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9700000007

第7章 奉献一腔赤诚,收获和谐的企业氛围(1)

1.我的公司奉行官民“一家亲”

福特公司建立之后,我们的员工数量就不断增加,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从几百人增加到了现在的上万人,这种速度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员工的增加表面上说明企业的强大,但随着工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人毕竟不是机器,不可能每个人都按照我的想法运行。

企业首先面临的是招聘问题。福特公司有专门的招聘部门,在招聘工人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工人的基本情况,以及是否为福特公司工作过。在我们的调查表中,有一栏是“特长栏”,我们希望当需要某种人才的时候,就能直接从工人中挑选出来。比如我们曾经需要一个钟表修理工,于是就从调查表中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

还有一点和许多公司不同,我们对于所有进入福特公司的员工,从不在乎他以前的经历,也不在乎他的工作经验有多少,我们重视的只有他的能力。有些公司可能拒绝那些出身不好,或者曾坐过牢的人,因为他们担心这些人会给他们带来麻烦。

我并不认同这一点,我们雇用的是一个人的现在,而不是他的过去。就我而言,我不认为一个人的过去有多重要,每个人身上总有一些优点,只要给予他一个适当的机会,他就能做得很好。

如果一个人曾坐过牢,但他适合福特公司的一个职位,那么我们依旧会雇用他。在我看来犯过错误的人更懂得生活和工作的不易,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一个合适的机会,他就会全力以赴,努力做到最好,这一点,已经在福特公司得到证实了。所以,不论曾经是十恶不赦的人,还是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在我们这里都会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

除了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员工之外,我们的工人在升迁方面也都一律平等,只要一个人能把他的工作做好,那么公司就会考虑提拔他担任更重要的职务。比如我在底特律郊外的一家工厂厂长,他起先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后来我发现他具有领导才能,并且能对公司负责,便升他做了厂长。还有我们公司的一位重要部门的主管,他曾经只是一名清洁工,但我看到了他在工作中的负责态度,于是一步步提升他为主管。

如果说我们公司对员工的提升有一个原则的话,那么这个原则就是:做任何事都应该比他已经做过的做得更好一些。一个人做事情不能总是想着“我做的已经够好了”,而是应该想我该如何做得更好。工作效率并没有所谓的尽头,永远有更利于工作的改变存在。

我喜欢那些讲求效率的人,对他们来说,可能效率的提升只利于他们,但对公司来说,这种效率会令公司得到几倍的提升。就公司而言,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是两个概念,成本是可以直接通过数据得出,并可以通过机械性设计减少的。

但对于生产效率来说,这就要牵扯到人们复杂的内心。因为生产离不开人,就算我们不断改变流水线的速度,但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不论我们如何改进生产线,但在生产线上工作的人不愿意工作的话,生产效率将会很低,但我们确实节约成本了。

所以,当我们将员工招进来后,并且给予他一个公平的晋升机会,那么他就应该以更高的生产效率回报我们。其实,对于“我们给予晋升机会”的这个说法并不确切,实际上是那些想要得到晋升的人,自然而然地就会脱颖而出,这是他们自己争取的,而不是我们给予的。很多人说自己缺乏机会,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只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不会在工作上做更多的努力。

对于这些人来说,并不是他们不希望赚钱,只是不希望在得到更多钱的时候,同时担当更多的责任。可以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希望保持自己的地位不变,这是他们主要的任务,而提升只是在保证这一基础后的事情。因此,不管企业中有多少人,困难的不是发现那些需要提升的人,而是发现谁愿意被提升。

公司和员工之间存在的不仅仅是利益关系,我希望公司的员工都能极尽所能在工作中表现得很好,但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严格的制度。对于拥有上万人的企业,就如同一个小型社会,里面的每一个人只是在做他们必须做的事情而已。

我们在管理工人的时候,依靠的是严格的制度,而不是那些烦琐的规定。我们不需要为一件事立几条规定加以约束,事实上我们只要定一条与之相关的规定,并且严格按照这一规定执行就可以了,不论是公司的高管,还是公司的工人,我们都一视同仁,这才是一个公司建立制度的原则。

1919年,我们进行了一次统计,这一年中福特公司共有30555起工作变动。有10334起是因为旷工十日,并且没有给出理由而被开除的。因为拒绝分配的工作,而主动离开的有3702人。另外,大约有3000多人主动辞职去了其他工厂。

在旷工问题上,我们是最严格的,工人们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如果他确实有事,那么他可以和工头提出来,如果他之前不说,那么回来后就必须解释清楚,否则就一定会被开除。这一点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不论他是管理层,还是新来的员工。

