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这四个壮怀激烈的大字,便油然联想起冯将军的蓬莱之行,尤其是几个耐人寻味的片断。冯玉祥一到蓬莱,县长曹长春便设宴为他洗尘。他一看酒菜很丰盛,便沉下脸说:“这样的饭菜我冯玉祥不能吃!”说完甩身离去。冯玉祥登阁之日,见四处求神问卜的迷信活动甚盛,愤然说道:“蓬莱阁原来充满了这一套把戏,到了今日,这些东西还充满了国人的心里,弄得我们连狗都不如,连孙子都不如!”遂作丘八诗一首:“蓬莱阁,蓬莱阁,迷信风尚至今打不破;吕洞宾,专祠巍且峨,东面备倭城,阁上许多仙人,县志曾载过。如今反落得颓废荒凉,七零八落。神仙们真能来守边拒敌嘛?那可算是杭州时轮金刚法会的成绩啊!”冯玉祥下榻在避风亭,阁上道士忙为之洒扫,却被冯的卫士接去了笤帚,说:“这不行,打扰百姓长官要骂我们的。”
6 月30 日,冯玉祥到城里拜谒戚继光祠,题联一副:“先哲捍宗邦,碧海丹心民族光荣垂万世;后生驱劲敌,愚忱惨淡继前贤。”又作《题戚武毅公》诗一首:“大人物,戚武毅,大战倭寇所向无敌;有学识,有经验,挫败倭寇万丈凶焰;九一八,失三省,转年热河又退兵;多伦失,滦东陷,国家存亡民族攸关,奈何摇尾乞怜于国联?!如今思武毅,只觉我们有张厚脸皮!”7 月3日,冯玉祥应邀到蓬莱文会中学为师生作演讲,其中穿插了几个小故事。一是汪精卫有一次从南京给他寄了五千元钱作生活费,他愤慨给汪回函:“这是民脂民膏,我冯玉祥不敢动用!”二是中央一次通知下午二时召开重要会议,他按时到达,结果直到三时,与会者仍未见面,他拿起粉笔在小黑板上写道:“两点开会,三点未到,谈何革命精神;几盘瓜果,半桌点心,是否民间疾苦?”丢下粉笔,愤然而去。另有一次中央开会,讨论提高工资,有人提出日本官员工资如何如何高,他拍着桌子说:“日本能占领半个中国,你们若能去占领日本一寸土地,我就同意你们的工资高过日本官员。农民一天挣不到两角钱,还得养活老婆孩子,他们的痛苦有谁关心?”
冯玉祥蓬莱之行,迄今已过去了七十多年,但是,一个旧军队领袖人物的言行,却至今发人深省,那些闪光之处所产生的强大震撼力,是极具现实警策意义的。
海不扬波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山东巡抚托浑布到蓬莱督办海防。这位大人登上云烟缥缈的丹崖仙阁,眺望着浩淼无际、微波不兴的大海,颇有感慨,信笔挥毫,写下了“海不扬波”四个大字,勒石刻嵌于蓬莱阁主阁北壁外墙,表达了这位封疆大吏企盼万里海疆太平安宁的心愿。之后,他又饬令知县王文焘,调集民工在蓬莱城北海边筑起一道数华里长的沙城。沙城上有方形青砖砌成的敌台十余座,置大炮十余门,成为抵御敌寇入侵的重要海防工程。1844年,他又命令当地官府,在蓬莱城西的紫荆山上筑起一座围墙和炮台。围墙占地13 亩,炮台上开炮眼25 处。炮台上还有瞭望台,可以布哨,以防城郭之不测。不难看出,作为一个封疆大吏,托浑布在蓬莱的所作所为,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地处海防要塞的蓬莱,军事地位举足轻重,只要能使这块疆土得以稳固,上对朝廷,下对百姓都可有个交待。
然而,从整个华夏民族来看,积弱积贫,疮痍满目,腐败无能的清王朝,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危楼残厦,纵然托大人惨淡经营,用心良苦,在风雨飘摇、吉凶难测的形势之下,又能产生多少作用呢?50 年后的1894 年,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战火蔓延到蓬莱海域。1895年1 月26 日,日军“吉野”号等三艘战舰闯至丹崖山北,发炮轰击蓬莱城。一发炮弹正中蓬莱阁北壁“海不扬波”的“不”字,幸而是一颗哑弹穿墙而过,没有爆炸,却把大半个“不”字打飞,“海不扬波”变成了“海扬波”。从此,军事重镇蓬莱,内忧外患,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一片凄凉。海不扬波与其说历史同巡抚大人托浑布开了个玩笑,毋宁说事实给了托浑布以辛辣的讽刺———没有强盛的国家和强大的海防,“海不扬波”的愿望只能化为泡影。民国时期的一位叫曲培书的诗人曾作《“海不扬波”刻石》一首,抒发了心中的愤怒和感慨:安澜海上静无波,惟有仙人可渡过。不幸甲午中日战,竟把不字爆消磨。
