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7200000002

第2章 引言:2008年元月12日于依歌山谷绿屋(2)

我们认为,全球化其实就是殖民主义的现代化形式。连西方的一些学者都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英国学者查尔斯洛克(Charles Lock)说:“全球化不过是帝国主义的另一名称……全球化包括我们所有的人,同时又排除我们其中任何一个人的责任:我们大家均为其臣民。我们无法在我们当中指出任何一个领导、一个中心、一个起源,或者一个权威。我们也无法验证权力的出处,无法寻找出责任的归咎或怨愤的起因。政治和经济的话语在传统意义上担当的角色——国家,公司(作为人的合法虚构的组织)——已不复有效:跨国公司并不拥有总部、中心或边缘。”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认为:“全球化究竟是已被欧洲权力全球化了的资本主义现代性历史的最后一章,还是另外即将以任何具体形式出现的某个事件的开始,仍不甚清楚。然而,清楚的是全球化话语是对全球关系的不断变化的结构——新的统一和新的断裂——的回应,同时也是把握那些变化的一种新的认识论需要。但全球化也具有意识形态性,因为它试图根据一种比任何东西都更有效地服务于一些利益的新的全球想象重新建构世界……全世界大多数人被边缘化,包括许多生活在中心社会的人。经济边缘化也隐含着政治边缘化,因为在传播民主的过程中,关于人类生活的最重要的决定正在局部地被撤销,甚至使全体选民们也爱莫能助”。

非西方国家面对“全球化”的文化霸权,呈现出复杂的心态:为了国家主权和本民族的价值观,竭力抵制西方化;为了国家的振兴,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又要接受现代化,这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一个二律背反。在“全球化”面前,非西方国家在策略上存在着三种倾向:一种认为现代化和西方化水乳交融,要想保持民族独立,必须二者皆抛,坚决抵制现代化和西方化(朝鲜就是典型的例子);另一种认为,现代化是可望的和必要的,本土的文化与现代化不相容,必须抛弃或废除,为了成功地实现现代化,社会必须完全西方化(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就是证据);第三种倾向是接受现代化,而拒绝西方化(中国采取的就是这种综合性战略)。这三种倾向就造成了非西方国家在全球化面前的三种不同反应:完全拒绝;完全接受;接受现代化,拒绝西方化。

可见,全球化是现代化的殖民主义。如果说,19世纪的殖民主义是依靠血腥镇压进行政治、经济扩张的话,那么,全球化语境下的殖民主义则是意识形态、文化价值等温情感化的逐步渗透。

(四)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与文化本土化积极防御”

的二律背反全球化将给本土文化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兼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宁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文化上全球化或趋同化现象,它使得西方的(主要是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渗透到其他国家,在文化上出现趋同的现象,它模糊了原有的民族文化的身份和特征,使其受到严峻的挑战。”他引用詹姆逊的观点加以阐述:“‘全球化是一个传播学的概念,它依次地遮盖并传达了文化或经济意义。我们感觉到,当今世界存在着一些既浓缩同时又扩散的传播网络,这些网络一方面是各种传播技术的明显更新带来的成果,另一方面则是世界各国,或至少是它们的一些大城市的日趋壮大的现代化程度的基础,其中也包括这些技术的移植。’从传播的角度来认识文化全球化问题是詹姆逊从他的后现代主义研究中生发出来的一个新的方面,由此推论,信息的无所不及和理论的旅行是文化全球化的一个明显标志。”

我们承认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掩盖下的文化霸权和殖民主义的实质,但是我们并不赞同“经济上的全球化必然会导致文化上的趋同性或文化上的全球化”这一观点。