我认为企业应该是这样的,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尽可能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尽可能得到更多的工资。整个公司处于高度的专门化中,一个部门的运转依赖另一个部门,而另一个部门依靠的是其他部门。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那么对于公司来说,总产量就会下降,工人的工资也就会降低。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企业和员工应该融为一体,用最公平的方式对待员工,同时员工以更高的效率回报企业,如此一来,企业就能更快地得到发展,员工也会相应地增加收入了。

2.要效率不要阶级,员工可将所有领导

“一视同仁”

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在创立之初,因为员工的数量较少,而且没有那么明显的任务区分,所以员工和管理层之间可以直接进行对话。福特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就经常在车间和工人一同劳动,我们还会讨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当一大群人聚在一起时,为了方便管理,便出现了过多的组织和随之而来的繁文缛节。组织分工越清晰,就会越容易导致官僚体系的诞生。

在一家官僚化严重的公司里,如果一个员工想反映一些工作上的问题,或者是有什么好的建议想要告诉总负责人,他就要经过下级工头、工头、部门经理、助理总监,最后才能到达总负责人那里。

当到达总负责人那里的时候,说不定他的问题早就成了历史。一般来说,下层提供的意见往往需要六个星期才能到达董事会的主席手里,而且这些意见往往被之前经手过的管理层修改得面目全非了。

在这种体制下,根本没有办法迅速有效地执行一项政策,因为当政策落实到基层的时候,它的最佳实施时机往往已经错过了。另外,这种制度让人变得懒惰,许多并不难办成的事情,反而被推来推去,所有人都在这样回避责任。

为了避免官僚化现象,在福特公司内部并没有严格的组织,也没有一系列上下级之间权力等级的区分,更没有那些烦琐而毫无意义的会议。我们需要的只是职员,而不是那些欺上瞒下、只懂钻营的官员。

有些人认为这样做会很危险,会让一些人逃避责任、偷懒不工作。但实际上并不会这样,我们所招聘的都是那些富有积极主动精神的员工,他们会主动工作,不用别人监督,当公司将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之后,他们会在得心应手的工作上发挥最大的潜力。

没有了这些毫无实际作用的限制,也没有了各种繁文缛节,自然就不存在工作以外的念头。每个人只需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有问题可以直接越过工头去找负责人,这样效率就大大增加了。

对于我们的职工来说,我们只需要他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他的工作完全负责。那些工头对手下的工人负责,部门经理对部门负责,总负责人对工厂负责,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不用了解其他人工作的情况。我这里说的“总负责人”,其实并没有这样的头衔,我总是指派一个人管理整个工厂,并且给他配两个助手,但他没有任何头衔。

事实上,许多人因为头衔的问题,导致工作做不好,他总是认为,我拥有了这个头衔,那么我的地位就很重要了,至于我做什么并不重要,只要能保住这个位置就好。但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应当是一个善于计划和命令的人,他根本不在乎头衔是什么,因为工作才是他最关注的问题。

而且,因为头衔过多,就需要分出更多的部门,虽然初衷是为了划分责任,但实际情况却完全脱离了责任本身的意义了。当责任被分成许多份,并且分派在各个部门的头上,每个部门都有一个有头衔的领导者,而这位领导者下面还有许多拥有头衔的人围着,这时候领导者就很难看清自己真正的责任了。

当企业发生一件事情时,领导者总是希望能从下级中找到一个人来负责这件事情,而这个人同样会在自己的下面找另外一个人负责,最终这件事情就被分派在最底层员工的身上。但实际上,往往最底层的员工有最实际的工作,但他们被迫要从事属于他们领导的工作。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推卸责任,最底层的人拿着最低的工资,但却做着好几份工作,那么这家企业最终一定会解散的。

同类推荐
  • 将军与明星们的生活

    将军与明星们的生活

    本书为傅溪鹏长篇小说章节包括邓小平博浪登山强身记、胡耀邦日行万步的故事、陈老总和小棋手、刘晓庆与她妈的妈妈等。
  •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4次率队西航,成功地横渡了大西洋,开辟了由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由此,他也成为欧洲人经海路到达西半球的第一人。在西印度群岛上,他建立了殖民地,发现了金矿,并掳掠了印第安人。他的4次西航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欧洲大陆与美洲新大陆的联系,并为欧洲人大规模占领和开发西半球打下了基础。
  • 白崇禧传

