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7400000006

第6章 为什么有人要为秦桧翻案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为秦桧翻案这个标题是我虚构的,要为中国历史上头号大汉奸辩解几句,不但胆子要足够大,还得心脏够强,否则即使不至于性命不保,晚上家里那不结实的几块玻璃也难保不碎碎地掉上一地。即便如此,最近偶尔翻检周作人文集,居然发现一篇题为《岳飞与秦桧》的杂文,开头便说,当年的南京市政府要查禁吕思勉编纂的《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因为里面大讲南宋大将召集群盗为兵,导致军纪败坏,诸将骄横,其中就列有岳武穆的大名,秦桧坚持和议,倒是像负责任的爱国行为。这话说出来胆子可真不小,怪不得要被查禁,这还是民国二十四年的事。前几年也有人贸然发问:被秦桧整死的岳飞爷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立刻掀起一阵风波。在某些民族主义者眼里,这改写称呼可是原则问题,几乎和给秦桧翻案没什么两样。

说岳爷不是“民族英雄”倒也并非空穴来风,尽管岳爷在世时常常泡在帐篷里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动不动就做着兵刀舔血、马革裹尸的雄浑大梦,嘴里壮怀激烈地不停喊着要渴饮匈奴血、马踏贺兰山,可“民族英雄”的帽子戴到他头上还是怎么看怎么不合尺寸。“民族”的称呼本是后起的现代人说法,所谓“民族”是组成现代国家的一个要素,古代没有“国家”概念,自然就不可用“民族”一词形容汉人和他们眼里的那些“野蛮人”到底怎么相互区别。况且岳爷口中念念不忘要剥皮喝血的“胡虏”后来摇身一变成了满人,再后来竟又坐了中国的天下,成了汉人的主子。主奴关系虽是貌合神离,满汉一家毕竟是喊得世人皆知,满人自然没理由把自家兄弟姐妹都看作是“国家”的敌人,连汉人都不好意思旧事重提,拿当年岳爷痛灭金人说事,满汉相争顶多有点像家里人闹别扭。时光倒推回去,那大宋对金人称“侄”称“臣”,虽然这名分像被逼无奈硬给安到头上,仿佛脑袋按在水盆里嘟囔出来的声音,暗地里拼命挣扎较劲,但毕竟不是现代版的国仇家恨。

是和是战,自古就被认定成辨别忠奸的界线,好像主和者必是奸臣。奇怪的是,老百姓嘴里发出的往往都是反战的声音,比如杜甫《兵车行》里的远征图景,灰蒙蒙的满眼都是军士饥寒交迫,白骨荒埋尘沙,知识分子倒是始终血脉贲张,满嘴不忘高喊主战的调子,完全没工夫计算战争消耗和成本得失,只是把道义的呼声标举到一定的音阶,高亢嘹亮就好,静等着引出满堂彩来,有点像现在的歌星飙高音讨好卖乖,所以谁音高嗓门大,谁就极易被当成烈士。赵翼就看得很清楚:“书生徒讲文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国家者。”忠奸对立就像黑白二分,马虎不得。于是历史书写就像对对子,如杨家将之于潘美,岳飞之于秦桧,明代则是杨继盛对上了严嵩,犹如戏台上的白脸红脸对垒这般分明。

有时古人倒是比今人清醒,清初大儒王夫之就说过以下的意思,他说,扛着干戈跑到数千里外打仗,家里的地就没人种了,谁心里真愿意?他问道:“南亩之余以耕者,又几何也?”遭罪的是农民自己。还有更痛切的断语,“所戍者,百里之疆场也;所战者,乍相怨而终相好之友邦也;所争胜负者,车中之甲士也”。意思是说双方打来打去,关系一会儿好一会儿坏,还不是今天吵架凶悍无匹,明天转眼又成了一家人,苦的是卖命搏杀的军士。

