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3100000015

第15章 伊斯兰教的基础(4)

〔5〕据《古兰经》:“他使人抄录下来,朝夕对他诵读。”(25∶5)这些经文“是在许多书记的手里的”(80∶15),是“写在纸上的”(6∶7)。

〔6〕关于门弟子战死疆场的说法不一。一说有70名门弟子战死。见Kenneth W.Morgan,Islam-The Straight Path:Islam Interpreted by Muslims,The Ronald Press Company,New York,1958,p.22;一说有700名诵经者战死。见尼沙尔·阿赫默德·法鲁基《早期穆斯林编史》,德里,1979年,第122页。

〔7〕据载,他向阿布·伯克尔说:“穆圣的弟子,从事冲锋陷阵,有如灯蛾扑火,我恐怕他们殉教后,古兰经将随他们同归于尽,莫如现在你赶快把它收集起来。”哈桑·曼苏尔:《伊斯兰教》(纳子嘉译),上册,成达师范学校出版部,民国二十四年,第39页。

〔8〕据称,除麦地那保存一份抄本外,其余抄本分别关大马士革、库法、巴士拉军营,还分送麦加、也门、巴林等地。

〔9〕见希提:《阿拉伯通史》(马坚译)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3页。

〔10〕各地流传版本经文节数比较:各地流传版本经文节数比较见A Comprehensive Commentary on the Quran,Comprising Sale‘s Translation and Preliminary Discourse,Sale’s Preface,Vol.Ⅰ,London,1896,p.45。

见马坚译:《古兰经》古兰简介。本书系统介绍了伊斯兰教的信仰、教派、教义、经典、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当代伊斯兰教的发展状况、各种宗教改革运动等。

〔11〕如刘智(1660—1730年)、马注(1640—1711年)等认为《古兰经》有6666节;马邻翼的《伊斯兰教概论》为6616节;王静斋的《古兰经译解》为6246节。

〔12〕据说,阿里按年代顺序编排了各章的次第。可惜,我们没有见到这种版本。

〔13〕参见马邻翼《伊斯兰教概论》,第72页。

〔14〕希提:《阿拉伯通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5页;Fazlur Rahman,Islam,Anchor books,Doubleday &Commany,Inc.Garden City,New York,1968,p.38。

〔15〕马坚译:《古兰经》,古兰简介,第2页;希提认为,麦加时期的启示为90章,麦地那时期为24章。见《阿拉伯通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3页。

〔16〕参见《古兰经》(4∶136)。

〔17〕当时的著名神灵(偶像)被经文提名的有:拉特、乌札(欧萨)(53∶19)、麦那特(默那)(53∶20)、瓦德(旺德)、素瓦尔、叶巫斯、叶欧格、奈斯尔(71∶23)等。经文中没有提及当时麦加最有影响、且具人形的神灵胡伯勒,关于这一问题,可见希提《阿拉伯通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7页。

〔18〕大量经文提及天园、火狱、末世和审判之说,宣称穆罕默德警世和报喜的使命。

〔19〕见《古兰经》(4∶36;17∶22—39)。

〔20〕见《古兰经》(52∶29、30;38∶4)。

〔21〕Clair-Tisdall,The Sources of Islam(Trans.William Muir),New Delhi,India,1973,p.47;希提:《阿拉伯通史》(马坚译)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4页。

〔22〕目前东西方学者均主张上面提到的《古兰经》与《圣经》人物,基本上是统一的。这里,括号内的译名均系《圣经》的一般译法。汉文的这种区别,仅是翻译上的不同。

〔23〕参见《古兰经》(2∶130;2∶135;3∶95;16∶123)。

〔24〕阿拉伯人认为,他们是易卜拉欣及其长子易司马仪的直系后裔;而犹太人则承认他们的祖先是易卜拉欣(即亚伯拉罕)及其次子易司哈格(即以撒)的直系后裔,见《圣经·创世记》(20∶1—22∶13)。

