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黄女士进入某市一个市级协会工作。她对业务熟悉,工作勤勉,颇受上级的赞扬。而且,她对工作很积极,主动地整理并建立、健全了一些规章制度,并且为各部门查阅和利用档案提供方便服务。因此,5年后,她被提升为科长,成了管理者。
然而,此时黄女士的感觉并不好,她发现周围的同事正在疏远自己,工作的时候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相互配合的顺利感。就在不久前,发生了一件事,让她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失败。
有一名下属拿了一份资料没有按时归还,黄女士当着部门的人批评他说:“你太不负责任了。”下属连声道歉:“黄科长,怨我,我错了。”黄女士气呼呼地说:“怨你就完啦?”说完扭头就走,找到上级领导反应事情。
没想到领导却批评她,认为她小题大做。黄女士如遭当头一棒,除了心中委屈,更多的是疑惑不解:“为什么明明自己有理,却要挨批评呢?”
其实,涉及管理,很多行为已经不能用谁有理谁没理、谁对谁错来解释和判断了。管理不关注对错,而注重资源、效率、效果。有效,才有意义,才是管理应该关注的东西。
黄女士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敢于批评的态度,是无可厚非的,也是无可挑剔的。然而,领导还是批评了黄女士的做法,不是说她坚持原则不对,而是说她缺乏宽容。
而有的时候,宽容能让管理更有效。这是人性使然。
管理者应该知道,人性是管理过程中必须了解和把握的,管理的是人,被管理的也是人,不知人性,谈不上管理,更不用说有效地管理。
疏远管理者,是大部分的职员潜在的反应。面对管理者,职员的内心是复杂的:一方面希望得到管理者的重视、重用;另一方面又担心管理者抓住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让自己没面子。
本来“希望”和“担心”这两种心理应该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当中,但是又由于大家都了解情况,被管理者重视、重用的永远都是少数的几个人,所以大多数的职员心理就更加倾向于“担心”。
在没有被管理者发现错误的时候,职员都是战战兢兢的,对管理者敬而远之;而一旦被管理者发现自己的错误,职员的心中往往会产生无力感和歉意。可是,如果管理者将这个错误公开,并对职员进行严厉地批评时,职员的内心就会产生厌恶和逆反的心理。
每个人都不愿意接受批评,特别不愿意被人指出错误而公开地批评,除非是他自愿承认错误。这是很正常的人性,管理者不应该忽略。
所以,管理者不要讲自己有理没理,不要讲谁对谁错,而应该尽量照顾到职员的面子,努力地消除职员的逆反情绪,让职员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宽容。而要做到宽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往往习惯于责怪他人的错误,尤其是当他人的错误对自己的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时,我们常常会因此产生不稳定的情绪。
但作为管理者,应该与众不同,最起码应该比常人更加冷静和宽容,这样才能从责怪他人的习惯中走出来。因为责怪会导致双方的关系破裂或留下伤痕,不但不利于团队的和谐,而且会使自己的情绪更加糟糕。
即便管理者站在有理的一面,是对的,而下属是错的,也不能因此就忽略下属的感受。你必须明白,作为管理者,你已经站在了强势的制高点,对下属造成了以上凌下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有效地让下属产生自我监督的心理。但如果这个时候,你再占据有理的制高点,那么给下属带来的就不仅是压力,而是一种打击!你要知道,他是你的下属,而不是敌人!给他适度的压力是管理手段,但给他打击则是失败的管理。
所以,管理者应该多抱着宽容的态度对待同事、下属,特别是在批评下属时,要注意照顾到对方的尊严,避开一些公共场合。人不讲理,是一个缺点;人硬讲理,是一个盲点。很多时候,得理饶人远比得理不饶人效果更好,更能说服、改变他人。特别是你处在得理、得势的一方时,多给人台阶下、多饶恕他人,往往更得人心。
世事无绝对,无百分之百的好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说好,总有人会感到不满意。所以,在对待事情和工作时,特别是针对下属的工作发表看法时,不能将“百分之百的好”作为评判的标准,只要能尽量让更多的人说好,就应该予以肯定。
有个关于管理的寓言故事,很能说明一些问题。有两个人A君和B君,借着改革的东风搞起了房地产开发。他们各自组建了房地产公司,并彼此作了一个约定:比赛谁的企业做得大,赚的钱多。
A君是个完美主义者,做什么都力求完美。他想,企业做大,首先必须有一套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于是他花了一笔钱,请来麦卡锡管理咨询顾问,引进了一套先进的绩效管理体系,有了一个宏伟的百年战略规划。每年年终,他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奖励那些做事规范、工作完美的员工。
B君是个实际主义者,他做事以结果为导向。他想,企业最终必须靠业绩说话,而良好的业绩首先必须有良好的销售。于是他也花了一笔钱,买了一套销售和客户管理软件。通过分析客户的需求建造并且销售房子,又通过销售结果分析客户需求的变化。他也设立了一套激励制度,重奖当月为销售做出重大贡献的员工。如果房子的销售总量高于上月,那么所有员工都将即时受到分量不一的奖励。
一年过去了,双方比较比赛的结果,A君企业创造的利润不如B君企业的一半。A君大惑不解,花了这么多钱设立的管理体系怎么会不管用?