说到岳爷和金人较劲,王夫之就如观一场胜败已定的棋局,看得相当清楚。针对后人一厢情愿地惋惜岳飞没有乘胜进兵夺取北方失地,他评点到,就算秦桧不召回岳飞,这戏也很难唱得好。战局如戏,讲究的是各行当的协调配合,戏台上的各角如果各怀心事,搭配就会出问题。岳飞虽取得局部小胜,却属孤军深入,没有大将刘琦和韩世忠的两翼跟进合围,岳爷单箭头突进,光靠北地义兵蜂起乱战,决难成大事。义兵成分庞杂,多是农庄佃客,观望投机者多,难以依靠。王夫之分析说,即使倾南宋的所有军力,加上岳飞与诸路大将配合默契,最多也只能收复汴京,却别指望真能把女真人驱出塞外,恢复北宋的地盘。王夫之这话后人肯定听着不爽,觉得何必长金人士气,于是编出了种种想象故事。

有趣的是,宋朝军力最弱,总受北人欺侮,北宋杨家将就没打过几次胜仗,却反复成为戏剧表现忠勇的题材,也许明代说书人想拿宋人影射现实也未可知。仗打不过,就只好光拿忠心卖命这点可怜素材做文章了,有点像浑人遇到抢钱的打不过,却硬撑着说自己“要烂命有一条”。戏曲中的经典桥段总是说金人来犯,宋王急得团团转,结果急招杨家寡妇出征一趟即把诸路进犯番鬼搞定,男人却死的死,老的老,总不是那番将对手,让人白白起急,反衬宋军战斗力惨劣到何种地步,也就是在小说里还有人帮忙抬轿子,说好话。京戏《状元媒》里皇帝的妹妹柴郡主好不容易出来玩一趟就被辽将掳走,还得杨六郎这小帅哥出来救驾,最后抱得美人归,表面上显得六郎神勇,实际上说明,连皇帝周围护驾的宋将都如此懦弱不堪,只好用谈情说爱的粉戏撑场面,当年宋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戏好看,看着玩可以,若真轮到寡妇出门打群架护宋王,即使真赢了辽将,也没什么光彩的,不值得吹嘘,更别提那戏多半是说书人的意淫了。

杨家将的故事里倒并非都是替主子顶死或寡妇出征的糗事,据史载,杨家将守边关还是打过些许胜仗,不过胜得都够寒碜,赢的不多几例都是防御战。最著名的例子,一次辽人来袭,时值隆冬,眼看兵临城下,杨家将把城头浇满冷水,瞬间结冰如柱,辽兵攀爬时纷纷滑落,只好绕道而去,这是耍小聪明,却已是杨家将克敌的最佳战绩了。

杨家将屡战不胜自然有它的原因,疆域攻守情势转换非常复杂,战局不是文人喊几句慷慨空话就能扭转,也不是空间大小人口多寡就能决定胜负。文人好面子,办事却往往毁在这个毛病上。汉代贾谊可算是文人好面子的老祖宗,当年贾谊就觉得匈奴占据的土地面积不过是汉朝的一个大县,觉得堂堂天朝,“以天下之大,而困于一县之小”,很感羞耻。其实当时处理与匈奴关系有多种选择,比如开放边界贸易,和平交往相处,等等。贾谊却觉得匈奴都是禽兽之类,哪有资格和汉人平起平坐,和禽兽平等贸易简直是“以大事小”,面子上说不过去。唯一可以接受的办法就是逼胡人“纳贡”,“纳贡”是“以小事大”,匈奴要用进献礼品的方式承认汉代的威仪,然后接受天朝赏赐,这样的交换多有面子啊!匈奴也不是傻子,正好利用进贡机会大搞走私,于是历朝历代进贡的队伍越来越庞大,经常是上千人的规模。天朝都得管吃管住,还得对走私睁一眼闭一眼假装不知,最后不堪重负,只好诏令裁减纳贡队伍,又招致北方民族的不满,因为北方族群的生活很大一部分必需品是靠汉人王朝提供的,纳贡渠道本就狭窄,又缺乏其他正当的商贸途径,如果再受限制,就只好不断攻入内地劫掠谋生了。不断的抢劫骚扰又为王朝发动军事征剿提供了借口,文人主战的喧嚣声浪也会随之汹涌地推波助澜,丝毫不考虑战争的高额成本可能带来的灾难。好战声音与劫掠周期混杂相伴,恶性循环,直到闹得不可收拾。

