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5200000006

第6章 德政(2)

后来西汉天下被王莽葬送,刘邦后人刘秀南征北战,建立东汉政权。刘秀回到故乡南阳修葺先人墓园祭庙,设宴款待宗族。他的女性长辈们很是高兴,说刘秀打小就谨慎守信,与人交往不善应酬,只是一味遵守柔和罢了,不想今天竟能如此辉煌!刘秀听后大笑着说:“我治理天下,也要推行柔和之道。”(《资治通鉴》卷43)

推行教化的组织保证

东汉顺帝时,尚书令左雄上书说:“郡太守、封国相和县令等官员中,政绩显著的人,可以就地增加官秩,不要调动;不是为父母守丧,不许离职。不遵守法令,不服从王命的人,应实行终身禁锢,永远不许为官,即使遇到赦令,也没有他们的份儿。对于受到弹劾而弃官逃亡不接受法办的人,应该将其全家流放到边郡,以惩戒其他官员。对于直接和民众接触的官吏,一定要选用家世清白、有从政能力的儒生来担任,减免他们的赋税,增加他们的俸禄。任期满后,丞相和州郡才可以征召保举。如果能这样做,就可以从途径上堵塞作威作福,从开端上断绝弄虚作假,从事务上减少迎来送往,从根源上止息横征暴敛,走正路的官吏就能够推行教化,全国各地的民众就能够各得其所。”(《资治通鉴》卷51)

教化以人情为前提

东汉末年,丞相掾和洽对曹操说:人跟人不一样,各有各的才干,各有各的品德,所以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人才。以过分的俭朴来约束自己是可以的,但用来要求别人,兴许就会造成失误。如今朝廷上的舆论是,官吏中凡是穿新衣乘好车的人就被指责为不清廉;而不修饰边幅身着破旧衣服的人,则被誉为清廉高洁之士。结果士大夫们收藏起车子,去掉装饰,故意弄脏自己的衣裳,有的高官甚至自己携带饭罐去府衙上班。

和洽说:“树立榜样以供众人仿效,最好遵循中庸之道,这样才能坚持下去。如今一概提倡这些令人难以忍受的行为,用它来约束各个阶层人士,虽然可以勉为其难,实行于一时,但定然造成疲惫,绝不会长久坚持下去。传承教化,务必通达人情;凡是过分怪异的行为,一定包藏着虚伪。”

曹操认为他的见解很好。(《资治通鉴》卷66)

曹操为什么不敢当皇帝

东汉末年,孙权上书向魏王曹操称臣,劝曹操顺应天命,即位称帝。曹操把孙权的信给大家看,说:“这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侍中陈群等人都说,曹操应该登基称帝。曹操答:“如果上天要我做皇帝,我还是当周文王吧。”

司马光评论道:“教化,乃是国家的紧急要务,而俗吏却不给与重视;风俗,乃是天下的大事, 而庸君却放在一边。只有明智的君子,经过深思熟虑,才知道它们的益处之大,功效之深远。”

司马光从东汉光武帝刘秀说起,经过明帝、章帝,认为他们始终坚持以教化为政,广施恩德。到了和帝,开始出现乱政,但刘氏政权仍然能够延续,其原因就在于前代遗留的教化和德政已经深入人心。到了桓帝和灵帝,国政进一步恶化,董卓乘机夺权,袁绍等人借机向朝廷发难,逼得皇帝流亡,宗庙荒废,王室倾覆,百姓遭殃,汉朝的生命便结束了,无可挽救。然而就是到了这一步,那些手握重兵、割据一方的人,仍以尊崇汉朝为号召。司马光最后说:“以魏王曹操的粗暴强横,加上所建立的巨大功业,尽管想当皇帝的野心一再膨胀,但直到去世,也不敢废掉汉朝皇帝,取而代之。难道是他做皇帝的欲望不够强烈吗?不是,是因为畏惧名义而不得不克制自己罢了。由此看来,教化怎么可以轻视,风俗又怎么可以忽略呢!”(《资治通鉴》卷68)

一个都不少

隋文帝时,齐州行参军王伽押送犯人李参等70余人前往京师。走到荥阳,王伽见犯人实在辛苦,心生怜悯,便对他们说:“你们这些人触犯了国法,披枷戴锁,固然是你们应得的惩处,但是牵累押送你们的人一块受罪,你们心里不惭愧吗?”李参等纷纷谢罪。于是王伽把犯人的枷锁全都卸掉,遣散押送犯人的士卒,与李参等人约好到达京师的日期,说如果你们延误或者逃跑,我只好代你们受死。说罢便离开犯人独自去了。

