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900000013

第13章 关注下属的不安心理

管理中有一个恶性循环,就是上一辈冷落对待下一辈,下一辈掌权后施以报复,但同时又不懂得善待下一辈。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大部分办公室充斥着冷漠的风气,没有一点温馨,职员的归属感也变得极低。

其实,领导者在适当的时候为下属解决问题,不单只是公事,也包含私人的情绪。下属遇到挫折时,情绪低落,效率和素质会受到影响;如得不到上司的体谅,情况可能会更糟。

因此,领导者经常以朋友的身份询问下属发生什么事,细心聆听、慎提意见,及时关注他们的不安心理,可以提升下属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当然,领导者与下属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保密,永不将下属的私事转告任何人,才能得到对方的信任,使其得以安心投入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深入到下属的心里去,剪断他的不安之源。

关键是领导者要以心投入,用心去关心下属。我们的心理随着工作或身体等状况,经常会产生变化。只要能敏锐地掌握下属心理微妙的变化,适时地说出吻合当时状态的话或采取行动,就能抓住下属的心。

1.掌握下属的思想脉搏

在下属的诸多不安心理中,只有少数的情绪严重,影响也将很严重,必须帮助其消除。绝大多数的程度轻微,影响不大,但总归是一种消极因素,不可让其长时间存在。有的还可能发展变化,由稍有不安变为严重。

任何事情都贵在“雪中送炭”,而忌“雨后送伞”。消除下属的不安心理,属于思想、心灵深处的问题,反应更敏感,如果能及时、中肯,作用更鲜明。如果领导者能随时注意揣摩下属的不安心理,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下属就会有“渴时一滴如甘露”之感。如果等到下属严重不安,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再去做工作,成为“马后炮”,下属不但不会感激,还会感到厌恶。

要做到把下属的不安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就必须随时掌握下属的思想脉搏,揣摩出必然产生的不安心理。

那么,领导者应当如何揣摩下属的不安心理呢?

1)联系下属的工作实际。近来布置给下属的工作任务大不大?时间紧不紧?要求高不高?分配给各个下属的工作任务合理不合理?结合这些情况,看下属有没有压抑情绪、厌倦情绪,然后揣摩存在着何种不安心理。

2)联系下属与自己人际关系的实际。近来下属与自己有过一些什么接触?这些接触会不会引起下属的不安?比如,对下属的批评有没有过火的地方?对下属的赞扬有没有过分的地方?与下属私交中有没有异乎寻常的地方?如果有,都有可能引起下属的不安情绪,然后分析会产生哪种不安情绪。

3)联系下属之间人际关系的实际。近来下属之间是否发生过争吵?下属之间是否有激烈的竞争?是否有互相嫉妒的现象?下属虽然彼此处于平等的地位,但各人所占的优势不同,所处的背景不完全相同,一方的行为可能引起另一方的不安,也可能互相引起不安。

4)联系下属对社会各种现象和思想问题的实际。最主要的是党的某些方针、政策是否引起下属的关注?社会的某些现象是否引起下属的共鸣与参与?他们的关注、共鸣与参与是否会引起不安?

2.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

揣摩下属的不安心理,目的是为了消除下属的不安心理。

综观下属不安心理的产生,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对自己估计不足,缺乏应有的信心。而对自己估计不足的原因,往往是一时一事的失败或者失误。领导者自己去掉并帮助下属去掉“以一时一事论英雄”的思想方法,是解决下属不安心理最根本的方法。

3关注下属低落的情绪

不安和不快会导致下属产生低落的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下属的工作质量,累积久了还会降低下属的归属感,使他们萌生离职的念头。当下属情绪低落时,就是抓住下属心的最佳时机。

1)工作不遂心时。因工作失误,或工作无法照计划进行而情绪低落时,就是抓住下属心的最佳时机。因为人在彷徨无助时,希望别人来安慰或鼓舞的心比平常更加强烈。

2)人事变动时。因人事变动而调到陌生部门的人,通常都会交织着期待与不安的心情。应该帮助他早日去除这种不安。另外,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化构成人员改变,下属之间的关系通常也会产生微妙的变化,不要忽视了这种变化。

3)下属生病时。不管平常多么强壮的人,当身体不适时,心灵总是特别脆弱。

4)为家人担心时。家中有人生病,或是为小孩的教育等烦恼时,心灵总是较为脆弱。

这些情形都会促使下属的情绪低落,所以适时的慰藉、忠告、援助等,会比平常更容易抓住下属的心。因此,要做一名深得人心的领导者,一方面,要注意经常收集下属个人资料,然后熟记于心;另一方面,领导者要注意及早察觉下属的心理的状态。

同类推荐
  • 客户管理的100个关键细节

    客户管理的100个关键细节

    产品的多样性、同类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已告别了过去单一的选择,琳琅满目的商品在争着向客户抛“媚眼”,期待客户的青睐。这一切都宣告着客户至上的时代来临,只有客户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也是企业竞争的体现。因此,我们有必要打一场围绕客户管理的仗。
  • 任正非管理日志