从历史上看,战争的发动往往都是以悲剧谢幕,汉高祖登基初凭着一时血性,主动出击匈奴,结果被团团包围在平城白登山,彷徨七天方才脱身,结果还是以“和亲”妥协收场。武帝劳师远征,虽获小胜,却无法根本消解匈奴威胁。相反,唐代汉番界线不清,李世民弓马娴熟,熟悉草原内情,收纳突厥人为官,才铸就大唐宽容气象。

与唐代比,宋代气量狭小,最讲华夷分界,结果界线分得越清,文人叫嚣打仗的声音丝毫不弱,仗却越打越臭,徽钦二宗被掳去不说,连寡妇出征都入了戏文。道理何在?宋以前游牧族人散漫无根,居无定所,天朝对付他们的方式好像大炮轰蚊子,大军逼压,到处寻找牧人主力决战,耗费无数军资,往往追到天涯,满眼只见些许残留的帐幔,被戏耍得憋气,就像捕到蚊子也没法把它钉死在一颗钉子上,白白着急上火。牧民从来没想过要占据土地,只是靠劫掠谋食,如果大军倾巢而出,劳师糜饷,遇到牧民的游击战法,反而占不到便宜。如果开放边境贸易,满足基本需求,除了面子上不好看外,倒大可节约成本。这道理再简单不过,哪里想到宋人爱面子爱到骨子里,文人模拟好战成性,终于毁了大宋江山。他们没想到,这辽金还是变了种的“野蛮人”,不是当年游走不歇的马上强人,也学会盖房定居、农耕细作这套了。游牧与农耕一混融,早已不比当年的粗放野性,啸聚成瘾,却隐约有了不亚于宋人的立国模样。

有趣的是,宋辽金交战时常显现的是拉锯状,可这回“进贡”的对象给倒了过来,宋朝给金人纳贡,金人做到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是金人比以往的匈奴鲜卑更毒辣更聪明,实在是制度进步得不只一点点,只是宋人还蒙在鼓里罢了。宋朝士大夫落到这步田地还忘不了嘴硬,说土地虽给胡人占去了,且算是不幸给兽类污染了,不过那胡人没文化,风水轮流转,说不定好运哪天又转回汉地来呢。文化就是个脸面,身子被揍垮,面皮将就撑着也行。这套自我心理补偿的歪理是宋儒的拿手戏,讲起来头头是道,却让金人的后代觉得很烦很虚伪,比如乾隆爷看了段史官写的宋金历史,顿时骂将起来,因为这史官把金代对宋朝的战争写成了“寇”,那时宋朝已向金人称“臣”称“侄”,乾隆爷说,哪有“君”寇“臣”、“叔”寇“侄”的道理,这般乱写岂不乱了名分,赶紧让馆臣改过来,以后写这段历史一律把“寇”改为“侵”。从这事上看,也怨不得乾隆爷心眼小,宋朝文人心眼也未必宽到哪里去!

宋儒说起宋金关系老是义正词严,一上来就占据那道德制高点先把人吓住,全不管是否符合军事常识和经验。调门一高,只要谁主议和妥协就一律称作汉奸,煽动民众一起施展语言暴力。这毛病不是一个朝代独有,明代名臣杨继盛因骂严嵩被杀成了烈士,严嵩在戏剧中是有名的“奸相”,出场就是白脸,和曹操一样扮相。杨继盛在奏章中大骂蒙人是蛮夷禽兽,破坏天道和谐,我朝皇上奉天讨伐,正是因为听从道德败坏的奸人妥协议和之言,才未把征伐进行到底,大喊可惜呀可惜,用的还是耸动人心的诛心杀手锏,听起来让人心情摇荡,把持不住,无不想杀严嵩而后快。杨继盛被锦衣卫处死,立刻仙化成民族抗敌之神,据说七七事变前中国就纪念过这位敢言的文人,并没有深究那英挺姿态背后标举的言辞是否合理。

