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六曲屏山:如山峦般曲折往复的屏风。
③篱菊:谓篱下的菊花。语出晋陶潜《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④凉云:阴凉的云。南朝齐谢《七夕赋》:“朱光既夕,凉云始浮。”
清平乐(凄凄切切)
凄凄切切①,惨淡黄花节②。梦里砧声浑未歇③,那更乱蛩悲咽④。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⑤。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⑥。
【笺注】
①切切:哀怨、忧伤貌。
②黄花节:指重阳节。黄花,菊花。
③砧声:捣衣声。
④蛩:指蟋蟀。悲咽:悲伤呜咽。
⑤弦索:弦乐器上的弦,指弦乐器。
⑥触绪:触动心绪。
清平乐 忆梁汾(才听夜雨)
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绕砌蛩螿人不语①,有梦转愁无据②。
乱山千叠横江③,忆君游倦何方④。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
【笺注】
①蛩螿:蟋蟀和寒蝉。蛩,蟋蟀。螿,蝉。
②无据:不足凭、不可靠。
③横江:横陈江上,横越江上。
④游倦:犹倦游,指仕宦飘泊潦倒。
清平乐(塞鸿去矣)
塞鸿去矣①,锦字何时寄②。记得灯前佯忍泪,却问明朝行未。
别来几度如珪③,飘零落叶成堆。一种晓寒残梦,凄凉毕竟因谁。
【笺注】
①塞鸿: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②锦字:书信。
③珪:同“圭”。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下方,此处借喻月圆而缺。
清平乐(风鬟雨鬓)
风鬟雨鬓①,偏是来无准。倦倚玉阑看月晕②,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遍窗纱③,心期更隔天涯④。从此伤春伤别⑤,黄昏只对梨花。
【笺注】
①风鬟雨鬓:形容妇女在外奔波劳碌,头发散乱。后代指女子。
②月晕:又称“风圈”,月光被云层折射,在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
③软风:柔和的风。窗纱:窗户上安的纱布、铁纱等。
④心期:心中相许。引申为相思。
⑤伤春: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伤别:因离别而悲伤。
清平乐 秋思(孤花片叶)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①。寂寂绣屏香篆灭②,暗里朱颜消歇③。
谁怜散髻吹笙④,天涯芳草关情⑤。懊恼隔帘幽梦,半床花月纵横。
【笺注】
①清秋节:清爽的秋天时节。
②香篆:即篆香,形似篆文。
③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指美人。消歇:消失,止歇。
④吹笙:喻饮酒。宋张元干《浣溪沙》:“谚以窃尝为吹笙。”
⑤关情:动心,牵动情怀。
清平乐 弹琴峡题壁(泠泠彻夜)
泠泠彻夜①,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②,人随落雁西风。唤取红襟翠袖③,莫教泪洒英雄。
【笺注】
①泠泠:形容清凉、冷清,借指清幽的声音。彻夜:整夜,一夜。
②极天:指天之极远处,远处。关塞:边关,边塞。
③唤取:唤得、唤着。
清平乐 上夜月蚀①(瑶华映阙)
瑶华映阙②,烘散寞墀雪③。比似寻常清景别④,第一团圆时节。
影娥忽泛初弦⑤,分辉借与宫莲⑥。七宝修成合璧⑦,重轮岁岁中天⑧。
【笺注】
①上元: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月蚀:月食。
②瑶华:指美玉。
③寞墀:生长着瑞草的殿阶。,一种象征祥瑞的草。
④清景:犹清光。三国曹植《公宴》:“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晋葛洪《抱朴子·广譬》:“三辰蔽于天,则清景暗于地。”
⑤影娥:即影娥池。汉代未央宫中池名,本凿以玩月,后指清可鉴月的水池。初弦:上弦月,指阴历每月初七八的月亮。其时月如弓弦,故称。
⑥宫莲:莲花瓣的美称。
⑦七宝:圆月的美称,古代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故云。
⑧重轮:月亮周围光线经云层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古代以为祥瑞之象。
东风齐著力(电急流光)
电急流光①,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②,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箫③。
往事水迢迢④,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⑤。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蒲萄⑥。凄凉煞,五枝青玉⑦,风雨飘飘。
【笺注】
①电急流光:形容时间过得极快,犹如电闪流急。
②欢谑:欢乐戏谑。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怨怒之情不一,欢谑之言无方。”
③琼箫:玉箫。
④迢迢:形容遥远。也作“迢递”。
⑤雁齿:比喻排列整齐之物,常比喻桥的台阶。
⑥蒲萄:即葡萄酒。
⑦五枝青玉:指灯。《西京杂记》谓,咸阳宫有青玉玉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
满江红 茅屋新成却赋①(问我何心)
问我何心,却构此、三楹茅屋②。可学得、海鸥无事③,闲飞闲宿?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误东风、迟日杏花天④,红牙曲⑤。
尘土梦,蕉中鹿⑥。翻覆手⑦,看棋局。且耽闲酒⑧,消他薄福。雪后谁遮檐角翠,雨余好种墙阴绿。有些些、欲说向寒宵⑨,西窗烛。
【笺注】
①却赋:再赋。却,再。
②三楹茅屋:泛指几间茅屋之意。楹,房屋一间为一楹。
③海鸥:海上常见的一种海鸟。性喜群飞,羽毛多黑白相间,以鱼螺、昆虫或谷物、植物嫩叶等为食。古人以与海鸥为伴表示闲适或隐居。
④杏花天:杏花开放时节,指春天。
⑤红牙: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用以调节乐曲的节拍。
⑥蕉中鹿:《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邃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后以此典而成“蕉中鹿”,形容世间事物真伪难辨,得失无常等。蕉,通“樵”。
