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7400000003

第3章

答曰:“此义不类,于中有三。何者?一、十方佛国非为不净,然境宽则心昧,境狭则意专,是故《十方随愿往生经》云:‘普广菩萨白佛言:“世尊!十方佛土皆为严净,何故诸经中偏叹西方阿弥陀国,劝往生也?”佛告普广菩萨:“一切众生浊乱者多,正念者少,欲令众生专志有在,是故赞叹彼国,为别异耳。若能依愿修行,莫不获益。”’二、十方净土虽皆是净,而深、浅难知,弥陀净国乃是净土之初门。何以得知?依《华严经》云:‘娑婆世界一劫当极乐世界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一劫当袈裟幢世界一日一夜。’如是优、劣相望,乃有十阿僧祇,故知为净土初门。是故诸佛偏劝也,余方佛国都不如此丁宁。是故有信之徒多愿往生也。三、弥陀净国既是净土初门,娑婆世界即是秽土末处。何以得知?如《正法念经》云:‘从此东北有一世界,名曰斯诃,土田唯有三角沙石。一年三雨,一雨湿润不过五寸。其土众生唯食果子,树皮为衣,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复有一世界,一切虎、狼禽兽乃至蛇、蝎,悉皆有翅飞行,逢者相啖,不简善恶。’此岂不名秽土始处?然娑婆依报乃与贤圣同流,唯此乃是秽土终处。安乐世界既是净土初门,即与此方境次相接,往生甚便,何不去也?”

第九、据《摄论》与此经相违,料简别时意语者。今《观经》中佛说:“下品生人现造重罪,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依《摄论》云:“道佛别时意语。”又古来通论之家多判此文云:“临终十念但得作往生因,未即得生。何以得知?论云:‘如以一金钱贸得千金钱,非一日即得。’故知十念成就者,但得作因,未即得生,故名别时意语。”如此解者,将为未然。何者?凡菩萨作论释经,皆欲远扶佛意,契会圣情,若有论文违经者,无有是处。

今解别时意语者,谓佛常途说法,皆明先因后果,理数炳然。今此经中但说一生造罪,临命终时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不论过去有因、无因者,直是世尊引接当来造恶之徒,令其临终舍恶归善,乘念往生,是以隐其宿因。此是世尊隐始显终,没因谈果,名作别时意语。何以得知?但使十念成就,皆有过去因,如《涅槃经》云:“若人过去已曾供养半恒河沙诸佛,复经发心,而能于恶世中闻说大乘经教,但能不谤,未有余功;若经供养一恒河沙诸佛,及经发心,然后闻大乘经教,非直不谤,复加爱乐。”以此诸经来验,明知十念成就者,皆有过因不虚。若彼过去无因者,善知识尚不可逢遇,何况十念而可成就也?论云:“以一金钱贸得千金钱,非一日即得者。”若据佛意,欲令众生多积善因,便乘念往生。若望论主,乘闭过去因,理亦无爽。若作此解,即上顺佛经,下合论意,即是经、论相扶,往生路通,无复疑惑也。

第三、明广施问答,释去疑情者。自下就《大智度论》广施问答。

问曰:“但一切众生从旷大劫来,备造有漏之业,系属三界。云何不断三界系业,直尔少时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便出三界者?此系业之义,复欲云何?”

答曰:“有二种解释:一、就法来破;二、借喻以显。言就法者,诸佛、如来有不思议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不思议智力者,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为远,以远为近;以轻为重,以重为轻,有如是等智,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自下第二有七番,并借喻以显。第一、譬如百夫、百年聚薪,积高千仞,豆许火焚,半日便尽。岂可得言:‘百年之薪,半日不尽。’也?第二、譬如癖者寄载他船,因风帆势,一日至于千里。岂可得言:‘癖者云何一日至千里也?’第三、亦如下贱贫人获一瑞物而以贡王,王庆所得,加诸重赏。斯须之顷,富贵盈望。岂可得言:‘以数十年仕备尽辛勤,上下尚不达而归者。’言彼富贵无此事也?第四、犹如劣夫以己身力掷驴不上,若从轮王行,便乘虚空飞腾自在。岂可得言:‘以劣夫之力必不能升虚空。’也?第五、又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倏尔两分。岂可得言:‘童子之力不能断索。’也?第六、又如鸩鸟入水,鱼蚌斯毙皆死;犀角触泥,死者还活。岂可得言:‘性命一断不可生。’也?第七、亦如黄鹄唤子安,子安还活。岂可得言:‘坟下千龄,决无可苏。’也?

