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8900000002

第2章 大西洋东畔的明星群——地理篇(1)

欧洲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东与亚洲接壤,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作为亚欧大陆伸进大西洋的一个大半岛,欧洲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远观或俯瞰欧洲地图,那些或历史悠久,或经济发达,或政治文明的欧洲国家,仿佛是散落在大西洋东畔的一颗颗明星,光彩熠熠。

1.欧洲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欧洲(Europe)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欧罗巴”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一种说法是,欧罗巴一词来源于腓尼基语中的“伊利布”一词,意为“日落之地”。而与欧洲背靠背同处于一块大陆上的亚洲(全称亚细亚),则是“日出之地”。

当然,作为神话之国希腊的所在地,长期浸淫于各种神话故事里的欧洲,关于其名,怎么能没有一些美丽的传说呢?传说中的主角,是一位坐在公牛背上的美丽女子,这名女子就叫“欧罗巴”。有人认为,她是希腊神话中专司农事的女神得墨忒耳。这位女神气质高雅,和善亲民,深受人民的爱戴。人们为了表示对得墨忒耳的敬意,便用她的另外一个名字——欧罗巴来为这里命名。

也有人说,这名女子是腓尼基国王的女儿,天赋绝色,美艳无双。好色的宙斯见到这个女子之后,日间不思饮食,夜来辗转反侧,总想着怎么才能得到这个美丽的女子。有一日,机会来了——那天,欧罗巴正和一群女孩在海边嬉戏,宙斯见到后,便变成一头雄健的公牛,伏在欧罗巴的脚下,而欧罗巴遂跨上牛背。宙斯用计得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逃,躲过人群,跃入大海,踏浪而去,把欧罗巴带到了一块遥远的土地上,这块陆地以后便以这位公主的名字命名了。宙斯落脚之地,便是现在的欧洲。

2.欧洲主要有哪些国家?

欧洲有45个国家,1个地区。

其中,西欧有7个国家:英国、爱尔兰、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摩纳哥。

北欧有5个国家,1个地区。5个国家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冰岛;1个地区是法罗群岛,它是丹麦王国的海外自治领。

中欧有8个国家: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

东欧有7个国家: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

南欧有18个国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黑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意大利、圣马力诺、梵蒂冈、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未获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和马耳他。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国家,在领土界线上属于亚洲,但在其国人的心理上则属于欧洲,那就是塞浦路斯。塞浦路斯于2004年5月1日正式成为欧洲联盟会员国之一,现为英联邦成员国,通用货币是欧元。其实,它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欧洲国家了。

3.欧洲被划分为哪几块大区?

人们习惯从地理上将欧洲划分为西欧、北欧、中欧、东欧和南欧五大区域。

其中,日德兰半岛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被称为北欧地区,从行政区域上来说,包括冰岛、丹麦(及其海外自治领法罗群岛)、挪威、瑞典和芬兰。北欧北抵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望东欧,南接中欧,总面积130多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有漫长而严寒的冬季、短促而凉爽的夏季。北欧地形为台地和蚀余山地,遍布冰蚀湖群、羊背石、蛇形丘与鼓丘等地貌。北欧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如丹麦、瑞典等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北欧的传统经济部门为林业、水力发电、铁矿开采、渔业、造船业、航运业。

“西欧”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的西欧是指包括了欧洲北部、西部和南部的位于欧洲西半部分的地区,面积约为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总面积的一半。而本节所谓的“西欧”是指狭义的概念。

狭义的西欧是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及其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摩纳哥等国家,占地面积为93万平方千米。西欧的地形以平原为主,高原次之,山地又次之;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带来丰沛而均匀的降水,气候温和怡人。这里有着发达的现代工业、农业和对外贸易;这里有发达的水上交通,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运通道,莱茵河、塞纳河、卢瓦尔河以及泰晤士河穿区而过,构成了强大的内陆水上交通。

南欧包括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及其附近岛屿。南欧西面为大西洋,南面处于地中海和黑海之畔,包括意大利、希腊、梵蒂冈等18个国家,占地166万平方千米。南欧多山,平原面积较小,地处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火山带上,地震频繁;南欧大部分地区处于地中海气候下,河流短小,大多注入地中海;南欧与亚、非两洲隔地中海相望,自古处于交通要冲,与西亚和北非来往密切,是重要古文明的发祥地。

中欧北以波罗的海、南以阿尔卑斯山脉为界,约占101万平方千米,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等国家;这里处于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向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的过渡带上;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及其支脉喀尔巴阡山脉盘踞,多陷落盆地,北部多为平原,且受第四纪冰川作用,多是冰川地形和湖泊;由于地势南高北低,所以,中欧的河流中,除多瑙河向东流入黑海外,其他的河流大多向北流入波罗的海;中欧的养畜业十分发达。

东欧是指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俄罗斯在内的欧洲东部地区。东欧的地形以东欧平原为主体,平均海拔为170米,平原上多丘陵和冰川地形;东欧北部沿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有较多湖泊,东南部属温带沙漠气候,多为草原和沙漠所占据。俄罗斯不仅是东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4.欧洲有哪些国家的首都具有独树一帜的特点?

