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5200000005

第5章 德政(1)

德政,即孔子说的“为政以德”(《论语·为政》),通俗地说就是以德行来统领政治。对于这种关系,孔子打过一个比方,说德行作为施政主体,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中心,法治、政令等其他措施就像小星星一样环绕四周(《论语·为政》)。

德政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方略。西汉时贾谊向文帝上书,把国家政权比喻成大器物,说要想使它牢固,必须放置在可靠的地基上,地基选不好,政权稳定不了。贾谊举了两个例子,正面的是商朝的汤王和周朝的武王,说他们用来安放器物的地基是仁、义、礼、乐,也就是德政,结果政权传续了几十代。反面的是秦始皇,他选的地基是苛政酷法,政权只存在了两代(《资治通鉴》卷14)。

德政的实施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教化,通过以主流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来教育人,改变人;一个是表率,通过以官员为主的榜样的示范作用来引导民众。德政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一个“好”字,是通过好的目标、好的内容、好的标准、好的施政者、好的榜样培养好国民。

(一)教化

要义

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卫国,发现这里人力资源丰富,是实现政治抱负的理想之地。学生冉求问,有了这么好的条件,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孔子答:“富之。”使民众富裕。冉求又问,如果民众富起来了,再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孔子答:“教之。”教育他们(《论语·子路》)。

对于政治,刘向曾分出三种方式,即王者、霸者、强者。王者以仁德教化民众,霸者以势力威慑民众,强者以暴力胁迫民众。三种方式各有自己的对象,其中王者为大,适用于绝大多数人,是治政首要的和根本的方式;霸者其次,对象是那些经过教化而没有多少改变的人,对他们必须以势力进行威慑;再不管用,就只能交给强者了,用暴力进行惩办,处以刑罚(《说苑·卷七·理政》)。

教化的基本思路是治世先治人,治人先治心;人心摆正了,政治自然清明了。

故事

攻心为上

重耳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晋国继任国君,是为晋文公。仅一年,按捺不住雄心,打算动员民众征伐诸侯。

大夫子犯认为条件不成熟,说:“不行。晋国民众还不懂得什么是道义,为什么不借着安定周天子的王位来昭示道义,以教育民众呢?”这一年,天子周襄王的弟弟叔带作乱,周襄王逃到邻近的郑国避难。晋文公接受了子犯的意见,出兵帮助周襄王在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恢复王位。

事情结束后,晋文公问:“这下可以动员民众征伐诸侯了吧?”子犯摇摇头:“不行。晋国民众还不懂得什么是信用,为什么不借着讨伐原邑来表示信用,以教育民众呢?”原邑是一座城市,不服从晋国管辖。晋文公决定出兵原邑,以3天为攻城期限。结果没有攻下来,晋文公下令撤兵。原邑人被对方的信用所感动,开城投降。

回来后,晋文公问:“这下可以动员民众征伐诸侯了吧?”子犯仍旧摇摇头:“不行。晋国民众还不懂得什么是礼制,为什么不借着阅兵来展示礼制,以教育民众呢?”于是晋文公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建立上、中、下三个军,中军为全军主体。任命郤縠(xì hú)为中军元帅,同时担任执政大夫,统领军政大权,命令郤溱(zhēn)辅佐他。

一切都安排好了后,晋文公问:“这下可以动员民众征伐诸侯了吧?”子犯点点头:“行了。可以动员民众了。”晋文公倾全国之力,亲自统率大军讨伐曹国、卫国;威逼楚国,迫使它撤出驻扎在齐国边境的驻军,撤回围困宋国的军队,最后在城濮(今河南省范县南)决战中击败了强大的楚军。

晋文公终于称霸天下。(《国语·晋语四》)

治国的两手

学生冉雍问孔子:“我听说,如果刑罚运用到极致,势必排斥政令;如果政令运用到极致,势必排斥刑罚,二者必居其一。夏朝桀帝和商朝纣帝统治的时候,就是只靠刑罚而不使用政令;周朝成王和康王统治的时候,就是只靠政令不使用刑罚。是这样的吗?”

