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4100000007

第7章 诗意春秋伴人眠——拂拭古诗里的繁华与苍凉(6)

此诗所写的时间是在女友失约后的当天晚上。诗人躺在花纹精细、珍贵华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原来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约会告吹了。对方变心了,而且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连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佳期”而言“千里”,可见是远地相期,盼望已久,机会难得。“休”而言“一夕”,显得吹得快,吹得彻底,吹得出人意外。而这又是刚刚发生的,正是诗人最痛苦的时刻,是“最难将息”的时候。夜深人静,想起这件事来,不禁失眠。一、二两句从因果关系来看是倒装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这个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却是一个风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对心灰意懒的诗人说来,不过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观赏之心。不但今夜如此,从此以后,他再不会对良夜发生任何兴趣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月亮是月亮,自己是自己,从此两不相涉,对失恋的人来说,冷月清光不过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忆而已。

这首诗艺术特点是以美景衬哀情。在一般情况下,溶溶月色,灿灿星光能够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个沉浸在痛苦中的心灵,美对他起不了什么作用,有时反而更愁苦烦乱。此诗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来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独、怅惘之情更显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诗艺术上的另一特点是用虚拟的手法来加强语气,突出人物形象,从而深化主题。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心情与外景的不协调,既是眼前情况的写照,更预设了今后的情景。“从此无心爱良夜”,“从此无心”四字表示决心之大,正见其痛苦之深,终生难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现出诗人的心灰意懒,又描绘出主人公的任性、赌气的个性特点,逼真而且传神。这种虚拟的情景,没有借助任何字面勾勒,而是单刀直入,直接表达虚拟的境界,与一般虚拟手法相比,又别具一格。

17.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感旧》)

——伤心欲绝的赵倚楼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南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公元852、853年)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年轻时的赵嘏,命运坎坷,屡试不第,滞留长安多年。为了自己的前途,他也曾以诗文多次干谒豪门显贵,以求博得功名,但是都未能如愿以偿。这其间,他也曾远去南岭、两广地区的幕府当了几年的幕僚,终因感到前途无望,而返回家乡。后来,赵嘏又举家从楚州迁往润州(今镇江)居住。据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卷一五)记载:赵嘏曾经安家于浙西,家有美丽女子,赵十分爱恋,沉溺其中而不醒。到了进京赶考的时候,赵嘏也想带着她一起去,最终被诗人的母亲阻止,才没有实现。二人只好依依惜别,缠绵之后,约定待到高中之后必定早日回来相见。在中元节的时候,赵家的这位美丽女子也来鹤林寺游玩,善男信女都来进香,人流涌动之中,浙帅(浙西的一位军事将领,姓名不可考)看到了她,觉得这般美丽的女子实在世间罕有。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历史没有留下明确记载,只知道该女子被浙帅收入帐中了。第二年,也就是会昌四年(公元844年),38岁的赵嘏进士及第,金榜高中。还未享受高中喜悦,噩耗传来,赵嘏得知爱妾被人霸占,心中不免痛恨惆怅。但此时仍是人微言轻,恐怕难与浙帅明斗抗衡,思来想去,写了这首诗送给浙帅。

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

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蛾属使君。

赵嘏在诗中引用了当年番将沙吒利抢占诗人韩翃的美妾柳氏的故事,希望这将军能够归还自己的美姬。此时的赵嘏已不再是普通百姓,浙帅必须有所权衡,而且自己理亏在先,事情闹大了,自己肯定会有麻烦。新科进士,前途更是不可限量,犯不着为了一个美姬得罪他。于是,浙帅派人把女子送还给还在长安的赵嘏,并表歉意,愿意结交这位年轻俊才。恰好赶上赵嘏刚出潼关,途经横水驿的时候,双方迎面相遇。赵嘏见前方车轿人马众多,就询问左右。仆人答道:“浙西尚书差送新及第赵先辈娘子入京。” 美姬在轿中认出了赵嘏,赵嘏也是急忙下马查看,果真就是梦寐思念的爱妾。二人偶然邂逅,离别愁思,思念之情,世事变幻的坎坷,多种情绪涌上心头,二人抱头痛哭。可不曾料到,这苦尽甘来的相聚却带来了更大的悲哀。美姬紧紧抱住赵嘏,哽咽的哭声,不尽的泪水带走了迟来的幸福,也带走了年轻的生命。她香消玉殒,魂归九天,再也没能醒过来。赵嘏骤然遭此变故,悲痛欲绝,只得将美姬埋葬在横水北面,希望爱姬在此长眠,待到来生再续姻缘。伤心欲绝、痛断肝肠的赵嘏为他的美姬写下了著名的《悼亡二首》:

