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8500000009

第9章 《创作四试》前记

水手的名词是“清甲板”,翻成凭笔杆吃饭朋友的行话,便是整理书桌。人过了三十五,书桌是应该理一理了。尤其我这张,离开了七年,上面堆满了尘埃,有些物件连做主人的我都辨认不出了。于是,我挥动起一柄鸡毛掸子。什么海滩拾来的卵石蛤壳,长城上捡的锈箭头,七零八碎。有的一看,不容思索便丢到字纸篓里去了,随丢随还自慰着;到底是长大了。但有些搁没地方搁,丢不忍丢。今春印的那本《人生采访》便是在这种情绪下凑的。在检点过程中,我把舍不得丢的分为三堆:特写外,有一堆散文即付印,还有些短篇小说。这里便是最后一堆。

既然在每篇前写下了自己的感想,这里就不打算多写了。对全书,我总的感觉是惭愧。十四年来才写了这么一把寒碜货。它们有的出自《篱下集》(1935,商务),有的出自《栗子》(1936,文化生活社)、《落日》(1936,良友)和《灰烬》(1938,文化生活社),各书都已绝版多时了。

虽然从一九三八年我就没再摸过这行,关于小说写作,我是一直没停止过学习。我七年海外的时间,也多放在小说的研究上。甲板清了以后,我自然巴望回到这上面来。我早知道小说不能养我的家小,如今我找到了一个正式职业。我可以靠“国际关系”吃饭了,但我的野心依然是在小说写作上。这是十多年前定下的志向。在这方面,最早鼓励指导我的,是杨今甫师和沈从文、林徽因、巴金、靳以四位。经过一场大时代,什么都丢了,朋友却都还在。而且都还是朋友。时间、空间、利害都无关,永远那么热,那么真,那么贴己。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活得那么起劲,写作那么有瘾,我的秘诀就是友情,正如草木生长的秘诀是阳光一样。在畏友的督责下,我希望写出点像样的东西。

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三日,上海江湾

一、象征篇

我是一个好发牢骚,而且牢骚很多的人。勾引我发牢骚的,却时常像是些不相干的事物。这也许是因为小时对“葬花词”一类由自然变幻反映到个人兴衰的伤感文字太倾心了,也许是由于性格。我的背书本领向来是坏到了家的,但有一次什么洋心理学家到我们学堂来测验智力,我的联想力却曾受过一顿夸奖。我的一篇处女作登在中学刊物上(题目忘记了),是描写宴会后席面上未吸完的烟头与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之间的对话,慨叹的是“各尽所能”的不可能,人间无处不是才华的浪费。到现在,我还常由观察虫鱼而想到内战,想到强权政治,想到人间的愚蠢。

这种喜欢以小比大,随时随地寻觅有生与无生,动植物与人类间相同局势的性格与倾向,使我一着笔就想有所影射。《蚕》是我登在校刊以外的第一篇小说。自一九三三年秋天它在《大公报·文艺》出现后,收进《篱下集》(商务),但猜出它那象征意义的,到今天也没有几位。大部分朋友都把它当作别致的恋爱故事。这是我一个严重的失败,也正是我从那以后极力抑制这一倾向的缘故。

《蚕》是我的一点点宗教哲学。很小的时候我便为有神无神而烦扰着。因为不懂科学,幼时又受了各种宗教的濡染,但我始终抱的是“敬鬼神而远之”的逃避主义。并做出结论说:即使有个神,它也必是变幻无常,同时,望了人类遭际徒然爱莫能助的。蚕的生存不在神的恩泽,而在自身的斗争。这是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命运。当蚕闹起饥荒时,神也只能顿顿脚而已。它还有它的限度,正如诸星球各有其轨道一样。

《道旁》中的赖飞路,影射的是人气(Life)。那是我初进报馆时,每天工余散步的伦敦路,是天津市我最喜爱的一角。报馆西面朝着法租界机器房,成天烟囱里冒着烟屑。南面便是又黑又臭的墙子河。对于一个刚由碧绿的海甸走出的人,环境自不能说是适合。所幸那时天津还有几个好友:尧林、家宝、方序、效曾,他们点缀了那个丑陋嘈杂的码头。是他们中间谁领我初次去的伦敦路,可记不得了。总之,在那条路上我呼出了我对大城市的诅咒。那时东北完了,锦州、热河相继陷落。大家隐隐觉得迟早有个“大时代”会到来,然而什么时候到来,是什么样子,谁可也没影子。有的发愁,有的出关去当义勇军,也有的更发狂地享乐起来。利用《道旁》这人工支架起的故事,我想写的是在大风雨中,小欢乐是难维持下去的。人生,安乐窝的另一端还有个煤矿,逃也无用!