〔25〕这类词誓,可见《古兰经》,第68、74、75、77、79、84、85、86、89、90、91、92、93、95、100、103诸章。

〔26〕这里,马坚的译本“缆绳”“穿过针眼”,含骆驼穿过针眼之意。故王静斋译为“驼入针眼”,含义相同。见王静斋:《古兰经译解》。据阿拉伯文,其原意为“骆驼”(al Jamal)。

〔27〕这些经文由14个阿拉伯文字母分别组成,其中太阴字母8个,太阳字母6个,共分成13组,各组字母不等,多者5个,少者1个。有的章以此类字母为章目(如第二十章),见附录三。

〔28〕见马坚:《古兰经》上,第2页。

〔29〕见刘锦标《可兰经译附传》,第393页。

〔30〕据经文:“当你要诵读《古兰经》的时候,你应当求真主保护,以防受诅咒的恶魔的干扰。”(16∶98)该段经文被称为“以安拉求护句”。

〔31〕见刘锦标《可兰经译附传》,第393页。

〔32〕有的伊斯兰经注家主张念完第二章后,也应念一声“阿敏”。见Thomas Patrick Hughes,Dictionary of Islam,Cosmo Publications,New Delhi,India,1977,p.517。

〔33〕共有3种说法,即经文字母分别为323,371;338,606;332,015三种统计。见塞尔译:《古兰经》序言,第45页;Thomas Patrick Hughes,Dictionary of Islam,Cosmo Publications,New Delhi,India,1977,p.429。

〔34〕单词有77934、79934、77639三种说法。

〔35〕据称,除麦地那保存一份抄本外,其余抄本分别送大马士革、库法、巴士拉军营,还分送麦加、也门、巴林等地。

〔36〕见开罗版和大马士革版阿拉伯文《古兰经》。

〔37〕全经共有14处经文注明应跪拜或叩首,它是:(7∶206、13∶15、16∶49、17∶107、19∶58、22∶18、25∶60、27∶25、32∶15、38∶24、41∶38、53∶62、84∶21、96∶19)。

〔38〕A Comprehensive Commentary on the Quran,Comprising Sale‘s Translation and Preliminary Discourse,Sale’s Preface,Vol.I,London,1896,p.46.

〔39〕伊斯兰教史上,有人主张有14种诵读法均为合法。由伊本·木查希德确定的7种诵读法,分别追随下列诵经家的读法;他们是:

1.伊本·卡希尔(667—737年)教长;

2.阿希姆(?—744年)教长;

3.阿布·欧麦尔(?—770年)教长;

4.哈姆札(?—772年)教长;

5.纳菲(?—785年)教长;

6.基沙伊(?—804年)教长;

7.伊本·艾米尔(?—762年)教长。

见塞尔《伊斯兰教论文》,伦敦,1901年,第251—252页;《伊斯兰小百科全书》,莱顿,1961年,第283页。

〔40〕如《古兰经》第二章章首的经文。

〔41〕见Thomas Patrick Hughes,Dictionary of Islam,Cosmo Publications,New Delhi,India,1977,p.520.

〔42〕经注家个人的神学观点,往往在他的注释中得到反映。例如著名经注家、穆尔太齐赖派教义学家阿布·凯希姆·札马赫沙里的经注中,反映了该派关于《古兰经》受造的观点。尽管如此,他的经注被逊尼派广泛采用并被承认为著名注释本。著名历史哲学家伊本·赫尔东将该注释本列于逊尼派诸注释本之上。而法赫尔丁·本·侯赛因·拉齐的经注,是对札马赫沙里的穆尔太齐赖派观点的反驳,其注释本充分反映了注释者的艾什尔里派的宗教哲学观点。

〔43〕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20页。

〔44〕据说,传述经注最多的人是伊本·阿巴斯(约622—689年)、伊本·买斯欧德(?—约653年)和阿里等人。可惜,他们的注释没有留传下来。塔百里以来的注释本极其浩繁。仅在的黎波里的图书馆中就藏有不少于两万种注释。见阿诺尔德《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第82页;参见休斯《伊斯兰教辞典》,第522页。

