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4100000003

第3章 电视塔与地标(1)

我相信,电视对当今世界将是一个考验。我们的眼界将被扩大到视域之外。在这个新机遇中,我们将发现,电视要么是打乱我们平静生活的令人难以承受的新事物,要么是伫留空中的一种辐射能;我们在电视面前要么岿然不动,要么倒地不起,我坚信这一点。

——E·B·怀特,1938年

在社会科学史上,人们将大众传媒作为劝服工具去研究,而不是作为娱乐工具去研究。这真是件令人感兴趣的事情。

——伊莱休·卡茨、戴维·福克斯,1962年

我们身处的这个浑然一体的星球拥有诸多帝国,有路透社,然而在对它的巨大幻觉下,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一如既往地要么关心这棵树,要么关注那座庙;要么忙于收获,要么高唱饮酒歌,丝毫不受其影响,也全然不为之所动。这个星球可能带着一丝开心的微笑,从自己富丽辉煌的狭隘主义出发,注视着汽车文明耀武扬威地前进,超越时间,挤占空间,一切尽收眼底,又对一切视若无睹,呼啸着一路疾行,最终却跳不出太阳系,只发现了太阳下的伦敦佬和星星下的郊外人。

——G·K·切斯特顿,1905年

1

在北达科他州特雷尔县布兰查德的一个农场里,矗立着一座三角形的铁塔,它红白相间,高达约2/5英里,是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这座铁塔就是KTHI-TV的发射塔,用来传送11频道,即大福克斯-法戈(Grand Forks-Fargo)频道的节目。这家电视台曾经另有名称,但是在1963年,当铁塔正在建造中时,它改了名,为的是便于使用一个新的广告标志,这个广告标志是一位名叫“高挑的凯蒂”的长腿女孩。管理人员喜欢这样打比方:你把法国埃菲尔铁塔摞在吉萨大金字塔上,再把华盛顿纪念碑放到它们顶上,即使这样,总高度还是低于KTHI-TV的发射塔。“如果有一条20秒的广告,在它开始插播的同时,从KTHI铁塔上掉下一个棒球,那么广告大约会在棒球触地之前4秒钟结束。”某些季节,棒球可能会击中这片土地的所有者、农场主肯尼思·布朗先生的瑞士奶牛——铁塔脚下有一座两层小楼,布朗先生便在这座房子的周围放牛。

从铁塔顶部望去,可以看到60英里之外。铁塔的总发射功率为304千瓦,如此大功率,使105英里范围内的所有优质室外天线都能接收到电视信号。“这儿太平坦了,我们连一块庇荫地都找不到,信号能覆盖整个地区。”工程师戴维·查姆利说。这个地区比马萨诸塞、新泽西、特拉华、康涅狄格和罗得岛等几个州的面积总和还要大。“但是,你要知道,”电视台前任总经理、参加过纽约电视大战的老将威廉·P·迪克斯说,“由于没有其他建筑物作参照,这座电视塔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高。”这话听起来似乎很对,但是事实并不完全如此。就在几公里以外,矗立着一个只比它略小一点儿的杆塔,属于一家与之竞争的电视台。这家电视台用这个杆塔向法戈、穆尔黑德、大福克斯、瓦利城、锡夫里弗福尔斯和德弗尔斯莱克等周围地区的乡村和城镇传送节目。

即使在1963年,建造这样一座发射塔也所费不赀,花了75万多美元,这些钱已远远超出了建造钢架的费用。比如,将电力传至天线的电缆,必须采用高压氮包裹的方法防潮;还要考虑防冻,人们用循环泵将防冻液压上塔顶,40%的能量消耗在这个过程中。倒不是因为电流的升降引起损耗,主要是电缆太长了。从结构上看,电视塔是用拉索固定的,这些拉索有人的拇指那样粗。从塔身的各个高度向下拉伸的27条拉索,被栓牢在经过强化处理的混凝土桩上,桩脚埋入地下25英尺深,这就占了布朗先生农场大约1/4的土地,塔身和拉索共耗去大约600吨钢材。

在塔身14个不同高度上,人们小心地装上了照明灯,这已然超出了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规定的标准,不过电视塔对空中飞行来说还是一大隐患。轻型飞机的飞行员们总是抵挡不住诱惑,要飞到电视塔附近看个究竟,但是他们往往只注意塔身,却忽略了拉索。“6频道出故障了”,迪克斯用一种绘声绘色的口吻回忆道:“在开始一周收视记录的第一天,一架农作物喷洒飞机撞到了拉索上,飞机下坠时,又挂断了我们的电线。到我们发电机开始送电时,这里已经断电一分钟。管子也破裂了,防冻液撒了一地。”

