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2400000002

第2章 电影的历史轨迹(1)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导演或电影人,要是连电影的历史都没有粗略的了解,在知识上你是欠缺的,在文化素养上也是不合格的。因此在书的开篇要先讲一讲电影的历史。了解历史,不是为了做电影史学家,而是为了开阔导演的视野,丰富导演的知识。走进历史的大门,温“故”而知“新”。

一、电影的发明

电影在诸多艺术门类中,是一门较为年轻而且发展较快的艺术,同时它也是运用科学技术催生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影也日趋成熟与完善,并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它的出现不仅使人类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感知世界的经验,而且产生了一种新的电影思维的方式。

电影的发明,是集中了许多科学家的智慧,经历了无数次的探索与实验才得以成功的。我国古代的灯影戏,曾被一些电影史学家认为是电影发明的先导。它通过灯光照射,把纸或皮做成的物象投影在布幔上,经过人的操作,可以演出不同情节的影戏,至今在我国民间仍保留有皮影戏的演出活动。不过它投射的影像只是象征性的剪影,不像电影那样,投射在幕布上的则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影像,让观众宛如置身在真实的环境中。

电影的真正发明,是根据英国人彼得·马克·罗格特发现的“视觉暂留”原理,即人眼在观看运动中的形象时,每个形象都在消失后仍在视网膜上滞留不到一秒时间的现象,给电影的发明提供了科学的根据。正因为人眼有这一功能,才使观众从银幕上观看到映在上面的许多断续出现的画格时,感到它是正在连贯运动的影像。

1894年,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制成了“活动电影视镜”,它仅仅是一个木头箱子,每次只能供一个人观看50英尺胶片,没有银幕,所以它还不能称作真正的电影。

一年后,即1895年,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创造出一种能将影像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影像清晰,可供很多人观看。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卡普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中,正式放映了他们拍摄的影片,其中有《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并获得了成功。这一天,便被各国电影史学家公认为电影的发明日,标志着电影时代的开始。

卢米埃尔早期拍摄的电影,大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如火车进站、工厂放工、街头即景、婴儿的午餐等。当卢米埃尔拍摄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时,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竟为电影艺术的发展确立了写实主义的传统。

爱迪生早期拍摄的电影内容,则和卢米埃尔完全不同,他主要侧重动物表演、歌舞演出、拳击比赛等,并为拍摄这类场面搭建了摄影棚,把演员请到摄影棚中拍摄,这些影片展示了技术的发明及其优越的性能,构成了游艺场的新奇节目。这种拍摄方法,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会成为后来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技术主义的传统。

以上两种电影传统,甚至直到现在仍然在影响和左右着电影艺术的道路和发展。从历年来国际两大电影节:美国奥斯卡电影评奖活动和法国戛纳电影节的评奖活动来看,两种电影传统的影响,都能从获奖影片中若隐若现地呈现出来。

写实主义传统,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再现,运用纪实和记录的电影手法和技巧,追求生活的真实性,质朴、淳厚,给观众以贴近生活的逼真感见长。

例如,以阿巴斯为代表的伊朗导演拍摄的一系列影片,如《橄榄树下的情人》、《我的朋友你在何方》、《樱桃的滋味》、《白气球》、《小鞋子》、《谁能带我回家》等,几乎把写实主义的传统推向了极致。

又如,1995年在丹麦的拉尔斯·冯·特里尔等人成立的电影小组,发表了“Dogma(道格玛)”宣言,主张:“坚持实景拍摄,声画同步,不使用无声源音乐;必须使用手提摄影机进行拍摄,摄影机要跟随人物的动作进行一种近似纪实风格的拍摄;拍摄中采用自然光效,禁止使用光学技巧”等。他们拍摄的影片也在电影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并频频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可见写实主义传统还是很有生命力的。

技术主义传统则和写实主义传统恰好相反,它重视技术精湛、制作精良、包装精美,高成本,大制作,侧重娱乐性和观赏性,让观众陶醉在梦幻的生活中。

近期以来,美国电影利用高科技的优势,运用数字技术、三维特技等手段设计制作的特技镜头,编入在许多影片之中(如《超人》、《蝙蝠侠》、《星球大战》、《木乃伊》、《哈利·波特》系列等),情节被演绎得出神入化,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几乎囊括了世界各地的高票房,由此造成了美国商业大片的领军地位。

以上两种电影传统在电影艺术的发展中,并不是完全对立、互相排斥的,我们可以从许多导演拍摄的影片中找到两种传统和两种方法的完美结合,或者交融并用,或者互相嫁接。比如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影片《辛德勒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即属于这类情况,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受到了专家与群众的称赞,又取得了经济上的高额回报。

