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年幼的琼瑶与她的两个弟弟随父母由四川成都去湖南老家探望祖父。之后,由于局势的动荡,他们一家又逃难似的踏上了赶回四川的路途。就在这次艰难的长途跋涉中,他们经受了一场生离与重逢的奇特遭遇。
与琼瑶一家同行的是两个雇来的挑夫,琼瑶与她的弟弟就坐在担子两头的箩筐里。路上他们又和同路的正率领部队往广西开拔的曾彪连长邂逅,日后,一家大小就随着这支部队一同行进。
行进了一段路后,由于挑夫不堪长途肩负,于是琼瑶就改跟曾连长骑马。当他们走到广西边境的东安城附近,在一个叫“白牙”的小镇外扎营的时候,琼瑶的母亲突然惊恐地发现坐在担子里的两个儿子与挑夫都不见了!
面对日军紧逼而来的形势容不得曾连长派人细细寻找,部队就又向前进发了。沉浸在巨大的失子之痛中的琼瑶父母却牵着他们唯一的女儿在东安城里行走。
当他们走到一个乡镇时,受到一位自称是当地县长的白发老者的热情款待。席间,县长竭力请求琼瑶的父母留下来开办教育,但琼瑶的父亲仍坚持要继续行程。翌晨,他们告别了县长,又上路了。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了另一个乡镇,县长的儿子在这镇上开杂货店。他接到县长连夜派人送的信,特地到镇口来迎接琼瑶一家,并再次挽留他们。琼瑶的父亲为县长父子的挚诚隆重所感动,当下决定接受县长的请求,再也不走了。
可是,他们只在那里住了三天。琼瑶的父亲又突然不明原因地执意要走,虽经县长父子苦劝,他们一家还是于第四天的清晨再度开始了行程。
他们乘坐在去桂林的难民火车上,一路上走走停停。多日后的一天早晨,火车停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有再开的意思,为了活动活动发麻的两腿,他们走下车来,在铁轨边蹓跶着。就在这时,忽然有个声音在对着他们大叫:
“陈先生!陈先生!陈先生!”
他们循声望去,在一个车厢顶上,有位军人正对着琼瑶的父亲又挥手又挥帽子,大呼大叫。他们跑过去,那是个负着伤的伤兵,看来有点面熟。那军人上气不接下气地、急促地嚷着:“陈先生!我是曾连长的部下!你快去找我们的连长,你家的两个娃仔,被我们连长找到了!”
他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时之间,呆若木鸡。待到缓过神来,是一阵发疯般的狂喜和雀跃,琼瑶的父亲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真的,你亲眼看到的吗?他们好吗?但是……但是……你的连长在什么地方?”
“连长在桂林!他今天才去的桂林!你们去桂林找他!孩子们找到了!找到了!他们好好的!我亲眼看到的!”那军人也很兴奋,“快去桂林!快去!”
琼瑶的父母看了看仍无动静的火车,再也无心在此干等,他们谢别了军人,拉着琼瑶,甩开大步,向着桂林城狂奔而去。
他们几乎是不停歇地连续奔跑了好几个小时,中午时分,终于赶到了桂林城。
一进城门,他们又呆住了。偌大个桂林城,满目都是驻军,而且不是一个部队的,要在其中找个小小的连长,不啻盲人瞎马。但一切都仿佛冥冥之中早有安排——他们竟在茫茫人海中又一次与曾连长不期而遇!琼瑶的父亲紧紧拥抱住曾连长,禁不住泪如雨下。曾连长急急地说:
“好了!好了!这下好了!我正准备今天下午把你的两个儿子送到乡下我的老家里去,交给我的老婆抚养,如果你们晚来半天,你们就见不到这两个孩子了!”
“他们好吗?”琼瑶的母亲边哭边问,“你怎么会找到他们的?”
“说来话长!”曾连长笑着说,“我们一直以为两个挑夫落在后面,谁知道他们早已出了东安城,走到前面去了。那两个挑夫准是发现落了单,就不安好心,商量着开了小差子。把两个孩子遗弃在一条小路上。事有凑巧,我们出了东安城,没走大路,就选了这条小路,王排长听到有孩子哭,找了过去,两个孩子正爬在一口荒井上哭呢!说爸爸妈妈不要他们了!”
在一间小平房里,分散了七天的一家人又团圆了。在一个大战乱时代里,离而重逢,这简直像个传奇故事。曾连长也是当天才到桂林的,琼瑶及父母早一天或晚一天到桂林,都将碰不到曾连长,也就找不回两个小孩了。
是谁安排琼瑶与父母遇到那位热心的老县长?是谁让他们在小镇上莫名其妙地逗留了三天、又只是三天而不是四天?是谁使他们搭上那班难民火车、又刚好遇上曾连长的部下?当时如若其中一个环节稍出偏差,琼瑶都将可能永远失去两个弟弟。每念及此,自称是个无神论者的琼瑶,也不由得感叹“命运”太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