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7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按文化形态划分,世界有五大文化圈,分别是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传统,经历了文艺复兴的西方文化;以斯拉夫民族为主体的东正教文化;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的伊斯兰文化;以印度以及东南亚诸国信仰的佛教文化;再就是以中国的儒家思想为传统文化的东方儒教文化。

每个文化圈里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宗教,有的甚至成为国教。例如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教;印度、柬埔寨、泰国的佛教,等等。中国的孔孟之道不是宗教,但是就其思想统治的普及和深远、人们对其虔诚的程度而言,不亚于任何一种宗教。所以东方文化也被称之为儒教文化圈。

每种文化都把自己的核心理念浓缩为非常简单的图腾。例如基督教、天主教的十字架,佛教的木鱼和袈裟。中国的传统图腾就是龙和凤。龙凤呈祥。

尽管学术界有人提出疑义,但龙却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

“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认同。

当然,“龙”的形象是一种虚构,来源于先民狩猎生涯对众多动物的崇拜。远在汉代,王充就指出了这一点。但是,它却是东方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们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

当我们徜徉于九龙壁前,漫步于紫禁城中,或伫立在太和殿内时,威武神奇、神态各异的龙的形象,使人有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真像它们就要喷云吐雾、腾空而去。但科学与理性告诉我们,龙是一种虚构的神物,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组合而成的。汉代学者王充说,龙的角像鹿,头如驼,眼睛如兔,颈如蛇,腹似蜃,鳞如鲤,爪似鹰,掌如虎,耳朵像牛。龙的这种“综合虚构”造成了它简直就是“东方文化的‘十字架’”。

跟它紧密联系却又迥然异趣的是“鸟文化”,它的图腾是“凤”。

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风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和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在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凤”的人,是中国大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孔子,他所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社会、政治、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而且对世界文化思想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古代思想家老子就以凤凰来比喻孔子,据《庄子》中记载:“老子见孔子从弟子五人,问曰:‘前为谁?’对曰:‘子路为勇。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老子叹曰:‘吾闻南方有鸟,其名为凤,所居积石千里,天为生食。其树为琼枝,高百仞,以缪琳琅开为实。天又为生离珠,一人三头,递卧递起,以饲琅开。凤鸟之文,戴圣婴仁,右智左贤。”《诗经·商颂·玄鸟》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孔子是鲁国人,而他的祖先是宋国人,也是殷商后裔,所以享有“凤”的盛誉。

显而易见,东方文化中既有龙文化,又有鸟文化。

胶东半岛是山东的一部分,胶东人与孔子可以称为同乡。就文化形态而言,应当属于“鸟文化”,可惜历来对这个问题研究得很不够,甚至把儒家文化简单地归结为龙文化的附属文化,这是因为白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为帝王所用,成为正统文化的重要支柱,掩盖了文化的本质。

龙文化很快衍变为帝王文化。

在广大的中原地区建立起一系列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他们推崇的弱肉强食的狼图腾,对一切异端都在讨伐之列。我是宇宙的核心,文化也好走极端,形而上学猖獗。

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无处无之。在中国的各个省区,都有与龙相关的名胜古迹或山川湖泊,每处都有一段美妙的传说故事。龙与不少行业也有联系,这些行业往往以与龙有关的对联作为行业的标志。这些对联对仗工整,音律和谐,用语精巧,读来妙趣横生。这里仅举几例:

广搜百代遗编,迹追虎观

嘉惠四方来学,价重龙门

——书店联

海市云深,蚊人衔宝;

蓝田玉暖,龙女量珠。

——珠宝店联

技擅雕龙,是君子器;

功成刻鹄,有高人风。

——竹刻店联

金匾秘书藏万卷,

龙宫禁方有篇。

——医家联

白雪纷纭磨雀麦,

黄龙变幻化龙须。

——面食店联

名山藏麝友,

雅座揖龙宾。

——纸墨店联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龙团。

——茶叶店联

龙文化如此强势,不仅为帝王情有独钟,而且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唯中原地区龙象万千,而且穷乡僻壤,也以“龙”为偶像,似乎东方文化就是“大一统”的龙文化。