于是,他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到企业中去调查。他发现自己企业的员工都在努力工作,早上准时上班,晚上还自觉主动地加班,不仅如此,在管理体系之下,所有的工作都受到层级严密的控制,同时所有工作也都依从上级的安排和指令,所以,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十分完美。当然,这里面也花费了惊人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他又发现员工们似乎总是一副沮丧的样子。他们往往由于出现一些意义不大的小错误而备受打击。与此同时,在一个等级森严的体系中,员工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跟其他部门进行沟通,部门之间充斥着一股相互抱怨的语气……
他又到B君的企业中进行考察和交流,发现对方的企业制度虽然不尽完善但个个目的明确,员工行动迅速、应变灵活,员工人数比自己的少,但开发楼盘比自己还多。产品不算最好,但销量很好……这些都让A君感到无比困惑:完美制度竟然不如粗放的管理,无论如何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难道做完美的事情也不对吗?
其实,做事力求完美并没有错,但管理不宜过分要求完美。过分要求完美,会让成本无限增加,因为完美是没有止境的,这就意味着投入也将无止境。而作为管理者,必须对每一个经手的项目进行成本的控制,尤其是人力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为了追求完美,而大量地投入人力、物力,并且使项目交付期不断地延迟,这并不是合适的管理办法。除非你的公司实力雄厚,不仅有大量的人才,而且有大量的资金,像苹果公司、暴雪公司一样,正准备十年磨一剑。
但这只是极少数公司的做法,绝大部分的公司不会这样做,这其中包括微软。我们都知道,微软的操作平台已经占据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PC桌面,同时,我们也知道,几乎每年微软都要为它的操作平台发布大量的补丁。这说明尽管微软的操作平台很受欢迎,但它并不是完美的,而微软明知它不完美,却依然早早地将之推出市场,只是为了最快地获取效益,占领市场,同时,降低成本投入和投资风险。无疑,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在管理中,力求完美没有错,错的是过于追求完美,而忘记了做事的目的。在工作中,做事并不是为了完美,而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成绩。
举个例子:你想写一篇论文,你也许会在尝试几种、十几种乃至几十种方案之后才去动手写论文。这么做当然是好的,因为你可能在比较之中找到一种最佳的方案。但是,在你开始写的时候,你会发现你选择的那种方案依然有些地方不够完美(这是肯定的,即便是名著也会有瑕疵)。
于是,你只好将这种方案搁置,继续去寻找“绝对完美”的新方案。但显然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完美”的,也就是说,您要寻找的这种东西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样,你也许要寻找一辈子,最终的结果也许不只是论文没有完成,恐怕还会一事无成。
不管你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计划有多么完美,没有结果,就没有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家都强调结果的重要性。“我不在乎结果,只是想要体验过程。”这是艺术家的思路;“不管过程如何,我只要结果!”这才是管理者的口吻。
总而言之,管理者应该有宽容之心,不仅要宽容待人,因为世上没有完美之人,除此之外,还要宽容待事,因为世上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所以事情只要没有差错,做出来了就应该赞赏。
眼光放长远,不争蝇头小利
能不能保持宽阔的胸襟,对利益的态度很关键。管理者应破除只讲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的误区,破除只讲眼前利益的误区,看到长远的利益。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喜欢打小算盘、占小便宜,实际上这样做,在上级和下属眼里会“掉份儿”。相反,对利益看淡一些,在别人眼中的位置也高一些,上级和下属也会对你另眼相看。这就是水平高、境界高的好处,也是眼光长远的好处。
如果只想着个人的升迁、收入增加之类的事,被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牵了鼻子,就会“一叶障目”、鼠目寸光、心胸狭隘,对团队建设和个人进步有害无益。
我们很难想象,那些心胸狭隘、气量狭小,整天琢磨着眼前的一些蝇头小利,把自己的眼光禁锢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别人只要有点儿对不住他的地方就总想着怎么整人的人,境界、水平会有多高?而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关于眼光长远,有个故事很有意思:
有个年轻人向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拿了三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问他:“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哪一块?”年轻人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最大的那块!”富翁听了,笑道:“好,那请用吧!”富翁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年轻人,自己则吃起了最小的那块西瓜。
很快,富翁吃完了小块西瓜,他拿起桌上那块第二大的西瓜,在年轻人的眼前晃了晃,接着大口吃了起来。
年轻人马上就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西瓜虽然每一块都比年轻人的西瓜小,但加起来之后却比年轻人吃得多。而如果每块西瓜各代表了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所占的利益自然要比年轻人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