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0000000012

第12章 怀念红高粱

村里人把红高梁称胡秫,把高粱秸称胡秸。不知什么原因前面加上一个“胡”字。也许这种作物是先祖队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耶里引来的。听老人们说,我们村祖祖辈辈都把红高梁当作主粮。

提起红高梁,我便联想、起薪名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和电影《红高梁》里那如霞似火的高粱地。

莫言是高密东北乡人,与我们平直的东南乡只隔一条胶莱河。过去胶莱河两岸土地低洼,讨庄稀少。每年夏秋胶莱河涨水,两岸一片汪洋。种低秆作物往往遭受水淹,颗粒不收。人们便选择既耐旱义耐涝的红高菜种植。据说有一年我们这里八月十五发大水,高粱地里水深齐肩,男人们拖着笸箩借着月光在水里割高粱穗:可以想象,无数个月亮在高粱地里跳跃,那是何等的凄美和浪漫啊!

青少年时期,我们村满坡都是红高梁,夜晚一个人不敢从高粱地边上走。苍白的月光投在无边无际的高粱地里,风一吹叶子刷啦刷啦响,海浪似的高粱叶,黑影白影一闪一闪的,令人胆战心惊。总觉得身后有个东西跟着走,心里一紧一缩,脑门直冒冷汗。那时候不光怕鬼怕妖,还怕人怕野兽。劫道掠路偷小孩的时有发生。狼在高粱地里吃小孩的故事听老人们讲过,很恐怖。我没见过狼,狐狸、獾、黄鼠狼倒是见过不少。夜晚我一个人很少从高粱地边走。

战争年代,高粱是青纱帐,为游击战争做过贡献。少年时代,我们把红高梁当作恶作剧的自然屏障。常以割草挖菜为名,结伴到高粱地里玩。为逃避看坡员的耳目,在高粱地里烧豆子、焖地瓜、打乌霉吃。

高粱孕穗打苞时期有的穗上长乌霉,现在知道是一种黑穗病。乌霉有实乌霉花乌霉之分。实乌霉是高粱穗没分化前在旗叶下面穗苞里长的一种黑色锥形物,吃起来面而香。在那吃不饱饭的年代,饿了到高粱地里找几个实乌霉吃可以充饥。花乌霉是高粱穗分化后形成的黑穗,披散着好似女人的头发。吃起来弄得满嘴满脸都是灰。打乌霉吃队长是绝对禁止的,怕损坏高粱。最过分的事是那次在高粱地里教训小惯孩狗剩。

狗剩是他爹五十多岁才娶妻生的。晚来得子倍加娇惯宠爱。狗剩吃得好,长得胖,又不像我们那样整天割草挖菜,很有劲。他十多岁时后脑勺上还留着一撮老毛,手里拿一张小铁锨,牵着一条小黑狗满街遛。和小朋友玩耍时一沾不到便宜就打架。打不过的就唤狗咬,用小铁锨抡。村里有个乒乓球台,他不管去得早晚,一到必须先打,不让他打就躺在台子上耍赖。谁要得罪了他,他就给你糟蹋菜园。邻居家在菜园边栽上两行葵花,长得秆粗叶壮,到了秋天既不结盘也不开花,后来才明白是他家的孩子得罪了狗剩,狗剩用麦莛创造性给葵花打了心。他爹是村里有名的二杆子,有时狗剩打了别人,他爹也去找人家的不是。村里的小伙伴都想找机会教训他。放了秋假,几个小伙伴以打扑克为名,把他引诱到高粱地里。一进高粱地,大家一开动手用胡秸将他绑在高粱秆上。小伙伴们没有对他动手脚,只要他答应三个条件就放了他。第一,不再欺负人;第二,不再破坏别人家的菜园子;第三,在外面吵架不准回家对地爹说(包括今天的事。答应了就放了他,以后再不改,还像今天这样整他。狗剩一看天地无助,直到晌天才告了饶。这次恶作剧虽然手段上有点过,但对村民、对小伙伴们以及对狗剩本人以后的成长都有益处。

及至“文革”,学校停课,我便成了一名准社员,天天离不开高粱地了。

初春,高粱下种时,我给爷爷伯伯们牵牲口。他们扶着独脚耧,边望着天上鸣叫的斑鸠布鸽,一边念叨着邓旬顺口溜:咯打咯打耩胡秫,耩得地里冒步土(尘土),长得矮了,怕兔子踩了,长得高了,怕布鸽叼了。反映了他们对收成的担心。