但是,还有“凤文化”,由“鸟崇拜”衍变而来的“凤文化”,在边缘地区独立发展着。

有关学者认为,凤凰是古代先民的一种鸟图腾崇拜。从对凤凰的形象来看,是融合了古时各个不同氏族所崇拜自然物的特征,结果出现了“凤凰”这一美的图腾。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历法在农时中占主导地位,古时便以“凤鸟氏”作为管理历法的第一官职。黄帝的儿子少皋,是剡国君主剡子的祖先。鲁昭公十七年,他到鲁国访问时,鲁昭公问他:“少皋氏为何叫做鸟官名呢?”剡子回答:“少皋是我的祖先,他登位时有凤凰飞来祝贺,为了纪念鸟,便以各种鸟命名各种不同的官职,凤鸟氏,是管理历法的官。”

龙、凤凰、麒麟、龟,被称为“四灵”,除了龟以外,其他三种谁也没有见过。然而,从古至今,凤凰那美好吉祥的形象却深深留在民间大众的心中,世世代代被人们称赞着,歌颂着。因自然界中无凤凰这种鸟,我们只能从古代的有关典籍中领略凤凰的形象美姿,如《尔雅》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山海经图赞》上说凤凰有五种像字纹路:“首纹日德,翼纹日顺,背纹日义,腹纹日信,膺纹日仁。”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凤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雨弱水,莫(暮)宿风(丹)穴,见则天下大安宁”。书中引用黄帝的臣子天老的话说:“凤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鸯思(腮),龙纹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对于集众动物大成之美的凤凰,有关学者认为,凤凰是古代先民的一种鸟图腾崇拜。从对凤凰的形象来看,是融合了古时各个不同氏族所崇拜自然物的特征,结果出现了“凤凰”这一美的图腾。

所以,从古至今,凤凰那美好吉祥的形象深深地留在民间大众的心目中,世世代代被人们称赞着,歌颂着。它与龙文化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然而,渐渐地两者的位置出现了变化,尤其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龙成了历代帝王的“图腾”,其他任何人是不能用的。而凤则降为附属的位置,用于皇后嫔妃等。到了清代慈禧太后时,她为突出自己,便一改龙凤的位置。清东陵慈禧太后墓宫中的壁画,都是凤在上,龙在下,与其他墓宫的龙凤图截然不同。深受人们青睐的凤凰走进民间,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在衣食住行方面到处都有凤的身影,如穿戴有凤冠、凤鞋、凤钗;吃有凤翅、凤爪;住有凤楼;节日或婚娶喜庆时,剪个凤凰贴在室内,满堂生辉;出行有凤辇、凤扇;吹奏有凤笙、凤箫等;还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凤毛麟角等成语;给女孩子起名,如凤翔、凤丽、凤云、凤君、文凤、金凤、银凤、丹凤等。特别是凤的精神鼓舞着女性的崛起,生活在穷山僻壤的众多女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敢于拼搏奋斗,与时俱进,成为时代的佼佼者,人们便赞美她们是“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与龙文化相映成趣的是在广大边缘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却茁壮成长着另一种形态的文化——凤文化。子不语怪、力、乱、神,山东是孔孟之道的发祥地,这里更热衷于建立礼仪之邦。历史的发展使得这里圣人迭出,大有压倒“龙文化”之势。兵圣孙子是山东人,书圣王羲之是山东人;就是那被神化了的智慧之圣诸葛亮,还是山东人。处于边陲的山东,鸟文化在被挤压中顽强地发展着,养育着杰出的人才,令人刮目相看。孔孟之道更热衷于建立礼仪之邦。胶东地处边缘,它同样是凤文化的发祥地,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发展史,尽管它非正统,被挤压,不断地被边缘化。

但是从大量的考古发现来看,胶东先民的鸟崇拜已经达到了几近痴迷的程度,而且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据可查的就是地名。

凤凰是百鸟之王,成为民间最大的吉祥物。在民间具有最圣洁的信仰。地名都图个吉祥,于是就出现了耐人寻味的现象:在中原大地之外的地方,形胜之地叫凤凰山、凤凰岭、凤凰谷、落凤坡。这些地方如果在中原,则多半会改为龙岗、龙门、龙须谷。

烟台擅山海之胜,在东西通衢之侧有一个凤凰台;在南北大道附近有一座凤凰山。

总而言之,“鸟文化”是一个模糊概念,相对于中原文化,它是指在边缘地区独立发展又不断与中原文化互相交融的文化体系;相对于帝王文化,它明显地有着非暴力倾向,在文化观念上更接近民众;相对于主流文化,它在最初以及后来的若干历史时期是“非帝王之术”,因而常常被“边缘化”。但是文化现象是复杂的,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它的某些部分又可能被统治者所利用,或者加以改造而利用,上升为主流文化,或者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同类推荐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介绍了文景之治的有关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菊与刀(经典译林)

