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0800000002

第2章 万通立场(1)

与官交往的原则:只“精神恋爱”,不“上床”

什么是资本社会化?就是除了你自己的钱,你要不要用别人的钱?比如,进行项目合作就会有别的股东,别的股东究竟选什么样的股东,是国企还是民企,是私人的钱还是上市公司的钱?公司要上市,究竟要发多少股票给别人?等等。你做生意,当自己的钱不够的时候,你就开始找别人,这时候这些问题就出现了。就像人一样,你一个人过简单,当你开始找对象的时候,所有的问题就都出来了。只要你开始和人打交道,就会有故事;只要你的钱和别人的钱碰到一起,哪怕是稍微碰一碰,所有的事情就开始不同。

在资本社会化时,你可能碰到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方面的问题,和国企的关系,也就是你要不要用国有资本的钱。我有个朋友跟我说,千万别碰国有企业,忒麻烦。但是,也有另外一些人,他们就非要找国企。我认为,民营企业和国企的关系无非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和政策环境、法律的关系。国有资本有制度支持,有超经济特权。他跟你吵架,制度总是偏向他的;他占你便宜叫爱你,你占他便宜叫调戏,再狠一点儿叫耍流氓。所以,你和他发生关系,首先就是你不好。举个例子,我们和一家国企合作一个项目,80%的活儿是我们干的。分红的时候,他们提出能不能不按股份分,因为他们要业绩,说将来再想办法找补给我们。当时,我们的老总说问问他们想怎么分。最后他们说了个数,总之比原来的二八分要多拿走很多。当时没有法律文件,他们直接就把钱拿走了。后来,等我们要用钱的时候,他们又换人了。大家知道,国企一换人,新来的人就不认之前的账了。后来他们搞审计,一审计,占便宜的事他们就更不提了。反正我们是吃亏了,这钱就算白给他们了。这就是制度的不公平,国企有超经济特权。在股改以前,中国证监会还有一个潜规则:你买国企的股份,如果是亏损企业,要按净资产上浮15%,他才敢批准,因为他怕犯错误;如果是赢利企业,大概要上浮30%,他才能批。我们买了一家国企的股份,为了获批,在那儿放了四年多,也不敢把它做大,因为做大以后,还没等批又涨价了。所以,目前在中国,民企和政府、公家做买卖的制度性安排肯定是不公平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要认为你可以和他打官司,永远不可能。

二是和政治家的关系。国企上面都是一层层的领导,民营企业和政治家的关系是非常有趣的。

我给大家讲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都是历史上私企老板和政治家打交道比较成功的案例。

第一个故事是虞洽卿的故事。虞洽卿是浙江宁波人,早年到上海做生意。他开始是在油漆行里跑街,后来到荷兰银行做了经理。清朝末年,同盟会有个叫张静江的人,是虞洽卿的同乡。这个人跟蒋介石很好,就把蒋介石介绍给虞洽卿。那时候蒋介石刚从日本回来,没什么事做,就在虞洽卿家里住了40天,这一住,俩人就成了哥们儿。后来,蒋介石通过虞洽卿认识了黄金荣、杜月笙。

之后,蒋介石离开虞洽卿家,去了广州,做了黄埔军校的校长。北伐的时候,国民革命军提倡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就是搞共产主义,消灭富人;扶助农工就是让穷人打土豪分田地。所以,当时上海的这些有钱人非常不安,大家找到虞洽卿,说阿德叔(虞洽卿名和德,字洽卿),你得向北伐总司令探个底,这事总司令到底打算怎么办。于是,虞洽卿连夜赶到了九江,蒋介石也从广州赶到了九江大营。见了虞洽卿,蒋介石当然非常高兴。虞洽卿问了蒋介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穷人或老百姓都起来了,我们买卖人怎么办,我们有钱人怎么办?蒋介石说了一句话,“穷赤佬怎么靠得住?”虞洽卿一听就放心了,也就是说,你蒋介石还把我们当哥们儿,不会翻天,不会没收我们的财产。然后他又问:你要统一,就要打倒列强,把洋人都赶走,我们都是替洋人做事的,或者是做洋人的生意,以后我们怎么办?蒋介石又说了一句话,“洋人怎么打得过?”非常简短的两句话,拿现在的话来说,这叫微博体。这样一来,虞洽卿心里就有数了。第一,蒋介石还是会支持工商业者;第二,他还是会和洋人搞好关系。于是,虞洽卿说,那我能做什么事情呢?蒋介石说,你回去告诉黄先生、杜先生,等我到上海以后,帮我维持地方秩序。虞洽卿说,那行,除了帮你传话,我还能帮你筹集革命经费。虞洽卿回到上海,向商界的朋友透露了蒋介石的意思,后来就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我们不讲政治是非,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就是黄金荣、杜月笙出人,虞洽卿出钱。虞洽卿在上海通过商界三次筹集资金给蒋介石,叫筹集革命善款。蒋介石把钱给了黄金荣、杜月笙,这帮人晚上抓人、打架。从此以后,虞洽卿就跟南京政府建立了生死关系,他的企业也一直和这个政权的命运捆在一起,虽然他有所牺牲,但更多的是得到了政府的特殊照顾。当他的企业遇到困难时,他就去找政府,政府就以归还革命善款的名义支持他。最后,虞洽卿得以善终,抗战结束前得病死了,但他的后代因政权的改变衰落了。