那时候我不懂得他们喊牲口“里里啦啦”的意思,因牲口走歪,多次受到斥责和黄牛的蹄子踩,常把脚踩得少皮没毛的。心想,干什么都有诀窍,下庄稼地也有学问。

高粱播上种以后,要用磙子压实,防止风吹失墒,出苗不齐。队长就安排我和立春赶着小毛驴拉着石磙去压地。磙子呈鸡蛋形,两头尖尖,放在垅沟里,正好中间着地。四月天,牵着毛驴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刚下过种的暄地里走,又累又饿又困。我和立春就想了个歇人不歇驴的办法。脱下小褂蒙在毛驴头上,我俩分别坐在高粱地两头,把毛驴牵进垅沟里让它自己拉着磙子顺着垅沟往前走。走到地头再把它牵进另一个垅沟,让它拉着磙子顺着垅沟往回走。我们没想到驴的聪明程度一点也不比我们差。两头驴压了一个来回,发觉没人牵它,走到地中间就站住不走了。我和立春只得到地里牵着它走。有时不注意磙子掉在地里,毛驴也不停,看来,偷懒是每个动物的本性性。

我最烦的是挖小苗。当高粱长出两个叶的时候,就要用小镢开第一遍苗。黄黄的高粱苗和谷莠杂草一个颜色,有时分不清哪是菌哪是草。蹲在地里时间久丁,腰酸腿痛,心烦意乱,往往挖掉高粱酒留下谷莠杂草。队长检查时就质问我为什么留草不留苗,说当农民不仅要分清苗和草,还要分清邵是好苗壮苗,哪是弱苖坏苗。又说,庄户眼,赛夹剪,小苗一露头,就知道哪是乌霉杆。这对我来说,真是太难了。

后来,队长因为苗和草的理论遭到批判,说他只要资本主义的苗,不要社会主义的草,违背了“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指导思想。造反派把他绑在高粱秸上批斗,就像我们小孩子恶作剧一样。

秋热像老虎。秋天的高粱穗如满天彩霞,密密的高粱林里燃着一摊火。我光着膀子钻进高粱地里劈胡秫叶子,权当进了大蒸锅,闷得喘不过气来。高粱上的蚜虫、瓢虫、红蜘蛛落在满是汗水的头上身上,像一群爬动的虱子。高粱叶缘的毛刺,划在身上又痒又痛。那时饲草缺,高粱叶又是牲畜的上等饲草,社员们劈下来捆成捆晾干垛起来为牲口准备过冬的口粮。

劈了叶的高粱秸光溜溜的,直立挺拔傈一棵棵竹子。垂下的高粱穗酷似盖着红盖头的新媳妇,流苏摆动,姿态秀美,如同含羞待嫁。这是秋的本色,天赐的珍珠,大地的骄傲,汗水的结晶。

高粱收获是一桩又苦又累的活。男人们左手搂着高粱秸,右手握住镢头,弯腰弓背,砍一棵抱一棵。镢头不能深也不能浅,深了用力大带根,浅了茬高耕地时伤人的脚。砍满了抱傈放小孩一样轻轻地放在地上。一铺一铺的高粱秸把高粱地组合成一张用高粱勒成的大床。穿红戴绿的女人们手拿刻刀,把刻下的高粱穗放进麻袋里。

高粱是粗粮。在糠菜半年粮的年代,却成了细粮。生产队分了新高粱,农民们终于可以吃上顿饱饭啦。他们锅上贴着高粱饼子,锅下煮着高粱米或高粱粥。顿顿吃高粱,连尿都带着高粱酒味,大便全是红色。有俗话,东家种高粱,西邻不敢拉红屎。这笑话在生产队时期还真演绎过一出拉红屎的故事。

有一个叫陈高粱的社员,两口子拉扯着四个孩子过日子,不去偷孩子们就挨饿,他听说鸽子会偷粮食,就到集上买来两对布鸽,回家训练调教。队里的高粱一上场,他把饿了一天的布鸪放出去。家里放一个大盆舀滴水,鸽子们到场园田一口高粱粒就回家漱进盆里,一夜间四只鸽子偷了一大盆高粱粒。陈高粱认为这个办法谁也发觉不了,结果还是被搞“四合一”挖大粪的社员发现了挖大粪的见他家圈里拉的红屎,就报告了队长。队长把他叫去,问他队里没分高粱,你家哪来的红屎。陈高粱开始不承认,一吊到粱上就说了实话。