王宁教授担忧:“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传媒全球化,甚至有人已经注意到了文化上可能出现的全球化趋势。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国当代的文化研究正面临着来自两个极致的全球化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日益近逼以及可能出现的文化上的全球化现象。在电影和电视领域,全球化的进程则体现在美国好莱坞大片的长驱直入和国产电影片的节节溃败,电影人所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就在于,当中国大陆和台湾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抵制美国大片的‘文化入侵’?曾经有过自己蜜月的电视业也面临着入世之后西方媒体的冲击。”他举例说:“在欧洲,面对美国文化的入侵,一些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和北欧诸国,不得不制定一些相关的措施,限制包括美国电影电视和麦当劳餐馆在内的美国文化的扩展。而在一些文化弱国,美国影视则如入无人之境,侵蚀着当地的文化娱乐生活,使人足不出户就可沉浸在好莱坞大片的声像之中。因而不少人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文化上全球化的进程步步紧逼,强势文化可以借助于经济上的强力向弱势文化施加影响,使之趋同于强势文化。这样,在文化全球化这面大旗下,世界文化将越来越走向趋同,民族的文化特征越来越模糊。”

经济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在所难免,但是,经济全球化是否就能带来文化的全球化?似乎并不那么简单。文化是一种很固执的东西,文化“认同”特质,决定了文化的自我操守。最简单的例子,欧洲经济共同体,促使了欧洲边界的模糊,但是,欧盟成员国的文化多样性却并没有被打破。他们可以经济“入股”,但是文化习惯上却依然唯我独尊。就语言来说,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一些欧盟成员国仍坚持“母语”自尊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虽然,他们的语言与英语有着那么亲近的血缘关系,但是,在这些国土上,说英语的人似乎并不受人尊重。从亚洲来说,尽管美国改造了日本的经济,却无法改造日本的文化。在韩国更为明显,经济上的西方性和文化的东方性是这个国家永远的矛盾。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西方现代化影响息息相关,但是这些国家骨子里的“龙脉”却一直未变,这都是最有力的证明。

在影视领域,我们不管“美国好莱坞大片的长驱直入和国产电影片的节节溃败”是否确切,但是,《艺伎回忆录》为何受到本土文化的鄙夷,这从某一个侧面说明了本土文化价值的坚定性。就电视来说,“真人秀”作为西方很流行的电视节目,为何却很难挤进本土电视屏幕?在一次“真人秀”节目研讨会上,一些记者“关于文化责任”的观点揭示了本土文化心理的深刻与复杂,也阐述了本土文化之所以抵御“真人秀”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非常6+1》等电视栏目都是从西方“拿来”之后流行于本土的,但是,这些栏目在登上电视屏幕之前都经过了很严格的本土审查,在洗心革面之后才得到了本土的认可,因此,这些栏目的文化身份已经属于中国。在电影领域,李安是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李安的大学时光和后来的电影创作生涯都是在美国的文化语境下度过的,但是,不管是《喜宴》,还是《卧虎藏龙》、《断背山》都有很深的东方文化的印痕。不管他外表的“装束”和“形式”如何演变,装束包裹着的“灵魂”和形式框架着的“内涵”却永远是本土的。

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营销策略的高明之处不是在于它用西方的饮食文化强行扭转本土的饮食习惯,而是它如何让西方的饮食作品能融入本土文化。人体彩绘艺术尽管是西方的,但是被彩绘的人是本土的,彩绘的画也是本土的;具有浓厚西方色彩的行为艺术也是经过本土文化改造之后才勉强被本土所接受。建筑艺术不是这样吗?尽管这些年来东西建筑设计人才交流加快,但是,在本土崛起的一座座西洋建筑,都在寻找与本土文化的协调性。

由此看来,不管文化认同危机如何加剧,文化的全球化好像只能是一个幻想。所以,几个美国大片、几家麦当劳、几桶可口可乐、几座西洋建筑还没有足够能力可以轰毁本土文化几千年积淀而成的严密体系和内部结构。

以上论述也就很自然地引出了“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与文化本地化的积极防御”这个二律背反的命题:全球化的过程就是“全球性”与“本土性”的矛盾与统一过程。

