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6500000003

第3章 佛行之路(1)

昆仑山下,横贯一条东西向的路,五千年来,这条路走过不同的人,其中,就有往来东西方的僧侣。今天,当我行走在策勒县以北沙化的古道上,看不到一丝生机,唯有被漠风剥蚀得灰白色的胡杨残株疏落道旁。曾几何时,田园村舍被黄沙吞噬,只留下枯田荒埂、残垣断壁。此刻,我正走在湮没历史中的佛行之路上。

从中原和西域历史渊源的关系来看,早在殷商时期,于阗与中原已有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曾派遣副使前往于阗循河入昆仑山采玉,神爵二年(前60年)西汉王朝设立西域都护府,于阗与中原贸易、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因而,佛教经由于阗传入中原,自然会带有于阗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所产生的某些相融的成分,尤其自两汉以后,汉语言、汉文字成为中原和于阗官方交流的语言文字,这对汉以后佛经的传播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见于传世资料有不少的说法,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像焉。”《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记载,汉明帝刘庄永平年间(58—75年),楚王刘英“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这两段文字表明汉明帝时宫廷、皇族供奉佛教。

但根据《后汉书·班梁列传》所记,班超(33—103年)至于阗时,当时的于阗国“其俗信巫”,表明天竺佛教东传之初,只是汉代王室皇族个人信仰取好,甚至连东传途经的于阗国也还没有立足。

汤用彤先生在《永平求法传说之考证》一章中说:“明帝求法,吾人现虽不能明当时事实之真相。但其传说,应有相当根据,非向壁虚造。至若佛教之流传,自不始于东汉初叶。”汤先生这段文字的论述十分明确,尤其是后面的一句,指出佛教的流传应当在东汉永平年以前。佛教最初传入于阗的时间可能是在公元前1世纪,但有关于阗最早流传佛教的史料记载至今难以考实。

中国封建社会积淀的儒家思想田园,并不是佛家播撒籽种的温床,佛家想把这片田园变作人间佛境只能是梦臆,毕竟,佛教理想中的净土离现实社会的土壤过于遥远,只能作为精神上的净土,在芸芸众生的耳畔飘来荡去,因为它的教义是让世人为来生作准备,而生者今世未了,焉求来世!这个虚幻的众生净土,对佛家而言是一个蕴含无穷量的极乐世界,而对一个将今生当来世享受的凡人来说,却是一个悲剧性的圆梦过程。这就不难理解,自东汉佛教经由西域传入中原,佛家经、律、论逐渐变得缜密,并迎合时事的需求,与玄学攀缘。佛家田园里秀木苍翠,其实,都是变种的菩提树。

佛教东传大兴之期约略在公元2世纪末,是伴随着大月氏人向东迁徙展开的。大月氏在早期史书中又称“禺氏”,战国时期游牧于敦煌、祁连山一带。公元前2世纪,匈奴兴起,迫使大月氏人西迁,大部分迁至中亚楚河流域,西迁的大月氏人占据了塞人的居住地,后来,乌孙昆莫击破大月氏,大月氏人南下征服了阿姆河流域的大夏国。公元1世纪,大月氏人征服了罽宾等邻国,建立了贵霜王朝,定都蓝氏城(今阿富汗境内)。

在贵霜王朝迦腻色伽统治时期,大月氏人已奉行小乘佛教,而这一时期,天竺东部兴起的大乘佛教向西逼近,一段内乱时期以后,小乘佛教僧众被逐出贵霜王朝地区,一大批小乘教派僧众向东方迁徙。

贵霜僧众是流落在丝绸之路南道的大月氏人,而这些大月氏人主要以小乘教派的僧众所构成。这些苦行僧身世如同断梗飘蓬,随漠风东来,后世称之为“行者”。殊不知佛教东渐之初离乡背井、命运未卜的厄运,绝不像后来人们想象的那么浪漫和神圣,也还未到达超脱凡俗进入彼岸的极乐世界,那是一群尘垢满面的跋涉者,他们在经历着通向罗汉体轮回的磨砺。

20世纪初,在洛阳地区曾发现佉卢文碑铭,上面镌刻着有关佛教僧团字样的内容,碑铭被推定为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所作,其时间与大月氏人东迁时间相吻合。从地理位置上分析,东迁的路线必然要经过于阗,所以,于阗流播佛教较之中原要早。19世纪末期,在和阗地区发现以佉卢文抄写在桦树皮上的《法句经》,语言为犍陀罗语。《法句经》为小乘部派经本,流行于犍陀罗地区。《法句经》传入于阗的时间大约在小乘教派、大乘教派并行时期,与大月氏僧众东迁时间相当或稍早。