《俘虏》是篇戏谑文章,抒情多于象征。提起北平的黄昏,我永远怀着无限神秘与眷恋,盂兰盆会在我记忆中尤其灿烂得难忘。有一次,我同“梅”说,女人躲来躲去,满嘴说不要,终于还是心甘情愿地为男人所缚去。我当时实在是为女人抱不平,她却认为是侮辱。一九三八年的春天,我曾由湘经黔赴滇。在黔东一个小镇上过夜。那时还没有旅馆,便借宿在一家农舍。褥子是干草,被子差不多也仅是干草。同房还有一对盲人夫妇,半夜吵起嘴来。但最难忘的是街头一个女孩子(大约梳了长辫),以凄清的嗓音唤了多半夜的猫,措辞由文雅而亵秽,声音由脆而颤而沙哑。一时我想到了荔子。

《破车上》所指是不难猜的。十年前的中国如一辆破车,今日这辆车,在沙砾满天的世界,索性抛了锚。我坐过许多次“破车”,一次是由福州经长乐、福清去海口,跨过山涧时,由脚下裂口可以看见千丈下的涧石。但这里写的,是在冀南辛集一段经验。另外我碰到过一次长江轮船搁浅(见《小树叶》中的《叹息的船》)。望着那万里江山(心下可怕着乘危打劫的强盗),我恍如看到了一幅中国的写照。

照中国说法人已到了中年,但这个好用甲比乙的习惯还未改。但我已读到了更深刻的象征小说了,像伍尔芙的《波浪》和卡夫卡的《城堡》,我明白在一个短篇里,是难得把一个象征的轮廓描清楚的。《伊索寓言》、《天路历程》、拉若丹的寓言以及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自然都是短而显,但比喻与象征本质上虽然相近,创作的心理、程序则未必同。对时事的牢骚我索性把它们放到另外的地方去了。在我没有本事写出一个难忘的意境、一个永恒的真理之前,我索性动手抑制自己的“象征瘾”了。

二、刻画篇

大天才也许着笔即成,我是描《芥子园》出身的。看看我这里的五篇,我是还需要再描一些时日的。我的《芥子园》有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哈代的《还乡》,斯沫特莱的《大地的女儿》,高尔基、契诃夫、曼殊斐尔的短篇,和沈从文、张天翼、巴金、靳以的早期作品。如今又加上福斯特(E·M·Forster)的故事结构,劳伦斯(D·H·Lawrence)描写风景的抒情笔触,伍尔芙夫人氛围心情的捕捉,乔伊思的联想,赫胥黎的聪明,斯坦倍克的戏剧力,宝恩女士(Eliza—beth Bowen)的烘托,海明威的明快,詹姆士的搓揉功夫。环绕我的净是艺术珍品,各有其长,各有其短。我承认我的笔有些涩了,但它不会永远涩下去的。

正如皮鞋匠得会使锤针,理发匠得会使刀剪,人物、风景、禽鸟、静物的刻画,对我还是基本而又基本的功夫。没有这份功夫,新旧文学间,不过是雕漆围屏与粉色报纸标语之分而已。有这功夫,才是死活之分。许多写文章的人讨厌批评家,我尊敬他们。我不尊敬那句句恭维、句句落空的批评家。对于借批评来玩笔花的,我也把他们的批评当单独的创作看。我尊敬那行家的评者,指出我哪个人物不可信,甚至哪句太费解,太庸俗,太不通。尊敬他们,是因为有所教益。这种批评家,在国外也一样很稀少。我把这五篇留在此地,不过是提醒我在刻画功夫上仍然需要多多努力。正因为在短篇里刻画功夫不够,所以等动手写长篇时,人物由木偶而竟变为纸人了。

即使仅为了战斗得有力,基本功也还是需要学习的。

三、战斗篇

这是一篇很糊涂的账:中国的丑恶现实太多了,应该清除;作家们胸膛里也填满了愤怒;廿年来,批评家在不住地鞭策着作家们去与现实搏斗。如果作家们的本能仅止于战斗,问题就简单了。如果每个作家都善于战斗,问题也简单了。矛盾是,有些作家刻画或抒情的本事强于战斗。并不是他们对现实满意,有的,甚而写起论文来战斗力十足。不过在文艺创作上,他们的方向更偏于抒情。对这样的作者,批评家是严厉鞭挞呢,是寄以同情呢?