事实正是如此,落后和软弱必然受欺负,惨痛的历史,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因此,反对战争,拥护和平,成了我们的共同心愿。于是,我们用语言呼唤和平,用歌声赞美和平,用书画颂扬和平,用虔诚祈祷和平。更有甚者,把战车改装成烧烤车,将弹壳改成炒锅,枪杆弯成烧火棍,刺刀制成羹匙,硬是要吃出一个和平来,就有失滑稽和幼稚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侵略者一向奉战争为圭臬,决不会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对和平的拥护、呼唤、赞美、颂扬,乃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都不会使野心勃勃的侵略者放下扩张的屠刀。对侵略者的仁慈幻想,便是对自己的愚弄和欺骗,也是一种可悲与可怜。与其在肥皂泡里观赏和平的美景,不如发奋图强,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强大起来,让一切战争贩子在我们面前感到畏惧和无奈。
丹崖话亭
亭是很能代表中国建筑特征的一种建筑形式,也是人们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它的应用十分广泛,而在风景名胜中,更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景亭作为点缀,而益增景致之美。
在丹崖山的蓬莱阁古建筑群中,以亭命名的建筑物就有避风亭、卧碑亭、吕祖像亭、观澜亭、感德碑亭等。古存今圮的尚有镜石亭和海镜亭。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说,宾日楼、普照楼以及钟鼓楼,都属于亭。因为在建筑风格与形式上,它们都属于亭而不属于楼。至于人们何以将这些亭式建筑以楼相称,只能是一种习惯罢了。最早有人用了楼的称谓,后来的人们便随之沿用,久而久之,便约定俗成地被固定下来。至于它的形式与名称是否相符,就无人去计较了。而当初以亭相称的避风亭、卧碑亭和观澜亭,从建筑形式与风格上看,也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亭,但是人们都世代相袭地称它们为亭,却毫不计较它们是否为真正的亭式建筑。
在蓬莱阁的古建筑群中,不管是以亭相称的轩式建筑,还是以楼相称的亭式建筑,它们从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称为亭,但是其功能和作用却是不尽相同的。就避风亭、卧碑亭、感德碑亭以及钟鼓楼而言,是属于庇护亭,因为这些亭子对其中的物体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宾日楼与观澜亭则属于观赏亭,吕祖像亭为纪念亭,普照楼则既是灯亭又是观赏亭。在蓬莱阁古建筑群中的诸多亭子中,最有外观特色的是普照楼和宾日楼。普照楼原是一座灯亭,上世纪中期因田横山航标灯塔的启用而丹崖话亭渐失导航功能。它的主体呈六棱形,顶部斗拱,内设扶梯盘旋而上。顶层木构,六柱支撑,周匝木扶栏。它高耸于丹崖危岩,近看似危楼悬空,摇摇欲坠,远观如鹤立云端,飘然欲仙。游人在丹崖山下留影,总是喜欢以它取景,其在凌空仙阁中的标志性意义可见一斑。宾日楼位于普照楼右侧,为八角十六柱双层砖木结构建筑。楼体八棱,底层外侧明廊,楼内有木梯盘旋而上。二层周匝开圆窗八扇,眼界极阔,可观八面景致,纳八面来风,是观赏海上日出的绝好所在。
而在蓬莱阁诸亭中,最有文化底蕴的当属卧碑亭和避风亭。这两座亭子因藏有苏东坡与袁可立等大家的诗文石刻而声名远播,可谓文因亭立,亭助文传。它的文化因素,一直影响着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使其不仅具有造型之美,而且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审美内容。丹崖山上的亭,既为凌空仙阁的景观提供了最佳观赏点,又为整个海山环境增添了意韵,“亭借景扬名,景为亭增色”,从而将人们引入到一种直接可感的形象之外的富于想象的艺术境界。
丹崖古刹
在丹崖山现存的古建筑群中,大部分庙宇都供奉着道教神祇,属于佛教的庙宇只有弥陀寺。弥陀寺位于蓬莱阁山门南侧,是一座规模不大的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渐次分布,由前后两殿、东西两厢组成。弥陀寺前殿东西分列密迹金刚与罗延金刚两位护法神,东西两厢的主尊分别是武圣关羽和慧远法师,正殿主奉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正中供奉的是阿弥陀佛,这也是该庙宇称为弥陀寺之缘由。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又称“接引佛”,为净土宗敬奉的主要对象。传说阿弥陀佛原是一位国王,喜欢听佛讲经说法,所以放弃了王位,出家修行,法号“法藏”。他在佛前发下四十八愿,其中一个大愿就是:将来他成佛后,凡信奉他并读诵他的名号的人,命终之时,佛就前往,接引其去西方极乐世界。