在诸多的行僧中,来自犍陀罗的行僧多为月氏人,其姓氏汉文译作“支”姓。《高僧传》称:“优婆塞支谦,字恭明,一名越,本月支人,来游汉境。”在支谦之前,曾有大月氏人支谶翻译经文,支亮为其门下弟子,支谦受业于支亮。据此,大月氏人东来传经的时间在公元2世纪中叶。

公元3世纪中期,大月氏人法护万里寻师,游历西域,得一百六十五部佛经,沿途传译至长安。这些大月氏僧人东行途中均经过于阗。佛教将边唪经、边行走称作“经行”。昆仑山下的于阗,就是来往东西的僧众必走的“经行之路”。

在这条佛行之路上,僧人的动机与目的并不完全相同。第一种因避难而由西向东传经,大月氏僧众属于此类;第二种因有感于经本舛讹,而去天竺求取真经,法显、玄奘属于此类;第三种视于阗为习经修行之地,其代表僧人为朱士行,将于阗当作修行净土,终老一生。僧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经由西域陆路来去;二是水路兼程,或从海上乘船至天竺,取道西域返回,或经西域至天竺,取道海上返回。

自佛教东渐,于阗僧众接踵流寓中原。这些僧人通晓梵文,以译经、传经为业,或聚于都市解文授经,或散逸于灵山秀水口传心授佛理。仅见于《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所列和于阗国相关的行僧就不计其数。

《高僧传·译经中》记载,“先是沙门支法领,于于阗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未有宣释。”支法领应该是从犍陀罗到于阗的大月氏僧人,这部《华严经》后来在义熙十四年(418年),由觉贤译出,这或许是大乘《华严经》早期以偈文形式为主的经本。偈文是带有韵律的诗歌体,与后来散文式的经文风格不同,表明这部《华严经》文体尚带有小乘教以偈文传习的文风。

当时,沮渠蒙逊在河西走廊称王割据,崇信佛法,其从弟少年时涉流沙至于阗在瞿摩帝大寺,求学于天竺法师佛驮斯那。佛驮斯那习大乘,由于他“诵半亿偈,明了禅法”,在当时被称作“人中师子”。

又如,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建康龙光寺佛驮什翻译《五分律》,佛驮什“执梵文,于阗沙门智胜为译”。

昙无谶为中天竺人,据冯承钧先生《昙无谶与所译大般涅槃经前分》文中说,昙无谶“为385至433年间人”。初学小乘,后专大乘,东行到过龟兹(今新疆库车)、姑臧(今甘肃武威),后译出《初分》十卷,苦于经本不足,前往于阗求取经本《中分》带回姑臧翻译,之后,又遣派僧使前往于阗,寻得《后分》,于公元421年译就。

从时间上推算,于阗至迟在公元4世纪已经成为大乘佛经经本传输地,经文或为梵文书写,或为佉卢文书写。大乘佛教从西向东传播,为数众多的大乘经本几乎都是从于阗发散中原的。

自佛教传入于阗,东西方行僧汇聚于阗,视于阗为佛国净土。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僧人宋云、慧生于神龟元年(518年)出使西域取经,于阗境内有一座大寺,寺内有三百余僧人,寺中“有金像一躯,举高丈六,仪容超绝,相好炳然,面恒东立,不肯西顾”。

同类推荐
  • 时光会把最好的留在最后

    时光会把最好的留在最后

    《时光会把最好的留在最后》是15位人气作者的暖心合集。《时光会把最好的留在最后》精心收录了15位作者近年来创作的32篇精品故事。《时光会把最好的留在最后》一书中有亲情、爱情与友情,有小说、励志与感悟,总有一款能够打动你的心!最好的,时光总会把它留在最后。在此之前,所有的等待与伤痛,只是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本书成功地塑造了真正爱民为民,奉献牺牲自己的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朴实亲民的形象。王瑛同志生前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2006年7月被确诊患肺癌晚期,仍坚守工作岗位。2008年11月27日病情恶化,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不幸去世,年仅47岁。参加工作27年来,王瑛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热情服务群众,坚持艰苦奋斗,保持清正廉洁,做出了突出成绩。
  • 四君子图

    四君子图

    这是“冯骥才散文新编”书系五种之一,精选了冯骥才大量的散文作品中描写人物的篇章,筛选作者回忆同行、师友的文字。本书系作者自己精心遴选,书名待定。
  • 地气之上还有可仰望的星空