布朗先生的农场里,有一条凹凸不平的泥泞小路通往电视塔。塔的底层是座车库,有一个小电工房,还有一台巨大的阿利斯·查默斯发电机,外加几个储料罐,用来装发电机所需的燃油,以及防冻液和氮气。第二层是一间普通的控制室,这是一间没有窗户的房子,里面除了控制温度用的噪声不绝的空调管外,还有常用的监视器、控制板,以及各种铜灰色的设备,上面缀满大大小小的测量仪和刻度盘。楼梯旁还有一间有窗的小屋,里面有折叠床、火炉和冰箱。值班工程师名叫拉里·约翰逊,一位还很年轻的退伍士兵,当年在埃尔帕索服兵役时,曾经管理过部队的闭路电视系统,现在居住在距离布兰查德150英里远的地方。他一周的工作时间是从周三中午12:30到周五晚上9:00,即一周工作56个半小时,负责检修设备以保证电视塔正常运行。另有两位工程师与他轮流做这项工作。

要维持像KTHI这样的电视塔的正常运转,费用并不便宜。实际上,光是电费每年就要花去3万美元,即使在北达科他州这样的低工资地区,3位工程师的费用少说也得这个数。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棘手问题。约翰逊看着天花板说:“有一次,接近电视塔顶部的氮气管破了,通用电器公司派了一个人来这儿修理,他才爬到400英尺高,就快要崩溃了。”

大部分时间里,电视塔传送的是美国广播公司(ABC)的节目。当然KTHI电视台也制作一些当地的新闻节目。比如,为幼儿制作的节目《游戏屋》,还有为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制作的节目《十大舞会》。所有这些节目都是在法戈和大福克斯的演播室里制作的。电视台一天也播放几小时的电影和辛迪加节目(多半是电视网先前播过的节目,现在一个台一个台地播出)。星期天的下午,迪克斯会亲自走到镜头前,主持一档名为《与经理对话》的节目,回答观众来信中提出的问题。迪克斯一本正经地说:“这个节目的收视率在我们日间节目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第六。”由于这档节目,电视台甚至在周末深夜增设了一档电影节目,结果使得KTHI成为这个地区惟一一家午夜后还在播出的电视台。“当时有一位女士写信来问,为什么我们的播出结束得这么早,”迪克斯回忆说,“我在节目中回答说:’如果您需要夜间节目,完全可以,写信来吧,我们将尽量满足您的要求。‘几天后,我们收到一封请愿信,这封信来自一个空军基地,信上有150个签名。来信说:’这些是我们一小时内收集到的签名,如果您需要更多的签名,请给我们打个招呼。‘于是,我就去找广告主,问他们:’你们想得到更多的观众吗?‘我们每半场电影收费175美元,中间给商家4次广告插播。”如果是当地广告主,KTHI电视台会为他们制作广告片,包括插播时间在内,一般每分钟收费不到50美元。

不过,这样耗资甚巨的电视塔,绝不是为当地小店主建造的。事实上,KTHI电视台的覆盖范围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电视市场区,电视塔给当地广告主提供的收视人口,有很大一部分被浪费了。时KTHI电视台的拥有者是富卡工业公司(Fuqua Industries),一家企业集团,它之所以建造这个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是因为在1960年代初,广告商们都恪守这样一条经验性法则:在主要电视市场上,只有当观众达到10万户时,才会有定期投放的全国性广告。在北达科他州,要想获得10万户观众,就必须建造一座高600多米的发射塔。特雷尔县矗立着两座电视塔,共耗资150万美元,虽然每一座都可以为两家电视台提供服务,就像矗立在纽约帝国大厦顶上的发射塔可以为整个城市的电视台发送节目一样,但是,广播电视界人士、一般民众、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和司法部都认为,在美国,竞争是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北达科他州有两座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并肩耸立的原因。

2

从特雷尔县布朗先生农场的西部,到位于“黑石”(Black Rock)的“底层餐厅”(Ground Floor),有一段长路要走。这不只是指地理上的距离而言。“黑石”的特别之处是,采用埃罗·沙里宁式的深色石柱子,玻璃也是深色的,大名鼎鼎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就设在曼哈顿第6大街的这座大楼里。