尽管经济全球化不可能带来文化的全球化,但是经济全球化给全球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却不容忽视。经济与文化历来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经济的开放必然带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必然带来全球性与本土性的碰撞与冲突。从影视文化来讲,大部分人已经看到美国电影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以囊括第七十届奥斯卡金像奖十一项大奖的《泰坦尼克号》(Titanic)为例,它当时掀起的冲击波在全球形成了一道文化奇观。尤其是它在东南亚一带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在中国,《泰坦尼克号》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影片男女主角莱昂纳多和温斯莉特不仅成为年轻人的崇拜对象,而且也给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这部宣传美国冒险精神价值的鸿篇巨制在强势资本的支撑下,在全球创造了一个普遍接受的“艺术形象”,这种文化震荡对各国本土价值观与认同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在台湾,这部影片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文工会在网络上发布与《泰坦尼克号》有关的资料做号召,国民党秘书长章孝严夫妇与“泰坦尼克号”的计算机合成图放置在章孝严个人网站的首页上。影片所描绘的富贵如云以及赞扬的强烈生存意志,给当时陷于“亚洲金融风暴”痛苦之中的香港居民以深深的启迪。1997年12月20日印度尼西亚空难当日,《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成为现场演奏的哀乐。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在全球范围内,都从《泰坦尼克号》影片中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它的象征符号不但在美国成为集体记忆,甚至激起了全世界的共鸣。还有像《珍珠港》(Pearl Harbor)、《哈利波特》(Harry Potter)、《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以及《蜘蛛人》(Spiderman)等影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向本土文化的不同层面慢慢渗透。

这种冲击给本土文化的确带来了更多的思考,而且,也提出了“本土性”对待“全球性”的态度问题。

并不像“着眼于全球,行动于本土”(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这句口号想得那么简单。“全球性”与“本土性”的斗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面对咄咄逼人的“全球性”攻势,“本土性”展开了全球性的防御。全球化潮流中,西方文化给本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比如前面提到的电影大片和快餐文化,以及目前正在全球流行的“行为艺术”、“人体摄影”、“建筑艺术”等等,都对本土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着强烈的震荡。但是,与此同时,本土文化的全球性防御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比如,有着深厚东方文化积淀的李安导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继《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优秀影片之后,李安又以《断背山》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称号和多项最佳提名,这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角逐中的全面胜利。另外,2004年被法国定为“中国文化年”,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荟萃巴黎,成为法国文化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东方文化如此昂首阔步进入国际舞台,也是第一次。这是本土文化全球性防御的典型事例。

其次,全球化导致“全球性”和“本土性”的“互渗”。全球化把西方开放的、现代的文化渗透到非西方国家“本土文化”的同时,本土文化对西方文化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导致“全球性”与“本土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合。比如,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等把西方的饮食文化带到了中国的同时,他们也浸入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味道。在中国,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的味道已经散发着浓厚的本土气息。这些洋快餐悄悄改变着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同时,本土的饮食习惯与文化方式也不断地渗透进这些西餐的制作和经营理念之中。另外,还有国外的一些电视节目(诸如“真人秀”)在中国进行本土化改造后,很受观众喜爱。比如《超级女声》虽然是西方“明星制造”的翻版,但是,它已经完全本土化了。

文化的多样性交汇,也导致了文化取向的置换现象。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吉野家、韩国料理等丰富的外来饮食文化风行本土的同时,涮羊肉、土家族的掉渣饼、蒙古烤肉、新疆拉条、麻辣烫等本土饮食文化对西方食客也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进口名牌服装对本土服装文化产生影响的同时,西方人也开始对唐装、对襟衫等极具本土特色的服装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本土房屋设计的欧式化与西方游客居住上的中式古典化的追求同时存在;在大量国外流行歌曲进入本土的同时,本土的流行音乐也被翻译成不同语言传唱,比如《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中国歌曲的英语版就很受国际音乐爱好者的喜爱。这种文化口味的置换,使文化开始突破边界向更广阔的方向辐射。

前面我们已经涉及,本土性与全球性的互渗,不仅没有改变本土文化的本质结构,而且使本土文化产生了抵御全球性侵蚀的“抗体”,使本土文化的结构更加开放,全球竞争能力提升。

同类推荐
  •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如果不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一种道德观念,就很难指望他们将来担负起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道义和责任,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
  • 中国语情年报(2015)

    中国语情年报(2015)