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一般情况下,这里集中驻扎着各级国家机关,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欧洲哪些国家的首都具有独树一帜的特色。

荷兰的首都虽是阿姆斯特丹,但荷兰政府、议会、最高法院、皇宫等政治性的象征符号以及国外驻荷兰使馆都位于海牙。也就是说,虽然宪法规定的首都是阿姆斯特丹,但事实上,阿姆斯特丹只承担经济和文化职能,而海牙则是事实上的政治中心。

一个国家由不同的城市承担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的功能,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我国的北京和上海,就分别是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但是,如荷兰这般的情况的确较为罕见,这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海牙是1248年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储、德意志国王、荷兰伯爵威廉二世建立,以作为其狩猎时的行宫。此后,它一直都被荷兰贵族当作行政中心,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名分”,这是因为海牙曾在一次行政中心的竞选中因为影响力小而落败,从此“不以海牙为行政中心”的传统沿袭下来。正如一个受皇帝宠爱的民间女人,即使不入皇宫,不封妃嫔,也照样得到皇帝的怜爱一样,海牙不是“首都”,却是事实上的政治中心。而“位列正宫”阿姆斯特丹,虽然未得到“宠幸”,却也是着着实实从小渔村发展而为如今的国际大都市,同样享受着全世界的瞩目。

卢森堡的首都卢森堡市,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同时,欧盟多个下设机构也设于此,所以,它是继布鲁塞尔、斯特拉斯堡之后的“欧盟第三首都”。除此之外,卢森堡市还是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历史上的卢森堡市,虽所据弹丸,却因为地处欧洲军事要冲而屡遭入侵,人称“北方的直布罗陀”。人们为了御敌而修造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坚固的城堡便是其中一种。而今,这些城堡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卢森堡最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瑞士的首都伯尔尼,其名称在德文里的意思是“熊出没的地方”。传说,曾经的统治者扎灵根公爵在某一天打猎时,是以第一个打到的猎物给这个城市取的名字。从此,伯尔尼与熊有了不解的渊源:城徽是它,许多建筑的雕塑上仍然有它。伯尔尼因阿勒河穿城而过,被切分为新旧两城,右岸是新城,左岸是旧城。旧城如今已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核定的世界遗产。

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因为汇聚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而被称为“欧洲的硅谷”。此外,都柏林也是一座文化之都,这里汇集了众多的高等学府、研究院和美术馆,著名的诗人叶芝、伟大的作家王尔德以及剧作家萧伯纳都出生并成就于此。都柏林还是欧洲最年轻的城市之一,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全城人口的一半,也正因如此,都柏林人有着丰富的夜生活。

摩纳哥大公国的首都摩纳哥城,整个建于阿尔卑斯山脉伸进地中海的一座悬崖之上,因而被称为“悬崖顶上的首都”。摩纳哥对于法国有强烈的依赖:摩纳哥国土面积十分狭小,且除一面临海之外,其他三面均被法国包围;这里没有自己的国际机场,而是就近使用法国的尼斯蔚蓝海岸机场,连总长不到2000米的铁路,也是并入法国铁路网,统一由法国国营铁路公司运营管理。在摩纳哥与法国的双边条约里,法国承诺保护摩纳哥的独立以及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而法语则是这里唯一的官方语言。