第二个故事是荣毅仁的故事。荣家在1949年以前和政府的关系很远,基本上是纯民营企业,靠市场在外面折腾。抗战的时候,很多企业都内迁,荣家的一部分企业迁到了重庆。他家的企业也做得很大,进入了银行等金融领域。抗战之后,国民政府摧残荣家,那时候金融业是国进民退,他家在银行的股份都被国有资本挤出去了,江湖上的人甚至绑票荣家的人。所以,荣家对这个旧政权很仇恨,很不满意。1949年以后,作为荣家的第二代,荣毅仁毅然从海外回来,和新政权建立了关系。1956年,他带头把自己的资产捐出去,做了上海市副市长。毛泽东让他做典型,他就做了。“文革”之前,他是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文革”期间,他被整得很惨,但他没有怨言。后来,中信银行开始创办的时候,政府没什么钱,荣毅仁就把政府发还给他的“文革”前的那些财产又捐了出来,拿去办了中信,也没算股份。有意思的是,在他去世的那一年,《福布斯》披露他的儿子荣智健荣登中国富豪榜榜首。他和政府结了两代人的缘,荣智健在亚洲金融风暴时遇到困难,政府给了他很大的支持。

第三个故事是辜振甫的故事。辜振甫是海基会首任董事长,提到他,大家就会想到著名的“汪辜会谈”,很了不起。他们家早期和日本人有点儿关系,后来卖了土地,进城当了资本家,做了台泥(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金控(“中国”信托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他和国民党一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做过国民党的中常委,他为两岸关系做了很多事情,半商人半社会活动家。这也是一种跟政府打交道的方式。

由此看来,在制度的限制下,我们民营企业获取资源只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权力转化成资源。这种方式很危险,因为你要给权力回报,除了金钱的回报,还有民心的回报,这都是回报。

第二种是通过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公开市场获得资源。如果股票市场不好,有各种禁忌,比如不让你发股票,那你也得不到资源。

第三种方式是私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比如朋友之间有困难,你找我,我找你,这也是一种获取资源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决定了我们这些民营企业要和政治家保持某种关系,当然,一定要避免风险,但这非常困难。我相信,这么多年下来,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心得。万通始终保持一种状态-我们只是“精神恋爱”,不“上床”。因为“上床”没悬念啊,不是你生气就是我不开心,但“精神恋爱”永远都很好,你欣赏我呢就帮帮我,不欣赏我呢我也不得罪你,彼此保持尊重。

拉拉手行不行呢?拉拉手也有危险,因为如果手拉得重了,就可能倒在对方怀里,倒在怀里再坐下来,那就要乱了。所以,马云说坐怀不乱的原则,是不往怀里坐。我曾经到柳下惠的家乡,他们那儿有个节日,相当于“作风正派”节,说他们那儿的人都作风正派,坐怀不乱,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不乱。他们说得比较调侃,说因为那时候太冷,都穿着棉袄,所以不乱。我说,如果身强力壮,即使穿着棉袄,他也得乱。

马英九的方法是绝不坐在怀里,不给乱的机会,不是说身体不好,而是不去危险的地方。我们的“精神恋爱”也是这样,避免你坐到那儿,坐到那儿就乱了,即使你不乱,他也会乱,总会出状况。