〔45〕王静斋:《古兰经译解》,例言。

〔46〕加拉鲁丁·马哈里未完成经注而去世,以后由加拉鲁丁·苏尤蒂续译。该经注由同名人所作,故称《加拉兰古兰经注》,“加拉兰”系阿拉伯文“两个加拉鲁丁”之意。我国旧称该经注本为“哲俩策尼”、“者俩来尼”。

〔47〕任继愈:《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3页。

第二节圣训

圣训,即穆罕默德的言行,被认为是对《古兰经》经文的具体阐释,在伊斯兰教中起到了创制立法的第二源泉的作用。由于它不是真主的直接启示,而是先知以个人训示的形式表述真主的启示,它的汇集本虽然也被认为是神圣经典,穆斯林并不怀疑其权威,但其地位则次于《古兰经》。

穆罕默德生前,圣训并未汇集成册。搜集圣训,实际上是后来的穆斯林编史工作的基础;而研究并审定圣训之真伪,对伊斯兰世界传播文化、穆斯林开展学术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各派穆斯林公认的权威圣训集的出现,不仅使穆斯林的日常行为准则有了更明确、具体的规定;而且使教派的分裂最终定型。

一圣训的搜集

“圣训”是阿拉伯文al-adīth的意译。adīth(哈底斯)的原意为“传述”或“谈话”,指穆罕默德创教过程中的那些非启示的言论和他的种种行为,通过门弟子和再传弟子的辗转相传,故转意而为“圣训”。

圣训首先包括非启示性的言论或训示,经弟子们的传述并遵循,被称为“言语的圣训”。

其次,它还包括“行为的圣训”。和先知的言论同时传述的,还有他的种种行为,即“逊奈”(亦称为圣行),这些行为同样受到弟子们的仿效和信奉。

此外,圣训中还包括一些称为“默认的圣训”的训示,这些训示(言或行)并非穆罕默德本人的,而是他的门弟子在他面前的种种言谈、举止或行为,未被先知反对和制止,这被认为是他同意或默认了的,这些言谈、举止和行为经过弟子们传述,也构成了圣训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说,圣训也包括他的门弟子和再传弟子传述的言行。

当“启示”尚在不断下降的时刻,信徒只关注对天启经文的录记或背诵,很少录记穆罕默德本人的非启示性言论,而先知本人也不主张门弟子从事这一工作。

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言行在门弟子们的记忆中,汇集圣训的必要性并非十分迫切;而且有的言行已为人们仿效遵循。只是在更后一些时间,社会生活的发展完全突破了经文的种种原则规定,需要回忆和追记穆罕默德的种种言行,作为处置问题的“前例”,或以它为推理、仿效的根据;当然,在汇集圣训过程中,种种假托、伪造也是不可避免的。

圣训的搜集工作,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间。大致说来,它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最初,这种搜集工作并不是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的。〔1〕个别教长或圣训学者根据自身的需要,从那些被认为是圣训权威那里听取或搜集圣训。由于征服地扩大后,熟悉圣训的门弟子和再传弟子分散各地,圣训在各地均有所流传,他们不得不到各地游学、搜集圣训,或是在历年的朝觐季节,于麦加与熟悉圣训者交往,这是最早搜集圣训的情景。这时,搜集圣训还没有鉴定圣训真伪的正确方法,而有闻必录,真伪难分。

同类推荐
  • 禅道与人道

    禅道与人道

    本书是在深刻领会禅学精义,拜读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对古今传承的禅的故事、禅的思悟、禅的智慧,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撷取其中对现代人生颇具开悟与启迪的哲理名言与精思妙论,与实际生活融汇贯通有机结合,加以浓缩概括和精要点评,使读者阅读后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触动,从而为自己的未来人生做出积极有益的选择。全书共分十四章,以活泼生动的体裁,对禅道做了简要的概述,以发人深思的议论,对人生的轨迹做了精要的评析。
  •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用轻松易懂的写法,介绍了汉传佛教的历史。六道轮回是否存在?罗汉和菩萨谁的级别更高?坏人到庙里捐钱能否获得福报?为什么有的佛经像绕口令?……所有和佛学相关的疑问,这里都有解答。所有对佛教模糊的概念,这里都会进行清晰地分辨。对佛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轻松地看懂。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修行诸法:洗心禅3