真实的历史却是,宋明与北方族人的关系与“爱国英雄”的举止预测出的情形恰恰相反,当采取了有效的和议措施后,军事行动作为辅助才会发生微妙的平衡效果,否则只能是屡战屡败,最后还得用和议收场。明代名相张居正建议招抚蒙人,册封为王,并在明朝官职中为蒙人保留一定席位,重启通商活动并给予资金支持,蒙人萌生了归化之意。和议政策使得宣府、大同边关地带的军费只占和议达成前的两成到三成,给蒙人经商的补贴性费用只占防御费用的十分之一。张居正还用军垦替代大规模的军事长途奔袭。

张居正认识到,一场战役的发动绝非拍拍脑袋就可成功,要取决于太多不可测的因素,如地理环境、天气、军费粮草供应条件等,往往预算一出,大家一看,全都傻眼。明代曾铣曾制定一个好大喜功的庞大进军计划,结果战马、粮草、民工等花费粗算下来,其数额足令明代财政濒临破产,最后不了了之。军事远征既然成本过高,明军将领就会想到些损招,他们派小股部队袭杀蒙人的妇女儿童,或是猫在某处专等着蒙军主力撤回,在中途设伏聚歼,据说这些阴招还挺管用。名将王越就曾率五千多人奔袭蒙人营帐,杀死数百妇女儿童,焚烧大帐后还牵走了大批牛羊。修建长城的想法也与降低出征成本有关,好像远低于兵出大漠的耗费。

由此我们可知,这年头没人真敢给秦桧翻案,尤其是钓鱼岛事件一出,“抗倭”情结会直接投射到宋明年代去,那可是个大是大非的“民族主义”问题。不过,历史上和议的成本要远低于军事远征的投入应该是立得住的一个结论,另外提醒各位看官,看戏时要长个心眼,高兴归高兴,可别让那戏曲家乱编的岳爷和杨家将的故事给骗了。

同类推荐
  • 深夜物语

    深夜物语

    这是一本写于无数个深夜,也将在未来更多的深夜与你相伴,安心于归宿的书。这是一本睡前读物,你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也可以从任何一页结束。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才能回到最初的自己。200多篇隽永短文、直指内心的句子、意蕴丰富的插图,涉及爱情、友谊、工作、生活等话题。作者用极其细微而又深刻的笔触,写出我们和这个世界复杂而又隐秘的联系,揭穿我们在这个年纪的疑惑、孤独与欲望。
  • 印度放浪

    印度放浪

    日本当代摄影家、随笔家藤原新也的首部随笔集,共收录二十篇文字,主要描写自己在印度旅居时的感受。二十三岁时,他放弃学业。他走遍印度的城市和乡村和市集,经历过沙暴,在恒河边目睹当地人的水葬、火葬,和苦行僧一起攀登雪山,观察普通村民的每日生活。他看到的印度是一个炙热的国度,这里的人们没有过度丰盛的物质文化,生活方式简单粗暴,但大家尚有热情和自由,无论卑微还是高尚,每个灵魂都以自己想要的面貌活着。在这里,生命呈现出本真的东西,美与丑都淋漓尽致,一切追求表现的形式都相形见绌。
  • 狙击手:精确与生命的绝地反击

    狙击手:精确与生命的绝地反击

    通常情况下,狙击手分为两类:一类是受过完整正规狙击训练的具有正规编制的狙击手,另一类则是在战时临时挑选的枪法准确的射手。一名狙击手除了要枪法精准之外,还要有强健的身体和钢铁般的意志。当狙击手一登上战争的舞台,就仿佛是立于探照灯背后的人,他们能看到别人,而别人也知道他们的存在,却永远都不知道该如何从光明背后找到他们。无论是一战、二战,还是局部战争,或者是今天的各个战场,都有狙击手的存在,甚至一些军事专家都认为,狙击手很可能在未来战争中成为主旋律。
  •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真挚的友情从来是不求回报的,只记得一句,他是我的朋友。
  • 王火文集·第五卷:东方阴影 禅悟 雪祭

