说不是故意的吗?
  • 岁月沧桑(全集)

    岁月沧桑(全集)

    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一生是那样的坎坷宿命,一对终成眷属的夫妻之间的恩怨却是那样的凄迷悲悯,一段母亲与儿子的刻骨铭心的爱恨是那样感天动地,一座人类文化遗产碉楼的沧桑史是那样的沉重瑰奇。小说布局宏篇以一情字贯穿始终,激情饱满、叙事明快,具有浓郁的南国地域特色,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命运坎坷、复杂多变,内涵丰富深沉厚重,尤其是尾卷部分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撼人心魄,堪称一部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恢宏画卷、一部人生沧桑瑰丽的史诗。
  • 封神时光英豪2:火魂

    封神时光英豪2:火魂

    商朝的少年桑羊无欢,因为幼时的机缘巧合,在石窟中学得了超越商周时代数千年的旷世学问,也在这个绝对的乱世之中,卷入了西歧周族「伐纣」的惨烈战役,并得以和封神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姜子牙、哪吒等一起与商朝的神人部队展开一场空前绝后的神族战役。
  • 华严经探玄记

    华严经探玄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朕妻

    朕妻

    凤承天此生最骄傲的事不是得了这北凉万里江山,而是一步步把应风裳骗到了自己龙帷之内。某女对着某帝嘿嘿一笑某帝:吾妻有病?某女怒然:妾慕君,才对君笑矣!某帝沉吟少顷:朕亦慕卿卿,才言卿卿有病。某女:...可只有帝王心里才知,得妻一笑,艰难至极。
  • 异世妖恋

    异世妖恋

    一场盗墓引发的血案。为了寻找因探墓无故消失的小伙伴,他们踏上了进墓之旅。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性格大变,四周的恐怖丛生,面对险象环生,她该何去何从。一场只为了引她而来的阴谋,她从墓穴穿越回了过去,她该如何去面对?面对千年的等待,他们又将如何展开新一轮的纠缠……
  •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aresi

    Maresi

    Only women and girls are allowed in the Red Abbey, a haven from abuse and oppression. Maresi, a thirteen-year-old novice there, arrived in the hunger winter and now lives a happy life in the Abbey, protected by the Mother and reveling in the vast library in the House of Knowledge, her favorite place. Into this idyllic existence comes Jai, a girl with a dark past. She has escaped her home after witnessing the killing of her beloved sister. Soon the dangers of the outside world follow Jai into the sacred space of the Abbey, and Maresi can no longer hide in books and words but must become one who acts. Bound for international success, Maresi will be published in 15 territories around the world!
  • La Mere Bauche

    La Mere Bauch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