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6000000005

第5章 二战前后的世界(4)

法国人民阵线

20世纪30年代初期,法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1935年7月14日,法国社会党、激进社会党、共产党等左翼党派和各大工会组织了全国规模的反***示威,并决定起草统一左翼各党派行动的共同纲领,人民阵线遂宣告诞生。其目的是为了团结反***力量,实行社会经济改革。5月,人民阵线在众议院选举中获胜,并组建了首届人民阵线政府。但1938年10月《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人民阵线公开分裂,此后名存实亡。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从1933年开始,美国罗斯福政府一改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政策,开始广泛干预经济,大规模实施救济政策。这一系列社会经济措施被称为“罗斯福新政”。新政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政治、经济后果,巩固了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百日新政

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按照总统罗斯福的要求,美国国会制订了一系列应急立法,被称为“百日新政”,美国由此进入了一个“反经济危机”的非常时期。“新政”首先从改革银行制度开始。国会先后颁布了《紧急银行法案》、《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重要法案,由国家对银行业、农业和工业进行宏观调整。社会救济也是“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5月12日,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其中“以工代赈”是救济工作最重要的方式。

《全国工业复兴法》

为了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1933年6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这是新政中最重要的反危机法案,即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手段调整工业生产的规模、结构和劳动条件。其主要内容是由国家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和劳资关系、实施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机会。此外,根据这部法案美国还成立了国家复兴管理局。《全国工业复兴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国摆脱危机、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但后来遭到反对,于1935年5月27日被美国最高法院裁决违宪。

罗斯福新政的两个阶段

罗斯福新政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从1933年起至1934年底是第一阶段,通过的法律和采取的措施多属紧急性和暂时性的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恢复经济,救助失业、困难群体。但随着新政的施行,资产阶级的不满日益增多。1935至1936年,美国最高法院先后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等主要法令违宪,新政转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在这一时期,罗斯福政府继续推行“以工代赈”等救济措施,公共工程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先后制定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等一些影响深远的改革立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是美国参议员华格纳提出的一部有关劳资关系的重要法律,1935年由国会通过。该法第一次明确地承认工人拥有组织工会并由工会代表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确定解雇参加工会活动的工人、把参加工会活动的工人列入黑名单等不公平对待劳工的行为违反法律。同时,依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负责处理劳工与雇主的申诉。《全国劳工关系法》是罗斯福新政后期的一项重要改革立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复兴。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通过政府干预化解经济危机,以挽救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它涉及金融业、农业、工业、社会保障、财政、税收等各个方面,其突出特点是“反经济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到1939年,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国民生产总值回升,失业人口下降,民众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恢复了信心,美国摆脱了***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避免了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从长远来看,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苛刻政策,使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高涨;而经济危机的侵袭则使基础薄弱的民主共和国摇摇欲坠。希特勒及其领导下的**党利用这一时机,抓住德国的左派力量德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麻痹大意的机会,蛊惑民众,最终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建立了***专政。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党

**党即“德意志******工人党”,是德国的***政党。1920年9月30日正式建立。**党成分复杂,主要领导人除希特勒外,还有施特拉塞、赫斯、戈林、戈培尔等。**党混合19至20世纪的各种反动思想,竭力宣扬种族优劣论、个人独裁论和生存空间论,极端仇视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犹太人。**党设全国委员会,统管州、区、乡的地方和基层组织,还设有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党外事局、希特勒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下辖组织。希特勒的《我的奋斗》是**党的纲领性文献。1933年1月,**党成为执政党后,逐步建立起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最终将德国拖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泥沼,给德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国会纵火案

希特勒出任德国政府总理后,加快了排除异己、夺取政权的步伐。1933年2月27日晚,**党冲锋队队员通过戈林官邸中的隧道进入国会,放火焚烧国会大厦。第二天,戈林发表公告,诬陷纵火事件是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的信号,并将当时在纵火现场的荷兰共产党人范·德·卢贝作为纵火犯予以逮捕。**党由此掀起了迫害共产党和进步力量的高潮,先后逮捕多名德共领导人和在德的其他国家共产党员。国会纵火案之后,德国共产党力量遭到了严重破坏。而以国会纵火案为契机,希特勒建立起**党的***独裁政权。

***专政

1933年初,白色恐怖笼罩着德国。在1933年3月5日的议会选举中,**党以微弱优势险胜。3月23日,新选出的国会通过《授权法》,希特勒政府被授予4年的独裁权力,由此,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在德国不复存在。在***独裁专制下,共产党活动转入地下,社会民主党被禁止活动,中央党、民主党、人民党等传统的资产阶级政党均被迫解散,一度是**党盟友的民族人民党也未能逃脱解散的下场。**党还取消自由工会,强迫工人参加其建立的“德国劳工阵线”。1933年7月,德国多党制最终被取消,**一党专政的***统治建立。

第三帝国

1934年8月1日,希特勒操纵国会通过《元首法》,把总统和总理原则上合二为一,确立了权力一体化的元首原贝川。1934年,总统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成为集国家一切最高权力于一身的国家元首。通过8月19日**党一手操纵的“公民投票”,希特勒最终成为德国国家和国民意志的全权代表。魏玛共和国寿终正寝。希特勒认为自己建立的帝国继承了历史上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和威廉一世的第二帝国的光辉传统,因此称“第三帝国”。