初始时期的电影是比较简单的,没有声音,也没有色彩,只有黑白两色和影像动作组合,所以被称为“默片”。

早期声音的出现,是用人工现场配音,如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对话旁白等,电影自身还发不出声音,所以还不能称为有声电影。

直到1927年,世界上第一部从影片中发出声音的电影《爵士歌手》才真正诞生。这部影片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公司拍摄的。初期的有声电影也只是一种技术发明,尽管它还很不完善,声音还没有真正成为电影的一个艺术元素,但已有人惊呼它将毁坏已经获得高度发展的无声电影文化。新生事物的出现,总会让一些人不习惯,不适应,产生抵触情绪。就连当时很有名望的电影艺术家卓别林,也站出来公开抵制对白片,他在自己拍摄的影片中,拒不开口说话。他认为他的影片和他的形象只适宜默片。

卓别林当初反对拍摄对白片,并非因为他说话的声音难听,恰好相反,他有一副好嗓子,他之所以要保持沉默,是因为他被自己设计出来的独特外形束缚住了。他不知道他这个奇特的形象该如何说话。正如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所说:“这个头顶滑稽礼帽,身穿又肥又皱的裤子,走起路来支着一根滑稽的手杖,迈开一双滑稽的船形脚,摇摇摆摆像只鸭子似的小人物,该怎样说话呢?这样一个滑稽人物必须有一条相应的滑稽嗓子和说话方式。但是什么样的嗓子和说话方式才算合适呢?”

由此可以看出,卓别林拒不开口说话,是因为他面临一个不好解决的张口说话的难题。由于他在银幕上创造的人物外形与常人不同,所以在说话方式上也必须创造出一种特殊的、别具一格的方式,否则和他在银幕上的形象难以和谐地统一起来。因此,在他尚未找到这一特殊的说话方式之前,他在银幕上的形象仍然保持沉默,这种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

后来,卓别林终于在银幕上说话了,这不是由于他找到了一种特殊的说话方式来适应他的滑稽形象,而是逐步改变他的滑稽形象来适应常人的生活语言。

起初,他在《摩登时代》中,为改变自己的形象向前跨进了一步,他手里的小手杖不见了,也很少戴他的小圆顶礼帽,连那双长皮鞋也改短了,而且从嘴里发出了声音,但不是说话,只是唱歌,却又听不清歌词,只是发出一种含糊不清、非常古怪的声音,所以与他的外形和举止动作显得很协调。不管怎样,这个抵制说话的卓别林总算从嘴里发出声音了,终于打破了他的沉默和对抗。

后来,他在《大独裁者》中,终于开口说话了,他的外貌也逐渐放弃了原来的造型。这样,滑稽形象对他的束缚已失去限制作用,可以使他放开手脚去拍有声片。可见,声音这一新生事物出现在电影中是不可阻挡的。声音技术的发明是划时代的进步,音画合成把电影艺术又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在给电影增加声音的同时,人们也在尝试给电影增加色彩。起始阶段只是采用人工操作方式给胶片涂染颜色。如1925年前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拍摄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中,当战舰起义后,舰上升起了一面红旗,因为是黑白胶片,所以看不到红色。经过人工涂染,旗帜被逐格染成了红色,在放映时曾经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观众情绪的沸腾。

直到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才被发明,终于拍出了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片《名利场》。从此,彩色和声音一样,作为一个艺术元素被纳入到电影创作中去。

对于电影的发明,不应该把它仅仅看做是一个满足群众娱乐和达到宣传教育目的的工具。应该看到,电影语言是世界性语言,它是超越文字、用音画形象直观传播信息的划时代的进步。它造就了用直观形象震撼人们心灵的一门崭新的电影艺术。

二、电影传入中国

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之后,为了扩大影片的放映范围,他们于1896年雇佣了一些助手。这些助手经过培训之后,便被分派到世界各国去放映他们的电影,同时拍摄当地的一些素材带回国内,制作新的电影节目,以扩大片源。其中有的人来到了中国,这样,电影也于同年传入了中国。

据上海《申报》记载,1896年8月11日(清光绪22年中秋节),一名法国人带来了一部电影短片,在上海徐园的游乐场中放映,中国观众感到非常新奇,竟然能从一块白布幔上看到异国的风情,观后,人们称它为“西洋影戏”。

随后,于1897年7月又有美国商人携带影片到上海放映,其中多为介绍世界各地风光民情的纪录片以及一些滑稽短片,因为新奇吸引人,所以很受中国观众的欢迎。

1898年之后,陆陆续续有意大利人、俄国人、葡萄牙人也相继来华放映电影。1899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中国放映了第一部带有故事情节的短片。由于经营好,赚钱多,他于1908年在上海建起了一座可容纳250人的电影院,即“虹口大戏院”,并成为在中国第一个经营电影院的商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时,英国驻京公使曾进献放映机一架和影片数套,在宫内做祝寿助兴放映。但在影片放映中途发生起火爆炸事故,慈禧太后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下令禁止在宫中放映电影。但是在民间放映电影的活动却越来越兴盛,茶楼、戏园中放电影的也越来越多。除上海、北京两地外,在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大城市(如天津、广州、汉口等地)也陆续开始放映电影,电影放映活动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外国电影传入中国后,不仅充实了外国资本家的钱袋,而且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但它毕竟把一种新的娱乐形式和传播信息的手段介绍给了中国人,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同时,也引起了中国人要自己摄制电影的兴趣和愿望。