    王火文集·第五卷:东方阴影 禅悟 雪祭

    《王火文集·第五卷》中三个故事都深深刻下了抗日战争的印迹。这是我们民族不应也是不能忘记的历史,作者在故事中进行了文学艺术化的反映——不论是普通平民的日常生活(《雪祭》),抑或是出家希望求得解脱(《禅悟》),甚至是新的世纪以后到东瀛的留学,都可看出近八十年前日本侵略给中华民族的创伤伤口还隐隐作痛,更可看出作者并非出于个人情绪的痛苦记忆和深刻反思一直在持续。这样的反思对中华民族来说永远不会过时,对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民族来说也是如此。尽管这三部作品的创作时期距今已久,但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改变心态改变一生

    改变心态改变一生

    人生就像万花筒,充满了无数的未知与变幻,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未来不会因为我们的抱怨而改变,改变人生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调整我们的心态。身处逆境的人,如果能够坚强面对,积极行动,一样可以突出重围、拥有光明的未来。《改变心态改变一生》从“心态决定人生成败”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挫折、生活、自己、他人、家庭、事业、工作、财富等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所例举的故事真实鲜活,以点带面,纵横深入,使读者于字里行间领悟心态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积极的心态,笑对人生!
  • 等待,在最好的年华

    等待,在最好的年华

    若得深情人,情何必知所起?你身上流着那个男人薄情的血,天生要被所有人疏离。不去纽约,死也不去。两句诅咒毁了两个人的童年,当尘封廿年的往事重现,原来有些不是理由的理由如此不可抗拒。亲情友情爱情,看似拥有的一瞬却已经预示着失去。两座城市,一场爱情;两个家庭,一段过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闪婚贵妻

    闪婚贵妻

    慕家有女初长成,传言中还是个什么都不会草包,谁娶谁倒霉。结果慕语心阴差阳错成为了姐姐的替嫁新娘,新郎还是豪门中的贵族单身汉。大家都说,唐亦辰这下闪婚是彻底地赔了身份名誉又折兵。能屈能伸小女子和沉默寡言的豪门公子,偏偏相处有道,各种搞笑,温馨和粉红大戏连番上阵。慕语心渐渐地爱上唐亦辰,可是却在大胆告白时,遭受打击。“唐亦辰,我爱你!你爱我吗?”慕语心战战兢兢地站在唐亦辰面前,可是眼神却十分真挚。唐亦辰面对慕语心的告白无动于衷,也没有任何表示……当慕语心失踪时,唐亦辰才发现自己明白得太晚。“我把她弄丢了!”这一句换来却是他人一记铁拳。“唐亦辰,你不配拥有她!”
  • 丹师剑宗

    丹师剑宗

    一代丹帝重返少年时代,这一世,如若再走来时路,愿美好不轻负!
  • 编辑部九题

    编辑部九题

    1991年,我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介绍人是汪老和焦主席。忠义表弟说,表哥你已经是中国的作家了,应该换换笔了。我说换啥笔,他说该使用电脑了。我笑了,他原来说的是电脑。在忠义的说服下,我动心了。他说我先请你跟表嫂看看我的电脑去。我们就去了。以前我没见过,电脑原来就像是电视机似的,在桌子上摆着。他打开后,先在视屏上打出一句话:表哥表嫂你们好!看后,我不由得拍着手说,真好真好!他又打出一句话说:表哥表嫂,换笔吧。
  • 女皇策之素手遮天