“底层餐厅”是一座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建筑,风格单纯简朴。餐厅中黑褐色的装饰精细入微,十分规整,还有那令人赞叹不已的铜器,从高高的天花板上垂下的许多枝型吊灯,由明亮的玻璃小灯缀成,直边棱角的座椅散发出立体派艺术家的风格。餐厅始于1965年,在威廉·S·佩利(William S.Paley)的眼里,当时正在建设中的整帷建筑就像玩具一般。1928年,正是这位佩利,买下了草创不久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如今他是该公司的的董事长,还是一位大美食家。虽然他的话仍然具有权威性,但是现在,他基本上处于退休状态,已经不再真正管理这家公司了。最初,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公司决定,与其将公司新总部的空间出租给餐饮界,还不如公司自己直接参与这一行。于是,公司雇了两位法国人作为筹办者,一位是餐厅经理,一位是经理助理,让他们为餐厅起个名字,并交给佩利先生。在一个喝得东倒西歪的周末过后,这两人给佩利送去了一份名单,上面罗列了大约40个在纽约从未使用过的法国餐厅名字。“不,不”,佩利将名单弃置一旁,说:“我正和朋友们在这栋楼的底层用午餐,而……”,他环顾四周,胡思乱想了片刻,然后,餐厅的名字就这么冒出来了。

餐厅开张一年多,这位满头白发、举止谦和的佩利先生,俨然一位拥有数英亩土地的乡绅,每天中午之前都要从总经理办公室那层楼上下来,到厨房里转悠转悠,尝尝汤,偶尔也品尝一下小点心,随后,当然是回到经理餐室,找他自己的厨师去了。有一天,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位执行经理邀请我和他的一位朋友共进午餐,他认为我或许能帮上他那位朋友的忙。可是,我们在他的办公室会面后,他却带着我们匆匆来到一家装饰雅致的名为“四季”的食府,让我好生奇怪。当我问这位经理,为什么不带我们去他们自己那个很不错的餐厅时,他回答说:“你会觉得很拘谨,在那里吃饭放不开。佩利每天下午2点都会跑下来巡视一番,问你午饭吃了什么,然后邀请你去他的办公室和他一起讨论主菜。”这家餐厅虽然价格很高,但是并没有赚到钱,餐厅里的设备都作了抵押,服务质量也每况愈下。最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放弃了这个赔钱的附属部门,餐厅改名为“底层咖啡厅”,成为餐饮协会连锁店的一部分。当你坐在颜色剥落的仿皮椅子上时,你会感到自己在这儿已经呆了很长时间,该把位子让给别人了。

在景气好一些的餐厅,你会发现周一到周五午间时分,这里会云集不少导演、作家、经纪人、影星以及制片人。有些人是餐厅里的常客,大部分人只在2月份才出现。这帮影视界人物一面啃着各种鸟骨头——这些不幸的鸟们大都来自国外,一面在这儿发泄着各种情绪,有自信也有失意,这里是他们的市场。1960年代,这里耸立起纽约最密集的办公楼群之一,美国广播公司(ABC)总部大楼便坐落在第6大街北部的一个街区。ABC的这座大楼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是一座更新一些的深棕色摩天大楼。大楼往南两个街区,有一幢曾经名为“广播城”的建筑,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总部便设在这里。这些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广播网,仅仅填满每晚8:00~11:00这3小时的黄金时间,一年便需要播出3285小时的节目。除去重播节目和时事报道,仅就晚间节目来说,三大公司每年播出的节目量比好莱坞一年影片生产量的两倍还要多。评论界人士不同程度地激烈地抨击说,这些电视节目大多是粗制滥造的,精品并不多。

在美国,人们收视时间的85%给了这些大电视网。这些电视网租用AT&T公司的设备,向各地电视台和发射塔传送节目。冬季,在晚间3小时的黄金时间里,有超过3/5的美国家庭在收看电视。他们不一定都看电视网的节目。1971年,有3/4的美国家庭至少可以收看到5个不同电视台的节目,其中只有3个与三大电视网有关系,或者说是其附属台。但是,在黄金时间收看电视的家庭中——冬季,收看电视的美国家庭远远超过50%——90%收看三大电视网的节目。曼哈顿第6大街附近这3幢办公楼里的决策,决定了大多数美国人一年中大部分晚上关注的内容。

同类推荐
  • 宝带桥

    宝带桥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历史之谜》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的未解之谜,并加以申述。
  • 妙趣人生

    妙趣人生

    《妙趣人生》是著名作家蔡澜的散文集。其中精选蔡澜回忆悲欢往事,品鉴生活细节,阐述生命哲理,抒发人生感慨的文章。作者妙笔生花,叙事、状物、写人、说理,皆明白如话,妙趣横生,而又余味无穷。蔡澜已在国内出版了近百本简体字版的著作,《妙趣人生》选文的角度比较独特,其中不少文章是首次结集出版。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热门推荐
  • 指间沙