三是和资本(国有资本)的关系。和国有资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钱和钱打交道,到底国有资本占多少好呢?我认为,让它做第二大股东最好,做第一大股东你会很麻烦。有一次我们开董事会,请了一个商务部的人来给我们培训。我们每次开董事会都会请人来培训,培训什么?培训所谓的“走出去”,也就是海外投资。给我们培训的人说了一段话,他说,我来之前在网上查了一下,你们当时“走出去”,去纽约做中国中心是以国有企业的名义做的。我吓了一跳,后来想起来,我们当年报批的时候,人家说非得国企才行,所以我就把我们的第二大股东泰达临时变成了第一大股东,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结果,我们没有及时把这个记录改回来。所以,这人一说,我们赶紧把它改了回来,不改回来,以后拿我们当国企监管,那就麻烦了。开个玩笑,那就相当于“天上人间”的“小姐”去妇联上班,怎么都不是人了。所以,一般来说,让国有资本做第二大股东比较好,如果你让它做第一大股东,那你最后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会被它折腾死。而且,它折腾你这事是没有人负责的。比如你跟一个人打架,他把你打伤了,你的家属可以找他要医药费,这事有人负责。但国企把你折腾死是没人负责的,医药费是没人出的。所以,让国企做二股东、三股东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要让它做最大的股东。

治理和利益的平衡

第二方面的问题,和民企的关系,就是你究竟是做百分之百的私人公司还是有一些股份加入。如果有股东,你究竟占多少股份合理,是51%、60%还是30%、20%?我相信大家会经常去算。如果公司非常赚钱,那你可能后悔自己的股份太少。如果公司不赚钱,那你可能又嫌自己的股份太多,当时要是有别人来一起分担分担就好了。人生有三件事情是永远算不出来的:第一,一辈子赚多少钱算不出来。我可以和大家打个赌,如果让你说你20年以后能赚多少钱,你永远也说不对,因为我们算不出来。第二,未来有多少幸福和痛苦算不出来。第三,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结束生命算不出来。虽然这三件事算不出来,但前两件事我们天天都在算。男人爱算第一件事,女人爱算第二件事。男人总在算要赚多少钱,女人总在算要有多少幸福,但都算不准。第三件事我们现在不算,将来到了医院,医生跟我们一起算。所以,人们总是很纠结。那么,到底你占多少股份合理呢?第一,要考虑利益的问题;第二,要考虑治理的问题。比如,如果你占51%,那你甚至可以让董事会变成一种形式。但如果你占20%,那你就老得开董事会,因为你得和董事们商量。这也牵涉到公司怎么管、怎么治的问题。

依我看来,在30%~50%之间最好,为什么?因为30%~50%之间考虑到了公司的治理问题,碰到事情,你有人商量,不能你一个人说了算。另外,分配利益的时候,你获得的也足够多,最多能有将近50%,少了也有30%,这样你就有足够的动力。如果你只占10%的股份,那你基本上就没动力了,但如果你占90%的股份,那别人就没动力了。如果你占30%~50%,另一个股东占20%或30%,那大家就都有动力,而且事情也有人商量,这就叫治理和利益的平衡。大家可以看到,那些给领导送钱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个人说了算的。王石为什么不送钱?第一,他不是老板,公司挣的钱跟他有多大关系呢?没太大关系。第二,即便他要送,这么多人,一送送1000万元,审计的时候,上市公司的账怎么披露,怎么做账啊?

如果个人的股权太大,往往就没有自我约束了,因为人们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不太愿意被约束。有了股东,你就能跟人商量,这样就可以控制风险。所以,利益和治理要有个平衡,股份在30%~50%之间既考虑到了利益,又有所制约,可以控制风险,让企业稳定发展。

我再举个例子。有个人的朋友出了状况,他听说某人能帮忙“捞人”,就连夜开着车,车后面放着1000万元现金去给人送钱,结果被英勇机智的公安和纪检人员抓住了。大家想想,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怎样防止自己不做这样的决策?这就要靠公司的治理来约束。

同类推荐
  • 管理要懂心理学

    管理要懂心理学

    合格的管理者会依据每个员工的特点来激发出他的内心需求,让一个自由散漫、暮气沉沉的员工变得自信自强、积极高效、敢于负责、视平庸为耻辱。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单位还是那个单位,团队还是那个团队,只不过因为其领导者的更换,随之带来的管理方式的改变,会让我们看见不同的结果——变得更好或者更坏!因此可以确定:一个团队或单位的命运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领导者。
  • 任正非:“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任正非:“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在华为看来,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
  •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

