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君子学习,在谈论道义时,务必要称引老师的话来阐明它,听从老师的教诲,务必竭尽全力使其发扬光大。听从老师的教诲而不竭尽全力去发扬它,这种行为叫作“背”;谈论道义而不称引老师的话去阐明它,这种行为叫作“叛”。有背叛行为的人,贤明的君主是不会接纳他们在朝为臣的,君子是不会跟他们交往为友的。
【原典】
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①。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②,成身莫大于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③,则齿尝为师者弗臣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注释】
①知:才智。②成身:指自我道德修养的完善,成为君子。③太学:这里指明堂。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④齿:并列。
【译文】
因此,教书育人是一件非常仁义的事,学习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没有比仁义的事给人带来利益更大的了,而给人带来利益最大的,没有什么能超过教书育人了。明智的事没有比完善自我道德修养更大的了,而完善自我道德修养最重要的,没有什么能超过学习。如果自我道德修养已得到完善,那么,做子女的不用支使就会孝顺,做臣子的不用命令就会忠诚,做君主的不用勉强就会公正,只要条件达到的就可以做天下的君主。所以,子贡问孔子说:“后代将会以什么方式称道您呢?”孔子说:“我哪里值得称道呢?如果一定要说的话,那就是喜好学习而不觉厌烦,勤于教诲而不觉疲倦,大概仅此而已!”天子进入明堂祭祀先代圣王,与曾经做过自己老师的人并排站立,不把他们当作臣子看待,这是用以显示敬重学习和尊重老师啊!
用众(一作善学)
【原典】
五曰:
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①;虽不足,犹若有跖。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②。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③,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④。虽桀、纣犹有可畏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注释】
①跖(Zhí):鸡爪掌。②假:凭借。③丑:用作意动,以……为耻。下句“无恶不知”的“恶”用法与此同。④尚:上。
【译文】
第五:
善于学习的人,就如同齐王吃鸡一样,一定要吃数千只鸡爪掌后才会感到足够,即使不够,仍然有鸡爪掌可供取食。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各有其长,各有其短。人也是这样。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因此,善于博采众长的人就能拥有天下。不要因自己没有才能而感到羞耻,不要因自己无知而感到是一种耻辱。把没有才能看作羞耻,把无知看作耻辱,就会陷入困境。不把没有才能看作羞耻,不把无知看作耻辱,这才是最高妙的。即使像桀、纣那样的暴君尚且有值得敬畏、可取的地方,更何况贤能的人呢?
【原典】
故学士曰:辩议不可为。辩议而苟可为,是教也。教,大议也。辩议而不可为,是被褐而出①,衣锦而入②。
【注释】
①被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衫,古代为贫贱的人所穿。此处比喻愚昧无知。②锦:华美的丝织衣服,古代为富贵的人所穿。此处比喻贤明通达。
【译文】
所以有学问的人说:求学者不得对老师有所辩争。如果说辩争可以使用的话,这是针对施教者而言。施教才是需要大讲辩争的。求学者不使用辩争就可以由无知变为贤达,这就像披破衣出门,着华服归来一样。
【原典】
戎人生乎戎①、长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长乎戎,戎人长乎楚,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由是观之,吾未知亡国之主不可以为贤主也,其所生长者不可耳。故所生长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戎:古代泛指位于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
【译文】
戎人生在戎地,长在戎地,讲戎人的语言,不知道自己从哪里学来的。楚人生在楚地,长在楚地,讲楚人的语言,不知道自己从哪里学来的。现在让楚人在戎地生长,让戎人在楚地生长,那么楚人就讲戎人的语言,戎人就讲楚人的语言了。这样看来,我不相信亡国的君主不可能成为贤明的君主,他们所生长的环境不可以使他们这样而已。所以说,对于人们所生长的环境不可不注意考察啊!