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于2008年被《Monocle》杂志评选为“最宜居的城市”,在西欧地区获选“设置企业总部的理想城市”第三名,仅次于巴黎和伦敦,可见其受欢迎程度。除此之外,哥本哈根还因为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而频频出现于世界各国重量级媒体的头条位置。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会议召开时,这里聚集的国家元首之多实属罕见。这次会议是在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文件《京都议定书》第一期承诺即将到期、全球再无其他共同文件约束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下召开,因而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因分布在14座岛屿和1个半岛上,有“北方威尼斯”之称。这里有着明快的夏天和宁静的夜晚,看着如今富裕平和的斯德哥尔摩人,你决然想象不到这个城市曾经有多么暴戾乖张。是的,斯德哥尔摩是个典型的“浪子回头”的城市。一个世纪以前,这里还是一贫如洗,人们依靠烈酒来忘记现实生活的艰难处境,然后借着酒劲呕吐、痛哭、找看不顺眼的人干上一架,等宿醉后醒来,生活还要继续。斯德哥尔摩人曾经对于烈酒的热情,绝不亚于德国人对于啤酒的热情。之后,瑞典很快发展成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政府在推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的同时,还颁布了限酒令。如今,斯德哥尔摩人不再需要用烈酒浇胸中块垒,他们渐渐变得温和驯顺,即使喝酒,也只是浅尝辄止。除此之外,斯德哥尔摩这个名字为我们所熟悉,还有赖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1973年8月,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一起抢劫事件,警方与劫持人质的匪方在长达6天的对峙后,居然发现人质在感情上倾向于劫匪,并想方设法保护劫匪。后来,这种发生在人质身上、对劫持者产生心理依赖的情况,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希腊的首都雅典,得名于智慧女神雅典娜,这里是哲学的发源地、西方文明的摇篮以及民主的滥觞。“希腊三贤”里的苏格拉底出生于此,他的学生柏拉图在这里创办了柏拉图学院,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在学院生活的20年里,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哲学著作。除此之外,这里还是奥运会的起源地,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运会即是在这里举办。

5.为什么欧洲大多是发达国家?

不管是单纯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低进行衡量,还是以人民生活水平、政治民主化程度等综合水平来衡量,欧洲无疑都是世界各大洲中走在最前列的。

的确,欧洲聚集了除美国、日本以外世界上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使其当之无愧成为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大洲。

这一切绝对不是偶然。

三面环海使得大部分欧洲人自古就有开放的海洋性格:不安于现状、不循规蹈矩、勇于冒险,同时还富有侵略性。他们绝不安于在阿尔卑斯山麓世代做伐木工人,或祖祖辈辈在农场里靠养牛挤奶打发一生;他们更愿意探索海洋之外的世界里无限的可能性,也更愿意投身于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如欧洲文学作品中那些喋喋不休的长篇大论者一样,通过改变别人的命运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就有了航海大发现以及接下来的疯狂殖民史。郑和也曾率领庞大船队下西洋,只是郑和的船队是载着天朝的物产出发,换回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迷梦的延续,而这个梦也终因国家财力不支而作罢;而欧洲的舰队是空手而出,所载回的却是沉甸甸的真金白银。所以,这场殖民史得以持续好几个世纪。欧洲靠着这些“凭空”多出来的财富,完成了早期的资本积累。

同类推荐
  • 古罗马神话(下)

    古罗马神话(下)

    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化遗产,通过罗马文学输入欧洲,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对欧洲文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罗马神话丰富了文学艺术,卓越的文学艺术又反过来给古代神话以新的生命。西方文化正是在神话和文学艺术互相推动促进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 杭州:烟柳画桥中的写意时光

    杭州:烟柳画桥中的写意时光

    本书为“城市映像”系列之一,以杭州为主题城市。主要收录了现当代著名作家,如俞平伯、郁达夫、丰子恺、张抗抗等人关于杭州风土人物的经典之作。通过他们的笔触,可以看出杭州历史的兴衰更替,人文风景的如诗如画。文笔含蓄隽永,读来韵味悠长。
  •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它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他源远流长,博大情深……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国学其实很有趣儿

    国学其实很有趣儿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国学的发展自然是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国学的存在不仅记录了中国的发展史,而且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延伸到政治、经济、历史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学堪称中国文化的精髓部分,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国学渐渐与时代相脱节,与人们的生活更是渐行渐远。
热门推荐
  • 武极斗焱长相思

    武极斗焱长相思

    天空无数道黑色天雷应声而下,它们与狂风暴雨扭打在一起,嘶吼着,哀求着,似乎是在呼应这神的悲鸣,也是对这年轻的神的悲悯。神泣之时,神怒于世。整个多摩星域,山崩地裂,所有的物体都被黑色天雷无一例外地轰成齑粉,江河呼啸,本就毫无生机的地方立马变成了炼狱。空间被天雷劈出道道裂痕,黑洞中强大的吸力在吞噬一切,就连年轻的神,也不例外。神兽万象张开巨大的银色翅膀,喝出一个空间裂缝,在年轻的神极不情愿的抗拒中将他撞了进去……
  • 全世界的大佬都要杀我

