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这个人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白居易的诗成为评价王莽最著名的句子。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王莽“野心家”和“伪君子”的面目已经定格。他大奸似忠,一贯以谦恭、简朴、大公无私的面目示人,但最终还是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夺取了刘汉的江山社稷。结果,他和他的王朝在流民暴动和豪族叛乱中被埋葬,死无全尸,这就是“野心家”和“伪君子”应有的下场。
这张脸谱就是王莽的本来面目吗?似乎不是。胡适说他是一个大政治家,黄仁宇说他是一个大书呆子。野心家、伪君子、政治家、书呆子,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认为,王莽在本质上是一个书生,有着严重的书呆子气。他迷信书本,准确地说是迷信儒家的经典,照搬书本上的条条框框,硬是要把现实社会改造成书本上描述的大同世界、太平盛世。所以,他搞复古改革,推行井田制,平均分配土地;更改官名、爵名、地名、人名、币名,以符合古制;搞五均六筦,也就是平抑物价,重要的行业和财源由国家专营。
这些改革的依据就是经典上或传说中的千百年前的古制,至于这些古制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效果如何,王莽并不深究,只要儒家的经典上有记载,他就当成不容置疑的真理。王莽从书本上寻找解决一切现实问题的答案,用书本来裁割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这种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缺乏准备、急躁冒进的改革,是注定要失败的。这也是王莽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根本原因,一个书生政治家的悲哀。
王莽的谦恭、孝敬、俭朴、仁爱、大公无私、胸怀天下,并不能说是伪君子的表演。其中当然不乏作秀的成分,但主调是真诚的。对于这些儒家倡导的社会道德和个人修养,王莽一直忠诚地实践着。这也是书生单纯、可爱的一面。他之所以能够登上高位,靠的就是这种道德感召力,因此赢得了崇高的声望,在强大的民意推动下,他登上了至高无上的权力顶峰,和平接管了国家政权。
所以说,王莽是成也书生,败也书生。他的发迹与西汉末年的特殊社会环境和显赫的家族背景是分不开的。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浸淫社会一百多年,人们认为能够拯救社会危机的人,就是儒家的圣贤。于是,具有道德魅力和圣贤气象的王莽被时代选中,被渴望圣贤出来拯救世界的人们神化了。人们像追星一样狂热地崇拜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这种造神运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结果,王莽终于不堪重负。他挑起的是一个书生无法承载的重担——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作为书生,他不具备一个开国君主的雄才大略,除了制礼作乐,搞思想文化建设比较擅长外,他不懂军事、不懂用人、不懂治国。一发生叛乱,王莽除了对着上天和列祖列宗的牌位痛哭,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在他败亡的前夜,王莽不吃饭、不睡觉,整日整夜地研究兵书,那个场景让人觉得既可笑,又心酸。
王莽是个超我高度发达的道德超人。在他身上,似乎很少看到道德的瑕疵,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的确是个圣人。但圣人也是人,也会偶尔表露出人性的一面。王莽对自己的儿子非常严厉,曾经因为种种原因逼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但对女儿却流露出一个父亲的脉脉温情;在低谷时期,王莽也曾偶尔一次放纵,与侍婢私通,借情欲的满足来缓解内心的痛苦,还有了几个私生子女。
本书力争在史实的基础上还原一个真实的、矛盾的、复杂的王莽,至于历史空白的地方,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虚构和演绎。九十年前,胡适曾为王莽喊冤,说“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兼并’的人……两千年来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我们想借这本书为王莽说一句公道话——“这个可怜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