“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千开万闭,无量无边,汝岂得以有碍之识,疑彼无碍之法乎?又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汝以三界系业为重,疑彼少时念佛为轻,不得往生安乐国,入正定聚者,是事不然。”

问曰:“大乘经云:‘业道如秤,重处先牵。’云何众生一形已来,或百年或十年,乃至今日无恶不造。云何临终遇善知识,十念相续即得往生?若尔者,先牵之义何以取信?”

答曰:“汝谓一形恶业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以为轻者。今当以义挍量轻、重之义者,正明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云何在心?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虚妄、颠倒心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也?何者?譬如千岁闇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岂可得言:‘闇在室千岁而不去。’也?是故《遗日摩尼宝经》云:‘佛告迦叶菩萨:“众生虽复数千巨亿万劫在爱欲中为罪所覆,若闻佛经一反念善,罪即消尽也。”’是名在心。

“二、云何在缘者?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妄想,依烦恼果报众生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彻筋破骨,若闻灭除药鼓声,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也?是名在缘。

“三、云何在决定者?彼人造罪时,自依止有后心、有间心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起,是为决定。又《智度论》云:‘一切众生临终之时,刀风解形,死苦来逼,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识发大勇猛,心心相续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又如有人对敌破阵,一形之力,一时尽用。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又若人临终时,生一念邪见,增上恶心,即能倾三界之福,即入恶道也。”

问曰:“既云:‘垂终十念之善,能倾一生恶业,得生净土者。’未知几时为十念也?”

答曰:“如经说云:‘百一生灭成一刹那,六十刹那以为一念。’此依经、论泛解念也。今时解念,不取此时节。但忆念阿弥陀佛,若总相、若别相,随所缘观,迳于十念,无他念想间杂,是名十念。又云:‘十念相续者,是圣者一数之名耳。’但能积念凝思,不缘他事,使业道成办,便罢不用,亦未劳记之头数也。又云:‘若久行人念,多应依此;若始行人念者,记数亦好。’此亦依圣教。”

又问曰:“今欲依劝行念佛三昧,未知计念相状何似?”

答曰:“譬如有人于空旷迥处,值遇怨贼,拔刀奋勇,直来欲杀。此人径走,视渡一河,未及到河,即作此念:‘我至河岸,为脱衣渡?为著衣浮?若脱衣渡,唯恐无暇;若著衣浮,复畏首领难全。’尔时但有一心作渡河方便,无余心想间杂。行者亦尔,念阿弥陀佛时,亦如彼人念渡,念念相次,无余心想间杂。或念佛法身,或念佛神力,或念佛智慧,或念佛毫相,或念佛相好,或念佛本愿,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今劝后代学者,若欲会其二谛,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而能系念相续不断,即是功德门。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

又问曰:“《无量寿大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有世人,闻此圣教,现在一形全不作意,拟临终时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答曰:“此事不类。何者?经云:‘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预自克念,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如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曲也。’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辨?各宜同志三、五预结言要,临命终时,迭相开晓,为称弥陀名号,愿生安乐国,声声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预克念也?”

又问曰:“诸大乘经、论皆言:‘一切众生毕竟无生,犹若虚空。’云何天亲、龙树菩萨皆愿往生也?”

答曰:“言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者,有二种义:一者、如凡夫人所见,实众生、实生死等;若据菩萨往生,毕竟如虚空、如兔角。二者、今言生者,是因缘生;因缘生故,即是假名生;假名生故,即是无生。不违大道理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

又问曰:“夫生为有本,乃是众累之元。若知此过,舍生求无生者,可有脱期。今既劝生净土,即是弃生求生,生何可尽?”