积极扩军备战

为了夺取生存空间和称霸欧洲,**党从上台开始就着手扩军计划。1933年10月,德国公然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先后退出了日内瓦国联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3月,希特勒不顾《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宣布恢复义务兵役制。1935年6月,德、英两国签订了海军协定,这一协定有利于希特勒重新发展海军力量。1936年3月,希特勒指令德国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公然撕毁保证西部安全的《洛迦诺公约》。**党还制定了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基本国策及在各方面作好速战速决准备的总体战略。经过1936至1939年4年的准备,德国再度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在对外扩张中寻求利益、转移矛盾以维护统治,日本统治阶级大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并且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军事上也作了充分的准备。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的***结成轴心国侵略集团,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军财抱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统治者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加强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以通过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这一举措导致通货膨胀与军需相结合,形成了“军需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的变化,日本新老财团的军事扩张倾向大为加强。军阀与财阀实现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这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作“军财抱合”,其实质是军部与资本家的政治联盟。“军财抱合”加速了日本的****化,对日本最终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重要影响。

倾销政策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立足,扩大出口,日本政府实行倾销政策。军需通货膨胀和禁止黄金出口,导致日本国内物价迅速上升,日本政府通过保持这种垄断性高物价加重对本国人民的剥削。而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日元对美元的比值大幅度下降,日本商品的价格也随之降低。但日本政府却不顾对外贸易中的剪刀差,不惜压低商品价格,大量廉价倾销本国商品,抢占对日本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国际市场。从1931至1934年,日本出口额增长了一倍。日本商品的到处冲击,致使欧美各国先后采用立法手段,以抵制日货进口,保护本国市场。

二二六事件

在军部***化的过程中,陆军中的***分子分成“皇道派”和“统制派”两派。前者成员多为下层军官,主张继续搞政变,由天皇依靠军队直接进行统治;后者主要成员均为军队高官,主张约束军队的行动,运用军部的现有地位联络官僚、财阀,掌握内阁实权,建立“高度国防国家”,以加速对外侵略。两派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1936年2月26日清晨,皇道派的青年军官率领1400多名驻京部队的士兵发动了叛乱,袭击首相官邸和警视厅等地,要求解散议会、建立“维新内阁”。29日,叛军被镇压。“二二六事件”后,以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势力确立了统治地位。

五相会议

1936年8月7日,广田弘毅内阁召开了五相会议,即由首相、外相、藏相、陆相和海相参加的会议。会上通过了《基本国策纲要》,提出为“谋求帝国的生存与发展”,就要“稳步地向海外扩张”,“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实现所谓“日、满、华三国紧密提携”,并“向南方海洋发展”。《基本国策纲要》是日本政府第一次明确表示要对中国实行全面侵略,既反映了陆军的北进意图,也涵盖了海军的南下主张,基本勾勒出日本日后南北并进的庞大侵略计划和狂妄意图。为了确保日本在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实现向南洋发展的目标,这次会议还要求陆军对抗苏联在远东的兵力,海军对抗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军。

三国轴心形成

1936年,德、意两国秘密签订了《德意议定书》,决定加强在对外侵略过程中的合作,由此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11月25目,为了同英、法、美争夺势力范围,重新瓜分世界,日本与德国利用英、法统治集团惧怕共产主义、反对苏联和各国革命运动的心理,签订了名为《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盟约。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这一协定。至此,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迫近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短暂的和平局面。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以及相互之间潜在的矛盾激化。走上***道路的德、意、日三国在欧、亚、非大陆点燃了侵略之火,它们企图用武力摧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按照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当英、法等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不断满足侵略者要求以求自保的时候,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却在为抵御***侵略浴血奋战。绥靖政策并未达到英、法预想的效果,***侵略步步加剧。英、法、美、苏虽曾试图制止***侵略战争的扩大,但却因未能协调好彼此的矛盾最终归于失败。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德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全部开动。在消除两线作战的威胁以后,德国挑起了新的世界大战。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自19世纪后期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以侵华为主的侵略战争。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摆脱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展开激烈争夺。20世纪20年代后期,日本从侵略中国东北入手,进而向整个中国和亚洲大陆进行武力扩张。

同类推荐
  • 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族迁徙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族迁徙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这部史诗是哈尼族传统文学的顶峰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目前发现的系统、完整地记载哈尼族历史沿革的长篇史诗之一。作为哈尼族人民的“史记”,全诗长5000余行,由歌头和以下七章组成:《远古的虎尼虎那高山》、《从什虽湖到嘎鲁嘎则》、《惹罗普楚》、《好地诺马阿美》、《色厄作娘》、《谷哈密查》、《森林密密的红河两岸》。它以现实主义手法记叙了哈尼祖先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迁徙情况,并对其迁徙各地的原因、路线、途程、在各个迁居地的社会生活、生产、风习、宗教,以及与毗邻民族的关系等等,均作了详细而生动的辑录,因而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历史学、社会学及宗教学价值。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
  • 上海外国人家

