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不可替代的生活根基
南黑森林一个开阔山谷的陡峭斜坡上,有一间滑雪小屋,海拔1150米。小屋仅6米宽,7米长。低矮的屋顶覆盖着3个房间:厨房兼起居室、卧室和书房。整个狭长的谷底和对面同样陡峭的山坡上,疏疏落落地点缀着农舍,再往上是草地和牧场,一直延伸到林子,那里古老的杉树茂密参天。这一切之上,是夏日明净的天空。两只苍鹰在这片灿烂的晴空里盘旋,舒缓、自在。
这就是我“工作的世界”——由观察者(访客和夏季度假者)的眼光所见的情况。严格说来,我自己从来不观察这里的风景。我只是在季节变换之际,日夜体验它每一刻的幻化。群山无言的庄重、岩石原始的坚硬、杉树缓慢精心的生长、花朵怒放的草地绚丽又朴素的光彩、漫长秋夜里山溪的奔涌、积雪的平坡肃穆的单一——所有这些风物变幻,都穿透日常存在,在这里突现出来,不是在“审美”的沉浸或人为勉强的移情发生的时候,而仅仅是在人自身的存在整个儿融入其中之际……
严冬的深夜里,暴风雪在小屋外肆虐,白雪覆盖了一切,有什么时刻比此时此景更适合哲学思考呢?这样的时候,所有的追问必然会变得更加单纯而富有实质性。这样语言的努力,则像高耸的杉树对抗猛烈的风暴一样。
这种哲学思索可不是隐士对尘世的逃遁,它类似农夫劳作的自然过程。当农家少年将沉重的雪橇拖上山坡,扶稳橇把,堆上高高的山毛榉,沿危险的斜坡运回坡下的家里;当牧人恍无所思,漫步缓行赶着他的牛群上山;当农夫在自己的棚屋里将数不清的盖屋顶用的木板整理就绪:这类情景和我的工作是一样的。思想深深扎根于生活,二者亲密无间。
城市里的人认为屈尊纡贵和农民做一番长谈就已经很不简单了。夜间工作之余,我和农民们一起烤火,或坐在“主人的角落”的桌边时,通常很少说话。大家在寂静中吸着烟斗。偶尔有人说起伐木工作快结束了,前夜有只貂钻进了鸡棚,有头母牛可能早晨会产下牛犊,某人的叔伯害着中风,或者天气很快要“转”了。我的工作就是这样扎根于黑森林,扎根于这里的人民几百年来生活的那种不可替代的大地的根基。
哲语沉思: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些东西是可有可无的,有了也许会增色,没有也无损本质;而有一些东西则是不可缺的,缺了就不能够生活。什么东西不可缺,这是生养人类的大自然唯一的权威。自然规定了生命离不开阳光和土地,规定了人类必须耕耘和繁衍。最基本的生活内容原是最平凡的,但正是它们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永恒核心。
11 决战人生每一天
人生如梦,而生命是永恒的。转瞬即逝的生命比所有的财宝都珍贵,将如此宝贵短促的生命无所事事地轻抛是可耻的。
对人类来说,没有比为使命而活着更可贵的了,同时也没有比不知为何生存更空虚的了。彷徨的人只不过在别人眼中是自由的,对不得不彷徨于路的人来说,他没有了生存的根基,打发着一个个充满不安和内心空虚的苦恼日子。没有使命感的人生犹如彷徨的人生。
即使在今世看来比较理想的人生观,若站在上一级宇宙的高度来考察,就会产生疑问:这是正确的人生观吗?这就成为一个极其艰深的问题。必有一个宇宙至高的,或者说代表生命本源的法则,所谓命运,不就是人们从法则那儿得到的报应吗?
人类生命中有一个像最大公约数一样的共同基础。那是生命的支柱,在这个基础之上,人们的才能、天分得到发挥。若失去了做一个人最本质的基础,再杰出的才能也会枯竭,甚至会耗尽生存的力量,不得不走向衰亡。人类生命中这种必备因素是与生俱来的,熟知人的本质基础之后,才能去寻找可充分发挥个性的合适场所。
“既然是人就要竭尽全力生存。”把这一条当做焦点来观察一个人,就会发现,外表的不同都是枝节。去掉这些枝节,只会剩下赤裸裸的人类生命的胴体。要判断他的人生价值,这是唯一的基准。
人生就是建设,一旦建设停止,人生就失败了。
对自己眼下能做的事必须点燃起你的热情。对眼下能做的事情不付出全力的人,是没有资格谈未来的。首先得稳稳地站住脚跟,才能进行下一次大飞跃。
想想看,一天只有24小时,利用交通工具跑得再快,也不能改变这一点。这样说来,不管在哪里,不管怎样做,只有自己的存在才是确实的。怎样充实这个自我呢?这就看你怎样充实每一天。甚至是否能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是否能在社会上拥有主动权,关键也在于每一天的充实。有利的环境本身是单调的,如果你设法利用这些有利因素,使自己的人生变得充实起来,这种脑力劳动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
人们每一天都在决战,昨天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今天的胜利,昨天的挫折不一定就导致今天的失败。每一瞬间的实干才是重要的。所有的实干加在一起,它的本质就是你的机会和才能,这才是你一生的总决算。
哲语沉思:
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不能结果的花有玫瑰、郁金香等,它们在阳光下开放,没有任何目的,纯粹只是为了快乐。快乐本身就是它们的成功。
人也像花一样,有一种人能结果,成就一番事业;而有一种人不能结果,一生没有什么建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那么,你会选择做哪一种人?
