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4600000003

第3章 唐煮宋点的茶技(2)

第三汤,注水的掌握和第二汤一样,击拂贵在轻而匀,要“周环旋复,表里洞彻”,使茶面汤花细腻如粟粒、似蟹眼,并渐渐涌起。这时,已得茶色的十之六七。

第四汤,“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就是注水要节制,尽量少些,击拂时茶筅的转动要幅度大而节奏慢。这时,“其真精华彩,既已焕然”,盏面汤花如云雾一样升起。

第五汤,“汤乃可稍纵,筅欲轻匀而透达”。这是说,点水可比四汤时适当多一些,茶筅的击拂要均匀而又无所不至,盏面汤花还未泛起的,要特别点击,如汤花过于泛起,则用茶筅轻轻拂平。这时茶面如“结浚霭,结凝雪”,茶色至此已尽显露。

第六汤,“乳点勃然,则以筅着居”。就是水仅点于汤花过于凝聚的地方,以使盏面汤花均匀,运筅宜缓,轻拂汤花而已。

第七汤,“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即区别茶汤的不同情况,水可点可不点,击拂也就此打住。

至第八汤,盏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四周的汤花紧贴盏沿,这叫“咬盏”,以汤花持久,不易散退为优。

南宋刘松年绘有一幅《撵茶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描绘了从茶的碾磨到烹点的具体场面。画中一人骑坐凳上,推磨磨茶,出磨的末茶呈玉白色,当是头纲芽茶。桌上有将需用的茶罗、茶盒等。另一人伫立桌边正提汤瓶在点茶,左手边是煮水的炉壶,右手边是贮泉瓮,桌上是茶筅、茶盏、茶托。一切显得安静整洁,专注有序。

宋代的斗茶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有一名篇《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对当时从皇室宫廷到民间里巷都十分流行的斗茶,作了十分令人神往的描述。范仲淹有个朋友叫章岷,是个斗茶能手。一次,章岷拜会范仲淹,叙谈从事斗茶的情况,并率先吟成一诗。范仲淹接读后即奉和一首。诗先写建溪茶的采制和闻名的由来: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禧,惟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谁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接着,道出了斗茶的缘起,斗茶的步骤和精彩的场面: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冷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宋代时尚福建建州产的北苑茶,斗茶亦取用北苑茶。达官贵人为了争天子欢心,每年在北苑茶见新时,便各自献出先春绝品,在林下斗茶,个个神情专注,气宇轩昂。这斗茶的胜负非同小可,胜若登仙,败如降将,其荣辱自然非常重大。

宋代斗茶以茶白为贵。茶色汤花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汤色与茶的采制技艺直接相关。色纯白,表明茶采摘嫩,蒸制恰到好处;色偏青,是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过;色泛黄,是采制不及时;色泛红,是烘焙过了火候。另有一种特殊品种的白茶,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有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二三銙而已。”这茶“如玉之在璞”,碾成的茶末虽色微灰,受汤则愈白。范仲淹在《斗茶歌》中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是说碾出的茶末为“绿尘”,点成的汤花似“翠涛”。这与时尚的标准不一。据说,蔡襄就提出质疑:“今茶之绝品,其色贵白,翠绿乃茶之下者耳。”范仲淹听后欣然接受,对蔡襄钦佩地说:“君善鉴茶者,此中吾语之病也。”遂将这两句改为“黄金碾畔玉尘飞,碧玉瓯中素涛起。”这一字之差,表现出宋人斗茶贵白的习尚。另有一则趣闻:司马光与苏东坡开玩笑说:“茶与墨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爱此二物?”苏东坡答曰:“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同德也;皆坚,是其操一也。”此亦证明茶贵白是一个共同的标准。

斗茶的胜负,一是看盏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以鲜白似“素涛”为佳,所谓“淳淳光泽”。形象地叫做“冷粥面”的,是谓汤花像白米粥冷后稍有凝结时的形状。汤花均匀程度适中,叫做“粥面粟纹”。“银粟翻光解破颜”(黄庭坚句),“侵寻发美鬯,猗旎生乳粟”(秦观句),描述的都是盏面汤花似白色粟粒纹。二是看汤花持续时间,鲜白而匀细的“冷粥面”,紧贴盏沿,久聚不散,叫做“咬盏”,咬盏长久的为胜。如果汤花泛起后很快涣散,或随点随散,叫做“云脚涣散”,就属差次了。汤花一散,盏的内沿就会露出水痕,又叫“水脚”。水痕出现得早晚,就是汤花优劣的依据。水痕早出者为负,晚出者为胜。蔡襄在《茶录》中说:斗茶“视其面色鲜明,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日相去一水、两水。”说的就是上述两个斗茶决胜负的标准。宋代诗人的诗作中也常有斗茶的描述。梅尧臣有诗句“烹新斗硬要咬盏。”苏东坡云:“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谁争先?”晁补之有句:“建安一水去两水,相较岂如泾与渭?”

