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800000014

第14章 温州打开“潘多拉盒”(3)

这可难不倒当过几年县委宣传部理论科长的陈定模。他从马列经典和各种文件的字里行间发现: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农民可以“离土”却不能“离乡”。但这个“一号文件”同时规定,“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好了,进城的依据有了。《资本论》里马克思又说过“级差地租理论”,这样,龙港有4.1平方公里土地,就可以按不同地段向愿意投资进城的农民“征收公共设施费”。

这实际上是变通式的国有土地有偿出让。资料显示,1980年,深圳曾在全国首次向外商出租土地,以换取开发资金。龙港的突破之举,则是中国土地有偿使用向国人尤其是向农民第一次开放。时任温州市委书记的袁芳烈回忆,他还是在龙港头一回听说了“房地产”三个字。

理论撑腰,底气十足,陈定模动手了。1984年7月,一则《龙港对外开放的决定》在《温州日报》头版刊登,公布了8条优惠政策,提出“地不分东西,人不分南北,谁投资谁受益,谁出钱谁盖房,鼓励进城,共同开发”。

《决定》发出第十天,申请进城的报名农民已近3000户。1984年12月31日,首批登记建房交款的最后一天,一包一包的钞票、一捆一捆的希望,在简陋的龙港镇政府“欢迎农民进城办公室”堆成了小山。

原本认为千难万难的“造城”由此变得势不可当。到1987年,龙港的进城农民已达6300多户,拥有“市民”3万人,集资投入2亿多元,建成区面积102万平方米,修建纵横街道27条,总长23公里,并建起了5所学校、7所幼儿园、3座电影院,还有一个标准溜冰场。

从某种意义上说,陈定模的造城理论只是为龙港的破土而出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借口。这场惊世骇俗的“造城运动”大获成功,根本上缘于其顺应了一个早晚都会到来的趋势:生活的富裕并不是千百万农民参与改革的全部目的,他们还渴望得到一次社会结构重组的机遇,以期在这一机遇中彻底改变自身的生存形态。龙港的横空出世,正是这样的“机遇”。

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坚持认为,蒸汽机之生就是磨房之死,传统的乡村小工业根本无法进化成社会化大生产,并滋生出现代城市的新文明。欧洲200年工业化进程,相伴随的只能是大批农民被迫放弃土地,挣扎在大城市的边缘,肮脏且充满腥味。

龙港的崛起,展现的则是完全不同的前景:中国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摆脱了贫困,进而发展城镇,完成从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历史嬗变。最难得的是,在这种嬗变中,他们始终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此后,在浙江各地,我们其实都可以找到龙港的身影。

历史上,浙江仅有杭州、宁波、温州等少数几个所谓的大中城市。1978年后,浙江全省性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并非依赖于上述大中城市,而主要依靠如龙港般数以万计的小城镇的兴起,如温州的柳市、桥头,台州的路桥、泽国,金华的稠城、吴宁,绍兴的杨汛桥、大唐,湖州的织里,嘉兴的许村等。农民城——小城镇,这是温州农民的创造,这是中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之后的第三个伟大创造。

同样的改革起点,同样的改革政策,为什么温州活力迸发,每一天都有奇迹发生?

杜润生的考察结论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一切根源,在于其民办、民营、民有、民享。它是自发的,又是稳定的、可持续的经济秩序”。

很长时期里,中国社会一直存在两种主张:一种认为可以设计一个改造社会的蓝图。未来社会生产和分配是什么样子,文化是什么样子,政治组织是什么样子,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是什么样子,在蓝图中都可以设计得非常具体。持这种主张并做过这种设计的,不少是大学者甚至是伟人。另一种主张则认为,对于社会发展指出大方向和基本规律是可能的,但不要搞很具体的设计蓝图,而应该任由百姓为自己的利益去奋斗,合力增加社会福利,形成自发扩张的秩序。

无疑,温州实验的是后一种主张。人民——而不是先知——在这场实验中,彰显出了曾经被主流意识长期忽视的自主力和创造力。

“假的”还是“真的”