⑦翻覆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因进说他曰:‘……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杜甫诗《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后以此典而成“翻云覆雨”、“翻覆手”等,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耍手段。
⑧酒:沉湎于酒,醉酒。宋刘过《贺新郎》词:“人道愁来须酒,无奈愁深酒浅。”
⑨有些些:有少量、有一点点。寒宵:寒夜。
满江红(代北燕南)
代北燕南①,应不隔、月明千里。谁相念、胭脂山下②,悲哉秋气③。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况夜乌、啼绝四更头,边声起④。
销不尽,悲歌意;匀不尽,相思泪。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青海不来如意梦⑤,红笺暂写违心字⑥。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⑦。
【笺注】
①代北: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北部或以北地区。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一带。燕南:泛指黄河以北地区。
②胭脂山:即燕支山。古在匈奴境内,以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匈奴失此山,曾作歌曰:“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因水草丰美,宜于畜牧,一向为塞外值得怀念的地方。
③秋气:指秋日的凄清、肃杀之气。
④边声:边境上的马嘶、风号等声音。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⑤青海:本指青海省内最大的咸水湖,蒙语为“库库诺尔”意即“青色的湖”。在青海东北部大通山、日月山和青海南山之间,北魏时始用此名。后比喻边远荒漠之地。
⑥红笺:红色笺纸。多用以题写诗词。违心:跟心愿相违背,不是出自本心。
⑦东堂桂:语出《晋书·诜》:诜以对策上第,拜仪郎。后迁官,晋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称科举考试及第为“东堂桂”。
满江红(为问封姨)
为问封姨①,何事却、排空卷地。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搅一霎,灯前睡。听半晌,心如醉。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②只影凄清残烛下③,离魂飘渺秋空里④。总随他、泊粉与飘香⑤,真无谓。
【笺注】
①为问:犹相问、借问。封姨:古时神话传说中的风神,亦称“封家姨”、“十八姨”、“封十八姨”。唐谷神子《博异志·崔玄微》载,唐天宝中,崔玄微于春季月夜,遇美人绿衣杨氏、白衣李氏、绛衣陶氏、绯衣小女石醋醋和封家十八姨。崔命酒共饮。十八姨翻酒污醋醋衣裳,不欢而散。明夜诸女又来,醋醋言诸女皆往苑中,多被恶风所挠,求崔于每岁元旦作朱幡立于苑东,即可免难。时元旦已过,因请于某日平旦立此幡。是日东风刮地,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崔乃悟诸女皆花精,而封十八姨乃风神也。
②倩:乞求、恳求。碧纱:碧纱窗、绿色的窗户。
③只影:谓孤独无偶。
④离魂:指远游他乡的旅人。飘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⑤泊粉:指少许的残花。
满庭芳(堠雪翻鸦)
堠雪翻鸦①,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②。阴磷夜泣③,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④,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⑤,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⑥,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⑦,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⑧,流去几时回。
【笺注】
①堠:古代望敌情的土堡,或记里数的土堆。
②龙堆:白龙堆的略称,古西域沙丘名。汉扬雄《法言·孝至》:龙堆以西,大漠以北,鸟夷兽夷,郡劳王师,汉家不为也。
③阴磷:即阴火,磷火,鬼火。唐李益《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水流呜咽幽草根,君宁独不怪阴磷。”
④中宵起舞:中夜起舞。《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⑤金笳:胡笳的美称,古代北少数方民族常用的一种管乐器。
⑥蛮触:《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有“触蛮之争”之语,常以喻指为小事而争斗者。
⑦青史:古时用竹简记事,所以后人称史籍为青史。
⑧混同江:指松花江。
满庭芳 题元人芦洲聚雁图(似有猿啼)
似有猿啼,更无渔唱①,依稀落尽丹枫②。湿云影里,点点宿宾鸿③。占断沙洲寂寞④,寒潮上、一抹烟笼。全不似、半江瑟瑟,相映半江红。
楚天秋欲尽,荻花吹处,竟日冥蒙⑤。近黄陵祠庙⑥,莫采芙蓉。我欲行吟去也,应难问、骚客遗踪⑦。湘灵杳、一樽遥酹⑧,还欲认青峰。
【笺注】
①渔唱:渔人唱的歌。
②丹枫:经霜泛红的枫叶。唐李商隐《访秋》诗:“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③宾鸿:即鸿雁、大雁。
④占断:全部占有,占尽。唐吴融《杏花》诗:“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
⑤冥蒙:幽暗不明。
⑥黄陵祠庙:即黄陵庙。传说为舜二妃娥皇、女英之庙,亦称二妃庙,在今湖南湘阴之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湖水西流,径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也。”
⑦骚客:指屈原。
⑧湘灵:古代传说中的湘水之神;一说为舜妃,即湘夫人。酹:以酒浇地,表示祭奠,古代宴会往往行此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