    修行诸法:洗心禅3

    眼睛所见受物质世界限制,如何达到心所见而无所不及?何又为佛家“五”眼?如何禅坐,才能由身体的平静达到心灵的静谧?贤宗法师尽毕生修行所悟,引据佛家典籍,为读者们讲述如何看透尘世苦难,开阔心境,收获快乐人生。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热门推荐
  • 仙界尘埃

    仙界尘埃

    一个平凡的铁匠儿子一段充满欢笑泪水的修仙之旅。一个从宅男蜕变为坚毅修士的传奇故事。一份至死不渝影响人族大势的美妙爱情。人间五十年,破尽繁华,唯留道韵,人间红尘之气尽丧,修道成风,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差的时代,这是修仙的大时代!
  • 记忆感应师·法皇

    记忆感应师·法皇

    名人华厦的管理员把电视声音关小,接近午夜一点时分,大楼的住户几乎都已入睡。值大夜班非常无聊,开电视观赏深夜节目可以打发漫漫长夜,深夜通常不会有访客,他选择大夜班保全工作也是因为比较清闲。但那夜有点反常,一点半时,从监视器屏幕看到一辆摩托车驶进地下停车场,一位穿西装的青年走进电梯。管理员认出那是百货集团千金复明雪的男友彼得,管理员很快就把视线从监视器屏幕移到电视屏幕,继续观赏他的节目。复明雪开了门,见到彼得,高兴了两秒,随即疑问道:“你不是去欧洲开会?”“我提早回来,只为了看你。
  • 小农女种田记

    小农女种田记

    她是小白领,被同父异母的妹妹害死,穿越成有爹有娘的古代小农女。整日粗茶淡饭的日子苦啊苦,好在有爹有娘有空间。可为啥心烦的事一堆又一堆?极品奶奶、无良伯父、泼辣伯母、外加一个抢她未来夫婿的堂姐,穿越人士岂能任人欺凌?咱带着空间养爹养娘养老公,发家致富奔小康。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本书立足于科学实践观,在梳理认识论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认识的本质、特点与功能,认识的系统结构,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与真理的关系,社会认识活动的基本向度,科学认识社会的方法论原则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对于探讨人类社会的自我认识之谜、认识论的发展及其革命变革,特别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认识论的本质及其当代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所谓大学

    所谓大学

    “学而优则仕”,今天的大学校园,官文化盛行。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得给予相应的官职,否则便是重视不够关怀不到。当然.没有一官半职,也无法说明你取得了成绩。
  • 黑骑士

    黑骑士

    本书是一部奇幻小说,讲述了贵族兄弟亚瑟与凯尔,以及由他们招募到的冒险同行者托尔、班代福、丹尼尔、兰斯和格温,一起前往阿尔比恩城寻找并铲除黑骑士的故事。行途中,这支除暴安良的队伍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他们到达阿尔比恩城后与当地的军队陷入混战。混战中,他们发现无恶不作的黑骑士竟然是同伴的姐姐,而亚瑟也在无意中拔出了相传只有国王才能拥有的石中剑。
  • 陕州河亭陪韦五大夫

    陕州河亭陪韦五大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国王的收藏

    国王的收藏

    刘希彦所著的《国王的收藏》演绎了一代帝王赵匡胤一统江山的文韬武略。把亡国之君抓到自己的首都,“收藏”起来,“国王”既是收藏品,也是收藏人。赵匡胤带着花蕊夫人在朝拜之时却神秘失踪了……
  • 大方广三戒经卷上

    大方广三戒经卷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见挺好

    再见挺好

    青春是成长路上的风景,总有人总有事在逼着我们成长,不要怕过期,相信自己就是防腐剂,这个世界本来就很美好了,少了你会失去色彩的,要学会一直热爱,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