其一

一烛从风到奈何,二年衾枕逐流波。

虽知不得公然泪,时泣阑干恨更多。

其二

明月萧萧海上风,君归泉路我飘蓬。

门前虽有如花貌,争奈如花心不同。

时光流转,赵嘏年事渐高,对美姬的思念越发沉郁,深深的孤独感萦绕心头。“门前虽有如花貌,争奈如花心不同。”世间并不缺少像你那般如花美貌的女子,但是谁都无法取代你,诗人用“如花心不同”告慰美姬,也在诉说着自己的心事,此生你是我生命中的唯一,无可替代。

赵嘏被任命为渭南县尉,属正九品下的官阶,很小的官,相当于现在县公安局的一个科级干部。根据《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书记载,赵嘏一生也只当过县尉。也许是世事变幻,已让他无心仕途,痴情的赵嘏对美姬无法忘怀。夜幕下,赵嘏一人独上江楼,写下了这首七绝《江楼感旧》。

无需过多分析这首七绝,“月光如水水如天”、“风景依稀似去年”,可“同来望月人何处?”近似白话的表达,将最质朴深沉的感情喷涌而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悲痛之感。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诗人赵嘏病故在渭南县尉的任上,时年47岁。

18.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一首诗赢得美人归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李端(约公元743~782年),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发动叛乱,召集诸蕃兵马15万人,杀入中原。叛军在短短两个月内便攻陷了东都洛阳,朝廷形势十分危急。为避灾祸,唐玄宗一路西行,并升时任朔方(唐方镇名,镇治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右兵马使的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令其率兵东讨叛军。最终,唐室能起死回生,郭子仪功不可没。

皇帝自然对郭家优待恩宠,唐代宗特地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郭驸马名郭暧,是唐朝中期功臣郭子仪的第六个儿子。他历任兵部尚书、太尉兼中书令、天下兵马副元帅(正元帅是皇子)等职,爵封汝阳郡王,宠耀盛绝一时。谈及郭暧自然与李端有着莫大的关系。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这首诗就是李端所做,名为《赠郭驸马(郭令公子暧尚升平公主令于席上成此诗)(其一)》。

话说在郭驸马和升平公主在婚宴上,得皇帝赐婚,郭暧春风得意,意气风发。李端平日也为郭暧近臣,便安排李端作诗,于是就有了这首《赠郭驸马》。该诗虽然只是应景之作,并无真情实感,但通过描写“金距斗鸡”、宫前“玉鞭骑马”的情形,把郭暧备受荣宠、春风得意的神态塑造得十分生动。而“杨柳陌”、“凤凰楼”(暗用吹箫引凤典故),不仅气派十足,更体现了李端过人的才气和身后的文学功力。

李端当场吟诵,宾客赞赏不已,郭暧自然喜不自胜,心中暗暗得意,李端也算为自己长了面子。但是,当时在场的一干人等也决不是吃素的,特别是同为大历十才子的钱起微微撇嘴,很是不服气,心中暗想这一定是李端早有准备。于是,站起身来,说道:“正己兄当真才气不俗,这样,为祝驸马爷和公主新婚,也为在座宾朋祝酒,可否请正己兄以我的姓——‘钱’字为韵脚,再做一首看看。”

郭暧略有不快,知是文人相轻,来拆台了。但是,李端却哈哈大笑,满口应承下来。只见李端起身踱步,须臾之间,就又吟出一首七律:“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今朝都尉如相顾,原脱长裾学少年。”此诗以“钱”作韵脚,最后那句“原脱长裾学少年”,意思是愿意为郭暧鞍前马后地效劳,有些屈身奉迎的意思,当然很给郭暧长面子。短短的时间就能吟出这样一首七律来,钱起自叹不如。公主和郭暧大喜,赏了不少金帛。