犯人们十分高兴,也非常感动,全都如期到达京师,一个都不少。

隋文帝听到这件事,非常惊讶,召见王伽谈话,不断地称赞他。接着又召见犯人,命令他们带着妻子儿女一起进宫,在殿堂赐宴,并赦免了所有罪犯。

文帝因此下诏说:“凡世上之人,都有灵悟的禀性,都懂得善恶,明白是非。如果以至诚之心关怀他们,加以劝导,那么恶俗必定改变,人人都会走上善良的道路。以前由于海内动乱流离,德教废弛湮没,官吏没有慈爱之心,百姓存有奸诈之意。针对这种情况,朕打算遵循先圣的办法,用道义来感化子民。王伽非常理解朕的用意,诚心诚意地加以宣传教化;而李参等人感化醒悟,自己前往官府报到。这说明四海之内的百姓并不难以教化。要是让官吏都成为王伽一类的人物,庶民都向李参等人学习,摈弃刑律的日子不会远了!”于是提拔王伽为雍县令。(《资治通鉴》卷179)

动乱过后更需教化

经过隋末战乱,唐朝统一了天下。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与群臣商讨治国大计。太宗说:如今承接的是大乱之后的烂摊子,我担心百姓不容易教化啊。魏徵回答:不然。长久安定的百姓容易骄逸,骄逸则难以教化;经过动乱的百姓心怀愁苦,愁苦则容易教化。这如同饥饿的人急需食物,渴的人急需饮料一样。

封德彝不同意魏徵的看法,说:夏商周三代以来,人心逐渐走向浅薄奸诈,所以秦朝诉诸严刑酷法,汉朝以王道和霸道双管齐下,其实是想行教化而不能,哪里是能够推行而偏偏不去推行呢!魏徵一介书生,不识时务,空谈误国。

魏徵驳道:从前五帝、三王实施教化,对象没有改变,仍旧是原来的民众。黄帝征伐蚩尤,颛顼诛灭九黎,商汤放逐夏桀,武王讨伐商纣,都能恢复先前的太平盛世,难道承接的不都是大动乱之后的烂摊子吗!如果说古人淳朴,后代日益浅薄奸诈,那么到了今天,人们应当已经变为鬼魅了,君主还怎么能够继续进行统治呢!太宗最后听从了魏徵的意见。

贞观元年,关中地区闹饥荒,一斗米值一匹绢;贞观二年,全国出现蝗灾;贞观三年发大水。太宗勤于政事,安抚民众,百姓虽然东乞西讨,但没有多大抱怨。之后终于迎来大丰收,背井离乡的人们纷纷回归故里,一斗米不过三四钱,一年下来,犯死罪的只有29个人。东到大海,南至五岭,夜不闭户,旅人不带粮食,沿途自然有人供给。太宗对宰相长孙无忌说:贞观初年,大臣们上书都主张耀武扬威,讨伐四方。只有魏徵劝朕放弃武力勤修文教,认为中原安定之后,四方自然顺服。朕采纳了他的意见。如今突厥的颉利可汗成了朝廷俘虏,他的酋长们担任朕的带刀宿卫,民众受到中原文化的熏染,这都是魏徵的功劳啊,只是遗憾封德彝见不到了!(《资治通鉴·》卷193)

小结

教化看似教育,实则政治。故事中司马光对曹操不敢取代汉室的评论,透彻地说明了这一点。教化制造懂道理、知荣辱、守规矩的国民,这是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定的最大要素。

教化把教育贯彻于政治之中,中国之所以能够传国久远,绵绵不绝,一个重大原因就在于始终将二者合而为一。教化投入少产出大,不需要多少物质手段便可以实施,是最省钱最经济的事业。

道通“导”,具有引导意义,教化起导向作用。这就涉及儒家学说的主旨,即成人。成人是一个人类学、社会学、哲学概念,这里的人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人,也就是理念的人、本质的人、人格的人、理想的人,孔子把这样的人称为君子。儒家抱负很大,目标很远,所说的一切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把个体人打造成君子。为政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如果比作铁砧的话,那么教化就是打铁的巨锤。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锻造锤炼,才有了体现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中华民族的性格。中国历史是中国人的生成史,人类历史是人类的生成史,中国史是人类史的一部分。成人其实也是马克思的观点,他把历史进程看成是人向着人的本质生成的过程,是人类脱离动物界达到人的高度的过程,而共产主义就是这一过程的完成。

由此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工作仍旧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片段,是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的继续,是人的生成的继续。这不是一个是否如此的问题,而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问题,因为历史的逻辑就是这样的。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加深对当前实践意义的认识,增强自信,提高思想境界和工作境界。

我们必须看到,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物质富足可以强壮我们的体魄,增进我们的智力,振兴我们的自信,但要达到丰满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精神,还必须诉诸思想文化。民族的复兴一定伴随着文化的复兴,硬件再好软件上不去也仍旧不能跻身先进行列。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凝聚人心的力量,借鉴教化治政的历史经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这是一项背靠历史、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工程,它的实施必定焕发出巨大的正能量。