温州是富有争议的,这种争议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直至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有争议是因为温州有“小辫子”。其一是“姓资还是姓社”;其二就是假冒伪劣。这可是一条真真切切的“小辫子”,连温州人自己亦有口难辩。

温州假冒伪劣的主打产品肯定是皮鞋了。

说起温州人做鞋可是有传统的。“明代温州靴鞋即为贡品,进奉朝廷”;“全国第一双猪革皮鞋,第一双硫化、压模、粘胶皮鞋诞生于温州”;“我国第一双高跟女鞋的创造者也是温州人”。“皮鞋佬”差不多就是温州民间手工业者的自称。

到了20世纪80年代,温州皮鞋真正的春天来了。全国最大的鞋革专业市场兴起于温州鹿城区的来福门。仅鹿城一个区,就冒出了大小皮鞋厂1254家。当时全市的皮鞋产量达到2400万双,几乎占全国市场的1/10。

温州鞋价格低廉、款式新颖,在市场上没有道理不所向披靡。

很快,有人发现上当了。

1985年,南京的一位消费者投书《经济日报》,称她买了一双高跟鞋,谁知穿了一天就掉了跟。仔细瞧瞧,竟是用糨糊黏起来的,而所谓的真皮也是仿牛皮的合成革。

记者进一步在报道中证实,亲眼看见温州“皮鞋佬”整桶整桶地往厂里搬糨糊。

舆论哗然。一时间,“晨昏鞋”、“礼拜鞋”、“伪劣商品”、“粗制滥造”等恶名铺天盖地。全国各大中城市纷纷开始驱逐温州鞋。无数商场挂出“提高警惕,勿买温州鞋”或“本店无温州货”的招牌。

高潮出现在1987年8月8日,地点:杭州市商业中心的武林广场。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愤怒的市民们将5000余双温州伪劣皮鞋扔进了熊熊大火,付之一炬。

假的就是假的,有口难辩那叫活该。

但还是有人不服气。温州海螺工业集团的总经理邵奇星就是其中一位。199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考察温州。这位死不认输的温州人曾同李瑞环围绕伪劣皮鞋问题有过一番“经典探讨”。

那天,李瑞环来到海螺集团。在样品室,他拿起一双皮鞋里里外外摁摁拧拧:“我这次是带着一个怎么看温州皮鞋质量的疑问来的。现在外面有两种观点,有的说温州皮鞋穿半年就坏,是坑人的;也有的说温州皮鞋价格便宜,更新换代快,坏了就买新的。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邵奇星应声答道:“作为产品,质量当然要保证。但这里有一个价格与价值对等的问题。温州皮鞋才20元左右一双,如果上海皮鞋也是这个价格,会不会也做出像温州这样的皮鞋?温州皮鞋本身价格比较低,至于中间商拿到北京卖六七十元一双,那是另一回事了。”

李瑞环听邵奇星讲完,沉吟片刻:“对对,我听懂你的意思了。”

邵奇星接着阐述他的“理论”:“这种20元的鞋,我如果半年穿坏一双,一年穿两双,也只要50元,花的钱同外头那种60多元一双能穿一年的差不多。而我这样就可以穿两种款式了。问题是北方人拿过去卖到70元,那消费者当然会认为应该穿一年喽。”

邵奇星的这番话,并非他的独门发明。在温州,这套逻辑十分深入人心,并成为他们生产低价低质产品的“理论支柱”。

1990年,我在温州采访。晚上散步来到市区最著名的五马街,发现街边摊贩出售两元钱一条的“金利来真皮皮带”,不由得大惊。拿在手上翻来覆去地看,竟看不出什么破绽。那摊贩倒实在,大声说:“别看了,马粪纸做的。买一条回去,有大场面时系系。花两元钱撑足面子,划算不?”

我追问:“但是如果有人拿这两元钱的皮带到别处卖20元呢?”