当过学徒,受过凌辱,上过恶棍的当,尝尽了不少人间不平的我,说是没有愤慨是冤枉。从一九三六年由津来沪后,我就有意地往战斗这个方向走。《栗子》一集是我努力的结果。但如今回首一看,最不成器的,还是《昙》、《黑与白》、《鹏程》等《栗子》集里的几篇东西了,寒碜得我自己也不敢再看一眼。在我直接向现实挑战的通讯集里(如《见闻》),我能毫不在乎艺术,痛快地尽情暴露黑暗,而且有时一个坏县长因而掉了差,一个冤狱因而昭雪,还见得出效果来。此外,在不放松现实的前提下,批评家可不可以容一些社会良心与艺术的良心相矛盾的作家,偶尔顺从他艺术的良心写点非战斗性的东西呢?

这不是说,我赞成小说可以不战斗。如果创作家无社会良心,硬逼出来的呼声虽响犹空;如果有良心的,硬抑制也无用。我是说,可不可以让艺术与社会良心自己去协调,求平衡,结姻缘。这不是自由主义或集体主义的争端,以上的感想是纯由创作心理过程而产生的。

我知道中国佃户受大地主欺负,但是我熟悉北平贫穷的城市人多于乡下农民;我知道码头的小工受买办的剥削,但我离得太远,我不够熟悉他们的苦法。我曾特别跟人去看浦东的工厂,厂里工人好奇或无表情地望着我这个陌生客。我曾想法在利物浦交海员朋友。但生活的体验与新闻采访不同,跑一趟还是不够,它必须渗进生活里。要中国有点像样的文艺作品,题材选择就得自然些,(这和自“由”大不同!)从而观察着笔也就会深一层。我惭愧我了解的生活太少,但我还年轻,我愿意继续体验下去。

《皈依》我嫌它后部太戏剧化。但当斯诺先生于一九三五年把它印在叫《活的中国》的一本“中国短篇选”里时,美国人对它出我意料地大感兴趣。但在我,它还是个失败。《栗子》写的是学潮。在中国,那已成为一个带永久性的题材了。一九四七年夏天的学潮,我适在一个大学里任教。那气氛,那情景,与十多年前无甚两样,只是更复杂了些。《邮票》是写“九一八”的。我是在渤海一条商船的统舱里得知沈阳沦陷的,我淌下了滚滚热泪。

我还是想,宁可暂放下创作,也不为了表示能战斗而写作。我心坎有一块大石头,早晚我会倾全力把它抛出去。但做什么事都应由衷,战斗不由衷,必败北无疑。

四、感伤篇

一个人对自己发生兴趣,这不是应不应该,而是躲不躲得开的问题。批评家威廉·海兹里特问过:拉斐尔画圣母与婴孩时,想的果然是圣母吗?都说创作时应客观,但这功夫可好不容易。尤其是刚刚提笔的人。身世是一匣随时在增加的卡片。创作之异于自传,也不过在于前者不按次序而又不顺手拈来,是有了个主意才翻查而已。

我有的是一个辛酸的童年。父亲早故去了,直到九岁,跟着妈妈到处寄居。等她死后,我继续寄居下去,直到十四岁才凑足了勇气跳出那篱下生活。那滋味,我相信我比许多人体味得深些。我又是个很野、很拙、很敏感的孩子。每次出门必惹点乱子,不是把人家的东西弄坏,就是同别人的少爷动起手来。我写《篱下》或《矮檐》那样故事时,心下还有点辛酸。但我不甘心仅把那辛酸滋味铺在纸上,而立意要用事实砌起,使其总和是辛酸。这是说,我极力想摆脱自怜的心情,把笔力放在意象人物上。如果它们失败了,其原因必由于一点做作、扭捏,一种写着亲切回忆又不甘心把“我”放进去的踌躇。

也许由于丧母过早,也许母亲在我孤寂的心上留的影子太深了,在我刚下笔时,她一时一刻也不肯离开。《落日》和《一只受了伤的猎犬》便是我为她塑的像。《落日》是完全真实的故事,写完那个,我就想非跳出这个自传的窄小圈子不可了。然而我得承认,自传写来又省事又省手。恼人的是,写起来自己都觉得有些千篇一律。明明就那么一把故事,哪经得起不住抖擞!