答曰:“然彼净土乃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三有众生爱染,虚妄执著生也。何以故?夫法性清净毕竟无生,而言生者,得生者之情耳。”

又问曰:“如上所言:‘知生无生,当上品生者。’若尔,下品生人乘十念往生者,岂非取实生也?若实生者,即堕二疑:一、恐不得往生;二、谓此相善,不能与无生为因也。”

答曰:“释有三番:一、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以珠威力水即澄清。若人虽有无量生死罪浊,若闻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便往生。二、如净摩尼珠,以玄黄帛裹,投之于水,水即玄黄,一如物色。彼清净佛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名号,以无量功德成就帛裹,投之所往生者心水之中,岂不能转生为无生智乎?三、亦如冰上然火,火猛则冰液,冰液则火灭。彼下品往生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既至无生界时,见生之火自然而灭也。”

又问曰:“依何身故说往生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战国大召唤

    战国大召唤

    乱世战国,群雄并起,强秦东出西楚虎踞,男主生在乱世且是非常弱小的韩国,但却身怀召唤能力,听说你秦国有杀神白起,王翦战国名将,不怕我有兵仙韩信,军神李靖西楚霸王,力能扛鼎,我有宇文成都,李存孝,赢政,李世民,刘彻等等千古一帝,集会一堂,周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且看这天下谁主沉浮群聊号码:853205857
  • 洛丽塔

    洛丽塔

    20世纪最受争议也是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既是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名闻遐迩的经典。小说讲述了中年男子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行为却逾越道德范畴的欧洲移民,与一个可爱却又危险无情的青春期女孩的之间的疯狂恋情。
  • 古应国访问记

    古应国访问记

    《古应国访问记》关于古应国,历史文献上只言片语地记载,它是由周武王之子应叔建立的一个诸侯国,至于所处何地,国君是谁,历史有多长,则不得而知。所幸的是,从1986年至2007年的应国墓地考古发掘,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缺失,破解了应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谜团,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失落小国的真容。500余座墓葬的现身,10000余件文物的出土,使应国墓地的发掘跻身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尊之复仇之路很遥远

    女尊之复仇之路很遥远

    一个21世纪的王牌杀手,为了改个名字,被车撞死就已经够衰的了,还穿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公主,本想帮原身报仇,却不想,复仇之路很漫长啊......
  • 甜情蜜爱:总裁大人狠狠追

    甜情蜜爱:总裁大人狠狠追

    她被嗜赌如命的亲生父亲送给他。却与他歪打正着,一夜欢好!她逃之夭夭,他言之凿凿“你能跑出我的手心么!”当她再次出现,满眼局促地轻轻一声“萧总,我是严夏夏!”他却又对她鄙夷不已,下令全公司的人都不要给她活路!当迷雾一层层剥开,他也再一次为她魂牵梦萦。怎奈天意弄人,偏偏不让有情人成眷属。孩子没了。她也走了。寂静的夜,狂傲的他,卸下了所有骄傲,喃喃低语,“严夏夏,我的心很小,就只够住你一个人!”她能听到吗?还会回来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In the Days When the World Was Wide

    In the Days When the World Was Wi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步流星

    大步流星

    “兵王”唐海林服役期满,为了实现深藏于心的教师梦,毅然放弃高薪聘请,几经周折回到母校白云中学。从特区到内地,从军营到学校,从后勤到前勤,“傻大兵”唐海林无悔选择。他创设的学习法受欢迎吗?他开创的管理模式能成功吗?他的母校会发生哪些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和初恋情人郑丽君又将擦出怎样的情感火花?融军人气质和教师品质于一身,挟浩然正气与无私爱心于一体,校园版《士兵突击》演绎别样人生。看!新时代退伍军人的楷模唐海林正大步流星走来……
  • 弥漫

    弥漫

    作为一名化工检验员,丁文森将化肥过期的检验结果如实报告给领导,然而,因为这个原因他受到接二连三的威胁和折辱。忍不可忍的丁文森随身揣了一把刀做防卫,最后,却误伤了和自己感情破裂的妻子的弟弟……
  • 卓越员工高效工作法

    卓越员工高效工作法

    什么是高效工作?高效工作就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如时间、精力、物力等),取得最大的收益,达到投入与产出的正比。也可以这样认为,所谓高效,指在相同的时间里完成比其他人更多的任务,而且质量与其他人一样,甚至更好。简而言之,高效工作就是效率和效果的完美结合。市场的竞争,其实就是高效能人才的竞争。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如何成为高效能人才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