    《中国语情年报》(2015)在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内部简报《中国语情月报》基础上,精选较重要的语情信息,进行加工和分类编纂,从语言使用动态、语言资源保护、语言科技和语言服务、中国语言文化传播、语言教育和语言学术动态等视角集中反映2015年中国语情的基本状况,以期为学术研究提供历史资料,为政府制定相关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社会治理方略提供参考。
  • 不焦虑的青春

    不焦虑的青春

    这个时代给80、90后制造的落差有些大。他们不得不面对着这样的社会现实:资源被垄断,贫富差距被急剧地拉大;阶层固化,上升通道被堵塞。外面世界看上去选择很多,却无从选择;呐喊声很大,但却虚弱…… 这是一个致力于时代完善与自我完善的青春,在空虚、迷惘、焦虑中,找到内心充实的正能量。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8)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111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热门推荐
  • 信即是缘

    信即是缘

    一个人什么事都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叫做自私;什么事都为了别人的利益着想,叫做无私;无私即是最大的自私。当你做别人做不了的工作,你才会有价值!你今天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未来是什么,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已经知道你未来是什么。一个人超越痛苦的速度有多快,成功的速度就有多快!做事没有抓住命脉,你很快就会被人——要你“命”!遇到问题就说是别人的问题,立刻原地踏步,简称“自杀”;遇到问题找借口,找的借口越完美,死得越惨、越彻底!
  • 木姐珠与斗安珠 羌戈大战:羌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木姐珠与斗安珠 羌戈大战:羌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木姐珠与斗安珠》一诗,通过天爷的三公主与凡人斗安珠的爱情故事,描写一对坚强勇敢的青年,冲破人与神的界限,用智慧和勇敢战胜了天爷的百般刁难,终于获得了胜利——婚姻自由,创造了美满幸福的生活。《羌戈大战》是羌族人民歌颂自己的祖先,从西北辛勤地迁徙,历尽艰难险阻,与魔兵战、与戈人战的历史。
  • 雅道机要

    雅道机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曹禺探知录

    曹禺探知录

    《曹禺探知录》是作者田本相多年对曹禺研究的相关文章的结集,也是对曹禺及其剧作的探知的记录。《曹禺探知录》分为七个部分,即从相关曹禺研究的论文,曹禺剧作的演出剧评,与天津读者谈曹禺,曹禺学术会议开幕词,怀念曹禺,曹禺论作序言,到创作纪念曹禺的剧作《弥留之际》。作者详细阐述了曹禺研究的三个阶段,即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讨论他的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的成就;诗化现实主义;纪念曹禺的百年诞辰时,以“伟大的人文主义艺术家”来概括曹禺的成就,以及纪念文章。
  • 倾君策之帝妃有毒