所有那些自传体的短篇后面,都注着“年轮之一章”。一九三一年,当我流浪在福州时,我便开始计划写一个长篇。抗战期间,什么全丢了,单单一匣卡片、一匣亡母的遗发,由沿海带到西南,又带出了国,如今还放在我身边。为什么写不出呢?外在的原因是抗战。由一九三七年,我便算放弃了文艺创作。另外,是因为自己对这管秃笔不满意,对社会认识也还嫌不透彻,多少个人的小小恩怨成分得涤去,才能写出我应写的一个东西:对基督教会在中国的评价。

目前的心情、生活情形还两不允许,但我不会忘掉这工作的。

同类推荐
  •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该书以比较的眼光分析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状况,阐述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的特点,实现了中西相关研究领域的沟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
  • 有点痛,有点暖

    有点痛,有点暖

    《有点痛有点暖》是一本带有温度的随笔集,即“青春治愈”系列。作者笑以苛亦花亦如刀的文笔,或疯狂放肆、或冷静自持的态度,在字里行间记录下了青春历程与人生思考。作者感性回忆,记录了在维也纳、慕尼黑、苏梅岛等国外旅途与际遇,抒发了青春时代的自己对爱情、亲情以及当下舆论话题所引发的一系列生命感悟。阅读本书,跟随作者感受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一起来横扫诗意的“独”青春,从疼痛的现实中寻找温暖的自己。
  • 陈思和文集:在场笔记

    陈思和文集:在场笔记

    本书收录了陈思和新世纪以来的文艺评论代表作,涵盖了关于新世纪十年文学总体评价以及贾平凹、张炜、莫言、王安忆等著名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还有主编《上海文学》的心得感悟等,可读性强。
  • 国家日记

    国家日记

    本书包括《重犯押向西部》、《中国反恐怖揭秘》、《共和国告急》、《中国第一农民市场》四个故事。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天后进化论

    穿越之天后进化论

    素有“东方夜莺”之称的民国歌女白疏影,死后借尸还魂,成为21世纪的一个三流明星。谁知这三流明星还是个重生之身,前一世寄希望于影帝男友,到头来却被人抛弃,成为整个娱乐圈的笑话,最终想不开寻了短见。重活一世,白疏影决定好好经营她的人生。影帝?她可没兴趣,她的目标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天后!
  • 从荒岛开始争霸

    从荒岛开始争霸

    对于穿越到有着华夏上下五千年全历史英雄存在的架空异界大陆的刘成来讲,最重要的不是利用自己随身带的系统去争霸,去开启牛掰哄哄的人生,而是如何在这空无一人的荒岛活下去……ps:文中出现的人物均为经过艺术加工的游戏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和历史真人有很大的差别,请勿将其与历史人物混为一谈!书友群:245729348
  • 雇主大人,不要过来了!

    雇主大人,不要过来了!

    她的雇主大人总说:你个没用的东西。却又总是对她伸出援手。将她一直留在身边。 她的雇主大人总说:你不要爱上我。却又总是无意中做了太多让她动心的事。 很多人都说徐小需就是东方定养的一只小猫。独立乖巧不粘人。还有一点小脾气。从大学开始到工作,徐小需做了东方定四年的保姆,三年的秘书。她巧妙的隐藏着内心的爱意。小心翼翼想缩短彼此天地般的距离。 她发挥着自己将近两百的智商,在东方定每一步靠近里,争取着每一分可能。 可当别人走向他,如此天造地设的美景。让徐小需就此在爱里走投无路。 他却又找了过来。 “徐小需,饭做好了没?”东方定每日必来报道。 “雇主大人,你已经不是我雇主了!能不能不要再过来了!”
  • 诱你入局:左少情非得已

    诱你入局:左少情非得已

    左林肖宠我惯我容忍我,以保卫者的姿态强势闯入我的生活。我以为我们之间存在爱情,直到发现,他接近我竟是源于一场交易。剥开真相的外衣,方知所谓的甜蜜是穿肠毒药。这场猎心游戏,我,不玩了!
  • 台湾地区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研究