    女皇策之素手遮天

    前世,她是武林世家凤家大小姐,一朝穿越成为亡国公主凤清歌。胆小,怯懦,花痴,废材,放着国仇家恨不顾毅然追着秦太子到秦国。今生,她是涅槃后的凤清歌,那些欺她辱她,破国抄家之人,来日定要一一荡平!今生她锋芒毕现,手段凌厉,杀伐果决,只待有朝一日扶摇直上,冲破云霄一手定乾坤。不就是体质特殊没有玄力么,不怕,姐有炸弹;不就是土豪有钱嘛,姐最喜欢干杀人越货的事了;片段一:“这个送给你,这个叫玲珑乾坤袋”接过那小锦囊,翻来覆去的看了两眼,发现没啥特别的,清歌瘪瘪嘴正要拒绝,云峥一把按住她的手,着急的道:“这东西整个天元都找不出三个,这里面有玄机的,你别看他小,可以装很多东西,吃穿用度都可以装。”这么神奇?清歌挑眉,像是感觉到清歌的怀疑,云峥抄起一个圆凳就往玲珑乾坤袋一扔,神奇的事发生了,没见凳子摔坏,也没见那小袋子破裂,果真装进去了。清歌凤眸弯起,惊异的看着那个巴掌大的小袋子,兴奋的道“能装活的吗?”“没装过,不过你可以试试。”这个办法好,不如,“你那什么眼神,你这样看着我做什么?”片段二:“我说你真的是神兽吗?不会是骗吃骗喝来的吧。”清歌瞥了一眼巴掌大小,毛茸茸的身躯正抱着一直熊掌狂啃的某兽一脸抽搐的询问。某兽自熊掌里抬起头,一脸鄙视,“本兽如此有气质你都看不出来,眼睛长在屁眼上了吧”某歌环视了一眼满地的兽宠骨头,还有火上正靠着的蛇肉,额上青筋直蹦,“复杂的五官都掩饰不了你朴素的气质”某兽癫狂了......片段三:“凤姐,快看我新收的小弟,一共十三头,我给他们起了个响这个办法好,不如,“你那什么眼神,你这样看着我做什么?”亮的名字,叫十三太保!”某兽叫嚣着冲过来,屁股后面跟了一群,品种各异,种类繁多。“噗”某歌一口茶水喷出,一丝不落的落在某兽的头上“哈哈哈,你准备拍隋唐英雄传吗?还十三太保。”某歌不客气的捧腹大笑。本文是1V1强文,男强女强,强强联合,外加无敌兽宠,不喜者慎入。慎入。
  • 不嫁豪门

    不嫁豪门

    西汐参加选美大赛,在进入决赛前夜时遭林氏传媒林若设计,被赞助商墨沧潜规则,离开时因有人将消息放给记者,记者闻讯包围,恰好蓝皓出现,记者误以为西汐和蓝皓之间有绯闻,而蓝皓为了回避和林若的婚约,顺手推舟要求西汐做他一年的契约女友,与此同时,墨沧以帮西汐治好她植物人的弟弟西潮为诱饵,要求她反间其商业对手蓝皓的公司。故事由此展开。实际,西汐的母亲西施本是林若父亲林建当年为了林家有一个儿子的借腹对象,但,西潮却被当年林建的夫人所害,变成植物人。这也意味着西汐同样拥有林氏传媒的继承权,而并非林若一人。阴谋,阳谋,商战上演。
  • 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这本书阐明了纸上谈兵的人从来都不会成为真正有所作为的人;除了像华盛顿那样的伟人,世上还有许多像克罗伊斯王那样的人,庸庸碌碌地了结此生。
  • 解铃

    解铃

    周一上午,我泡的龙井茶刚刚在杯里舒展身子,清香还没有完全散开。办公室门口传来小心的询问,请问领导在吗?我放下手头的报纸,只见门口站着两个人:一个带茶色眼镜的瘦弱年轻人,双手抱着一顶斗笠,双腿呈立正姿势,局促不安地冲我微笑;另一个是穿制服的大楼保安,一手擎着对讲机,一手叉腰,和他保持一个人的间距,以便随时抓住他扭送出去。保安见我抬头,就连忙解释说,这个人说警察打了他,要找你们领导解决,已经在楼下等了很久,我就带他上来,你们看看怎么办?我看了看办公室里的同事,离门口最近的老张仍旧看他的报纸,且有点入迷;对面的小黄则费力地点击鼠标,显然也无暇顾及此事。
  • 囚妻私宠:欧式总裁霸道爱

    囚妻私宠:欧式总裁霸道爱

    “三天,最后再陪我三天。”囚禁她十天后皇甫boss终于向她保证。三天后。本应相隔半个地球,相差12个时差,不同国度的人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她诧异地后退,糯糯地问他:“不是说好的三天么?”男人傲然扬颈,一手将她拉入自己的怀中:“宝贝,现在你不是在自己的国家么?”她彻底无语了,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原来他放她走的意思只是让她回国。她才不会甘心待在他身边,呵呵,来到了她的国家他还能得放肆?“警察叔叔,他犯法了,快把他抓走。”“抱歉,小姐,这位先生是我国的贵客,我们没有权力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