    上海外国人家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
  • 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本书是“开卷书坊第三辑”之一,“开卷书坊”为当今知名学者文人的散文小品系列丛书集。“开卷书坊”丛书以营造“书香中国”氛围、弘扬书香文韵为宗旨,首辑八本、第二辑十二本分别于2011年、2013年在上海书展亮相后,得到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并逐渐形成了应有的品牌效应。本书分为三部分:藏书札记、品书拾穗、读书撷英。毛乐耕的文学根基较深,语言功底也好,评说有一定的学理深度,行文则简要流畅,文中还穿插着一些掌故逸闻,读来有理有味,可读性强。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热门推荐
  • 罗刹鬼情

    罗刹鬼情

    “顾大叔,你只是我老大的替身,所以不要动情。”“可我有自信,你会喜欢我。”……“顾大叔,我是罗刹女,是一个活在黑暗中,让人深恶痛绝的存在,所以别对我这么好,也别陷进去。”“可我已经陷进去了,怎么办?”……“顾大叔,我好像喜欢你了,怎么办?”“那你就喜欢着。”……“顾大叔,你为什么要骗我?”“对不起,我只能这么做。”……“顾大叔,我会一直等着你,等着你回来。”“许思默,我恨你。”……顾大叔,我等不了了,你怎么还不回来啊!
  • 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为了激发广大青少年朋友对科学的热爱,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这些小故事中既有讲述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努力学习并最终成才的,也有讲述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的发明是如何诞生的。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读了此书以后,也能够像书中的主人公那样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科学……
  • 归园田居:小萌新玩转山水

    归园田居:小萌新玩转山水

    偏僻落后的村庄,小气恶毒的后妈,执着的富家少爷……小山沟里发生的一切,令重生的徐海棠有些应接不暇……
  • 搞定冷血未婚夫

    搞定冷血未婚夫

    你终于出现了,在我还没有癫狂的时候。那一年,她与他擦肩而过……那一年,她成为他的未婚妻……那一年,她与他天各一方……那一年,她与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在,我在,请来我怀里,或者,我住进你的心里……柳絮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么长情的人,除了对安乐……等了七年,再等五年,他的前半段人生,都在等安乐,有人为他值得吗?他不说话……在见到安乐的时候,柳絮觉得值得,什么都值得……
  • 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侠若为皇

    侠若为皇

    在江湖他是侠,在庙堂他为皇。从侠客到皇者,那些他爱的和爱他的,他是得到了更多,还是失去了更多?为侠抑或为皇,依旧等待着他的选择。
  • 致所有我曾爱过的男孩

    致所有我曾爱过的男孩

    这是一个讲述爱和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平凡女孩逐渐拥有自信和勇气的故事。每个人对爱情都有美好的憧憬,而情书承载着那些刻骨铭心的温情,那些说不出口的情愫,透过文字漫溢纸上,被传递给喜欢的人。写一封封寄不出去的情书,是拉拉·琴为结束一段爱恋做的最具仪式感的事情。她每暗恋一个男孩——青梅竹马的玩伴、游戏里的初吻男孩、跳舞的同伴……都会在决定结束单恋时,写一封浓情蜜意的信,将现实里不敢对他们说的话全部写出来,然后藏进母亲送给她的帽盒里,一共五封。突然有一天,一个曾暗恋过的男孩拿着信来找她,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原来她写的情书,全被寄了出去!拉拉·琴的生活也因此陷入天翻地覆的混乱之中……从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到勇敢地对男孩表达爱意,拉拉·琴战胜了内心的恐惧,成为更好的自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挫败和不自信的时候,但勇敢地踏出自我限定,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 位面商铺之卡牌专营店

    位面商铺之卡牌专营店

    穿梭在不同的位面(综影视),带你领会不同的风土人情。可以从第三卷开始看,之前章节都是前年更的,可看可不看,不影响后续剧情。
  • 夜帝独宠:天才萌宝俏娘亲

    夜帝独宠:天才萌宝俏娘亲

    她是二十四世纪名声赫赫的化妆界女神,一双巧手,化腐朽为神奇。或而妩媚、或而妖娆、或而可爱、或而清纯、或而霸气、或而温婉……俗称“百变女王”。一朝穿越,肚子里却莫名多了一个娃,偏偏她还不知道孩子的爹是谁!等到孩子出世,谁能告诉她,这孩子的性子到底是随了谁?“娘亲,那个叔叔好酷啊。”“娘亲,那个叔叔好帅啊。”“娘亲,那个叔叔跟我好像,我要让他做我爹爹!”“……”颜控小包子半路认爹,最后却认了个亲爹?!哦买噶,来道闪电劈了她吧。
  • 话语攻心术

    话语攻心术

    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听着大人们的对话一天天成长;长大成人后,我们又通过对话来工作、谈恋爱、交朋友以及展示自我。由于对话已经跟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所以我们渐渐忽略了对话的重要性。不知道你想过没有,假如我们突然说不出话来了,那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其实,对话并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它还是一种心理支配上的、以人际关系为目的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对话中一问一答的语言形式并不值得关注,更为重要的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上的均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