宋代斗茶用建州产的、通体施黑釉的建盏。蔡襄在《茶录》中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烫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依蔡襄所述,用建盏斗茶至少有三个优点:一是建盏绀黑。斗茶的汤花呈白色,与黑盏正好黑白相衬。“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斗茶时遇汤花消退,水痕分明,清晰可见。二是建盏纹如兔毫。建盏在烧造时,通过窑变,变化出美丽的异彩花纹,盏内壁有玉白色毫发状的细密条纹,从盏口延伸至盏底,类似兔毫,故称“兔毫盏”。苏东坡有“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的诗句。还有一种花纹如鹧鸪颈上的斑点,称为“鹧鸪斑”,也极珍贵。僧惠洪也有诗:“玉瓯绞刷鹧鸪斑”。三是其坯微厚,烫之久热难冷。斗茶时,要求茶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温度,要给茶盏加热,即称“烫盏”。建盏胎厚,有利于保持茶汤温度。

斗茶的具体步骤与操作程序,与点茶是一致的。蔡襄《茶录》在“点茶”一节中也说到了斗茶胜负的标准。其实,斗茶即是点茶技艺的较量。

宋代斗茶,在文人中普遍流行。因此,除了在诗词文章中多有表现外,在绘画中也多有反映。南宋刘松年的《茗园睹市图》和元代赵孟頫的《斗茶图》,形象地记录了当时斗茶的情景。赵孟頫画中,参与斗茶的有四人,各人都有一副精巧非常的斗茶用具。可以想见,为了取得斗茶的胜利,他们都精心择茶,刻意选水,细心洗涤茶具,又耐心候火定汤。其中一人在提壶点茶,点好了三盏,正在点的是最后一盏;另外三人神情专注地在鉴评,有正在举盏啜饮的,有刚吮吸一口还在舌边翻滚辨味的,有已徐徐咽下而在品其回味的。个个刻画细腻,神韵生动。不过从画中的斗茶场面看,他们的胜负不在汤花水痕、斗色斗浮,而在于茶的滋味、香气。这是宋代后期斗茶的一种转变,或许民间斗茶早就重在滋味、香气了。

宋代的分茶

南宋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春,陆游应召“骑马客京华”,从家乡山阴(今绍兴)来到京都临安(今杭州)。那时节,国家处在多事之秋,一心想杀敌立功的陆游,宋孝宗却把他当做一个吟风弄月的闲适诗人。陆游心里感到失望,徒然以练草书、玩分茶自遣,作《临安春雨初霁》一首,有句云: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这分茶,不是寻常的品茗别茶,也不同于点茶茗战,而是一种独特的烹茶游艺。陆放翁是把“戏分茶”与“闲作草”相提并论,可见这绝非一般的玩耍,在当时文人眼里是一种很有品位的文娱活动。宋词家向子諲《酒边集·江北旧词》有《浣溪沙》一首,题云:“赵总持以扇头来乞词,戏有此赠。赵能著棋、写字、分茶、弹琴。”词人把分茶与琴、棋、书、艺并列,说明分茶亦为士大夫与文人的必修之艺。

分茶在宋代是玩得比较普遍的,因此在诗词中吟咏到分茶的颇多。王之道有《西江月》词一首,是和董令升燕宴分茶的;史浩的《临江仙》词,有“春笋惯分茶”之句;陈与义与周绍祖共分茶,也有诗存:“共此睛云碗”“小杓勿辞满”。曾几《迪侄屡饷新茶》:“欲作柯山点(自注:所谓衢点也),常令阿造分(自注:造侄妙于击拂)。”李清照也是个中好手,其《满庭芳》有“生香熏袖,活火分茶”句,《摊破浣溪沙》有“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句。李清照若不谙熟分茶之道,就不可能在她的词作中屡屡见之。杨万里的一首《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记述了他观看显上人玩分茶时的情景,十分详尽而生动。诗云:

分茶何以煮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劈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势字缥姚。

同类推荐
  • 开卷书坊·待漏轩文存

    开卷书坊·待漏轩文存

    本书为开卷书坊第三辑系列中的一种,为吴奔星于1980年到2002年间所作散文的结集。主要是作者对师友故交的回忆与怀念性文章,此外还有日常生活的随笔和文史小品文。文中所写所忆包括胡适、黎锦熙、齐白石、谢六逸、叶圣陶、冯至、田间、王瑶、公木、唐湜、唐圭璋、徐迟、卞之琳、臧克家等诸多名流,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面世,具有现代文学史料价值。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热门推荐
  • 杠上腹黑王爷:妾本狂野

