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人类最古老的产业
“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所以,为人类提供食物的农业就成为人类最古老的产业。在中国古代,王朝兴替,帝王像走马灯一样轮换,但历朝历代都将农业视为国家的根本。“社稷”中的“社”是指土地神,而“稷”则是指居于五谷之首的谷子(粟)。土地和粮食,像一副千钧重担沉甸甸地压在中国古代政治家的心头。对于他们来说,抓不好农业,解决不好土地和粮食的问题,江山社稷就可能拱手让人。
本书的重点是总结中国农业一百年来的坎坷与辉煌,从大国农业一个世纪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进程中汲取经验教训,寻找未来的路标。但在本书的开篇,我们愿意拿出一定的篇幅,简要回顾一下中国农业更久远的历史,如果一定要给这段历史加上一个期限的话,那是一万年。
1.从神话传说中寻找农业的源头
若要追溯中国农业的源头,我们就要走进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中。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炎黄”中的炎帝还有一个名字——“神农氏”。他是“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之一,也是中国农业的鼻祖。传说,神农的家族生活在姜水之畔,所以他们就以“姜”为姓。神农氏的母亲因为与神龙交合,产下了牛头人身的神农。后来,因为他发明了农业的耕种方法,所以被人们尊称为“神农”;而他重视五行中的“火”,又被称为“炎帝”。
在神农的指导下,人们学会了耕种、灌溉、收获以及使用农具。据说,神农发明了斧头和耒耜(一种用于翻土的农具)。他还教人们种植桑麻和养蚕,用蚕丝和麻线织布做衣,就连陶器都是他的杰作。总之,他以自己的智慧和热忱开创了古老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家庭手工业,为我们的先民开启了农业文明的大门。
有趣的是,神农氏还发明了五弦琴,大家干活累了,可以弹上一曲,唱上一段。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出祖先们围着篝火,披星戴月,且歌且舞的场景。这样看来,神农氏还是一个懂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英明领导者。
为了找到可以食用的植物,神农不惜以身犯险,遍尝百草。在这个危险而痛苦的过程中,他一次次中毒,又一次次幸运地找到了解毒的方法,最后不但找到了可供人类种植和食用的谷物,还发明了最早的中药。所以,神农的另一个荣誉头衔是“药王”。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就叫《神农本草经》。
实际上,这位伟大的神农氏只是一个缩影,在他身后,是无数流淌着血汗,与大自然英勇搏斗着的先民。遗憾的是,在那个原始的时代,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他们的智慧和探索、生平事迹只能口耳相传。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事迹被浓缩、演绎,又融入了后来者的祈盼和幻想,成为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无所不能的英雄人物。
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这同样与我国古老的农业有关。水是农业的命脉,但在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还没有驾驭水的能力。他们因为干旱而焦虑,因为洪水泛滥而恐惧。于是,他们在图腾崇拜中寄托自己的希望,寻找精神慰藉。最初的龙的形象千奇百怪,有的像蛇,有的像鳄鱼,有的像蜥蜴,总之多多少少与水有关。当龙的形象定格之后,它也就具有了呼风唤雨的能力,它生活在水中,统领着江河湖海、雨露甘霖。人们向它叩拜、祈祷,期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透过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我们可以触摸到襁褓中的中华民族与农业之间的脐带。农业,这个人类最古老的产业,在这片同样古老的土地上生根、成长,哺育了我们的祖先和他们的后裔。而真正要把中国古代农业的历史轨迹梳理清楚,仅仅有神话传说是不够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为我们勾勒出这段久远历史更清晰的轮廓。
2.往事越千年,弹指一挥间
在世界范围内,有三个主要的农业起源中心:东亚(中国)、西南亚和中南美洲。刀耕火种的中国原始农业与其他地方相比,保持着自身的特点。中国北方主要种植粟(俗称“谷子”)、黍(shǔ,果实称“黄米”),南方种植水稻;西亚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中南美洲主要种植马铃薯、倭瓜和玉米。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猪、狗、鸡和水牛;西亚则以饲养绵羊和山羊为主;中南美洲饲养羊驼。
大约4000多年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前后,中国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开始向以“铁犁牛耕”为代表的传统农业过渡。人们通常将这段漫长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虞舜经历夏商周直到春秋时期,这是中国古代农业的青铜时代。青铜制造的农具,如青铜、青铜铲、青铜锄、青铜镰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这一时期农业的标志是一种被称为沟洫(xù)的农田排水系统。最小的排水渠被称为“畎(quǎn)”,然后依次加宽加深,分别是遂、沟、洫、浍(kuài),这些大大小小的排水渠纵横交错,形成农田排水网络,将田间积水排泄出去。相传,沟洫是大禹治水的杰作。而农田被沟洫切割成一个个百亩左右的方块,分配给农民,就是“井田制”。
我们现在常说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的五谷和六畜,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在中国古代,“五谷”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稻、黍、稷、麦、菽(shū,豆);另一种认为是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中心在黄河流域,而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六畜”指的是马、牛、羊、猪、狗、鸡。猪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最主要的家畜。家字由“穴”和“豕(shǐ)”组成,豕就是猪,穴是容身之地,说的不好听点,家就是猪窝的意思。
第二阶段:从战国历秦汉魏晋直至南北朝。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革命主要是铁犁牛耕的普及,与之配套的用于碎土和平整土地的工具——耱(mò)和耙(pá)也出现了。还有用于加工谷物的风车、杵臼和石磨等。
