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600000013

第13章 餐桌礼仪常识 (2)

15.西餐中刀叉的用法

西餐中刀叉使用有两种方法:一是英国式的,即在进餐时,始终右手拿刀,左手拿叉,一边右手用刀切割,一边左手用叉将食物送入嘴中。二是美国式的,先右手拿刀,左手拿叉,把餐盘中的食物先全部切割好,再把右手的餐刀斜放在餐盘的前方,将左手的餐叉换到右手,再品尝。

使用刀叉时要注意切割食物时不可声响过大、动作过大;切下的食物要正好适合入口,不能叉起来咬着吃;不可挥动刀叉或用刀叉指指点点。

刀叉也会“说话”。刀叉一旦开始使用,就不能再放到餐桌上。刀叉不同的摆法,表示着不同的含义:

a当刀右叉左摆放,刀下叉上交叉,刀口向内,叉齿向下,呈现出“八”字形时,表示“我在休息”或“此道菜尚未用完”。

b当刀右叉左均平行并排摆放,刀口向内,叉齿向下,刀叉头指向10点,柄指向20分时,表示“我不再吃了”或“此道菜已用完”。

16.拿握酒杯有讲究

根据酒的不同,握酒杯的方式也各异:

a拿白兰地时,要用手掌握住杯子的下半部,利用手掌的温度让白兰地酒香挥发出来,增加酒的甜美。

b握红葡萄酒杯时,则只可用手指握住杯柄部分,然后轻轻摇动杯中之酒,以利酒与空气充分混合接触,达到醒酒的目的,而若是手掌接触到酒杯,则其温度反而会影响葡萄酒的风味。

c由于白葡萄酒在饮用前必须冷藏至某一温度才是其味道绝佳之时,为了保持佳酿,整瓶酒都必须放在有碎冰块的冰桶之中,瓶外再加上白色餐巾,避免冰块融化时会弄湿手指。因此当然倒入杯中的酒也就不宜久置,因为室温会渐渐影响酒的风味。

17.在餐桌上弄洒了东西时如何处理

如果在餐厅,而且洒了很多的情况下,可以叫服务员来清理弄脏的地方。万一不能清除干净,则可要求再铺上一块新的餐巾,或把脏东西盖住,然后再上下一道菜。

同时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如果弄坏了主人的东西,你应把弄坏的东西收在一起,并且清除干净或修好它们,在主人方便的时候再送回去。

18.刀叉掉到地上时如何处理

用餐的时候刀叉不小心掉在地上,如果弯腰去捡,不仅姿势不雅观,也会弄脏手指。不妨轻声叫服务生前来处理并替你更换新的餐具。

19.吃了蒜或洋葱后,口中有异味时如何处理

如果吃了蒜或洋葱,口中产生异味,那么不管在哪里都不会受欢迎。因此,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尽量采取办法加以解决。现介绍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1.用水漱口。

2.嚼口香糖。

3.用一片柠檬擦拭口腔内部和舌头。

4.嚼几片茶叶或几颗咖啡豆。

20.喝咖啡礼仪

在咖啡馆喝咖啡时,咖啡一般是用带碟子的杯子端上来的。你可以往杯中倒入牛奶并加糖,然后拿起咖啡勺搅匀,再把勺子放入碟中,端起杯子来喝。

在餐后饮用的咖啡,一般都是用袖珍型的杯子盛出。这种小型杯的杯耳较小,手指无法穿进去。但即使是用较大的杯子,也无须用手指穿过杯耳再端起杯子。咖啡杯的正确拿法,应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把而将杯子端起。

给咖啡加糖时,如果是砂糖,可用汤匙舀取,直接加入杯内;如是方糖,则应先用糖夹子把方糖夹在咖啡碟的近身一侧,再用咖啡勺把方糖放入杯子里。如果直接用糖夹子或手把方糖放入杯内,有时可能会使咖啡溅出,从而弄脏衣服或台布。