    杠上腹黑王爷:妾本狂野

    带着现代桀骜不驯、张狂固执的灵魂,她重生了,现在的她,成了王府里一个不受宠的,王爷的小妾,当清冽的眼睛睁开,“她”已经不再是“她”,一个顶级杀手穿越成了大婚第二天就被打死,并被贬为小妾的王妃,纵然是萧条院落也难掩她的绝代风华,粗布麻衣也难掩她的万丈光芒!冷眼看那些想置自己于死地的人,她高调的宣布:“要我命者,我先灭之”
  • 三更夜半

    三更夜半

    本篇小说讲述的是军统上海站由于被叛徒出卖全军覆没,万般无奈军统只好紧急唤醒雪藏特工九影重组上海站,由此展开一系列暗杀与报复行动。然而,九影却屡屡受挫险些再次全军覆没,在危难之际以代号红木犀为代表的中共上海地下党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捍卫民族尊严。
  • 小妻难哄:首席宠婚甜蜜蜜

    小妻难哄:首席宠婚甜蜜蜜

    一次意外,竟被人吃了豆腐!还因此生意搞砸,还要赔违约金!悲催!屋漏偏逢连夜雨,啥时候自己的侦探社房东变成了那混蛋?总裁你要搞啥呢?潜规则?绯闻!逼婚!你要诱拐萌妹子不成……只见某男冷若冰霜的脸流出一丝阴险的笑。尼玛,原来这就是一个陷阱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套男主的养成方法

    龙套男主的养成方法

    即使忘记了自己是穿越者,即使是无法觉醒魂即使是路人,我依然拥有向上抬头的权利!为了拯救日渐低迷的存在感,苏陆仁打算成为偶像。“偶像?你能穿小裙子么?”为了不穿小裙子,他决定成为觉醒者。但这样的大地破坏者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我要想一个文静的长得乖乖巧巧的魂,这样才好穿小裙子!以上简介均为虚构,如和内容有雷同,纯属巧合
  • 宠妻无度:高冷燕少,轻点撩

    宠妻无度:高冷燕少,轻点撩

    风华绝代,佳人回归!她从一个弃妇成为一个王牌杀手特工,她!是来复仇的!抛弃之痛,弑子之恨,她要一一讨回来!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个锲而不舍撵都撵不走的“大型蠢萌动物”是哪来的吗?四年不见,她那个高冷的前夫呢?(小虐怡情,大宠怡人,欢迎各位父老乡亲们前来捧场!!)
  • 诸神世界的死神

    诸神世界的死神

    奥林匹斯山下,哈迪斯向我让出王座。尼罗河畔,阿努比斯为我守护门庭。海姆冥界,萝莉海拉是我的女仆。地狱火湖,魔王撒旦向我俯首称臣。我是塔纳托斯,觉醒的死神。我是唯一的终点,我是绝对的公平。我行走诸界,为万千生灵揭示它们的命运。不论你是虫豸,鸟兽,妖魔,精怪,还是万物灵长,天神上帝,都将归于我的国度。如果你妄图反抗,我会让你明白: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严肃霸气的第一人称简介,然而正文并不是……)
  • 女主领便当之后

    女主领便当之后

    特效化妆师秦予希重生了。没事没事,大不了从头再来就是,只是……被表妹坑了怎么办?画只丧尸吓唬她;被极品亲戚缠着去相亲?来个病入膏肓人见人憎妆;然鹅,夜路走多了,总能踢到铁板,这位帅锅锅,请你别对着半张被炸烂了的脸,流露出一副痴迷的表情,好吗?祁子涵:自秦予希交往第一任男朋友开始,他就心怀恶意的希望秦予希和她男朋友某一天会分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秦予希和杜书墨之间,出了点问题。祁子涵想都没想就暗戳戳的冲了上去……(年代架空,不要较真儿,哈哈哈)
  • 家教之雾属性大空

    家教之雾属性大空

    “妈妈……妈妈……你在哪?”一个少年在昏暗的房间里自语着,那声音如同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呼唤。他忽略了他身边人的情绪与眼神。当友情突变成爱情,让冷静傲世的他有一些不知所措。【别看简介是第三人称,其实里面是第一人称,剧情有些偏虐,重口。简单来说:就是孩子找办法复活妈妈的故事。最后不小心忽略了“友人”的感受。可能有些黑原创人物,但、忽喷,不喜欢可以点叉,没人强迫你必须看。不用你们说什么,已定,不变。我也不会理你们的。】
  • 楚辞(精装典藏本)

    楚辞(精装典藏本)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小说杂拌

    小说杂拌

    北京,是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和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她不仅有举世瞩目的文化遗存,同时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他们的创作生活与北京血肉相连,他们的创作思想与北京休戚相关,而他们的作品也成为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