摊贩看了我一眼,笑道:“那是他们的本事。”

假的就是假的,所以便宜。

假的当作真的卖,那是售假;假的只作假的卖,那就没错。

一些温州人的逻辑似乎很正确,很理直气壮。

虽然邵奇星的“价格价值对等论”颇能自圆其说,并符合一定的事实,但是,这肯定不是事实的全部,也一定无法使温州的假冒伪劣现象摇身一变成为真理。

许多前往温州参观取经者必到乐清柳市。这个如今的温州第一经济强镇诞生过著名的“八大王”,也培育了温州民营企业“形象大使”中国正泰集团的南存辉、德力西集团的胡成中、天正集团的高天乐等熠熠生辉的明星。

最初,柳市却因造假而闻名,而且是臭名昭著。

当商品经济的第一缕暖风吹过,这个雁荡山脉南麓的小镇就按捺不住地随风摇曳。大约20世纪70年代末,镇上就已经有2300多家低压电器家庭作坊,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响作一片。你随处可见这样的场面:

刚刚放下锄头的庄稼汉们正在一台台斑驳陆离的机床边,把从全国各地国有企业收购来的废旧交流接触器肢解,用砂纸和鞋油将之擦得锃亮;

河边的埠头上挤满了一群群村妇,她们在清洗一筐筐的电器,然后在河滩空地晒地瓜干似地晾开成片的电器零件;

炉火通红的锅灶旁,老眼昏花的太婆们一边煮饭,一边慢悠悠地摇着漆包线;

…………

市场混沌初开,欲望掺和着丑恶泥沙俱下。

——为了牟取暴利,以稻糠代替熔断器的石英砂;以白铜甚至是铁片代替白银充当继电器触头。

——明明是柳市产品,产地却标注北京、上海。

——国家规定低压电器必须凭许可证生产,而当地大批企业中,有证企业不到1%,有证产品不到0.1%。经多次检测,无证的产品质量全部不合格。

198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在一份《打击伪劣低压电器活动的总结报告》中愤怒地指出:“这次全国共检查了近7000个经销单位,查出的伪劣低压电器产品超过170万件(台),价值3000多万元……各地在检查中发现,大多数伪劣低压电器,来源于浙江温州地区,特别是温州乐清县的柳市镇。”

在全国各地媒体上,小小柳市的曝光率越来越高,被曝光的事实越来越触目惊心:

黑龙江鸡西煤矿由于柳市产的劣质电器漏电,引发严重的瓦斯爆炸,多人死伤;

新疆巴州工模具厂,因柳市产的空气开关起火,一名电工烧伤致残;

河南某钢铁公司建成剪彩时,因使用柳市假冒伪劣低压电器,一包钢水正要倾倒却突然卡壳,上百万元的产品全部报废;

…………

苍南的假商标、永嘉的假广告、瑞安的假汽模配件……铺天盖地的假冒伪劣,使繁华风光的温州人和温州经济招致严厉的质问。这种质问更多地来自传统人士,往往具有居高临下的道德优越感:温州,资本主义泛滥,是假冒伪劣丑恶现象的必然温床!

然而,我们在温州观察到的更多的事实是,在这片市场经济的海洋里率先跃跃欲试、大展身手的弄潮儿,绝大部分是刚刚洗脚上田的农民。对他们来说,保持浓厚的法制意识暂时只能是一种奢望。同时,他们有一股被压抑已久的难以遏止的致富冲动。快速致富离不开资本。如同疯狂走私一样,生产低劣产品甚至造假,往往是温州农民最容易想到、最可能实施的资本原始积累的捷径。

在一些地方,在一定时候,假冒伪劣与市场经济形影相伴。这是我们想极力回避却难以回避的现实。

超越规律,很多时候只能是美好的愿望。

“初级阶段不完善,发展过程很难堪,负面效应总难免,问题就在怎么看,关键在于怎么干。”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任温州市委书记的张友余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如祥林嫂般向一批批参观者和媒体人士反反复复地解释自己对假冒伪劣的基本态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那么,假冒伪劣的阴云尾随我们几代人恐怕也就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了。