在用咖啡勺把咖啡搅匀以后,应把咖啡勺放在碟子外边,以不妨碍喝咖啡为原则。不能让咖啡勺留在杯子里就端起杯子来喝,这样不仅不雅观,而且很容易使咖啡杯泼翻。也切不可使用咖啡勺来喝咖啡,因为咖啡勺只是用来加糖和搅拌的。

不要用咖啡勺用力去捣碎杯中的方糖。

如果嫌刚刚煮好的咖啡太热了,可以用咖啡勺在咖啡杯中轻轻搅拌使之冷却,或者等待其自然冷却,然后再饮用。用嘴试图去把咖啡吹凉,是很不雅观的动作。

盛放咖啡的杯碟都是特制的。它们应当被放在饮用者的正面或者右侧,杯耳应指向右方。饮咖啡时,可以用右手拿着咖啡杯的杯耳,左手轻轻托着咖啡碟,慢慢地移向嘴边轻啜,切记不要发出声响来。

当然,有时也会遇上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坐在远离桌子的沙发中,不便使用双手端着咖啡饮用,此时可以做一些变通。可用左手将咖啡碟置于齐胸的位置,用右手端着咖啡杯饮用。饮毕,应立即将咖啡杯置于咖啡碟中,不要让二者分家。

添加咖啡时,不要把咖啡杯从咖啡碟中拿起来。

有时喝咖啡可以吃一些点心。但不要一手端着咖啡杯,一手拿着点心,吃一口、喝一口地交替进行。喝咖啡时应当放下点心,吃点心时则应当放下咖啡杯。

在咖啡屋里,举止要文明,不要盯视他人。交谈的声音越轻越好,千万不要不顾场合而高谈阔论。

21.咖啡宴中的礼仪

在外交场合,常常为女宾举办咖啡宴,作为夫人们彼此结识的一种有效的非正式方式。若咖啡宴于上午11时举行,则客人们应于12时之后离开。

在家中请人来喝咖啡,通常安排在下午4时以前,一般不用速溶咖啡。届时应准备一些点心,女主人负责给客人们倒咖啡,但她坐着倒就可以了。

喝咖啡是一种文化,只有讲究礼节,才能体味它的温馨。

22.享用日本料理礼仪

日本民族吃饭前会先说一声“いただきます”(itadakimasu),表示要开始享用了的意思。寿司是日本的代表食物,应以右手的拇指、食指及中指捏住来食用。吃面时,不管男士还是女士皆应发出“苏苏”的声音,表示非常好

吃,这是传统的日式礼仪。

宴会时,应帮对方倒酒,不喝酒的人应将酒杯倒扣住。

如大家干杯时,应将酒杯举起与眼睛一样高,这样才合乎礼节。

日本民族在用餐时并不习惯交谈,我们在餐厅时常可看到一桌一桌静悄悄的日本客人在用餐。外国客人第一次看到并不是很习惯。

用餐时抽烟,在日本也是一件平常的事。

用餐完毕,将用过的筷子放回纸套中,并放在筷架上。

23.文雅地使用筷子

有的人跟人吃饭的时候,毫不注意,喜欢把筷子含在嘴里,再放在汤里搅搅。或者说是吃饭吃到一半,发现牙上有东西,就顺手拿筷子剔一剔牙,然后再接着夹菜吃。还有的人吃完饭后,觉得筷子不用了,于是“废物”利用,筷子就成了“专门”的牙签,他也不顾别人是不是还在吃饭,便一门心思地剔起牙来。

文雅地使用筷子,体现了用餐者的风度和心态。筷子有筷子的特定用处,实在想要剔牙也该用牙签,以餐巾纸掩盖偏向一边,切不可大张旗鼓地剔牙,那样不仅会令你形象尽失,也会影响同桌共餐的其他人的食欲。