孔子道:“不能这么说。在圣人那里,政令和刑罚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并用的。”

“噢,是这样。”冉雍自语道。

“不过,”孔子说,“最上乘的做法不是你所说的政令和刑罚,而是教化。具体说,就是以仁德来感化民众心灵,以礼制来统一民众行为,然后再以政令来要求大家,再然后才是用刑罚来禁止人们犯罪。为什么这么排列呢?就是为了尽量不使用刑罚。”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制定刑罚呢?”冉雍不解地问。

“因为总有一些冥顽不化之徒,不服教化。”孔子说,“讲道理,他们不听;发布命令,他们不从。这些伤风败俗的人无可救药,没有办法,只好采用刑罚进行处置。刑罚用在人身上,是大事,一定要符合天道,同时也要坚决,不能手软。刑就是侀(xíng),侀乃定型之意。所以罪名一经确定,便不能更改,必须坚决执行。”(《孔子家语·卷七·刑政》)

孔子的裁决

孔子52岁那年,受命为鲁国大司寇,掌管全国的刑法和治安。

有一对父子闹矛盾,父亲找孔子告状,孔子下令把父子俩关押在同一间牢房里,3个月没有判决。直到父亲主动撤去诉讼,孔子才做出决定,放他们回家。

执政大夫季桓子很不高兴,说:“大司寇欺骗我。从前他一再告诫我,治理国家必须首先推行孝道。这倒好,父亲状告逆子,我正打算杀掉这个不孝的东西以贯彻他的主张,可是大司寇却把逆子放了。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的学生冉求在季桓子那里当家臣,把这话传给老师。孔子叹了口气,说:“唉!身居高位的统治者,不去履行教育民众的职责,只是一门心思想着惩罚下面,这种做法毫无道理。不进行孝道教育,出了逆子,便施之以刑,等于滥杀无辜。难道罪责在百姓身上吗?不跟百姓讲明道理,却追究他们的罪责,是暴虐的表现。”

冉求问:“怎么做才对呢?”

孔子说:“最根本的是教育,讲述道理使民众信服。民众没有了迷惑,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就用不着刑法了。但现在不是这样,统治者放弃了教育,一味地依赖惩罚,刑法名目日益繁杂,怎么样?解决问题了吗?没有!盗贼越来越多。3尺高的陡坡,即使是4匹马拉的空车也上不去,因为坡度直上直下。百丈山峦,即使是一匹马拉的货车也能上去,因为上山的道路很平缓。如今道德衰败已经很久了,尽管刑法很完备、很严厉,又怎么能够保证民众不触犯呢?”(《孔子家语·卷一·始诛》)

孔子的政绩

鲁国有个羊贩子,人称沈犹氏,羊出售之前先让它饮水,喝得饱饱的,再拉到市场上去。市场上风气也不好,牛马贩子大多不诚实,谎话张口就来。

社会风气也有问题。有一位公慎氏,妻子淫荡,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睁只眼闭只眼。还有一位慎溃氏,生活奢侈不说,还蛮横不讲理,谁也惹不起。

这时,孔子出任掌管国家刑狱的大司寇,消息传来,沈犹氏停止了给羊注水;牛马贩子明码标价,诚实地对待卖主;公慎氏休了他老婆;慎溃氏不敢在鲁国继续居住,迁到别的国家去了。

从前,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和孟孙氏两家的城邑很大,几乎可以跟国家的都城媲美,而按照礼制,大夫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在孔子担任大司寇期间,这两家拆除了自己封地上的城墙,齐国也归还了所侵占的鲁国土地。

孔子任大司寇不到两年,社会风气大变。道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拿回家里;市场上没有人报虚价;在打猎和捕鱼这样的活动中,长者得到优先;看不到头发花白的人背着沉重的东西走路。