农耕时代,红高梁不仅是粮食作物,也是经济作物。高粱米是酿酒的上品。我们这里有个兰底镇,明清时期兰底高粱酒就远近闻名。历史上曾有过“一景芝(白干)一兰底(老烧)”之说。不知道莫言先生《红高粱》里写的那个酒厂是不是兰底酒厂。可惜后来因高粱原料不足,成本高而停产。现在仍有人愿意用茅台酒换兰底产的那种70度的高粱原液。

高粱浑身是宝。高粱穗去粒后,可以扎炊帚、笤帚,用来刷锅、扫炕、扫地。穗下的莛秆可以钉盖垫、扎盘子、穿算子。高粱秸用来勒屋箔,打箔帐,晒棉花瓜干等。高粱秸用水泡湿压碎,去瓤后刮出篾子,用来扎鸡笼、鸟笼、编席子、编折子。红黄两色的篾子编出的花红席是农家子女结婚必备的炕上用品。至今经营高粱制品的手艺人仍在乡间集上挣大钱。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随着农田条件的改善和粮食种植结构的改变,农民已经很少种高粱了,一片连一片的红高粱景观不见了,高粱除了做酒,食用的意义已经不大。即便现在起了战争,也不用在青纱帐里转来转去打游击了。

火焰般的红高粱是我记忆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它给中国传统农业增添了沧桑厚重的历史感。

同类推荐
  • 物质生活

    物质生活

    《物质生活》收有玛格丽特·杜拉斯的48篇随笔、小说,涉及作者自己的作品,以及与此相关的其它方面,有关与扬·安德烈结识之事,作者本人饮酒致疾等,也是书中记述的材料。具体篇目包括《作家的身体》、《八二年10月》、《幻影纷至沓来》、《披巾的那种蓝色》、《夜里的最后一个顾客》、《化学气味》、《话语的高速公路》等文章。
  • 梁晓声自选集

    梁晓声自选集

    梁晓声的创作风格是现实主义的英雄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平民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寓言化风格。他的文字兼具作家、学者、思想者等多个维度,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与推崇。本书精选和节选了梁晓声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雪城》,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母亲》、《老师》、《黑纽扣》、《白发卡》、《红磨坊》,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鹿心血》、《鸽哨》,以及散文《龙!龙、龙》、《复旦与我》等篇章,全面反映了梁晓声的创作成就。
  • 长脖子女人

    长脖子女人

    姜淑梅老人的前两本书,《乱时候,穷时候》《苦菜花,甘蔗芽》都是讲家事、国事,回顾中国近百年来的苦难历史,属于个人色彩比较浓的回忆录。这本书是纯粹的老人讲故事,是纯粹的故事书了,有奇妙的传说,精彩的民间故事,还有各种怪谈,谈狐说鬼,是原汁原味的民间故事集。
  • 阿Q正传

    阿Q正传

    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特征的流浪汉阿Q,描画出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国人的魂灵。鲁迅的小说,素以尖酸刻薄著称,《阿Q正传》里的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超境界发挥,是鲁迅描写国民性的巅峰之作。
  • 民国的农村2:农产考

    民国的农村2:农产考

    齐如山先生在本书中介绍了华北地区土地出产的农产品的情况。华北地区出产的弄产品可以说是甲于天下,地球上任何地区出产的谷类,远不及华北多,所以华北历来号称百谷。华北地区的出产农产品的类别已经很复杂了,而每类之中又有许多种,例如高粱之中就又分几十种,谷子也有几十种,本书对其每一种的来历、生长季节甚至销售情况都有记录,这是另一种“舌尖上的中国”。
热门推荐
  • 血皮人

    血皮人

    品味人生,谈着平凡之心在神秘的世界里翱翔,以坚强笑容,驱赶心酸与耻辱,面面对未来,保持乐观……磨难过后,迎来的就是新生,凌驾于世俗之上。永恒、恒古、盘古三大神族神秘展现在在大家面前,洒脱于世,只希望追寻自由人生,修炼世界又是何等神秘?以为一切都结束了,但危险现在才降临。
  • 汝南遗事

