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年的5月,他觊觎许久一直未果的美国休斯电子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正式表示可以重新考虑他的出价。这对于急切渴望打开美国市场的默多克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就在默多克得到这个利好消息之前的数周,他在一次卫星行业会议上非常自信地说:“即使没有直播电视和美国市场,天空环球计划也一样会成功。”他还别出心裁地把新闻集团比喻为卢浮宫,把美国市场比喻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
默多克这个比喻非常恰当地表明了新闻集团的实力,以及美国卫星市场的价值。对于新闻集团而言,美国市场就像是一幅世界名画,谁都渴望得到。但是,相对于新闻集团而言,美国市场更应该渴望得到新闻集团的开发,而不是把自己孤立和封闭起来。这正是蛮横的美国市场向默多克低头的重要原因。
行动指南
辩证地认识商业对手的价值和弱点,是获取成功的重要途径。
1月11日第一次进入德国电视市场
英国天空广播公司将在德国付费电视频道第一世界(Premiere World)投资29亿马克,莱奥·基尔希拥有第一世界。
——1999年默多克接受法国《费加罗报》采访时的谈话
背景分析
1999年,默多克不仅在东欧市场彻底站稳了脚跟,而且还继续扩大着新闻帝国的版图,这一年,他成功进入了德国电视市场。
默多克是通过他的卫星电视集团英国天空广播公司进军德国电视市场的。经过和德国着名的视听行业巨子莱奥·基尔希的艰苦谈判,双方达成一致,默多克将向德国付费电视频道第一世界投资29亿马克,其中,部分投资(10亿马克)以现金支付,余数以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的股票支付。基尔希将拥有英国天空广播公司4.3%的股权,新闻集团则拥有基尔希付费电视(Kirch Pay TV)24%的股权。
对于这次交易,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因为德国电视市场比英国更为拥挤,而且德国的普通家庭至少能收看35个免费频道。德国收费电视的潜在用户群其实很有限,再加上公司的客户服务做得也不是十分理想,这些都影响了基尔希收费电视公司的发展。
而这在最终导致基尔希集团不久后落败的同时,也标志着默多克第一次进入德国电视市场就获得了大胜。
进军德国市场,属于默多克扩展传媒帝国的一招妙棋,因为德国的传媒业一向发达,而与其致力于打造传媒帝国的领袖,企图征服世界,不如尽早地和强敌过招,因为你想占有世界,那就必须面对最强大的敌人。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默多克已经拥有了足够与强敌抗衡的实力和资本,否则就是鸡蛋碰石头。
行动指南
成功的企业家不能保证每笔交易都能赚钱,无法避免偶尔交易的失败,但应该与导致破产的交易擦肩而过。
1月12日重返德国电视市场
我们看到具有增长潜力的德国市场,并且相信现在是投资付费电视的最佳时机。
——2008年默多克在购买德国第一世界部分股份后的声明
背景分析
第一世界并不是默多克进入德国市场的第一个目标,此前,新闻集团已经持有欧洲广播公司RTL集团旗下VOX49%的股份。默多克此番重返德国电视市场,大有王者归来一统江湖的意味。因为他看到了德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并相信此时出手适逢其时。
2008年,默多克出资2.87亿欧元,成功地购买了德国最大的付费电视播放商第一世界近15%的股份。这是一家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公司,就在默多克出手购买该公司股份的同时,法国着名的媒体集团维旺迪也表示对其“很感兴趣”。但是,终究是默多克笑到了最后。
如同以往一样,默多克丝毫不受前期市场开发困境的影响,毫不犹豫地宣布进军德国电视市场,而就在默多克成功进入德国电视市场之后,第一世界在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上市的股价大涨26%。由此可见公众对于默多克进入德国电视市场的高度信赖。
行动指南
成功的企业家能够选取“最佳时机”登陆开发新市场。
1月15日吞并柯林斯
如果有作者要离开,会有其他作者愿意来我们这儿,因为我们将售出更多的书。
——1988年默多克在全面收购柯林斯公司之前对该公司员工的讲话
背景分析
1988年,默多克通过连续运作,以强大的实力击溃了与之竞标的一家法国出版公司,企图一口吞掉柯林斯公司。由于柯林斯公司是美国乃至世界最负盛名的出版公司之一,一直是许多世界着名作家所选择的出版公司,默多克的企图引起了出版界尤其是柯林斯公司内部员工的极大不满。就在默多克逼近柯林斯公司的最后关头,该公司的许多作者恐慌不已,当时有200多人联名写信支持公司管理部门抵抗默多克的这次吞并计划。为此,默多克毫不客气地对柯林斯公司员工说了上述这番话。
对于默多克面临的这种状况,一般人宁愿选择安抚民心、稳定形势的策略,这样不仅有利于收购计划的最终顺利实现,还可以为接手以后平稳交接与运转服务。张扬疯狂的默多克却坚决拒绝这些息事宁人的做法,就算所有员工都离开柯林斯公司,他也不会因此而放弃吞并柯林斯公司的计划,更不会因为员工的全部离开而让接手后的柯林斯公司陷入瘫痪状态。他的个性决定了他不会让步和妥协,他的管理经营能力则使他不惧怕接手“烂摊子”。事实证明,默多克此举是非常明智的,就在他全面接手柯林斯公司之后,当时极力反对他入驻柯林斯公司的员工们,只有少数人离开,绝大部分人都选择留在原公司继续服务。