这些都是实行教化的结果,单靠法律是办不来的。(《孔子集语·卷十二·事谱上》)

子贱治单

孔子有个学生叫宓子贱,被鲁国君主任命为单(shàn)父(今山东省单县南)的县长。他到任时间不长,就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拥护。

孔子问宓子贱:“告诉我,你是怎样使单父得到治理的?”宓子贱答:“我时不时地开仓赈济,救助贫穷百姓,补助困难百姓。”

孔子摇了摇头,说:“这只能使一部分民众亲近你,所以还不是最根本的。”宓子贱又说:“我奖励有本事的人,聘用有道德的人,辞退不称职的人。”

孔子仍然摇摇头,说:“这只能使士人亲近你,所以也不是最根本的。”宓子贱说:“我到了单父,侍奉如同父亲一般的人,有3位;侍奉如同兄长一般的人,有5位;像朋友一样对待的人,有12位;像师长一样尊敬的人,有1位。”

孔子点点头,说:“侍奉如同父亲一般的人有3位,足以作为孝道来教化民众了;侍奉如同兄长一般的人有5位,足以作为友道来教化民众了;像朋友一样对待的人有12位,足以能够避免被蒙蔽了;像师长一样尊敬的人有1位,足以能够做到心思清明,算无失策,行无败绩了。哎——”孔子望着自己的学生说,“可惜了!你宓子贱如果能够担当大任,说不定能够建立尧帝和舜帝那样的功绩呢。”(《孔子集语·卷十论政》)

齐国与鲁国交战,大军路过单父,正赶上小麦成熟,民众慌作一团。几位父老提出,不如让百姓出城抢收麦子,谁抢到手就是谁的,这样既可以增加鲁国民众的收入,又可以避免粮食落到敌人手里。

宓子贱没有答应。父老们提了几次,宓子贱就是不松口。

结果麦子被齐军收走了。

鲁国执政大夫季孙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派使者去见宓子贱,责备道:“鲁国的农人辛勤劳作,不畏寒暑,好不容易等到麦子成熟,却眼睁睁地看着粮食落到他人手里,这不是太惨了些吗?如果你事先不知情也就罢了,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父老们一再提醒你,你却置若罔闻,你的做法真让人费解,难道这能说是为国家着想吗!”

“怎么不是?”宓子贱答道,“麦子年年长,今年遭到损失,明年还可以再种。但风气就不一样了。如果允许人们去抢收麦子,混乱之中,就会出现趁机收割别人麦子的情况。这无疑会助长不劳而获的思想,到时候还有谁肯去老老实实地耕作呢?更可怕的是,有人会因此而离心离德,对敌人产生好感,巴不得齐军入侵,因为这可以为他们提供发财的机会。这就是我不同意抢收麦子的原因。这样做,虽然损失了一年的收成,但却保住了人心。只要人心在,往后年年都会有收获。请考虑一下,哪种做法更好呢?”

使者把宓子贱的话转达给了季孙。季孙羞愧得脸都红了,说:“如果地面裂开道缝,我真想钻进去,哪有脸见宓子贱呢?”(《孔子家语·卷八·屈节解》)

什么官职最重要

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灵公问大夫史鱼:“治政以哪一种官职最为重要?”回答是:“刑狱官最重要。办理案件如果出现差错,处死的人不能活过来,砍断的肢体不能再接上,所以说刑狱官最重要。”

没多久,子路进见卫灵公。灵公把史鱼的话说给子路听。子路认为史鱼说得不对,道:“军政官最重要。国家之间发生战争,两军对垒,军政官擂鼓指挥战斗,一招不当,死者数万。致人死命是大过错,而害命如此之众,所以说军政官最重要。”

