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3700000014

第14章 曾经沧海已桑田(2)

多年以后,繁华落尽,冷月无声,历史的纸页上落了尘埃、长了青苔,可是流水依旧东去,聚散依旧不休;多年以后,时光陈旧,沧海桑田,寂静的天地间少了英雄、少了风流,可是风云依旧变幻,世事依旧凄迷。这个世界,永远都在改变,却又永远都是那副寂静模样,一如沉默寡言的时光。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西楼望月,人各天涯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春天,独自倚楼,如果心境恬淡,窗外的世界就是风轻云淡、草长莺飞;如果心境寥落,窗外的世界就是大地沉默、草木无声。其实,春天虽有落花时节的悲伤,让人不愿面对,但是更多时候,这个季节总是明媚而晴朗的。细雨沾衣、闲花落地,春天的细节原本是这样写意的。

遥遥看去,在春天的高楼上伫立着许多人,有人琴书相伴,有人诗酒相酬;有人望极春愁,有人尝尽寂寞。帘外的世界,无论是春江水暖,还是杨柳依依;无论是斜风细雨,还是芳草萋萋,总有人记得,总有人遗忘。

这个世界,总有人徘徊在春草之间,总有人伫立在长桥之上;总有人欢笑在春花之前,总有人怅惘在云天之下。再明媚的春天,也不能让所有人的心田花事纵横。那些孤寂凄凉的人,穿过春天的街道,也很难看到日光倾城。

那个春天的韦应物,看到了百花鲜妍,却不能走入花间,与云下的春天深情相拥。他只能伫立在高楼上,看繁花逐眼、春风骀荡。他甚至很难在漫长的春夜里睡去,许多事萦绕在心头,愁思剪不断、理还乱,于是窗外的春天也就黯淡无光,仿佛东风从未来过。

这已经是唐德宗兴元元年的春天。前一年初夏,韦应物由尚书省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很显然,在过去的大半年里,他过得很不痛快。因为心绪不宁,无论是夏日的莲荷,还是秋日的斜阳;无论是冬日的飞雪,还是春日的百花,都只是过眼云烟,无法让他欢喜起来。无论是谁,心事黯淡的时候,万物皆黯淡。

韦应物出生于长安。十五岁起以三卫郎为唐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无不痛心疾首。安史之乱的时候,玄宗奔蜀,他流落失职,开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常焚香扫地而坐。唐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

在滁州的日子,韦应物眼中的大唐是这副模样: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不久前的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想而知,此时的韦应物心中是何等焦虑。

如果不是琐事萦怀,他不会那样惆怅不断、落寞不止。但是没办法,身为朝廷之人,就当心系天下,这是他的信仰。他不能让自己放下所有,飘然天地之外。所以,即使是在绚烂的春天,他也仍旧愁思满怀。因为这愁思,他希望自己的好友能从远方赶来,给他些许问候。

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可是他们之间毕竟隔得很远,韦应物等了很久,等到东风来了、江水暖了、百花开了,故人还是没有来。所以,他只能倚着高楼写诗,将所有心事放在诗句里。

永远都是这样,时光比我们的脚步快得多。我们还没有看遍春花,却已是落花时节;我们还没有走过天涯,却已是老去之时。相逢的时候,我们都说来日方长,其实来日不过是彷徨无计的烟雨红尘,不过是半抹残阳的山外之山。倏然之间,人成各,今非昨;倏然之间,春如旧,人空瘦。

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们曾在百花盛开的日子里相逢,却又默然离别;可是如今,花事依旧绚烂,人却各在两处。时光就是这样,不经意间就流过了沙洲,不经意间就送走了云月。若非如此,崔护也无须站在都城南庄的春天里,看满目桃花,叹息人面不知何处;若非如此,黛玉也无须在花事终了的时候,看落花成冢,害怕春尽红颜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许多人眼中,春天就是这样。只是一载光阴,就可以物是人非;只是几番花落,就能人各天涯。再次走入春天,纵然还记得当年伴我们把酒东风游遍芳丛的那些人,却也只能茫然回忆。时光已将我们隔得很远,远得没了消息。花开花落,或许只是瞬间,却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荒芜。

世事难料,只这四个字,就足以让我们惆怅到永远了。这个春天染柳烟浓,下个春天吹梅笛怨;这个黄昏淡云微雨,下个黄昏烟云暗淡。人生途中,谁也不知道下个路口到底是烟雨还是残阳。无论你多么不愿意,该来的风雨总会来,该去的欢笑总会去。人生其实就是,当你驻足在某个地方看风景,你其实已在风景里随着落花流水,去了远方。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若能这样恬淡,当然可以笑看风轻云淡。可是纵观千古人间,有几人能够修炼到这样的境界,有几人能够在不断变幻的人间宠辱不惊?真实的情况是,即使是面对天高云淡、柳暗花明,也总有人彷徨、总有人落寞。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想必那个春天韦应物也多次来过这里。这里有山涧青草,有树头黄鹂,有流水潺潺,有白云悠悠。他喜欢在这里漫游,喜欢这里的幽静和清雅。或许他也曾沉醉过,但是因为俗事萦绕心怀,这里并非总是这般明媚。就像傍晚时分的那场急雨,就让这里少了诗意、多了荒凉。