行动指南
强硬的态度有时候可以更好地震慑对手,安抚民心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达到息事宁人的效果。
1月16日挑战英国“权势集团”
英国的电视广播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控制。它的节目内容和形式都是为了迎合少数精英,而不是大众。
——默多克挑战英国卫星广播公司的宣言
背景分析
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许多电视广播公司都拥有了卫星直播频道,当时英国一共拥有5个卫星直播频道,到了1986年,欧洲乃至英国电视广播公司利用卫星频道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英国已经有7家电视广播公司采用了卫星直播频道,而其中就包括默多克的天空电视频道。
此时的默多克已经开始意识到今后欧洲电视广播市场对卫星直播的依赖性,随着越来越多的卫星电视频道的注入,欧洲大陆的电视传媒必定会逐渐摆脱早期国家卫星电视独霸的局面,小功率的商业卫星电视不仅会越来越受欢迎,而且还将会在传媒报纸出版等行业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对于以经营报业出版为生命的默多克而言,如何占据越来越多的卫星电视市场,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由于他此前以海盗般的方式强行攻陷了英国舰队街(英国新闻界代称),《太阳报》翻天覆地的改版革命更是让英国人对他充满了反感,尤其让当时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卫星广播公司(BSB)对他心怀恐惧。他们担心一旦默多克拥有更多的卫星频道,那么,《太阳报》中庸俗色情的风气必将借助卫星的力量吞噬整个英国。对于一向标榜节目制作高质量、高品位的英国广播公司而言,默多克的扩张就是对英国传媒界严肃性的亵渎和挑战。为此,他们自觉地联合在一起,对默多克的扩张加以排斥。对于以实现天空环球计划为梦想的默多克来说,英国广播公司、独立电视台(ITV)、英国卫星广播公司就是与他作对的既得利益集团。默多克对此毫不示弱,公开发出上述宣言,对英国“权势集团”发起猛烈的进攻,他把矛头直接指向既得利益集团放弃大众利益、只顾迎合少数精英的错误做法。
行动指南
挑战实力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必须认清其最致命的短板。
1月17日开辟东欧新战场
应该用电视打开东欧的大门,这样做肯定会改变成百上千万人的生活。
——1988年默多克的一次演讲
背景分析
1989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东欧。就在这一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剧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激烈交锋,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最高峰。
正当大部分人还没有从这次东欧剧变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的时候,少部分聪明的商人已经开始意识到这次政治风波蕴藏的无限商机。默多克就是其中一员。他在1990年1月就飞往罗马尼亚,寻求在东欧开拓自己的传播事业的机会。
其实,早在1988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尚没有表现出一丝政治波动的时候,默多克就已经开始酝酿打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大门了。由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壁垒,西方任何商业资本的流入,都会引起东欧国家高度的敏感和警惕。对于默多克这样负面新闻累累的商人而言,想进入东欧国家商业市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默多克却敏锐地意识到了全球传播业的发展会超越政治壁垒的阻隔,毕竟电视新闻和娱乐节目有着超越政治意识形态的元素。默多克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充分发挥传媒的商业作用,标榜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传媒帝国进军东欧各国的梦想。为此,他在东欧剧变之前的演讲中,大力鼓吹用电视打开东欧的大门,这正是他为了实现传媒帝国全球化野心而作出的赤裸裸的表白。
行动指南
优秀的企业家永远不会追随商业潮流,他们做的是商业潮流的弄潮人。
1月18日抢占华尔街
不管经济形势如何变化,我都要将《华尔街日报》打造成世界上最好的报纸。
——2008年默多克参加戛纳国际广告节时对媒体的承诺
背景分析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默多克和新闻集团首席运营官彼得·彻宁一起参加戛纳国际广告节时,有媒体询问当前全球经济衰退是否会影响新闻集团对《华尔街日报》的投资,默多克郑重承诺,不管未来全球经济如何恶化,新闻集团都将继续向《华尔街日报》投资,使之成为“全球最佳财经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