(二)示范

要义

关于为政的“政”,孔子有一个界定,即“政者,正也。”(《论语·颜渊》)政就是正的意思。教化体现的就是“正”。这就对各级官员提出了一个根本性要求,即作为教化的实施主体,自身必须“正”,以榜样的示范引导民众,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官员自己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民众也会自觉跟着走;官员行为不端正,即便喊破了嗓子也没人听。鲁国执政大夫季康子跟孔子商量:假如我通过杀掉那些不讲道义的家伙来端正社会风气,您看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国家,为什么一定非要用杀人的办法呢?您有心为善,百姓就会跟着做好事。执政者的言行举止就像是风,老百姓的表现就像是草,风吹过来,草一定顺着倒下去(《论语·颜渊》)。

这说的是官员给百姓作示范,同时官员也给官员作示范。北宋大儒程颢这样回答学生有关官吏的管理问题:“正己以格物”( 《近思录·处事之方》)。意思是端正自己来纠正别人。这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一级给一级做榜样,上梁正了下梁自然正,这样一级一级地追上去,最后追到君主那里,归结为君主的思想意识,君主的心正了,天下就正了(《近思录·治国平天下之道》);另一个是以官吏中的君子做榜样,树立楷模,教育同仁(《近思录·治国平天下之道》)。

故事

大禹的眼泪

禹在苍梧山下遇到一个被绳索紧紧绑着的罪犯,禹抚摸着他的脊背,哭了。

禹有个助手名叫益,不解地问:这人犯了法,理应受到惩处,你却为他流泪,为什么呢?

禹说:“社会治理得法,民众就不会犯罪;社会治理不得法,那些原本善良的人就会走上邪路,触犯刑律而遭受惩罚。我肩负着安顿天下的重任,现在竟然出现这样的事,说明我德行不够,不能感化民众,所以我才为这个人伤心落泪啊。”《吴越春秋卷第六·越王无余外传》

姬昌的裁决

商朝末年,虞国人和芮国人因为地界发生矛盾,双方争执不下,便派使者到周国请君主姬昌(后来的周文王)裁决。

两国使者进入周国疆界,见到人们相互推让,一问,原来是因为士大夫的职位。进入周国都城的城墙,又见到士大夫们相互推让,一问,原来是因为公卿的职位。

两国使者互相看看,说:“这里的百姓相互推让士大夫职位,这里的士大夫相互推让公卿职位,那么这里的君主也一定会与其他国家推让土地了。”就这样,他们还没有见到姬昌,已经就土地争端开始让步,重新划定地界,然后返回了各自国家。

对于这件事,孔子这样说:“周文王的治国之道太伟大了!简直不可超越。用不着亲自行动就可以使事物发生改变,用不着做什么便大功告成,用自己的恭敬、谨慎和谦让来影响虞国和芮国,使它们自己化解争端。《尚书·康诰》中说的‘要遵从文王的扬善抑恶’,讲的就是这件事。”(《孔子集语·卷六·主德》)

紫衣服

齐国君主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全国的人争先效仿,都以穿紫色衣服为时尚。结果搞得紫色布匹价格飞涨,5匹白布还不顶不上1匹紫布。

齐桓公为此深表忧虑,对管仲说:“这么下去还了得,怎么办好呢?”

管仲说:“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着不穿紫色服装呢?您可以向人们表示对紫色的反感。如果有身着紫服的人进见,您就对他们说:‘往后站一点,我讨厌紫衣的味道。’”紫布是用紫色染料染的,这种染料有特殊的气味。

齐桓公说:“就这么办。”结果,当天齐桓公身边的人就没有穿紫衣的人了;第二天都城临淄就没有穿紫衣的人了;到了第三天头上,齐国境内就没有穿紫衣的人了。(《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王问鼎

楚庄王率领大军讨伐戎人,到达洛水边上,就地举行阅兵仪式,炫耀武力。这里属于周王室领地,周天子定王没有办法,只好打发大夫王孙满前去慰问楚庄王。

同类推荐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 深度:惊心动魄三十多年国运家事纪实

    深度:惊心动魄三十多年国运家事纪实

    这本由新华社资深记者李锦撰著的40年职业生涯的纪实书,就是这样一本可以深层解读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的由来与实施,以及广大人民生活多层次的变化。在这近40年的记者生涯里,作者始终活跃在改革前沿,曾经长期单骑下基层,与农民同吃同住,用事实说话,并进行深度思考和理论总结一系列高水平的调研报告,为改革发展决策提供实践经验。一度引起媒体同行乃至40多位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并为此作出批示。《深度》即从个人亲身经历出发,记录作者长期职业生涯中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经历,进而展现中国改革与现代化发展不断突破困境的历程,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本以调查研究为主题的人物传记。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 美国秘密情报档案