24.餐桌上的抽烟礼仪

抽烟最好在用餐后等到饮用咖啡时。有些人一入座就开始抽烟,这是违反用餐礼仪的。正式的宴席上虽然放置有烟灰缸,但大都是放在手无法拿到的地方,这意味着“抽烟请等到用餐后”。在餐厅也是一样的,可以抽烟的时候应是在用完甜点,饮用咖啡的时候。

如果实在忍不住很想在用餐时抽烟,可以向服务生说明,请他为你在吸烟区找个位置。因为烟味不但有损食物的香味,而且也会让其他人感到不愉快。所以即使你已经在饮用咖啡,若想吸烟也应礼貌地打声招呼:“我可以吸烟吗?”。

吸烟时,举止动作应端庄而稳重,持烟之手不能随意舞动,不能把烟雾吹到别人的脸上和饭菜上。

25.敬酒的礼仪有哪些

敬酒也叫祝酒。具体指的是,在正式宴会上由男主人向来宾提议,为了某件事而饮酒。在敬酒时,通常要讲一些祝愿、祝福之言。在正式的宴会上,主人与主宾还会郑重其事地发表一篇专门的祝酒词。因此,敬酒往往是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频频举杯祝酒,会使现场氛围热烈而欢快。不过要考虑到尽量不影响来宾用餐。

通常,致祝酒词最适合在宾主入席后、用餐前开始。有时,也可以在吃过主菜之后,上甜品之前进行。

不管是致正式的祝酒词,还是在普通情况下祝酒,内容均应愈短愈好,千万不要连篇累牍,让他人等待时间过长。

在他人敬酒或致辞时,其他在场者应一律停止用餐或饮酒,并坐在自己座位上认真倾听。对对方的言行不要小声讥讽,更不应公开表示反感。

26.劝酒与谢酒的学问

劝酒可以起到有效渲染宴会气氛的作用,因而在宴会酒席中十分常见。一般由主人、陪客或主人所委托的“代东”、“酒官”来劝,劝酒的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a司仪“强制性”劝酒。指由主人所委托或大家推举的“桌长”、“酒官”以令众人无法推诿的理由或口气劝酒。

b主人以某种理由如感谢各位光临等向全体或某些客人劝酒。

c客人以某种理由劝酒。指酒过一段,客人推出代表或自己挺身而出,向主人或有关人士劝酒。

当自己不能够继续再喝或不愿喝的情况下,在别人准备为你斟酒时,可以用语言或动作予以谢酒。谢酒时可以用一只手扣住酒杯,并强调一下不肯饮酒的原因,如说明自己的身体原因或说明自己酒力不胜,请对方多包涵。谢酒并非失礼的行为,大可不必以为这是不给对方面子而勉强饮酒。

同类推荐
  • 观照:81个教育批判性思考

    观照:81个教育批判性思考

    本书收录文章系作者近年对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文中观点多从质疑教育现象得出,角度比较新颖,论述重视逻辑性。因为日常教育随记,故亦不乏轻松幽默之笔。本书对日常教育现象多有批判性思考,对学校教育、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家长指导和学生发展具有一定启发性作用,适合教师、家长等教育管理人员阅读。
  •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1920年,罗素来到中国作了一年的讲学,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作了大量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以自己特有的睿智、远见和洞察力,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作了深层的分析、透视,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评析了中西文明的特征、优劣和价值。他当时在中国各地的演讲以及回国后不久就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著作(后来结集为《东西方文明比较》),受到我国进步人士的热情欢迎和赞赏。孙中山先生称他是“唯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年代,罗素对未来中国的走向作了许多天才的预言。本书从这一角度摘选了罗素的众多言论以及同时代中国名家对其的评价。
  • 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详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通过对生命、成长、教育、社会、伦理、环境等问题的讨论,试图以这本书满怀诚意地探讨现代人的母题之一——生育。全书分为“上篇:人生神圣”、“中篇:内心惶惑”和“下篇:外在恐慌”三大部分。上篇主要叙述作者对于生命创造的敬畏,“被生者”的权利和个人生活的转变。从中篇起,作者开始向繁育子女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批评生养关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孝道的荒诞、经验主义对自由的限制和家庭角色的错乱。用自己和朋友的经历来谈父母的职责、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爱人。在下篇里,挑战延伸到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教育体制、环保现状进行批判。
热门推荐
  • 东线序曲

