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如一条“鲶鱼”般游进了汽车行业,由于豪情很多地方是模仿天津夏利,连发动机也和夏利一样,因此,以低价进入市场的豪情对夏利的冲击尤为强劲。为了应战,夏利被迫降价。然而,夏利每降一次价,吉利必应声而降。就这样,4次降价狂潮随之引爆,轿车价格一时间突破4万元的价格瓶颈,奥拓等多款轿车也被迫纷纷降价,价格坚冰在李书福的偏执应对下一时间分崩离析。手中有些钱的消费者因此有了购买汽车的想法,私家车开始在马路上多起来了。
这场价格战打到最后,夏利来了一次高空俯冲“跳水价”,把价格定在了3.18万元,李书福毫不示弱,随即将豪情的价格降到2.99万元。此价一出,业界一片寂静。面对这个“疯子”的疯狂举动,业界人士无不咂舌。“偏执狂”的偏执做法令人生畏,但也注定了他能成功。“中国最便宜的轿车”这一称号,在外人看来疯狂,而李书福却很为此自得,并在一次次的价格战中稳稳地把这一称号攥在了自己的手里。
在这场战争中,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汽车是孤独的,在原先相安无事的汽车行业中,李书福一套眼花缭乱、没有招数的拳法,任谁也猜不透,甚至被认为是一个笑话。但是,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降价,这个台州民营汽车主似乎要来一场血拼,随着战争的深入,越发让原来的汽车业巨头感觉胆战心惊。原先虚高的价格和行业潜规则被这个新手一剑挑破,不能不让同行对他白眼相向。
李书福的低价入市,承受着巨大的风险。吉利集团起步之初存在巨大的劣势,没有规模化的效益,资金有限,没有政策的倾斜和银行的贷款,全靠自己投资,这样单台汽车的成本大大提高。吉利豪情配置的发动机是高达1.8万元的丰田8A,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配件,虽然设计师是钣金工,但是工人的工资也是在汽车成本之内。核算下来,以4万元以下的价格和1998年吉利几百辆的产量,吉利汽车当时根本没有赚到多少钱,连李书福自己也坦言,一辆车只赚几百块钱。因此,吉利汽车只能寄希望于未来。
由于定价低而导致吉利陷入资金上的艰难处境,记者陈映璇转述过吉利CEO徐刚关于早期李书福状态的一番描述:“李书福起家时没钱没技术,在浙江临海建立起第一个轿车厂,模仿夏利车型开发吉利豪情车。只有等待销售部门的回款收回后才能进行小规模的技术改造。由于长期拖欠当地供应商货款,企业信誉受到影响,吉利汽车在创业之初的几年里很难从银行得到贷款。李书福以自我滚动资金的方式发展到后来的美日轿车,相当吃力。”
尽管吉利汽车在初期遭受了巨大的危机和风险,但是,李书福的果敢行为为吉利集团进入汽车行业占领了先机。
到了1999年,李书福的价格战终于有了回应。相对于天津夏利8万元的售价来说,豪情5万元以下的价位对于普通消费者,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就在这一年,豪情的销售量达到了1000多辆;2000年,销售量蹿升10倍,达到10000辆。
吉利汽车开始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低端市场无疑已成为吉利前行的内在推动力。从低端入手,是李书福通过对中国汽车市场进行深入了解之后做出的选择,也是格局已定的中国车市对吉利汽车的现实要求。让美国成为“轮子上的国家”,把美国送入汽车时代的“汽车工业之父”福特就是选择了走汽车平民化的道路。对于一个新入汽车行业的后进者来说,走平民化道路,选择低端市场切入,堪称良策。
李书福运用价格优势,终于冲破了原先固有的汽车产业格局,熬过了风险期,为自己巩固了“中国最便宜的汽车”这一地位,并为急需交通工具的普通消费者提供了切实的便利。
一个白手起家、踉跄起步的民营企业,终于在壁垒森严的汽车行业中为自己打下了一片天地。这其中原因,有吉利汽车性能的不断提升,更加不可或缺的是李书福认准了一件事情就坚持到底的决心,他的偏执智慧终于使吉利汽车在百转千回中进入了市场。
案例3征战全中国
李书福是浙江台州人,他的吉利汽车也是在这里起家的。台州这个地方虽然小,但是适合吉利汽车的早期发展。吉利汽车最初通过价格战进入市场,而价格战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控制成本。台州在工资水平和原材料采购上有一定的优势。
台州作为中国模具之乡,那里的模具是欧洲、日本模具价格的1/10、1/100。这就为吉利豪情车大大降低了成本,从而使低价入市成为可能。虽然豪情低价销售并没有赚到多少钱,但“中国最便宜的汽车”的名头倒是打出来了。
随着销售额的增长,吉利豪情除了拥有早期依靠吉利摩托车在江浙地区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之外,省外的经销商也纷至沓来。经销商最关心的是车能不能卖出去,自己能从中获得多少利润,有多少返点,至于是不是进口车,是不是合资企业,他们并不在意。随着吉利低价口碑的相传,山东、江西、宁夏等地的经销商纷纷加入。吉利汽车在中国的销售体系逐渐建立起来。
与此同时,台州的地域劣势也随之变得明显起来了。台州地处浙南偏远地区,很难引来人才,也不容易得到更高一级政府的支持。因此,迈出豪情销售第一步之后,李书福尝试走出台州,为自己选择更为广阔的天地。
1999年,曾在台州担任过第一任市委书记的黄兴国出任宁波市委书记,这一人事变动为李书福提供了走出台州、进入宁波的机会。当时,宁波北仑正好有一家破产的日资企业,李书福抓住这个机会,高价从日本人手里买下了这个企业空置的300亩地,建立起吉利集团宁波生产基地。在这里,吉利的第二款车型——美日问世。如果说豪情的低价营销让吉利面临亏损,那么美日的投产让吉利基本达到了收支平衡。
宁波是中国著名的商业城市,为李书福聚集人才、提高汽车生产技术提供了温润土壤。李书福开始造汽车时,无背景,无政府资金的支持,也无技术积累,纯粹是一个草根民营企业家,在外人看来疯狂和不能成事也无可厚非,谁也无法想象这个浑身上下都冒着泥土气息的人能将汽车产业做好、做大。虽然低价让吉利大大地在中国市场上秀了一把,但是,依然很难摆脱“小个子生产企业”的形象。
李书福进入宁波这一商业城市,并在该地拥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如果之前的造车行为在别人看来是一个暴富农民不知天高地厚的激情演绎,那么,此时吉利已经决定征战全中国,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发展汽车企业的雄心和长足的进展。
2000年,对于吉利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吉利的第二个生产基地在宁波建立,第二款车型也在这里顺利投产,同时,李书福和罗晓明又在这一年与北京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在北京成立吉利大学的协议,这为吉利的长远发展储备了人才和技术。
吉利豪情通过低价这一利器为自己撬开了生存的裂缝,接下来的美日以及以后研制成功的优利欧、自由舰、远景、金刚等车型则是要保障吉利在生存的基础上获得营利。对于商人,追逐利润无可厚非。李书福也对此毫不避讳,曾经如实对媒体坦露,他喜欢追逐财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