【原典】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立已定而舍其众,是得其末而失其本。得其末而失其本,不闻安居。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①,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②,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③,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夫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
【注释】
①孟贲:战国时卫国的勇士,据说可以生拔牛角。②乌获:战国时秦国的大力士。③离娄:传说为黄帝时期视力最好的人,“能见针末于百步之外”。
【译文】
天下没有纯白的狐狸,却有纯白的狐裘,这是从许多白狐狸的皮中取来而制成的。善于吸取众人的长处,这正是三皇五帝成就大业的原因。大凡君主的确立,都是出自众人的拥举。君位一经确立就舍弃众人,这是得到细枝末节而抛弃了根本。凡是得到细枝末节而抛弃了根本的君主,从未听说过他们将国家治理得太平安定的。所以,依靠众人的勇敢就不用惧怕孟贲了,依靠众人的力气就不用惧怕乌获了,依靠众人的眼力就不用惧怕离娄了,依靠众人的智慧就不用惧怕赶不上尧、舜了。依靠众人的力量,这便是君主治国的法宝。
【原典】
田骈谓齐王曰:“孟贲庶乎患术①,而边境弗患。”楚、魏之王辞言不说,而境内已修备矣,兵士已修用矣,得之众也。
【注释】
①田骈:战国时齐人,道家。庶:庶几,几乎。术:策略,办法。
【译文】
田骈对齐王说:“即使像卫国的孟贲这样的大力士,对于众人的力量也感到忧惧而无计可施,因而齐国的边境就不用担心了。”楚国、魏国的君主不贵言辞,而国内备战的各种设施已经修整完备,兵士已经训练有素,可以用来御敌,这都是依靠了众人的力量啊!
仲夏纪第五
大乐
【原典】
二曰:
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①,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②,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萌芽始震,凝以形③。形体有处,莫不有声。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和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
【注释】
①度量:古代把音律分成三等分,增或减一分,便产生新的旋律。度量:指音律度数的增减。太一:指道。②两仪:天地。③(注:见中华书局版本《吕氏春秋》第132页正文倒数第三行):同“寒”,凝冻。
【译文】
第二:
音乐的由来相当久远了,它产生于音律度数的增减,以道为本源。道生天地,天地生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会合而产生天地万物。天地最初形成时,混沌不分明,分离了又会合,会合了又分离,这就叫作自然的永恒规律。天地像车轮一样转动,到尽头又重新开始,到终极又返回,无不恰到好处。日、月、星、辰的运行,有的快,有的慢。日、月轨道不同,却都周而复始地按各自的速度运行。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出现,有的季节炎热,有的季节寒冷;有的季节白天短,有的季节白天长;有的季节属柔,有的季节属刚。万物的产生,从道开始,由阴阳二气化育而来。因阳气变动而萌芽活动,因阴气变动而凝冻成形。万物的形体各占一定的空间,无不发出声音。声音产生于和谐,和谐来源于合度。先王制定音乐,正是从这个原理出发的。
【原典】
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乐乃可成。成乐有具①,必节嗜欲。嗜欲不辟②,乐乃可务。务乐有术③,必由平出。平出于公,公出于道。故惟得道之人,其可与言乐乎!
【注释】
①具:具备,这里指条件。②辟:放纵。③务:从事。
【译文】
天下太平,万物安宁,万物都顺应正道,音乐才可以创作完成。制成音乐是有条件的,必须节制嗜欲。只有嗜欲不放纵,才可以专注地从事音乐创作。从事音乐创作要有方法,必须从平和出发。平和产生于公正,公正产生于道。所以只有得道的人,大概才可以跟他谈论音乐吧!
【原典】
亡国戮民,非无乐也,其乐不乐。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也①,乱世之乐有似于此。君臣失位,父子失处②,夫妇失宜,民人呻吟,其以为乐也,若之何哉?
【注释】
①武:通“舞”,手舞足蹈。②失处:丧失各自的本分。
【译文】
被灭亡的国家和惨遭屠戮的人民,不是没有音乐。只是他们的音乐并不表达欢乐。即将被淹死的人不是不笑,即将被处死的犯人不是不唱,精神错乱的人不是不手舞足蹈,但是他们的笑、他们的唱、他们的舞蹈没有丝毫欢乐。乱世的音乐就像这种情况。君臣之位颠倒,父子本分沦丧,夫妻关系失调,人民痛苦呻吟,在这种情况下创作音乐,该会怎样呢?