    地气之上还有可仰望的星空

    桫椤: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我请教的机会。前几天联系您的时候,您正在湖南吉首调研,那是全国政协委员的活动吗?通过您的这些工作,我们看到一位作家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担当。大多数作家埋头书斋的时间比较多,我希望知道,您从事这些社会工作,是否需要有身份上的某种转换?在时间的分配上,诸多的社会工作是否也会影响您的创作?张抗抗:五月我去湖南几天,是作为国务院参事调研,每年都会外出调研两次。这两年我们文化小组选择了“全民阅读”这个课题,研究部分城镇的实体书店和图书馆状况,向政府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热门推荐
  • 至公

    至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凉少,你老婆又跑了

    凉少,你老婆又跑了

    五年前,他亲手把她送进监狱五年后,他在她的婚礼上毁了她的清白误会解除,某男化身宠妻狂魔凉先生。七夕这么好的日子,我们庆祝一下呗,怎么庆祝?比如,我们先离个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足觅洪荒

    足觅洪荒

    在道与非道之间诞生,在血与魂之间磨练,见证大世变迁探寻胎中之谜,此乃吾。
  • 仙府种田

    仙府种田

    叶凌是一名出身贫寒的采药弟子,无意间得到一个蕴藏仙府的玉佩,从此踏上真正的修仙之路。在这座神奇的仙府里,有一间木屋、几亩灵田,和云雾飘渺的幽谷山巅。一边在修仙界中采药炼丹,一边在仙府里种田,其乐无边。
  • 而黎明将至

    而黎明将至

    每当想起那只土坑,我总不禁怀疑,很多时候,人的命运并不掌控在自己手里,一些不起眼的事物,已然在不经意间改变人的一生。那只半尺深的土坑便是。那是杨树枝用柴刀挖出来的,原本是想捉弄我。他喜欢恶作剧,每每上山砍柴、放牛和摘野果,时常趁人不注意时,在山路上挖出一只坑,盖上枯草和树叶,就不易被人发现隐藏着的危险了。许多过路人不小心踩进坑里,要么吓一跳,要么人仰马翻。那时他躲在树丛里偷着乐。我也上过几回当,每回不小心踩进坑里,总把膝盖搓得生疼。那天我跟杨树枝上山放牛,不知何时,他又在山路上挖出一只土坑,不过被我发觉了。“这招对你不管用了。”
  • 荒野巨星

    荒野巨星

    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迹,失落的文明和宝藏,神秘莫测的远古生物。当代探险家的征程从直播开始……阳刚气爆棚屡屡绝境求生被称是直男界泥石流;从一无所有到博采众长被奉为探险界的巨星。雪原,沙漠,海洋,岛屿,极地……还有太空吗?科考,救人,寻宝,考古,拍摄……用智慧发家,靠玩命致富!
  • 四十二章经注

    四十二章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飞碟百怪之谜(天文科学丛书)

    飞碟百怪之谜(天文科学丛书)

    多少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捕捉飞碟,却只获得一圈飞逝的光环。让我们跟随飞碟的轨迹,寻找它们的家园,触摸它们的身影。《飞碟百怪之谜(天文科学丛书)》包括发光的草帽状飞碟、救生圈形状飞碟、脸盆形状的飞碟、夜晚的篮球型飞碟等内容,能够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宇宙的金钥匙。
  • 老师当了新娘

    老师当了新娘

    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以广大的自然界为背景,以自然界中活跃的生灵为主人公,以它们之间的生活故事为叙述展开的主体,精短的构思、丰盈的想象力、诗意的叙述语言共同构成了金波短篇童话比较典型的特征,是诗意派童话的代表性作品。内中多篇作品获奖。
  • 洪荒之赛亚人祖

    洪荒之赛亚人祖

    (无敌于次元都市)多年后,陈雨辰在平行时空地球中醒来,神话中的人物也开始一一的出世...........。陈雨辰来到了一个混合版的玄幻武侠科技神话的世界,这里有次元版都市:有着写轮眼的忍者,吃了恶魔果实的恶魔人,吸血鬼,赛亚人,天使.....。...........。. 已完结(地球版神话)、更新中(带着武林秘籍到武侠世界)..... 在洪荒世界中有一个身高无比强壮和魁梧,块块肌肉犹如金刚铸,头发披肩长度颈部披到身前,身上覆盖有金色体毛,至于眼珠是金色兼有紫色眼眶。 两只双眼中里面有着两道白金色的火焰闪烁,屁股后一根猿猴尾巴摆动! 这男子相貌虽不算英俊,但却给人一种很容易亲近的感觉,嘴角处始终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这是一个普通的青年被流星压死,然后穿越到混沌,最后夺舍重生成下位混沌魔神黄金巨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