后来他经历了无数劫难,终于实现誓愿,成为阿弥陀佛,号“无量寿佛”,他所在的世界为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塑像中的阿弥陀佛,右手下垂,左手当胸,执一莲台表示“弘扬佛法,度尽世间众生苦。”据佛经记载,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中,高站于莲台上,左右分别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协侍,构成“西方三圣”的组像。阿弥陀佛胸前有一“卍”字,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与火,在佛教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
关于弥陀寺的始建时间,近年来的一些资料中标明为唐代。但是经丹崖古刹查阅明泰昌版《登州府志》,却既无文字记载,也没有在《备倭城全景图》中标出。查阅道光版《蓬莱县志》和第四次重修《蓬莱县志》,虽有文字记载,却没有标明它始建于何时。近年资料中提出的唐代建寺之说,或许出于其它史料依据。
据说,弥陀寺曾一度香火甚盛,但是到了唐武宗李炎时,鉴于佛教盛行造成建寺庙占地过多,出家人过多,严重影响赋役来源,与国家利益发生尖锐冲突的状况,发动了禁佛运动。他勒令在全国范围内拆毁佛教大寺近五千座,拆除小寺四万多座,还俗佛教徒二十六万多人。弥陀寺也未能幸免,虽然没有遭到拆除之灾,也一度僧尼还俗,门庭冷落。其实,在原来的丹崖山古建筑群中,属于佛教的寺庙不仅仅只有弥陀寺,还有千佛寺、毗庐阁和海潮庵。其中毗庐阁和海潮庵的始建时间是比较早的,明泰昌版《登州府志》中的《备倭城全景图》中就有记载。在丹崖山麓这个面积并不宽阔的水城一隅,居然并立过四座寺宇,当时佛教之盛行,可见一斑。
历史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是十分曲折的,崇佛、抑佛、弘佛、灭佛等等,可谓一波三折。蓬莱也不例外,佛教的沉浮兴衰,必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佛寺和僧人的逐渐消失还有许多其它原因。
丹崖山前的弥陀寺,不仅是丹崖山古建筑群中唯一的佛寺,也是整个蓬莱市目前仅存的一座古刹。因此,它是十分值得珍视和保护的。
丹崖石
丹崖石,无疑指的是丹崖山的石头。之所以称为丹崖,是因为该山的体表呈赭红色。朱体流丹的山崖拔海而起,被人们呼为丹崖山,名字很雅,加上仙迹胜境蓬莱阁的彰显,更使其名声远播,令人神往。丹崖山的美,还在于它与大海为伴。碧海丹崖,一蓝一红,色彩上颇有感观冲击效果。丹崖山的不凡,使它的每一块石头都增添了颜色。因此,就连当年丹崖仙阁的建造者,都没有忘记在建筑群中给丹崖石留下一席之地。在天后宫前院的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清代金石学家阮元命名“三台石”,后来登州知府张輶又称为“坤爻石”,实际是造阁者有意留下的。作为园林艺术,它是真正山水的一个缩影,是从自然山水到写意山水的创造。按照造景规则,园林的骨架是山,在园林中造山,常常以土为堆,以石为叠,堆土叠石相结合,则使园林在空间布置中显示出灵活多样来。而丹崖的本身就是自然山体,是园林的骨架,如果再按照常规在园中造山,形成山中之山,显然有些累赘。于是造阁者便巧妙地置六块巨石于院落中,蔚为壮观,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点缀作用。清人张弓的一首题咏写得好:“宫殿巍峨碧落边,云峰崛起到阶前。象坤端合娲皇炼,在地成形末补天。”
丹崖山北面是险峻的崖壁,因崖壁下面的海滩上布满了彩色卵石,被称为珠玑岩。一代文宗苏东坡有诗序谓:“蓬莱阁下,石壁千尺,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洒岁久,皆圆熟可爱”,说的就是这些被喻为珠玑的卵石。按坡翁说法,海边的珠玑石是珠玑岩的裂变而成,那么,它无疑丹崖石就是丹崖石的托胎了。这些斑斓多姿的卵石,成了蓬莱的十大景之一,便充满了恒久的生命力。卵石铺岸,迤逦东西,珠圆玉润,璀璨照人。游人多俯拾数枚,以效坡翁“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置之盆盎中,日与山海对”的雅兴。更有徐人凤的诗句格外传神:“千尺寒云锁翠微,一湾碧浪漾明玑。似从汉渚逢游女,携得双珠满袖归。”
珠玑石也好,三台石也好,都是丹崖山的骄子,它之所以身价不俗,得益于它所处的位置。因为它是人间仙境里的一道风景,便引来了无数览胜者的目光,尤其那些文人墨士的即兴题咏,赋予它生命和灵性,使它有了精神内涵。也正是这种内涵,才使它与其他山崖岩石家族有了区别。所为三分景物,七分内涵,道理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