    美国秘密情报档案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和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两个秘密情报组织,从他们最初的雏形到今天已经整整发展了300年。在这300年的时间里,两个机构为美国全世界战略作出了卓绝贡献。从美国的独立战争到二战,几乎在各个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即使是华盛顿、林肯等人也对美国的秘密情报组织赞不绝口。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和特工加入后,美国的情报机构已经肩负起维护美国安全决策、刺探别国事务、进行机密资料整理分析等重要职责,继续在美国的军政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互联网行业、通讯行业、媒体行业的从业者和创业者的必读书!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这个网站的创始人却是一位从大学辍学的80后。一个沉默寡言、言行举止都令人琢磨不透的“社交障碍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网络帝国的王者》是一本全方位解密Facebook商业秘密及马克·扎克伯格成功幕后的书,看他怎样实现从0到百亿元的疯狂。
  • 妩媚则天

    妩媚则天

    本书写武则天从幼年到入宫一步一步成为昭仪的故事。全书以第一人称抒写,缠绵悱恻。内容大多真实,但也有不少虚构。更有穿越的元素在内——武则天的母亲风明就是穿越的人物。情节跌宕起伏,注重心理刻画,深刻剖析了古代一个原本天真纯洁的女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 带着小城回史前

    带着小城回史前

    林迹穿回到万年之前,他居住的小县城也成了他的随身物品。有小城在手,他的史前之旅应该像旅游一样,能四处猎杀史前猛兽,看史前最美的风景才对。无奈他穿越在一个小孩子身上,在洪荒之中连自保的能力都还没有。所以他要先在小部落里长大。过着颇为憋屈的生活,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他有如何从小部落里成长起来?本文非传统爽文,不喜勿喷。
  • 倾斜的中原

    倾斜的中原

    去年以来,我萌生了养鸽的情趣,就写信给在洛阳工作的弟弟要鸽子,我知道,弟弟养了不少好品质的信鸽。不久,弟弟从洛阳来郑州,特地为我送来一只不一般的信鸽,他说,这只有四年鸽龄的雄鸽,曾在武昌至洛阳的1000华里竞翔赛事中获得了好名次。
  •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无非是机遇时势,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自身的修养、学识、能力、阅历、性格等。在内在因素中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又取决于内在因素的其他方面,也就是说内在因素的其他方面决定了这种方法,而这种与外界沟通交往的方法又是一个人内在因素的体现。其实,这种方法就是;做人办事的手段、方法对了,自然办事效率就高了,事也办得顺利了。
  • 宝藏新探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宝藏新探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洞玄金玉集

    洞玄金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欢:BOSS,你够狠

    豪门欢:BOSS,你够狠

    那一年,他带着阴谋娶了她。他,方骁斐,是自己最好朋友的男人,她还是嫁了。本以为她付出了足够多的爱和耐性,最终他的心里会有一点点她的席位。但是......即使没有那个他深爱着的女人,她依然不会是他身边唯一的女人。更何况,现在那个女人回来了!他深沉的眼神饱含着的怀疑和防备,深深的刺伤了她。这种建立在怀疑和欺骗上的婚姻,她还要继续吗?婚姻的承诺来得那么脆弱,当承诺变成一种无心的敷衍,她在心底苦笑,这样难堪的下场是老天对她贪心的惩罚吗?七年前,那时候还是她丈夫的男人,和另一个女人那样厌恶地指着她的鼻子骂——杀人凶手!再遇见,他目光阴沉,声音从牙缝中迸出:“女人,你休想再逃了!”
  • 徐小姐请指教

    徐小姐请指教

    什么叫做冤家路窄?这就是!!徐盷要崩溃了。上上次差点撞了这人,别这人骂了一顿,自己怼了回去。上次她喝醉酒了强吻了他。。这次参加了大神云集的作者见面交流会——品书交流会,他竟然是是是名震文学界的………写手瑾韵舒!!!!!!“这位作者,咱们好像见过。。”舒瑾的嘴边勾起一丝坏笑。“你好,又见面了。”
  • 在苍茫中点灯(珍藏版)

    在苍茫中点灯(珍藏版)

    继《掬水月在手》之后,《在苍茫中点灯》是陈春花老师的第二本散文集。散文中穿插着各种管理学案例、生活中的故事,文字中充满真情,贴切地写出了工作和生活的感悟,她的文章内在风骨很强,读后才发觉被悄无声息地吸引,被深深地打动……不知道生命本身算不算是一段永恒的时光,但是能够雕刻在时光里的生命,却可以获得永恒。因为我们,这4月的香山就雕刻在时光里,生命的理解就有了一个永恒的记忆片断,而无数片断的衔接,就成就了永恒的生命,一如800年的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