没多久,子贡进见卫灵公。灵公把史鱼和子路的话说给子贡听。子贡说:“太没见识了!从前大禹跟有扈氏部族作战,对垒三场,有扈氏就是不服。于是大禹回军,实施教化,只过一年,有扈氏便请求归降。试问,消除了引发民众争斗的原因,刑狱官还办什么案?不摆设武器铠甲,军政官还擂什么鼓?所以说推行教化的官最重要。”(《说苑卷七·政理》)

一比一万

晋国卿大夫中行寅(荀寅)将要出逃,把为他主持祭祀祷告的人叫来,打算加个罪名惩罚他。

中行寅说:“你为我做祷告时,用于祭祀的牲畜不够肥大吧?祷告之前你的斋戒不够恭敬吧?正是你的缘故,我国破家亡,你怎么说?”

那人答:“过去先君中行穆子只有简陋的战车10乘,却不因为实力单薄而发愁,担忧的是德行和道义的不足。如今您有漂亮的兵车100乘,从来不担忧德行和道义的欠缺,唯恐实力不够。于是便加紧修造车船,修造车船就要加重税赋,税赋加重了,民众就会不满,或公开指责,或私下诅咒。既然祷告可以使您的封国受益,那么诅咒也可以使您的封国受损,我一个人祷告,全国人诅咒,一个人敌不过一万个人,国家不灭亡才怪!”

中行寅满面惭愧。(《新序·杂事第一》)

柔和之道

陆贾时时在汉高帝刘邦面前称道《诗经》《尚书》。刘邦听着心烦,骂道:“狗屁!你老子是在马上打下的天下,哪里用得着《诗经》《尚书》!”陆贾争辩道:“在马上得到天下,难道也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商朝汤王、周朝武王都是逆上造反取天下,然而却顺势怀柔守天下。文武并用,才是长治久安的方法。当年吴王夫差、晋国执政大夫智伯瑶、秦始皇,都是因为穷兵黩武最后招致灭顶之灾。假如秦国吞并天下后,推行仁义,效法圣王,陛下今天哪能拥坐天下!”

刘邦面现愧色,说:“请你试着帮我总结秦国所以丧失天下,而我所以得到天下,以及古代国家成败的道理。”于是陆贾大略阐述了国家存亡的征兆,共成文12篇。每奏上一篇,刘邦都称赞叫好,左右齐呼万岁。该书被称为《新语》。(《资治通鉴》卷12)

同类推荐
  • 智谋与孙子兵法

    智谋与孙子兵法

    人非智不得以独善其身,无谋不足以兼济天下,君子退则格物致知,修身养性以得人生之理;进则迎风斩浪,奋力拼搏而求志向之逞,这一切都缺不了智谋。中国古代论述智谋的书籍,当以《孙子兵法》为高。孙子所著十三篇兵法虽然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但是其中的许多哲学思想和观点却都古今通用,足以为今人之师。而且,《孙子兵法》虽然是一部军事学著作,然而难能可贵的是里面却大量涉及道德修养、社会科学、行为学等内容,并且与很多西方哲学思想不谋而合,甚至更胜一筹。自成书以来,孙子兵法任凭两千五百余年的洗礼,历经无数烽烟战火的磨砺,依旧展现出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难怪被称为“镇国之宝”“兵家之祖”。
  •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本书收录的内容,或摘自《参考资料》、《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或摘自公开出版的相关图书,或摘自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或根据电视访谈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其中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由于本书中选录的外国政要都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个别的人物、地名之外,书中未作专门的注释或说明。
  • 衰落还是转型: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变化研究

    衰落还是转型: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变化研究

    本书以中外学术界激烈争论的“政党衰落”问题为切人点,考察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对政党模式的演变造成的影响,分析政党与选民、政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政党组织结构的相应变化,肯定政党在当代西方国家中所发挥的表达和整合各种利益、政治动员、录用政治精英、维持政府运转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指出西方政党政治中存在着脱离选民、疏远社会等不利于政党长远发展的倾向。
  • 党的优秀儿女