    指间沙

    以高中生活为主线的校园爱情系列,讲述女主角和颜与男主角柳哲铭一波三折的情感故事:跋扈女生白雪屡屡插足,失望之余找来残疾女生张心怡,精心安排她转入和颜所在班级,但随着她与柳哲铭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男女主角之间的矛盾,作为柳哲铭好朋友的齐豫曾与他同时爱上和颜……
  • 故事会(2016年11月下)

    故事会(2016年11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杜甫集

    杜甫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雍乌的杀局

    雍乌的杀局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雍乌对着面前的尸体,喃喃地说道。尸体是一个四十来岁、身材臃肿的男人。此时他横躺在大厅的茶几旁边,衣衫不整,腹部的赘肉展露无遗,一副大腹便便的样子。这个男人名叫郭帅,是L市的一名三级高级法官。杀死郭帅的人,正是雍乌。这里是郭帅的家。此时雍乌戴着手套,还穿着鞋套,确保不在郭帅家留下自己的指纹和脚印。雍乌看了看手表,凌晨三点十七分。他微微吸了口气,走出了郭帅的家。
  • 嫡女有毒:盛宠蛇蝎妃

    嫡女有毒:盛宠蛇蝎妃

    隐蔽锋芒,韬光养晦,为成大业,家族势力。尽为其用。天下到手,夫君夜夜下榻别处,受着。褫夺封号皇后变贵妃,忍着。为昔日夫妻之情竭力忍让,却落得家族灭门,鸠酒一杯。好,太好了,白千陌咬碎一口银牙,饮尽杯中鸠酒!却不想,上天怜悯,竟重活了一次。这下好了,有怨抱怨,有仇报仇。老虎不发威,真当我是hellokitty啊!
  • 武侠神话之儿女情长

    武侠神话之儿女情长

    五百年前,他们为了一名少女而反目成仇,历经磨难后被封印在了武陵山下,还牵连了花仙子们被天庭重罚。五百年后,他们意外苏醒,此时人间已经时过境迁,过去的恩怨却未因此消散……
  • 玻璃珠游戏(全集)(黑塞作品14)

    玻璃珠游戏(全集)(黑塞作品14)

    《玻璃珠游戏》是黑塞毕生的压卷精心杰作,也是他一生最后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主人翁克尼克在艺术的理想国成为最佳珠戏导师的过程,全书通过完整的奏鸣曲的结构,把主人翁的出生、感召、修业的心路历程淋漓地勾勒出来,可以说是黑塞毕生文学的高峰,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总结。这部小说出版三年后,黑塞荣获地位崇高的歌德文学奖,同年又获得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这部小说是了解黑塞思想的锁匙,也是他一生文学事业的天鹅之歌。
  • 甜宠呆萌小娇妻

    甜宠呆萌小娇妻

    第一次见面,他拦了她的路。第二次见面,他是他的恩人。第三次见面,他们成了合作伙伴。当他用他自己笨拙的方法宠爱她时。她却说:“你根本就不懂爱。”她悄然离去,他却从此坠落地狱。“女人,我把我的命根子都给你了,你还觉得我不够爱你吗?”再次相见,他如来自地狱的撒旦,霸道而温柔。他深不可测,她无处可逃……
  • 宿:缘劫

    宿:缘劫

    洪荒乱世,魔界横行,人仙妖却很难达到统一,身为光神的箕宿姜寻泱毅然踏上寻找28星宿的旅程,然而中途屡遭横祸,柳宿横死,姜寻泱身陨,众星宿群龙无首,妖族中重要部族灵蝠族却被魔界控制,成为杀人杀仙的工具,因此与人类结下血海深仇,在轸宿的帮助下,女宿幽珞欢拼得神魂散尽召唤宿命神,方才暂时压制魔界再次入侵,毕宿为救女宿不惜在天庭前磕了一万个响头,终于女宿重新聚魂,回到轮回,一千年后魔界再临,灾祸横生,生灵涂炭,二十八星宿能否召唤宿命之神,再次扭转乾坤?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礼仪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礼仪课

    礼仪小至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和声誉,大至决定一个人的前程和命运,礼仪上的一点小小的疏忽,都会为你带来危害和麻烦,使你的形象一落千丈,事业功败垂成。30岁是一个人成长中的标志性阶段,如果你30岁前还没有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和准则,30岁后你在人生的各种场合将会举步维艰。本书总结出了最重要的33堂礼仪课,解说了仪表礼仪、社交礼仪、谈话礼仪、应酬礼仪、用餐礼仪、生活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等生活中必须要接触的所有礼仪规范,让你在趣味而活泼的礼仪课堂中,领略礼仪的魅力,学习礼仪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己的优雅形象,提高自己的礼仪技能,在30岁后的人生中用礼仪走遍天下,赢得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