    任正非管理日志

    作为中国最有思想,最有号召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CEO之一,华为总裁任正非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家竞相学习的标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已经为华为20年来的经营管理实践所证明。本书第一次以“管理日志”的形式,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以国际视野对任正非的经营实践进行分析、评述,回顾了任正非在华为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所发表的观点及背景,探索了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并针对其他企业给出了具有实战意义的“行动指南”。
  • 风起云涌的新闻客户端

    风起云涌的新闻客户端

    移动互联网崛起后,新闻客户端如大军压境一般,迅速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崛起,大到四大门户,亦有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新兴的力量,小到各种不知名的小型新闻客户端产品,用户手机必备的应用当中,新闻客户端占据重要的一席。本书将详细描写从2013年至今,新闻客户端的诸多变化,一段关于新闻客户端的故事。
  • 专业精神:一切员工必备的信念与行为准则

    专业精神:一切员工必备的信念与行为准则

    专业员工不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们才把他们称为专业员工。专业精神是一种专业素质,包含了博爱之心、强烈的责任感、坚定的使命感,不仅是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更要有坚定的信念、极强的探索和奉献精神。专业精神对于老板和员工都是一笔财富。
  • 企业理论四书

    企业理论四书

    张维迎,中国改革最前沿的经济学家、企业制度和国企改革的理论权威、坚定的市场经济主义者,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1984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1994年9月获得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1年,因对双轨制改革的开创性研究获得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主要著作包括:《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市场的逻辑》、《理解公司》、《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等。
热门推荐
  • 禁忌宇宙

    禁忌宇宙

    忆起远古尘封的噩梦,纪元劫将再次降临!在这战与火的次元空间中,数以亿记的宇宙林立,最终将谁主沉浮?……天下群皇,共逐帝!冥冥中似乎在预示着些什么……
  • 脱掉的爱情

    脱掉的爱情

    那些年,我在台上跳艳舞,台下陪着客人笑,我被人叫做婊子,即使我不脱衣,不卖身。我不相信爱情,直到那个男人出现,让我迷失了我最初坚定的心。他给了我所有的宠爱,却是亲自对我说,我不会有名分。当我沉溺于他给的宠爱时,他却毁灭了我的一切!一年后,我换脸换身份重新出现在身边。这一回,不再是他百般逼迫我做他的情妇,而是我千方百计勾引他,只为了复仇。
  • 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少年强则国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培养体魄健康、意志坚强、乐观进取的亿万青少年。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参照了大量的专业书籍、通俗读物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这本《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一书,希望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 重生之婚然天成

    重生之婚然天成

    她,被所有女人嫉恨,因为那个神一般的男人。他,被所有男人艳羡,因为那个妖孽一般的女人。寡淡,薄情,倨傲,疏离,冷漠,目空一切,这是外界对他的评价。流氓,禽兽,胡搅蛮缠,占有欲强,这是她对他的评价……
  • 豆腐冠军

    豆腐冠军

    吉祥街上店铺不计其数。卖豆腐的店铺却只有两家。一家在北边,一家在南边。北边的豆腐店老板姓冯,叫冯国昌,今年四十六岁;南边的豆腐店老板姓赵,叫赵国盛,今年四十三岁。冯老板长着一张国字脸,身高一米八,身材本就魁梧,现在有些发福了,显得膀大腰圆,像个天天杀猪吃肉的屠夫,不像豆腐店的老板;赵老板长着一张刀条脸,身高一米七一,身材瘦削,倒像个常年吃豆腐的。冯老板和赵老板在一起说话,得隔开两米远,不然赵老板仰头才能看见冯老板的脸。两家豆腐店的老板是表兄弟,冯老板管赵老板的妈妈叫姑妈,赵老板管冯老板的爸爸叫舅舅。
  • 起与落的签铃之约

    起与落的签铃之约

    /在轮回之后在再见到你,虽然你已经记不得了,但是,我依然喜欢你。/(嗯,我也是。)/嗯,真好,再见。/虽然两人都在努力抓紧对方,但还是抵不过那感情云散烟消的命运。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第二册)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第二册)

    福尔摩斯虽然是阿瑟·柯南道尔笔下塑造的人物,但能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他以最有趣、最引人的手法,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引起共鸣:人们都有探索黑暗与未知的好奇,也都有找出真相、伸张正义的向往。就在事实与想象里、在假设与证据间、在科学理论与小说创作下,人们心中都有福尔摩斯的影子!福尔摩斯的冷静、智慧和勇气,在悬疑紧凑的故事情节里是最值得玩味的。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推理分析是破案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鉴识科技应运而生,为侦案工作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帮助,但这位神探的博学多闻、细心耐心、追求真理、坚持原则的特质,应该是这套书背后所要传达到的重要含义。
  • 捆绑之后

    捆绑之后

    捆绑术即在不断地变幻着打结的花样,它的永恒主题依然是对人的束缚,我们在捆绑他人的同时,也捆绑着自己。太多的人认为苏童创作的特色在于坚持某种一贯的东西,此话只说对了一半。苏童对束缚自身的东西具有极度的敏感,几十年了,他的创作几经变异,多种探索和尝试。他是真正懂得“捆绑之后”,一个作家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