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开始兴建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如魏国的西门豹和史起在河内(河南北部与河北西南部)建造的漳水十二渠以及韩国水工郑国为秦国修建的郑国渠。战国末期,韩国国力衰弱,随时都可能被强大的秦国吞并。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走投无路的韩桓王想出了一个馊主意——“疲秦”,让韩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师郑国前往秦国,游说未来的秦始皇在泾水和洛水之间兴建大型的水利工程,以此来消耗秦国国力,让它无暇东顾,缓解韩国的灭亡危机。
郑国成功地说服了秦始皇,连接泾水和洛水的灌溉水渠很快就开工建设了。不久,秦始皇得知了韩国的真实用意,一怒之下,要将郑国处死。郑国坦然地对秦始皇说:“虽然我最初是以韩国间谍的身份来的,但这条水渠一旦建成,利在秦国。我只不过为韩国延长了几年的寿命,而对于秦国来说,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深谋远虑的秦始皇被郑国说服了,历时十年,郑国渠终于建成。这是关中地区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绵延300多里,灌溉了数以万顷的良田。秦国的国力因之大增,从而奠定了吞并六国、混一六合的基础。对于当初想以此来疲秦的韩王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曲辕犁是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它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犁普遍使用前,耒耜最主要耕作工具。使用畜力牵引的耕犁从春秋战国才开始逐渐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
春秋时,齐桓公讨伐北方的少数民族山戎,将当地种植的“戎菽”(大豆)带回了中原,到了秦汉时期,大豆已经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汉代以后,用大豆加工成的副食品——豆豉、豆芽、豆腐、豆酱相继出现,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以前,小麦是用来煮饭的,即“粒食”,这一时期,由于石磨的发明,人们把小麦磨成面粉,加工成各种可口的食物,统称为“饼”——馒头被称为“蒸饼”,面条被称为“汤饼”,芝麻烧饼被称为“胡饼”。蔬菜的品种日益丰富,如从西域引进的黄瓜、香菜、大蒜、豇豆、豌豆、苜蓿等;自己培育的有白菜、茭白等。
由于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养马被上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汉武帝时,官营牧场养马达40万匹。为了改良马种,汉武帝不惜重金,甚至诉诸武力,引进了乌孙马和大宛马等优良种马。最初,汉武帝希望用和平手段取得著名的汗血宝马,他铸造了一匹金马,组织了一个100多人的使团,前往大宛国。使团跋涉万里,终于到达了大宛国都城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遗憾的是,大宛国的国王更爱自己的汗血宝马,对汉朝送来的金马并不感冒。更糟糕的是,汉朝使团在返回途中遭到洗劫,金马被抢走,使者遇害。汉武帝获悉后,勃然大怒,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派将军李广利率领数万铁骑远征大宛国,结果出师不利,军队损失十之八九。倔强的汉武帝并不甘心,3年后,再次派李广利带领6万汉军、3万匹马、10万头牛发动第二次远征。由于大宛国国内政局动荡,遂决定与汉朝议和。李广利挑选了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的3000匹,班师回国。
汗血马体型健美、听话、奔跑速度快,适合长途跋涉,是优良的战马。据说,汉军骑汗血马上阵,这些汗血马可能是经常参加阅兵和表演,竟然在战场上表演起舞步来。敌军骑的蒙古马见汗血马身材高大、体形健美、英姿勃发,被吓得掉头就跑,不战自溃。
第三阶段:自隋唐五代至宋辽金元。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中国传统农业的重心由黄河流域向南方转移。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推动了南方的农业开发,“苏湖熟,天下足”,南方成了天下粮仓。著名的曲辕犁,又被称为江东犁,就出现在南方。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农田灌溉工具的发展。早在春秋时代,利用杠杆原理提水的桔槔(jiégāo)就已经出现;汉代出现了提取井水用的轱辘,东汉末年出现了翻车,主要用于街头洒水,后来经过三国时马均的改进,开始用于灌溉,并逐步由手摇发展成脚踏,后来出现了畜力牵引和水转翻车;唐代则出现了筒车,发展到宋元时期,有了畜力牵引的筒车和高转筒车,高转筒车能将水引到七八丈的高处。
这一时期,粮食作物中稻麦已经取代了粟的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蔬菜中葵(冬苋菜)的地位也被萝卜和白菜取代了。引进的蔬菜则有菠菜、莴笋、丝瓜、胡萝卜、芥(gài)蓝等。我国从西周时就开始种植茶叶。到了唐代,饮茶的习俗风靡全国。从唐代开始,政府用茶叶向北方和西藏的少数民族换取军马,被称为茶马贸易。经营茶马贸易的商队在崇山峻岭之间开辟出一条条险峻的通道,被称为“茶马古道”。唐宋元时期,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与丝麻并列的另一种重要纤维作物,并且后来居上,成为中国人最常见的衣被原料。
我国的养鱼业这一时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变化。中国人最早饲养的主要是鲤鱼,唐朝建立后,因为李鲤同音,就禁止老百姓饲养和捕食鲤鱼,无奈,人们只好改养青鱼、草鱼、鲢鱼、鳙(yōng)鱼,也就是我国的四大家鱼。
第四阶段:明清时期。由于人口激增,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向纵深发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新的高产粮食作物被引进,包括玉米、甘薯、马铃薯等,花生和烟草也被引入我国,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甘薯原产美洲,由航海家哥伦布带回欧洲,在面见西班牙女王时,哥伦布将它呈献给女王。后来,西班牙的水手将甘薯带到了菲律宾。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长乐人陈振龙不顾西班牙殖民政府禁止甘薯出境的禁令,将薯藤带回中国。恰好遇到福建灾荒,甘薯种植成功后,救活了无数灾民,引起轰动。明朝末年,徐光启从福建引种甘薯,以缓解江南灾荒,甘薯在中国逐渐普及开来。
中国传统农业就是在与游牧民族和外国农业的交流和碰撞中,不断地演进、成熟,从而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经历一万年风吹雨打,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