【原典】
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始生人者,天也,人无事焉。天使人有欲,人弗得不求;天使人有恶,人弗得不辟①。欲与恶,所受于天也,人不得与焉,不可变,不可易。世之学者,有非乐者矣②,安由出哉?
【注释】
①辟:同“避”。②非乐者:指墨家学派《墨子》中有《非乐》篇。
【译文】
凡音乐,都是天地和谐、阴阳调和的产物。最初生育人民的是天,人自身并未参与其事。天使人有了欲望,人不得不追求;天使人有了憎恶,人不得不躲避。欲望和憎恶,是从天那里秉承下来的,人自身并未参与其事,这不能更改,不可移易。世上的学者有反对音乐的,他们的主张是根据什么产生的呢?
【原典】
大乐①,君臣、父子、长少之所欢欣而说也。欢欣生于平,平生于道。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有知不见之见、不闻之闻、无状之状者,则几于知之矣。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
【注释】
①大乐:盛乐,指完美的音乐。
【译文】
盛大的音乐是君臣、父子、长幼所欢欣而喜悦的。欢欣产生于平和,平和产生于道。所谓道,是看不见,听不到,又不能描绘其形状的东西。有谁能够通晓在不见中包含着见、在不闻中包含着闻、在无形中包含着形,那他就差不多通晓道了。道这个东西是最精妙的,无法描绘出它的形状,无法给它命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它“太一”吧。
【原典】
故一也者制令①,两也者从听②。先圣择两法一③,是以知万物之情。故能以一听政者,乐君臣,和远近,说黔首,合宗亲;能以一治其身者,免于灾,终其寿,全其天;能以一治其国者,奸邪去,贤者至,成大化;能以一治天下者,寒暑适,风雨时,为圣人。故知一则明,明两则狂④。
【注释】
①一:即“太一”“道”。②两:指由“一”派生出的、非本原的东西。从听:即听从。③择:通“释”,放弃。法:取法、效法。④明两:指尊臣以拟君,君臣无别。明,指尊显。狂:乱。
【译文】
因此,“一”处于制约、支配的地位,“两”处于服从、听命的地位。先代圣人弃“两”用“一”,因此知道万物生成的真谛。因此,懂得用“一”来处理政事,可以使君臣欢乐,远近和睦,百姓愉悦,兄弟和谐;懂得用“一”来修养身心,可以免于灾害,终其天年,保全天性;懂得用“一”来治理国家,可以使奸邪远离,贤人来归,实现大治;懂得用“一”来治理天下,可以使寒暑适宜,风雨适时,成为圣人。因此,懂得用“一”就聪明,持“两”就惑乱。
适音(一作和乐)
【原典】
四曰:
耳之情欲声,心不乐,五音在前弗听;目之情欲色,心弗乐,五色在前弗视;鼻之情欲芬香,心弗乐,芬香在前弗嗅;口之情欲滋味,心弗乐,五味在前弗食。欲之者,耳目鼻口也;乐之弗乐者,心也。心必和平然后乐。心必乐,然后耳目鼻口有以欲之。故乐之务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适。
【译文】
第四:
耳朵的天性是想要听声音,如果心情不愉快,即使再美妙的音乐在耳边不去听;眼睛的天性是想要看色彩,如果心情不愉快,即使再绚烂的色彩在眼前不去看;鼻子的天性想要嗅芳香,如果心情不愉快,即使再迷人的香气在身边也不去嗅;口的天性想要品尝美味,如果心情不愉快,即使再美味的佳肴在嘴边也不去吃。有各种欲望的是耳、眼、鼻、口,而决定愉快或不愉快的是心情,心情必须平和然后才能愉快。心情愉快了之后,耳、眼、鼻、口才会随之产生各种欲望。所以,愉快的关键在于心情平和,心情平和的关键在于行为合宜适中。
【原典】
夫乐有适,心亦有适。人之情:欲寿而恶夭,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欲逸而恶劳。四欲得,四恶除,则心适矣。四欲之得也,在于胜理①。胜理以治身,则生全以②;生全则寿长矣。胜理以治国,则法立;法立则天下服矣。故适心之务在于胜理。
【注释】
①胜理:依循事物的规律。②以: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