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戏曲片《定军山》,便成为中国的第一部电影。

丰泰照相馆创办于1892年,是由留学日本、学过照相技术的任景丰开办的。当时生意非常兴隆。后来他又投资在前门外大栅栏开设一家戏院,并放映电影,也很受群众欢迎。由于片源不足,影响生意,加之他懂得照相技术,于是便萌生了自己拍摄电影的念头。于是任景丰便和照相技师刘仲伦一起购得一架摄影机和一些胶片,开始摄制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当时拍摄设备非常简陋,拍摄场地就设在丰泰照相馆的院中,完全利用自然光效拍摄,共拍了三本胶片,前后拍摄了三天,只拍了这出戏的几个武打动作片段。

现在看来,当时策划人任景丰选取《定军山》作为中国第一部电影的题材,是颇有见识和眼光的。一是,《定军山》是我国京剧的传统剧目,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容易为观众接受,并受到欢迎。这是说京剧有群众基础。二是,该剧武打动作性强,适合拍无声片。他们在拍摄时只选取了其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几个动作性强的片段进行拍摄,这样使观众容易看懂和接受,可以减少语言接受的障碍。三是,请了当时红遍京城的著名京剧老生“谭派”创始人谭鑫培主演。用现代词汇来说,就是请了大牌明星主演,具有号召力,定会受到观众的拥戴,吸引更多的观众来看电影,一睹名演员的风采。

总之,以中国民族戏曲作为中国第一部电影的选材,将西方电影技术与民族艺术传统相结合,也许在当时他们策划拍摄这部电影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或影响,但是今天看来,这种历史现象,确实有其潜在的象征意义,毕竟它是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中国影片。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民族情感,必然要在其行为和作品中表现出来。

同类推荐
  •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主要内容是描写了作者的画很有创意,给人一种遍历天下的感觉,在构图上全部突出了背后的特殊旨趣,作品在画面上的整体面貌上,依然传递出一种大山大水的气势,其中所体味到的那种感觉,可能这也是这作吕比较吸引人的一个特点吧。
  •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在本书中,田艺苗以她“穿T-shirt听古典音乐”的态度,从最经典的、大家最熟悉的音乐和音乐家写起从巴赫(m.wkkk.net)到勃拉姆斯(Brahms),从1685到1897年以12位巨匠的故事为入口,系统讲述了古典音乐最辉煌的岁月。在这本小书里,古典音乐不再正襟危坐,听古典音乐也可以穿T-shirt。
  • 名曲:十大古典名曲

    名曲:十大古典名曲

    《阳春白雪》相传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后来流传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阳春白雪》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 因为山在那里

    因为山在那里

    这是全球首位独立完成14座8000米雪山行走拍摄的摄影家的孤独逐梦之旅。 从喜马拉雅到喀喇昆仑,1个人,10年,10万公里自费攀援独走。 以绝无仅有的百幅珍贵照片,和不曾为外人道的绝境生命体验, 讲述一个人的十年雪山故事。
  •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集作者数十年教学与实践之经验,几易其稿,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关于影视美术设的指导性专著,在对影视美术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具体规范和深刻阐释的同时,作者也针对影视美术设计中的空间环境构成、总体造型、场景设计等问题作了全面分析和论证,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美结合的著作。
热门推荐
  • 二婚新妻,叶少宠妻成瘾