    党的优秀儿女

    林祥谦(1892—1923年),福建闽侯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1923年2月7日,林祥谦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31岁。
热门推荐
  • 国民女神太高贵

    国民女神太高贵

    (未完结,是坑勿跳)(执事型男主,男女主有隐藏身份)传闻,帝都秦家大小姐,生性尊贵慵懒,笑起来的时候就如同黑玫瑰一般的绝情糜艳。传闻,秦家大小姐的男人,高冷清贵,目下无尘,优雅的如同古世纪的贵族。但众人却不知,这秦家大小姐的男人,也是她的管家,并且还有偏执症。“小姐,这个男人是谁?”男人抓住了女孩的手腕,眸色猩红,看着她。女孩抬眸,浅笑道:“你儿子。”
  • Ivanoff

    Ivanoff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能巨星奶爸

    全能巨星奶爸

    傻兔新书,黑粉到巨星从滚出娱乐圈开始,欢迎收藏哟!(小秘密:萱萱可能会出现哟~)。群:724303781
  • 我的第一本理财书

    我的第一本理财书

    本书从理财的心理准备及理财的实际操作两方面对个人和家庭理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全面地讲述了理财的各种方式、方法,为投资者系统地学习理财知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兼容,各种实例的穿插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基本理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不仅延续了以往理财类图书的理论基础,更深入贴近实际,包含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在进行理财时应如何操作、如何规避风险。本书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理财方向,并辅以各种典型事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佛说出家缘经

    佛说出家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水云剑侠录

    水云剑侠录

    武侠二字,武为骨,侠为魂,骨建其身,魂筑其根。这里没有穿越重生的戏码,主角亦没有系统金手指的加成,当然本书所写的,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武侠故事,这只是属于作者心中的,一个武林神话。所谓,一腔热血,瘦马锈剑走天涯;两袖清风,寒舍浊酒半碗茶。三山五岳,江河湖海可为家;四合八荒,乱世红尘也做侠!
  • 知道

    知道

    作者吴克敬老师曾获多个文学奖项,写作经验丰富。本书是他的散文随笔集。作者在写作时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时代有机结合,通过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写出了独特的人生感受,反映了人性的本质和对真善美的追求。《知道》比一般散文更具故事性,可读性更强,生活的色彩和跳跃在该书文字中可见一斑。
  •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经商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还是一门复杂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学问。傲生意必须先做好人,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商场上驰骋拼搏,屡战屡胜的能手,也必然是人情练达的行家。经商不仅需要精明的头脑,更需要丰富的经验。用智慧经商不是耍手腕,而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操作技巧和办事方法。一个人经商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他的智商,还直接受制于他的情商、财商。只有具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和经验,才能笑傲商场,立于不败之地。
  • 重生之女配的逆袭

    重生之女配的逆袭

    前世学业成渣的夏梓晴被人陷害致死华丽丽的重生到十年前。上辈子因自卑而胡作非为的夏梓晴过的稀里糊涂,把心如蛇蝎的堂姐当成女神,却对身边对自己好的男神视而不见,还误会他要抢夺属于自己的东西。重生一次,谜底揭晓,她要逆转所有人对自己的偏见,顺手虐虐贱男渣女,全当娱乐自己了。男神:其实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你……夏梓晴:尼玛,果然是个阴谋!
  • 诱宠萌妻:腹黑邪少求放过

    诱宠萌妻:腹黑邪少求放过

    婚礼当天,她被继妹抢了老公。父亲突然病故,遗产却由继母独揽。迷糊中被陌生男人夺了初夜,她被冠上荡妇罪名,人人喊打。一夜之间她从千金小姐沦为过街之鼠。绝望中那个夺她初夜的男人伸出了一只手,“想报仇?给我生个孩子我帮你。”到底他伸来的手是希望还是魔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