言归正传,李端是如何赢得美人归的,开篇的那首诗又有什么样的故事?有一次,郭暧宴请群朋,自然少不了李端陪座。宴会之时,有一个叫镜儿的侍女出来待客,此女姿色绝代,且弹得一手好筝,李端在郭府日久,自然认得。这个镜儿看李端风流潇洒,也是欢喜,二人一来二去也被郭暧瞧出些端倪。郭暧早有成全之意,说:“李生能以弹筝为题,赋诗娱客,吾当不惜此女。”李端先是一愣,随即吟道: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周瑜是三国时风雅儒将,精通音律。据说他堂下奏乐,如曲有误,一定会回头看看。因此,俗语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从艺术性上说,这首《听筝》确实比《赠郭驸马》等诗更出色,可能也是李端的真情实感,日夜难昧,精雕细琢之作。郭暧听了,十分赞赏,当场就将镜儿许配给了李端。

1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诗人张继因落榜诗名声大振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约公元715~779年)字懿孙,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自有科举取士以来,无限风光的状元不知有多少,至今被人们所记得的却寥寥无几,但是落榜生里却有不少人举世闻名。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落榜生当属唐代诗人张继。他仅仅因一首诗就名声大振。相传,张继落榜后,同窗好友一个个榜上有名,他却名落孙山。落榜后,张继非常失望,一个人沿京杭运河南下,独自来到苏州。

苏州是个好地方,水乡的风光胜似天堂。张继想借苏州的美景,排解心中的烦闷,可是到了姑苏城外已是傍晚,水光月色不禁使张继联想到别人的风光和自己的落寞。

张继让老船工把小船停泊在枫桥旁边,哪里也不想去了。 他钻进船舱,解衣躺下。水波荡漾,小船轻摇,着实令人陶醉,往事一幕幕在脑海里上演:数十年寒窗苦读的艰辛,离乡时家人的期待,位卑时所遭遇的歧视,自己的失意……每一件都像尖针似的,令人心痛不已。最让张继心疼的是奶奶,赴考前,奶奶把张继叫到床前,颤抖着双手,取下自己戴的一尊拇指大的玉观音,戴到张继的脖子上。

张继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他索性披衣起来,坐到船头赏月。小河上渔火跳动,每一点光亮,就是一户人家。月亮好像也已困倦了,时而眨眨眼睛,强提精神,时而隐匿起来,与这个落第书生一样羞于见人。月亮渐渐西沉,没过多久就落下去了,再也看不见了。就在月亮落下的枝头的时候,传来了一只离群乌鸦的叫声,在静夜里格外凄凉。这只乌鸦为什么深夜还叫?它也和我一样愁肠百结难以入眠吗?

河面向远处延伸,阵阵江风骤起,张继临风打了一个寒颤。已经是深秋时节,秋风刺骨。他正要回到船舱去增添衣服,寒山寺的钟声,仿佛从天外传来,在静夜里格外宏亮、纯净、悠扬,缭绕于耳,久久不散,勾起张继的无限乡愁!

风更大了,吹得小船摇来摆去,船上的渔火也跟着一明一灭。小船驶过枫桥,准备靠岸。张继望着夜色中的古桥山寺,脱口吟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同类推荐
  •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露出一大节黑色纱袜子。他的身段适中,很健壮。走路是用了许多劲,又快。那一双宽大的黑皮靴便接连地响着,靴底翻起了北京城特有的干土。他走到这狭胡同第三家,便一脚跨进大同公寓的门槛,转身到左边的大院子里去了。
  • 水云: 沈从文散文

    水云: 沈从文散文

    本书为沈从文散文集,选篇均以沈从文的生命轨迹与故土情结为背景。沈从文是在沅水上毕的业,数次在沅水上走走停停,记下途中所见、所感。所选散文有作者《湘西往事》中的回忆、《湘行散记》中的写意,也有水云流动的四处风景和从文长居城市后的人生感悟。通过这些散文,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作者对水这一审美意象的眷恋,也可以体会到虽然离乡多年,但深刻于作者骨血中的、对故土无法割舍的情结。
  • 不可放弃的努力

    不可放弃的努力

    让阅历浅的人看了不觉得深,能让阅历深的人看了不觉得浅;它尽管不能激励读者成为伟大、超凡的圣人,但至少能激励读者成为高尚、幸福的好人。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黑格尔、雪莱、罗素等大师一致推崇的传世美文。
  • 时光不可倒流,人生不可重来