    二婚新妻,叶少宠妻成瘾

    面对出轨的老公,秦芒选择以牙还牙;一个月之后,她怀孕,丈夫指责她不检点怀了野孩子,孩子的亲生爸爸揽她入怀...
  • 长不归

    长不归

    生为久别离,死为长不归以死换生一生执念不悔
  • 原来师傅是匹狼

    原来师傅是匹狼

    她是一公司小白领,生活不愁吃不愁穿,最爱的事是“宅”!所以宅的她是皮肤苍白、痘痘丛生,别人身边美男帅哥云集,她却是孤身一人在家数痘痘。直到有一天,老天让她穿越了…穿越的地点为巍巍雪山之巅,冻得她差点一命呜呼,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让她找到一个洞窟和洞窟里的…男人?而那男人又不知中了什么邪,直接扑上来把她给吃了,让她叫天不灵叫地不应,只迷迷糊糊的觉得这男人还算是…温柔…一觉醒来,男人早已失踪,只留下一袋金元宝,让她无可奈何只得一人独自去闯天涯,后来机缘巧合当上了第一大门派的…扫门小弟,没错,那门派女人颇少,搞得她不得不女扮男装,却因此再次碰到了那个男人,而且他完全颠覆掉他留给她的第一次印象。他,是很温柔没错,可是整个人简直就跟座雪山一样高不可攀,说他和颜悦色吧,却让她完全无法接近,莫非那晚上的事他全忘干净了?她一气之下出走江湖,结识了众多好友,也招惹了不少桃花,却不料,那男人居然追上门来了!上门第一句话就是:“你,我负责。”看看看看,这说的是什么话!他要负责,她还不干呢!她闯荡江湖,可逍遥自在的很!所以,他,先滚一边去吧!可没想到,自称师傅的他竟然跟狼一样把她…原来…原来师傅是匹狼啊!××××××××××××××××××××××××唔……好猥琐的书名……某舞真的8会取名哇~~所以,纠结了好久,就挤出这样一个好禽兽的名字……好死相哦~~捂脸~羞~自己推荐一下自己的新文哟~《当心魅仙》魅惑人的妖孽可以一网打尽,但是如果碰上魅惑人的神仙……那可就是万劫不复。某舞其他作品:《住在山顶的相公》《找个城堡大叔当男友》艾丽司给小舞建滴群,有兴趣滴大大们可以加~~39779551进群请回答问题:莲的绝技是什么?
  • 重原来我不是女主

    重原来我不是女主

    孟瑜琦,前世一手的好牌却被她打出了一副烂牌。叶铭玄爱她胜过自己生命的男人因为闺密的挑拨错过了。今世,她不愿再错过他。。当她以为她是天选之女时然后发现她错了!原来我不是作者亲妈的女儿d(?д??)~…………
  • 二十四画品

    二十四画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悲惨世界(下)

    悲惨世界(下)

    十九世纪的巴黎,贫苦的冉·阿让为了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结果被饱食终日的法官判处19年的苦役。出狱后,走投无路的冉·阿让被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收留过夜,却偷走了主教的银器潜逃,后被警察捉回。主教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使冉·阿让免于被捕。主教的言行感化了冉·阿让,他化名马德兰,从此洗心革面奋发向上,十年后成为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这时,以前缉拿过他的警长沙威出现,一心要找他的麻烦。在此期间,冉·阿让得知了妓女芳汀的悲惨遭遇,并承诺照顾她的私生女柯赛特。八年过去了,平静的生活再起波澜——柯赛特爱上了共和派青年马利尤斯,轰轰烈烈的巴黎人民起义爆发了……
  • 我们那些傻乐傻乐的小青春

    我们那些傻乐傻乐的小青春

    秋小木的经历浓缩了一个社会,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幼年、童年、少年大篇幅的回忆重现,描摹出80一代一起走过的那些共同岁月。90后当道的现下,80后逐渐淡出华彩历史舞台退居二线的今天,到而立之年,也许他们百炼成钢,或者仍然寻寻觅觅,或者已然麻木,唯独可以确定的是青春已经奔流不复了,愿以此文与80后一起悼念及缅怀。
  • 人间(中)

    人间(中)

    “《谁是我》中,我发现我不是我,我质问谁才是我?我历尽艰辛终于找到自我,我却痛苦逃避真实的我。兰陵王面具神秘依旧,又是谁躲在蓝衣社的背后?我携带密令,远赴美国,却遭致命阴谋,被判终身监禁。肖申克州立监狱,我已死为幽灵,又复活为英雄。人间的传奇正在继续……”
  • 暖宠迷心

    暖宠迷心

    【1v1暖宠】她赵家小透明当得好好的,一桩婚事愣是砸到了她头上。白捡了一个人人羡慕的钻石老公。不甘逃婚,亦是没能躲过他们的孽缘。为了离婚,使出浑身解数,依旧没能将那一纸婚约作废。好在小道消息,老公心系真爱白月光。当她放松心态,心安理得享受生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傻傻的跌进了骆子倾盘织的罗网。赵文舒咬牙切齿的控诉道:“你骗子,你真爱呢,白月光呢。”赵文舒噼里啪啦一堆问题砸下来,直接把骆子倾砸闷了。只能无辜的回了句:“都是你。”
  • 定位:企业利润的GPS导航

    定位:企业利润的GPS导航

    本书围绕定位的价值、如何定位以及定位的误区陷阱等问题对"定位"展开全面、详细地论述,并结合我国企业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企业的问题及出路,强调当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时,企业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区隔其他产品,并将自己的品牌"钉"入消费者心中,抢占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使自己的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定位,是将自己的品牌定在消费者首选的位置,是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其关键是找到自己产品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