    汝南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带你去南极

    带你去南极

    唐景亮在临时设置的讲台上向学生讲述“闲”字的含义时,一阵眩晕,差点站立不稳。投影仪上,打出的是“闲”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繁体汉字、简体汉字的字形。客观地说,这个字从最初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现在,并没有多少变化,就是门里有根木头。门里这根木头,是干什么的?唐景亮用食指指着屏幕上的字形说:“古人以前回到家,就用一根柱子顶住门板,这是为了安全。安全了,人在家里,就可以放松自己,闲了。这根柱子,保证着人们的安全和休闲,因为,古代可没有我们现在咣当一碰惊心动魄的防盗门。”学生哄的一声笑了。台下也有老师发出了嗡嗡的笑声。
  • 万万岁女娲

    万万岁女娲

    坐忘百年,梦中千年,一眼万年,万万年的日常总是如此,世人皆知神是如此顿悟升华,亦艳羡,亦无聊,可是有些个新奇的,总喜欢费些修为神力,偷抽魂下凡尝世间百态、贪嗔痴恨,不过每次被抓后,都是一轮……挨批。当女娲对上……身下人的有点怔愣的眼神时,有点机械的挪动着脑袋,看着自己以双手撑在身下人两边,两腿……不!忍!直!视!
  • 都市武林之修真诀

    都市武林之修真诀

    诸葛有书,名曰‘兵书二十四篇’,世称诸葛遗篇,中有修真诀,常人得之,百炼成仙。武林,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各据势力,风起云涌。孤儿生于都市,成于武林,缘起花都,是非之间,天道酬勤。粉丝群:204493014欢迎加入!
  • 紫星花之诗2

    紫星花之诗2

    卡亚特大陆是一片临海大陆,越往西越荒凉,最远是人类没有到过的神秘之地。大陆上的人们信仰着光明之神,却饱受妖魔的威胁。在几万年前,光明之神将危害人类安全的黑暗妖魔封印到了地底深处被称为“第九层圣殿”的地方。克里欧找到妖魔解禁的端倪,组成小队深入第九层圣殿。在这里,克里欧终于明白了妖魔王的诡计……
  • 总裁夺情:霸宠甜妻抱入怀

    总裁夺情:霸宠甜妻抱入怀

    她为了前男友吃尽苦头,人家却到英国娶了个洋妞,分手理由更是雷人——嫌弃她还保留着第一次。见鬼!情爱什么真心不靠谱,还是要个孩子比较实在!等下,这蜂拥而至的桃花是几个意思?别过来,她就想要个孩子,仅此而已!
  • 星墓

    星墓

    一个神秘而古老的家族的传人。一个多年伴随着他末日一样的恶梦。神魔的尸骨堆积。强者的坟墓。传说星星是强者的安息之地,他们真的消失了吗?不仅仅争霸,实力的巅峰不是仅仅的复仇。誓要灭苍天。
  • 想你之时花恰落

    想你之时花恰落

    人人都说萧雪墨长得小家碧玉,可那一双桃花眼的吸引力(注:可自行换词,例:勾Y)。于是美的驳论,所以美的突破驳论。人人都知贺佳云爱穿紫色长衫,但不知自家老婆的一句“单调”是推动各家富贵公子哥进入“多变紫衣”潮流的关键。都说贺公子的笑有如暖玉之暖,敢问公子“你可有冬雪化春雨之能?”“能,但只作用于爱妻。”事实则是引来春风十里,使春水初生,使春林初盛。然后在爱妻耳边蜜里调油的来一句:“不如你”
  • 22岁以后要跟对人做对事

    22岁以后要跟对人做对事

    成功靠什么?若只靠个人才华和拼搏精神,是远远不够的。成功往往都是从“跟对人,做对事”开始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刚刚走上职场,跟随一个值得跟随的人,以获得其庇佑和指点是至关重要的。唯有跟对了人,才能更好地发展,更快速地成功。同样,做对事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是获得老板或上司青睐和重用,为自己赢得成功机会的唯一途径。《22岁以后要跟对人做对事》为读者全面解析了如何才能跟对人、做对事。二十几岁的你,请跟随《22岁以后要跟对人做对事》一起开始自己的职场生涯,然后运用书中的智慧游刃有余地行走于职场,从而一步步走向事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