    菊与刀(经典译林)

    《菊与刀》是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公认最佳读本。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家徽,而刀则是日本武士精神的象征,《菊与刀》作者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本尼迪克特是著名美国民族学家、女诗人,是美国人类历史学派开创人博厄斯的学生,也是其学术继承人。192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从1936年起代理哥大人类学系主任。她与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一起,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形成博厄斯学派的一个支派,即“心理学派”或“民族心理学派”、“种族心理学派”。
  • 日本人与日本论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标杆性的著作,堪称中国的《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 中国版的菊与刀,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之作。
  • 老子答问录

    老子答问录

    古往今来,解读、研究《老子》一书的著作浩如烟海,仅注释和白话翻译的版本就不计其数。《老子答问录》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而是进行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即在恪守“言之有据”的原则基础上,采取今人与先哲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向非从事专业性研究的读者,深入浅出地介绍老子的生平、事迹、学说、人生观和哲学思想,点评历代研究者的种种解释和释义,并发表一些自己的“感言”,以期帮助普通的读者走近先贤的内心世界,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思想和道德的滋养,充实并完善自己。
  • 论语(全集)

    论语(全集)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是一部妇孺皆知的哲学巅峰之作。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是儒学主要的经典,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便于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研究,本书在编撰体例上对《论语》的20篇分别逐一从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评析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解读,力求以详细的解析和现代的眼光进行有实际意义的阐释。
热门推荐
  • 别了,夹边沟

    别了,夹边沟

    1958年8月28日,淅淅沥沥下了一夜的小雨还在不停地下着。上午8点多,押解我的公安战士来到我家催我上火车站。王静正坐月子,还没满月。老岳母匆匆为我整理了行装。我刚刚迈出院门,“哇——”,传来一阵孩子的哭声。我回头一看,刚满两岁的三儿子杨澍淌着满院子的泥水跑了过来,他紧紧拉住我的手不放,哭着说:“爸爸,我也要去哩!”我说:“爸爸有事,不能带你去呀!”他哭着喊着不让我走。我抱起孩子亲了亲,泪水滴在孩子的小脸蛋上。他边哭边喊:“我跟爸爸上街哩。”
  • hp心灵的救赎

    hp心灵的救赎

    哈利波特同人,纳威隆巴顿,原本是一个懦弱的小男孩。纵使心中有着真正的勇气,却也是当了许久的受气包。我想写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一个纳威是主角的故事,女主赫敏,一天一更,空闲时间多了会加更
  • 崇祯实录

    崇祯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可以使您与他人的交往变得顺利。也许,还能由此成为游刃有余的社交高手。不仅如此,您还会发现以前未曾了解的真实自我,从而进行自我启发。
  • 帝尊独宠悍妻

    帝尊独宠悍妻

    看正文。。。。。。。。。。。。。。。。。。
  • 送李兵曹赴河中

    送李兵曹赴河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Complete Account of the Settlement

    A Complete Account of the Settle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羽翼十三月

    羽翼十三月

    传说中的第十三月的时空之门,会被有着一半白色羽翼和黑色羽翼的双生审判者打开。当天空交织着白色和黑色的羽毛,蓝色的瞳孔和紫色的瞳孔的交汇,湛蓝的天空形成了一道漩涡,一片白亮到刺眼的光芒,就是第十三个月的大门……“布兰琪,不论你逃到哪里,我都会再次找到你的。”“哥哥,你放心大胆的去吧,我会在下一个世界,仍然选择守护你。”你有身上流淌着罪恶的血液,你本不该存活在这个世上,既然她选择让你重生,那么你就忘掉前世的全部记忆,作为一个寻常的魔法师生活在永恒的国度吧,切忌,一定不要用你布满鲜血的手,打开第十三个月的大门……还有那位银发血眸的少年,正在熊熊的烈火中,等待着你的归来……
  • 霸王式爱:赤王的垂恋

    霸王式爱:赤王的垂恋

    一只黄金手镯,穿越古老诡异的沙漠帝国,只为找寻一句爱情,然而我却迷失在,黄金般耀眼的赤国,落花飘零的湖畔,一头火红的长发,狭长的蓝色眼眸没有一点温度,但总觉得似曾相识,这个人,就是赤国的王?(本人第一部作品,呵呵!)(已更新完毕!!)
  • 我的体内有九尾

    我的体内有九尾

    漩涡鸣人?主角光环?什么鬼?给你一个机会,让这个世界,臣服在脚下,耍耍流氓,调戏妹纸,全凭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