    东线序曲

    《东线序曲》选编了作者曾良才44篇文章和1篇作者的专访。这45篇文章中,有参加集团重大活动时有感而发的札记,有出席相关会议的讲话和演讲,有对国有企业文化的探讨和感悟,有亲身参与调研考察的思考。虽然文体不同、胚材各异、文章各自独立,但又一脉相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航空工业科研、管理、宣传、文化建设的辉煌,展示了一代航空人的思想火花和感人故事。《东线序曲》对于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带你去南极

    带你去南极

    唐景亮在临时设置的讲台上向学生讲述“闲”字的含义时,一阵眩晕,差点站立不稳。投影仪上,打出的是“闲”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繁体汉字、简体汉字的字形。客观地说,这个字从最初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现在,并没有多少变化,就是门里有根木头。门里这根木头,是干什么的?唐景亮用食指指着屏幕上的字形说:“古人以前回到家,就用一根柱子顶住门板,这是为了安全。安全了,人在家里,就可以放松自己,闲了。这根柱子,保证着人们的安全和休闲,因为,古代可没有我们现在咣当一碰惊心动魄的防盗门。”学生哄的一声笑了。台下也有老师发出了嗡嗡的笑声。
  • 广州记

    广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卤水点豆腐

    卤水点豆腐

    唐公子,请用一种植物形容一下你的娘子吧。唐昊阳沉思:“嗯,嗯……”我们可以跳过了,下一位。唐夫人,请用一种植物形容一下你的相公吧。谢青乔掩面而笑:“兰花!”有如翩翩君子,兰之猗猗,扬扬其香?谢青乔:“错!是与野草为伍,无论酷暑寒冬皆自然,好养!”在谢青乔卖了十年的豆腐后,终于明白:爱情不过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 Texts for Nothing and Other Shorter Prose, 1950-19
  • 唯有月光伴我不流浪

    唯有月光伴我不流浪

    “何霜夕,你和我结婚都那么久了,你应该明白我这个人的规矩。”陆禀议一脸不屑的看着角落,好像一只正在示弱的小狗。从结婚到现在,他明明白白的告诉过她,他们之间不能有爱情,不能有孩子,更不可能有除了利益之外的关系。她竟然还在痴心妄想,以为怀了孩子,陆禀议会回心转意,可是没有想到,眼前的那个男人却怀疑她的孩子不是他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触目惊心:交通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触目惊心:交通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人类文明史的进程,是一个与各种灾害相抗衡、与大自然相适应的艰难历程。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人口相对集中,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些年来,地震、洪水、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突发性疫情、火灾、爆炸、交通、卫生、恐怖袭击等伤害事故频频发生。这些“潜伏”在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危险因素,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会造成人员伤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幸。这些事件看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安全风险中,而且谁也无法预料自己在何时何地会遇到何种灾难。
  • 爱上狐狸王爷

    爱上狐狸王爷

    她,一个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美丽,坚强,有时性格有些多变。在遇上了他。他,温文如玉,时而邪气魅惑,在遇见了她。他,霸道残忍,在不择手段阴谋中遇见她。她说:“我不相信一见钟情,所以我一生只爱一人,一旦爱上,决不后悔。他说:“我倾尽一生也要让你一世受宠。他说:“我爱上一个人,绝不会放手。你,逃不掉的。在不同的立场上,他们该如何抉择?
  • 樱曦之月

    樱曦之月

    他与她,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却因为一次偶然,把两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