    全世界的大佬都要杀我

    在变强的道路上,总有着各种各样的阻碍,作为一个走在变强道路上的人,我们要接受,并且渡过……呵,傻子才会接受,傻子才会渡过!作为一个决心要逆天的人,人挡杀人,佛挡杀佛!重生者想要杀掉我?不好意思,我有着丰富的装逼经验;穿越者想要取代我?呵,我自己都不知道我那么厉害呢;天道?不好意思,你就给我低到尘埃里去吧!妹子?妹子……呃……
  • 快穿女配反派男神宠过来

    快穿女配反派男神宠过来

    慕清弦,一个全能型满级大佬,因为好奇心,下载了一个名叫“灵魂”的软件,却不料绑定系统,最终走上了攻略男神的不归路,只是,她怎么越来越觉得每个攻略的人都是同一个人的感觉呢?最终,慕清弦忍不住问出来“狗子,其实在几个人但是同一个人吧”系统“恭喜宿主,获得最终大礼包-”
  • 壹号卫

    壹号卫

    控卫,一个崇高而梦幻的字眼。基德的飞吻,纳什的舌头。斯托克顿的挡拆,法国跑车的加速。威少的暴扣,库里的三分。现在,来自中国的亦阳,即将在这群人当中,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控卫时代!新书《篮场执剑人》已发布,欢迎各位移步支持。
  • 妖王宠邪妃

    妖王宠邪妃

    “来人啊,快点把四皇子和六公子救起来。”某丫鬟欲哭无泪的看着在水池中扑腾着的两小孩童。一边的侍卫,纷纷侧目看着身边一个如天使一般的孩童。孩童很是无辜的道:“你们都看着本郡主做什么?没看到四皇子和六公主还在水里吗?这两人要是丢了命,你们赔得起吗?”众侍卫暗自扁嘴,人可是郡主您亲自踢下水的!腹诽归腹诽,既然郡主发了话,这代表着,人是可以救起来了!【片段二:】“父王,歌儿把丽贵妃娘娘给揍了。”“为什么?”“丽贵妃娘娘说要送歌儿去天圣国和亲。”“那歌儿真的只是揍了丽贵妃这么简单?”某女童嘴角一勾,甜甜笑道:“当时桌子上有把剪刀,歌儿很顺手,然后一不小心剪刀就飞了出去,父王若是不信,可以问青衣。”身后的侍卫不由冒了冷汗,郡主的剪刀一不小心飞出去就能刚刚好在丽贵妃脸上画了个大叉叉,那要是郡主小心的话,岂不是…
  • 学长不乖:掳获邪魅美男团

    学长不乖:掳获邪魅美男团

    【日更,喜欢请收藏】她,黑道头目的大小姐,暴力冷情,孤傲自我。他,流连花丛的太子爷,魅惑多情,狂妄自大。第一次相遇,他轻佻地在她耳边呢喃,于是她挑眉一脚招呼他的小/弟!第二次撞见,他大手笔的想要买她一夜,她却扔了五十万给他,喊他一声鸭/子……待花心的他为她抛却万千女人,才发现她的身边不乏男人,他该止步不前,还是巧言豪夺?而当众多美男来袭,她又是如何hold住内心,又是为谁展颜一笑?
  • 芙蓉不及美人妆

    芙蓉不及美人妆

    帝王爱,不过春梦一场,缠绵过后,换来的不过是一生的等待,谁动了心,谁又用了情?青丝换白发,又有谁记得你倾世的容颜。
  • 神落之后

    神落之后

    慕容夕雪追上了寒小辰,抓住了他的手,正欲将他往回拉去,却只觉得自己身体里最后一点力气,也远离自己而去了。“她是为我而来的么?”寒小辰在渐渐模糊的眼前看到了慕容夕雪,在心里念了一句,忽然发觉,自己与慕容夕雪此刻正要落下去。慕容夕雪仿佛失去了知觉,闭上了眼,身子向旁边翻去,白皙的脸庞此刻看着,竟仿佛有了一丝欣慰的神色。
  • 煮粥条议

    煮粥条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Native's Return, 1945-1988

    A Native's Return, 1945-1988

    The third in a three-volume series, this edition chronicles the life of noted journalist, historian, and author William Shirer-a witness to the rise of the Third Reich. Here, Shirer recounts his return to Berlin after its defeat, his shocking firing by CBS News, and his final visit to Paris sixty years after he first lived there as a cub reporter in the 1920s. It paints a bittersweet picture of his final decades, friends lost to old age, and a changing world.More personal than the first two volumes, this final installment takes an unflinching look at the author's own struggles after World War II-and his vindication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his most acclaimed work. It also provides intimate details of his often-troubled marriage. This book gives readers a surprising and moving account of the last years of a true historian-and an important witness to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