金钱大爆发

今天,当我们谈论温州和温州人时,总是习惯性地将之与金钱联系在一起:全民经商,遍地财富,中国老板最多的地方。的确,有太多的温州故事,闪耀着金钱的诱人光芒。

2000年以降,温州从来是一个极度缺钱的地方。普遍的贫困,成为这片土地上最残酷的现实。

1978年后,普遍的贫困第一次历史性地质变为普遍的富裕。财富突然从天而降,来得又快又猛,温州人对此还来不及做好准备。他们兴高采烈,又手足无措,他们不知道如何驾驭多得数不清的金钱。

于是,金钱就开始毫不客气地驾驭了温州人的命运。于是,以金钱为主轴,荒诞不经的黑色幽默不时轮番上演。

苍南县巴槽镇,靠近福建福鼎的一个滨海小村。经历了走私与小五金加工的双重洗礼后,村民们神速地富了。盖楼房、买大彩电、娶俏媳妇,再接下去,他们觉得如何花钱竟也成了一件头痛的事。

一天,村东头的鱼市场摆出了一条十分罕见的黄鱼王,围观的村民里外三层。按当地相传百年的旧风俗,谁要是吃到黄鱼王的鱼胶,来年必有好运。人人眼馋,可鱼只有一条,没法子,只能竞拍!在众人的起哄声中,1万元、2万元,价格节节攀升。有邻乡的开厂老板志在必得,一口气直接报价10万元。这下村里人慌了。鱼有可能被拿走不说,这脸还不给丢尽了?但一户人家又实在扛不下来。紧急商议的结果,村里6位腰板粗壮的大户“挺身而出”,合资12万元坚决留住黄鱼王。付的全部是现金,装化肥的编织袋塞了小半口袋。

同类推荐
  • 党的光荣历程

    党的光荣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它的产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 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再版)

    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再版)

    金一南通过全球热点军事事件,从全球战略思维的高度出发,分析世界军事大格局,点评世界各大国、地区势力的博弈与冲突,并推测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借此重点提出面对世界大格局的态势下中国地位与态度的思考。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人人都能读懂的新常态!《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最著名、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
  •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公民联合体理论是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1901—1990)政治思想的内核,经验及其模式是公民联合体理论的哲学基础。不同模式在经验中具有特定的前提和界限,它们是不可混淆的。个人总是追求经验的统一性,只是在不同时刻统一的具体程度不同而已。政治哲学与现实始终保持距离才能丰富思想源泉,规避利益驱使与诱惑。哲学追求从整体上理解经验,而政治活动的目标是改变短暂的条件。如果政治哲学仅限于思考政治问题,就会沦为政治的奴隶。
  •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一书收录了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理论研究。
热门推荐
  • 余情难了:贫女的逆袭之旅

    余情难了:贫女的逆袭之旅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早已入骨,他,原本是尊容华贵的皇八子,却被突如其来的亡国之祸牵涉,被迫流亡他国,任人宰割。她,原本是北卑国内穷困潦倒的乞女,因着一次巧遇,蒙南华王子千倾搭救,踏上了另一条征程。强者才存,皇八子凭着一己之力,复国登上高位,搅乱北卑国内历史风云。而她,更是南华有梦,北卑浅殇。后宫争斗,阴谋诡计,更是令她应接不暇。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没有显赫的家世地位,却融入了一个人人艳羡的北卑国度。一段莫名其妙的生死相许,却成了她这一生的救赎。不泣别离,不诉终殇,若此生难护你,那吾宁愿百年孤独。“夜,如果,在千倾之前遇到你,你会嫌弃我一脸的脏污,乞儿模样吗?”“自然……”
  • 远东星辰

    远东星辰

    财团少爷流云辰因为家族内部危机不得不去儿童不宜的地方赚钱。别想歪,人家只是用自己的智慧去赌场赚钱而已!然后,他成功引起了该赌场的老板而且是帝国的将军,同时也是极北冰原上最大赌场的主人的注意。他的命运得到了转变,性格也成长为坚强果敢的男子汉。腹黑强势,独断,离经叛道的柯雷,在他的青春期种下了重要之果。
  • 紫灵大陆