    白崇禧传

    程思远编著的《白崇禧传——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不评论白崇禧个人的功过是非,唯集中记述其毕生经历。白崇禧曾在北伐、抗战帮助过蒋介石,但又三次逼蒋下野。蒋、白之间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国民党政权从发展、由兴到衰败的历程。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俞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热门推荐
  • 朝华拾忆

    朝华拾忆

    ——桃花浪漫在春光照耀的温暖时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倚靠在一块无字墓碑上喃喃地诉说着今生的离别——“你说我们要生活在开满桃花的一片净土中,晨看朝阳,暮看晚霞.日升而作,日暮而息,你看——这次的我并没有食言.只可惜你已经不在了…”老者抚摸着墓碑,说着自己对她的承诺——天依然是那么的蓝,记得当年我们相遇时也是如此,但可惜的是佳人已玉殒他乡,唯有负心人在苦苦追寻
  • 云溪友议

    云溪友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甜宠专属小太太心尖尖儿

    甜宠专属小太太心尖尖儿

    被离婚后的苏若浅,一提到前夫叶慕深,就恨得牙根直痒痒儿!结婚两年,自己不仅仅未损分毫,一直到离婚,可是,前夫也是夫,知道当年被离婚的真相后,苏若浅被感动到发狂,疯狂决定要为叶慕深生个娃!于是特意制定生娃三步走……怎么办?“那个,前夫哥,你好可怜,果然人是没有完美的,我终于知道了你的缺陷在哪里……”苏若浅眉眼儿惨淡,望着某个人可怜兮兮。“苏若浅!”叶慕深顿时黑脸,眸光深邃的黑不见底。
  • 女人受益一生的情商课

    女人受益一生的情商课

    这本书并不是想教大家多么精明,而是让大家别太不通人情世故。这个社会上不缺聪明人,人人都想表现聪明,不想自己看起来很平凡,但是真正的聪明人是懂得让自己进退的。我们面对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能从容应对,不要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整天辛苦打拼的女人们,不妨静下心来,仔细读读这本书,相信它会帮助你们更早地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 赶大营

    赶大营

    李颖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新疆伊犁,青年作家,热爱行走、写作、摄影,现为新疆人民出版社文艺室副编审。从1996年至今已出版过《风过留痕》、《新疆津帮》、《新疆历史文化名城——吐鲁番》、《新疆历史文化名城——特克斯》、《醉蝴蝶》、《西部回声》、《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天下美玉出和田》等十余本散文著作。
  • 不败主宰

    不败主宰

    一落魄少年,偶然间让其武魂变异成神龙武魂,更偶得一上古秘典,修的不朽金身,横扫九天十地,雄霸天下!从此逆天改命,踏上一条不败之路!
  • 南山一棵葵

    南山一棵葵

    太阳。我说太阳出来了。女人说哪是太阳?喏一我指了指正光芒四射的太阳说。太阳朝我笑呢。太阳还跟我说话呢。太阳说,回家吧——跟你亲妈。我看了看女人,看女人究竟像不像我的亲妈。太阳说你现在成了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该重新开始生活了。其实天边压根儿没有什么太阳,有的只是那棵闪着金色光芒的葵花。我昂了昂头说,走,回,家。我的步子就比以往周正、铿锵了许多。女人的泪流了下来。黄狗的眼窝子也湿了。我不时回头看一眼葵花,那葵花,仍像太阳似地正用阳光普照着我哩。
  • 天医女凰

    天医女凰

    次日,某女懒懒的躺在某男的怀里,舔了舔干涩的唇角,微微一勾,声音撩人的不像话:“爷,我饿了。”咱爷无视了某女眸中的颜色,手执一块梅花糕,塞进她的嘴里。某女坏坏一笑,一个翻身,嘴里囫囵不清:“爷,不吃这个,我想…吃你。”
  •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华山名胜数不胜数,自山麓至绝顶,庙宇古迹,天然奇景,处处可见。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不仅山峰雄伟惊奇壮观,而且还是道教名山,从古至今,有多位学者在华山开馆受徒,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游览,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自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
  • 兽医升迁记

    兽医升迁记

    我,白苎生性多疑,善妒,心狠手辣,别指望我拿真心对你,我压根儿就没有心。这一辈子我不求能加官进爵,步步高升,但求如今的荣华富贵让我享用一生。如果有人敢动我的钱,惦记我的命,我定让他生不如死!悔为人!“大雾蔼蔼,切莫听君唱歌谣。东风滔滔,休要看妾舞芳华。一声歌,一支舞。误尔半步定乾坤。妾道郎君……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