    倾君策之帝妃有毒

    他说:“江山,寡人能为你拿下,便能为你舍去。”一对一宠文,女强男更强,欢迎跳坑。【霸道篇】她,秦泱王后媵侍的女儿;——可自打出生,秦泱后宫就没消停过;陪嫁?!洞房花烛夜,他撵走和亲正主,却将她这个媵侍一打横就扛了进去!“我可告诉你,我会在你的菜里下毒!”她揪着他的衣领,恶狠狠地威胁。“爱妃想同本王同生共死,本王深感欣慰。”他优雅伸手一挑,便将她的腰带挑落……【暖宠篇】他霸道,他腹黑,然在她面前,他更是温柔郎君。吃糕点呛了——“慢点……”他贴心地倒来杯茶。写菜谱累了——“休息会儿……”他揉她太阳穴。有人挑衅了——他轻轻夺下她手中的菜刀,递给她一瓶剧毒鹤顶红:“爱妃用这个,不费力气。”……然,乱世后宫独有他宠是不够的,还须自己硬气!王后妃嫔媵侍使坏?——打回去。太后无良?——那就比比谁更无良!可就连猫猫狗狗丫鬟太监都来踩一脚?——那,便看谁比谁更张狂!【传说中的小剧场】“大王,淑妃把王后的狗煮了!”“煮了就煮了吧,又不是第一次。”“大王,淑妃把太后的鸽子炖了!”“炖了就炖了吧,补补身子。”“大王……”“吃了就吃了,下回,别拿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说啥?淑妃把七皇弟给……?!”一阵风过,某帝凌乱地狂奔而出——一刻钟后,看见秦无衣只是同人家君子对君子地坐着喝茶,这才满意一笑,顿时天地失色,春暖花开。……偏她太优秀,惹狼何其多!——任广白,钱多人美,我的钱都是你的,我的人你要也可以拿去!啊,好羞涩……——叶飞霜,天下第一庄庄主,潇洒剑客,执剑保驾护花!——战北冽,天黎国师,阴诡无常,举起蛇杖挥杀扑上来的野花!——……——……某帝怒了,后果很严重!!果断同某衣大战三百回合!三年后,某肉嘟嘟的小包子一边啃着冰糖葫芦一边鄙夷的看着那些怪蜀黍们——还是爹爹聪明,生米煮成熟饭,排再长的队也白搭!【这是一个欢脱女主的成长史,也是一个腹黑帝君绞尽脑汁的防狼史;一对一双洁复仇+后宫斗斗江湖走走顺便卿卿我我双宿双飞~】1.简介欢脱,正剧主线;内有萌宠,欢迎跳坑。2.美男多多,节操偶弃;架空大陆,考据慎入。~另:*推荐泡芙完结旧文《重生嫡女要造反》。
  • 杀气腾腾

    杀气腾腾

    旁玉如听见水珠溅落在金属雨篷上的声音就睁开了眼睛,但她弄不清自己是先听见了声音才醒来,还是先醒来了才听见声音。声音是从对面那栋楼传来的,叮叮咚咚,很好听,有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味道。这声音既像雨声,又像是对面楼上的人家浇花后水珠滴落的声音,它们撞击在金属雨篷上,欢快地跳跃着,再从雨篷上蹦到地面。从地理方位来讲,这个院子是旁玉如住的楼盘的前院,却是另外两栋楼的后院。三栋楼像一个盒子的三个边,另一边沿围墙望出去很远是一些延绵不尽的山,山脚下围着一些低矮的民宅,住着一些外来的打工族。
  • 原来我只是忘记和你说再见

    原来我只是忘记和你说再见

    在某一个平凡的瞬间,遇上改变一生的人。人潮熙熙的地铁站口,穆岚初遇程静言,从此被带进一个五光十色的全新的世界。他是不可一世、星光璀璨的影帝,带着迷人心智的优雅和桀骜。他教她演戏,教她生活,教她爱,却在相知相好的甜美里,蓦然抽身离开。天堂到地狱,同样也是平凡的一瞬间。摔得遍体鳞伤的穆岚,终究还是要自己爬起来,自己走。好在还是有别的同行人——大大咧咧的周恺,面冷心软的唐恬,仗义直言的白晓安,还有,何攸同。她用顽强武装自己,以时间治愈伤痕,却在接受欢呼和赞美的同时,把真心藏到了最深的黑暗处,曾几何时,再也看不见最宝贵的东西。直到威尼斯。师长的突然离世让当年仓促分开的两个人再次合作,然而岁月流逝斗转星移,无论是穆岚,何攸同还是程静言,都不再是当年的彼此。这充满迷雾和荆棘,却同样也满是鲜花和希望的一程里,谁才是真正的同路人?穆岚也曾经看错了。聚光灯前的他们也好,普通柴米油盐中的我们也好,总有这样的时刻——爱上你,从而生命里忽然开出一朵花。茫茫人海,相识相遇,相聚相爱,于万千人之中。
  • 水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小辩追女记

    小辩追女记

    一部关于跨越异国情韵的著作。一篇关于股市风云的书籍。——穷苦孩子探索生命本源的成长故事。
  • 最受欢迎的化妆书(女性生活百宝箱)

    最受欢迎的化妆书(女性生活百宝箱)

    当代人们追求美的时尚是健美。健美是健与美的结合,更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人们在劳动、生活、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共识:健康是人的最宝贵财富,没有了健康就可能失去一切,因此健康也是人体靓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