    林汶奎主编的《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记 录了投资大师巴菲特每年向股东们写的一份投资年报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包括:巴菲特致 股东的信,探讨的主题涵盖管理、投资及评估等,将 从其中提炼出巴菲特精华的投资思想展现在读者面前 。
  • 财务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财务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本丛书分为五个分册,分别为《人力资源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行政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财务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生产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为读者提供了在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制度范例和工作流程通过最新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将每一个工作流程以清晰、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最实用的工具制度规范从现实工作中的细节入手,对每一项工作细节都作了全面、科学的论述,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科学的考评依据和培训蓝本。
  • 蒙牛:经营人心之道

    蒙牛:经营人心之道

    本书通过对蒙牛文化的全面分析,深度挖掘了“经营人心”的真谛,探讨了“经营人心”对中国企业的现实意义。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了解到怎样打造一个得人心的企业,怎样做一个得人心的领导,以及如何培养企业的凝聚力,如何创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以此最终达到团结员工,提升工作原动力,从而形成至上而下的核心竞争力。
热门推荐
  • 誓要休夫

    誓要休夫

    【已完结】穿成傻子小姐,她被迫赐给丑陋又有隐疾的八王爷。说好的丑又有隐疾呢,那这个帅到人神共愤的男人是谁?
  • 独统中宫

    独统中宫

    前世她是雇佣杀手,一朝穿越却成武国皇后,用愚昧遮挡一身傲骨,用懒散掩盖一身潇洒,本是想用一生看一场宫廷大戏,却终未逃脱政治的枷锁,她用平定江山当作筹码,只为换取一生自由翱翔,不想他不守诺言,灭了她满门。原谅我寒儿,他未曾求人,为留她,他万般恳求。南又寒持剑落地,划下一道长长的剑痕,当心空无一物,它便无边无涯,从此恩断义绝,你我天各一方。感情会有些曲折,过程有点虐心,结局一对一!!作者是个笨蛋,简介从来简短。『非小白文!』宫斗,姐妹斗,兄弟斗,父女斗,夫妻斗,字里行间诙谐搞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 非相

    非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明武夫

    大明武夫

    赵进平凡一生,没想到在明末有了新的开始他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凭手中矛,平万里河山,这就是大明武夫
  • 邪帝强宠:至尊狂后千千岁

    邪帝强宠:至尊狂后千千岁

    他时而嫡仙出尘,时而癫狂如魔,只为护那一人,护那一城。她,21世纪穿越者,肩负重任,在诡计多端的皇室女扮男装,多次逃离皇宫,次次失败“逃不过,那就先干掉想杀掉她的人。”只是…事情似乎远远没想象的那么简单。“焉知帝王之家亲情薄凉,面具之上兄弟情深,面具之下噬人肉吞人血,可朕如此信任你为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背叛?”面对最信任人的背叛,她选择了原谅,选择了仁慈。“一个合格的帝王必须要斩断七情六欲,若一昧的心慈手软,最后的结局都逃不过家破国亡。”当家已不成家,国已易主,亲人惨死,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世界缺的从来都不是仁慈。”
  • 羽神战纪

    羽神战纪

    大道无疆不可尽。诸天万道可通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地仁慈。以万道示人。万道无善恶。人心不可测。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别人穿越带着作弊器。老子穿越受尽凌辱,想死都还得经过别人的同意。这他妈什么世道。不过话又说回来,老子不是已经穿越过一次了吗?怎么又穿越了?”
  • 我的连队

    我的连队

    本书是一本中篇小说集,收入“父亲和他的儿女们”、“一人当兵 全家光荣”、“男左女右”等五篇小说。
  • 只有危机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

    只有危机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

    危机感是企业长青的基石。企业只有树立危机意识、做到平时如战时、战时如平时,才能够轻松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实现由优秀迈向卓越的突破。危机感同时也是一个人进取心的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人失去了危机感,就会变得安于现状。裹足不前,等待他的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 病娇美人是团宠

    病娇美人是团宠

    天黑了,徐卺怕黑,刚好贺席不怕,他揽着她,向光的深处走去。sc,治愈系救赎甜饼,双向暗恋 偏执落魄画家x年轻有为音乐家
  • 布拉格精神

    布拉格精神

    尼采说:“当我想用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当我想用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想到了布拉格。”尼采是对的,但布拉格对我来说已不能用神秘概括,只能是卡夫卡。如果卡夫卡早于尼采,或者哪怕同时代人,尼采一定会选择卡夫卡。他们截然不同,但尼采会同意说他们是兄弟。尼采最后疯了,卡夫卡呢?死前决意焚掉全部手稿,差不多疯了。他们在两极上殊途同归,映照世界。我已经到过两次布拉格,也可能是三次。2015年冬去过一次,至今留着伏尔塔瓦河寒光与淡黄色城市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