    时光不可倒流,人生不可重来

    史书翻开新的一页之前,在故事正要开始下半部的时候,我们总会被那历史的缝隙里豁然传来的鸟鸣、水声、落花声、金戈碰撞铠甲的铿锵唤醒想象力。作者以古词为引,诗文结合,独特视角,异样思情,翻开那被时光尘封的印记。
热门推荐
  • 在我的世界里你快不见了

    在我的世界里你快不见了

    我在这里等你回来,请不要把我忘记。我只想静静的看着你长大就够了。女主古梓是古家的大小姐,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M国大家族的大小姐会在一个城市生活那么久。其实古家小姐并不简单。在帮助那些因为特殊原因而选择放弃自己做一个杀人工具的人,也在拯救自己别人都觉得你是贵族你做的事情就必须在国家的兴亡利益上考虑。不,贵族做的某些事只是为了赎罪。
  • 搏击操

    搏击操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 深度:惊心动魄三十多年国运家事纪实

    深度:惊心动魄三十多年国运家事纪实

    这本由新华社资深记者李锦撰著的40年职业生涯的纪实书,就是这样一本可以深层解读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的由来与实施,以及广大人民生活多层次的变化。在这近40年的记者生涯里,作者始终活跃在改革前沿,曾经长期单骑下基层,与农民同吃同住,用事实说话,并进行深度思考和理论总结一系列高水平的调研报告,为改革发展决策提供实践经验。一度引起媒体同行乃至40多位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并为此作出批示。《深度》即从个人亲身经历出发,记录作者长期职业生涯中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经历,进而展现中国改革与现代化发展不断突破困境的历程,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本以调查研究为主题的人物传记。
  • 夏虫不可语冰

    夏虫不可语冰

    夏虫不可语冰,出自庄子*秋水,一只夏天的虫子从没有见过冬天,怎么会感知冬天的冰雪之美呢?有时都觉得自己就像那只夏虫,纵然有着酷暑天热情执着的坚毅,纵然有着仲夏夜诗情画意的柔情,可是谁又能体会到你那一片孤寂和苍凉呢?这也就决定了文中易世博就是那个包裹夏语冰的壳,夏语冰把全部的感情都倾注在壳里,她为自己的无知和幼稚感到痛苦,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焦虑,在痛苦、迷茫中独自思索自己的生命意义。
  • 流星划过的轨迹

    流星划过的轨迹

    流星划过,虽然只有一瞬,但你我的相遇尽是美好
  • 与陆与之的二三事

    与陆与之的二三事

    “陆与之,你听清楚了吗,我在取悦你,如果这样能让你快乐一点的话。”“那你愿意一直取悦我吗?”年少的暗恋就是接受不了模棱两可的暧昧否则你喜不喜欢我这个恒古不变的谜题便在我的心中有了自以为是的答案但幸好你把我的自以为是倾囊收下。
  •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命年轮里的关键词(上)

    生命年轮里的关键词(上)

    一个人要到什么时候他的思想、他的行为,才会不受长辈人的影响和左右?在我迈出人生的这一步的时候,完全受着父亲的影响和左右。他觉得我不该再在工厂待,我也就真觉得我不该在工厂待了。如果他不这么认为,如果他这么认为,但不对我说出来,我一定还在工厂春风得意地待着,还在工厂里做一个在别人眼里看来十分有为的前途无量的青年。
  • 如何管理与控制你的团队?

    如何管理与控制你的团队?

    管理者、老板们总是“忙”字当头,这是不争的事情,究其原因,固然比较复杂,但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管理者、老总不狠,甚至是不放心,将重要的事情交给下属,这也是不懂带人的表现。带人就是带团队,带团队就是带野心、带欲望、带状态。会带人的领导,带出一群“狼”,不会带人的领导,只会带出一群“羊”。企业说到底是人,管理说到底是借力。只有集众人之力、之智慧,企业才会成功。
  • SA校草:爱上坏心男友

    SA校草:爱上坏心男友

    【“SA校草:”系列文——南宫稀VS杜紫玲】冤家冤着就被对方看上了。杜紫玲不明白南宫稀的脑子到底哪根筋不对劲了。他多金,不缺才,还天生一张偶像脸,到底看上她这个穷鬼哪一点。不过,像他那种出色的人耍赖起来,厚脸皮起来,专情起来,真的是天下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