12 希望不会骗人
我们在物质生活之外,又延伸出希望。每个人几乎都对某些事物驰骋幻想,不过,直到改变了生活方式他才会碰到这些事物。有些人以财产多和住宅大为快事,为他们的家庭和荣誉预先准备好永存不朽的东西,或者竭力不使财富分散,因为积累财富已成为他们的唯一职守。另外那些十分文雅、高尚的人,则把精力专注在未来的名望上面,专注在获取那些不抱成见的后代子孙的感激上。
灵魂完全系在财富与住宅上的那类人,无法明白他们本应对财富漠然置之,因而也就无法适宜地或认真地谈论这些问题。可是,追逐声名的人就可以对此做出反应,所以就有可能去考虑他们所期待的事物。
在遥远的未来,能否被人记住也许是值得每个明智之士考虑的问题,但这是得不到满意的答案的。诚然,能名垂青史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对此其实也兴趣索然。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余地堆放那么多的名望。生命的职责是,在每种环境中,无论是短暂的快乐或痛苦,都不会超过一定的比例,必须留给我们余暇去做那种不会十分影响我们眼前幸福的期待。一个人有了虚名,而不准他人侵入他的地盘,他就只能是那种一定要被抛入遗忘之塔里的人。
心灵的眼睛与肉体的眼睛一样,能看到新的目标,对那些眼皮底下的东西反而视而不见。因此,声名像一颗陨星,除了几个卓越的和不可战胜的名字之外,有的闪耀一下之后,就永远消逝了。如果思想或时间没有什么改变,那我们的声名也可能是隐匿无闻。一切具有我们这种思想或使我们的行为有所改变的人们,无时不匆匆走入湮没无闻的境地,正像一种最被人喜爱的新事物常为时尚所采纳一样。
所以,照亮晚年的任何舒适的光线并非来自尘世,只有未来才是它的远景。在疾病的痛苦中,在老耄的衰弱里,只有储以待用的这种幸福(如果注意到这种幸福)才会支持我们。这些幸福,我们有信心去期待它们,因为它们来自于一种偶然的力量,而且,只有热烈希望和真诚追求它们的那些人才能得到这种力量。由此看来,每个心灵最终都应该栖息下来。希望是人类的主要福赐,并且,只有希望才是合理的。可以肯定,希望绝不会欺骗我们。
哲语沉思:
即使人类不断地受苦、被生活折磨,但是心中总是留有可贵的希望。希望是人类一切不幸中唯一的安慰,它能够将人们从一切烦恼痛苦的环境中拯救出来,而沉浸于和谐、美满、幸福的氛围中。
希望一直是人类生活动力的来源。在无尽的等待之中,人类生生不息。
13 忍受蠢人的评判
你一向是说真话的,我们伟大的歌手,你这次也说了真话。
“蠢人的评判和群氓的嘲笑声”……对这两点又有谁不曾领教过?
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而且应该忍受,谁能够做到——就让谁来表示轻蔑吧!然而有一些打击,它们刺痛着你的心坎,比什么都痛……一个人做了他力所能及的一切,努力地、热情地、忠实地工作……而一颗颗正直的心灵却嫌弃地躲开他,一张张正直的面孔一听到他的名字便因愤怒而变得通红。
“躲开点儿!滚蛋!”一些正直的、年轻的声音对他嘶喊。“无论是你,还是你的劳动,我们全不需要;你玷污了我们的住所——你不认识,也不理解我们……你是我们的仇敌!”
这时这个人该怎么办呢?继续劳作,不要试图去辩白——甚至不要企望有稍微公正一些的评价。
从前,庄稼人诅咒一个过路人,这位过路人给他们土豆——穷人赖以度日的食物——面包的代用品。他们把这份珍贵的礼物从那只向他们伸出的手中打落在地上,把它摔进泥土里,用脚践踏。
如今,他们以它为食——而他们甚至不晓得恩人的姓名。
也罢!他的名字对他们又有什么意义?他,虽然无名,却把他们从饥饿中拯救了出来。
让我们只为一件事尽力吧:愿我们所带来的确是有益的食物。
从你所爱的人嘴里听到错误的谴责是苦涩的,然而即使这也是可以忍受的。“打我吧!但是要听从我!”雅典的首领对斯巴达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