    台湾地区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研究

    本书通过对两岸政治关系定位和台湾地区参加国际活动问题的研究,试图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密切关联,并提出两岸政治关系定位模式运用于解决台湾地区参加国际空间问题上的路径与方法。本书从一个宏大的政治框架和政治背景的视角来看台湾问题,在方向、思路和视野方面,对我们认识和解决台湾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 美国年度畅销悬疑小说精选集(全集)

    美国年度畅销悬疑小说精选集(全集)

    美国年度畅销悬疑小说系列,令人无法呼吸的紧张体验,不翻到最后一页就无法探知真相!《大美人》美国亚马逊畅销作家榜No1、《今日美国》超级畅销作家詹姆斯·哈金斯新作!《蝴蝶花园》一部难得的高人气高分心理悬疑惊悚小说。出版即被好莱坞买下电影版权的超爆惊悚悬疑小说。《爱因斯坦的预言》依据真实史料,再现二战真实场景!发售后蝉联美国亚马逊电子图书畅销总榜数十周!《死钥匙》美国亚马逊2014年度悬疑惊悚类“图书突破大奖”作品。《致命绑架》一部让人背脊发寒的小说,挑战你神经官能的承受力!《黑暗诱惑》多次入围悬疑推理类大奖达芙妮杜穆里埃大奖,美国亚马逊年度编辑推荐书籍!
  • 梨园十二姊

    梨园十二姊

    正不知在哪里能歇口气的我,颓然地坐在大姐兰霞身边的一把椅子上,我不敢大声说什么,只有喃喃地在心里说,又一个女子为情选择死亡了!我真不知这茫茫大千,这个情字就这么重要吗?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十二姐兰蔻来到我身边,捏着我的手,小声对我说,你得注意一下你家俊宇了,昨夜他和几个姐夫唠嗑,一直说你是个书痴,上班一整天不见影不说,回家就拿书本看书,说想和你说一句话都难。而据我的可靠消息得知,他可能外头有人了。如果你想见见那个女子,等这边事情一完,我带你去找她。
  • 格格千岁千千岁

    格格千岁千千岁

    首先,这是同人文!是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作为被皇阿玛和老佛爷最宠爱的格格作为协助管理后宫的掌事嬷嬷作为爱走江湖仗剑天涯的女侠艾潇潇的压力很大的自从遇见那个叫做福康安的富察大人之后艾潇潇就时常思绪混乱,词不达意,可是他对她的宠爱,他对她的放纵,他对她的霸道尤其是,那句潇潇,我定会护你一世周全!让她沉溺不已,这一沉溺,便是一生。
  • 倾世绝恋:迷离师徒情

    倾世绝恋:迷离师徒情

    身上怎么腰酸背痛的?这是哪啊,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人吗?想她一介……咦~她是谁来着?叠影于寒冰,沁梦入琉璃,不如就叫冰璃吧……陌夜城,高傲如他,邪魅无双,魔族之主却对她青睐有加,他护她,宠她,爱她……姬如歌,华夏二十一世纪杀手,魂穿异世,修的上乘武学,却换不了她一世无忧,茫茫人海,她却为了她在异世颠沛……欢迎加入夜揽星读者群,群号:640372718
  • 绝世狂妃

    绝世狂妃

    什么是流年不利?所谓的流年不利就是被自己喜欢的人给一枪嘣死了,然后发现阎王居然不收她,让她玄幻的穿越到了一位受气包小姐的身上。她是谁?怎么可能当受气包呢,一直以来都只有别人当她受气包的份儿。所以……【情节一】:“听好了,本王…。”“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是不是想说永远都不会喜欢我?你放心,我对你也没什么兴趣。以后你做你的王爷,我做我的间谍。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的斑马线。井水不犯河水。”用力扯掉头上的红盖头,龙凤呈祥?呈晦还差不多。无视某男的怒气,“收回你那一副我欠你贷款到期还不起的表情。别说我没欠你,就算欠了我也还得起,这黄道吉日摆脸子给谁看啊。”【情节二】:“娘,这位帅叔叔说是我父皇,我老子。”一位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拉着一个俊美无敌的男人走到她的面前。“父皇能当钱花吗,老子能当饭吃吗?”“能啊,这是帅叔叔给我的银票,一千万两哦。”“我看你是好几天没被抽了。”“就是,娘,你打死她个没出息没见识的东西算了,才一千万两银票就把她给买了,少说也要是一千万两金子嘛。怪不得人家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呢,我看眼光和要求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