    紫灵大陆

    孤入世,转生前世已成云。遇奇师,残识入脑中。幼修勤,黑白倾轧时紫灵出世成太合。天资就,妖孽成,满目却成空。魔妖起,龙魔乱世寻缘破。仇怨生,两度灭族恨。欲断魂,八载缘份过两世悲痛修心性。奇遇成,灵晶现,挥泪问苍穹。
  • 无君不欢

    无君不欢

    她乃尚书嫡长女,自幼养在将军府,随性洒脱,本是喜乐无忧,却在一夕之间丧至亲,失挚爱,还被一纸诏书赐予陌路皇子为侧妃,自此,所有喜怒都和那一个叫“君燃”的人有关。他是养在民间的皇子,一朝回宫,迎娶美人,搅动朝局,本是圣上唯一儿子,理应继承大统,却遭四方阻拦,包括他龙凤胎的妹妹。在他看来,遇见她,不过因为一纸赐婚诏书;但,她却记得,早在三年前曾与他有过短暂相处。为何他没了那段记忆?为何他声声呓语说着当年对她说过的话,喊的却是另一个女子?“那把龙椅真真就那么诱人?值得你为此不顾一切?”“只有坐上皇位,才能保护自己挚爱之人,才能保护你!”
  • 我就是妖怪

    我就是妖怪

    我是一个妖怪,我是一个可以让时间停止的妖怪,我是一个可以让时间停止甚至倒退的妖怪。这些都没什么,我的身份远不止这么神秘。我甚至想,那才是人生中最值得玩味和感慨的——我是一个人类社会的居委会主任……哎,所以我的同类都叫我:不堪回首何安忆。
  •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大结局)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大结局)

    本书详细记录了BOSS唐从1998年身无分文的惨状,到2003年身价数百万的历程。在BOSS唐的发财道路上,他几乎遇到了所有小本生意人都会遇到的难题与麻烦,书中,这些难题和麻烦被“义乌发财哥”逐个击破,逐一解决。
  • 陆少,你人设崩啦!

    陆少,你人设崩啦!

    国民男神:大师,一百万给你求保护!病娇少爷:一千万,帮我寻找前世的恋人,千岁魔君:给你百年灵力,帮我杀了他!时薇被烦的要死,正要拔剑决一死战,忽然被扯入一个熟悉的怀抱。霸道专制的竹马揽着她,冷漠地扫过被保镖包围的众人:把我所有的财产都给你,做我的新娘。少女扭头赌气:我不缺钱。他忽然弯腰把人抱进边上劳斯莱斯,低头堵住少女不满的嘟囔,声音低哑:嗯,是我缺你。——你是属于我的,无可替代。
  • 今夕何夕,凤凰涅磐

    今夕何夕,凤凰涅磐

    过去是一封纯朴的信,我写着稚嫩的故事;现在是一个黑暗的漩涡,我渴望光明,却看到?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我在这头,他在那头。这是他的故事,也是我的人生,或将也是你的?我希望不是,你来,亦或去。
  • 狄更斯(走近世界文豪)

    狄更斯(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花开若惜莫相离·全本

    花开若惜莫相离·全本

    风信子的花期过后,若要再开花,需要剪掉之前奄奄一息的花朵。所以风信子也代表着:重生的爱。忘记过去的悲伤,开始崭新的爱。——————————————————————————————白以晴和许泽在双方父母眼里是金童玉女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殊不知他们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结婚两年来他不曾在家里过过夜,各自的同事好友也未曾知道他们是已婚。——————————————————————————————一纸婚约拴着两个无心的人,他在外有爱人,她在家独享清静,需要时两人配合演演戏。——————————————————————————————她有过一段爱情,无疾而终,爱情终将敌不过现实。本以为这种波澜不惊的生活一直持续下去……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一切冥冥中自由安排,他们的命运开始发生了改变……面对婆婆的抱孙心切和冷眼相待,安之若素的她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