草木葳蕤,花鸟相依,这样的风景,可以让无数人流连忘返。但是那场雨之后,郊野的渡口阒无人迹,不知道那时候诗人经过那里,看到孤独的扁舟横在那里,是何种滋味。如果他不是心有忧伤,那天的风景应该是这样:细雨黄昏,扁舟闲横。可是那时候,看着那雨、那舟,他却莫名地感到孤独。他何尝不是孤舟一叶,在人世间看风雨飘零。

那个春天,韦应物带着多病之身,在滁州的春天里看流光黯淡。处于这样的景况,他多想辞官归隐,去向山水田园,忘记尘世纷纷扰扰。可是他真的不能,他知道职责在身。眼中的世界,国家危难,百姓流离,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允许自己忘记百姓疾苦而归去。济世之心永在,悲伤也就永在。进退两难的时候,他更希望远方的故人能够前来,哪怕只是与他对饮几杯。

可是,他只能在层楼之上,苦苦等候,看着窗前明月,独自荒凉。几度月圆,几度月缺,冬天已逝,春花又开,故人还是没有来。明月千里,或许可以遥寄相思,但是那愁绪却在月光下越来越长,无处排遣。他没有办法,寂寥也好,悲伤也好,只能独自承受。人间之事就是如此,离别容易,相见很难。花谢水流的时候,许多人都要守着西楼明月,看天上人间。

李商隐·隋宫:突然沉默,沧海桑田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历史的天空下,总有人醉卧红尘,总有人笑看沧桑;总有人风流千古,总有人寂寞万年。大浪淘沙后,许多事已经湮灭,许多事仍旧清晰;许多事已被遗忘,许多事仍被提起。无论是被遗忘还是被提起,历史毕竟已经远去,当时的悲欢离合、当时的风流寂寞,都沉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只剩缥缈的回声,微微地响在尘埃里。

有多少兴盛就有多少衰败,有多少成功就有多少失败。世间所有事都是对立存在的,有日光倾城,就有月色迷离;有繁华似梦,就有寥落无声。即使身处龙椅上的帝王,也总有人威风八面,气吞山河;总有人战战兢兢,唯唯诺诺;总有人俯仰天地,风轻云淡;总有人穷奢极欲,愧对苍生。

君临天下,就当以清澈之光临照万千生灵。“帝王”两个字,不止意味着生杀予夺,也不止意味着后宫三千,更意味着心系天下。可是印象中的帝王,不爱江山只爱红颜者有之,吟风赏月玩物丧志者有之,昏庸无道民不聊生者有之。当王座上坐着这些人,江山万里,也就只剩风雨飘摇了。

说起隋炀帝,恐怕谁都会冷冷地骂几句。那时候,历史教训历历在目,陈后主的悲剧就在眼前,他却选择了重蹈覆辙。大隋建立不久,本来大有可为,可他硬是将自己塑造成荒淫腐朽、奢侈昏庸的模样。那时候,他尽情游玩,四处招摇,几乎忘记了君王的身份;那时候,他开凿运河,建造行宫,几乎耗尽全国的物力财力。终于,他为亡国创造了极为充足的条件。当他和他的王朝终于灰飞烟灭,人们能给他的只有冷嘲热讽。

多年以后,李商隐经过江南,看到隋炀帝在江都修建的行宫,不禁又想起那个可笑也可叹的帝王,想起那些豪华奢侈的龙舟,想起那些劳民伤财的杰作。再看看眼前的大唐王朝,两百年以后,再也没有了盛世模样,虽然还未倾塌,却也摇摇欲坠。此时龙椅上的那个人,尽管不似隋炀帝那样骄奢淫逸,却也没有了帝王应有的姿态。但是,亡国之人自有亡国之态,谁也没办法。李商隐也只能以这首诗来讽喻时事,希冀唤醒迷醉的君王。

江南,那个烟雨迷离的地方,是无数人梦里归去的地方。隋炀帝虽是帝王,身系着天下苍生,却也对那里无限神往。其实,他不只是想想而已,也不只是想去那里游山玩水,他更想将那里作为帝王之家。于是,他不惜耗费举国之力,打造龙舟,建造行宫,以满足他尽情享乐的心愿。他就是这样,君临天下,却没有君王该有的气质。他不知道,在他醉生梦死的时候,江山早已开始摇晃,黎民早已开始唾骂。

但是,他就是不理不睬、我行我素。在这个暴戾恣睢、好大喜功的天子看来,他对所有人可以生杀予夺,对所有事可以予取予求。在很长时间里,他陶醉在江南的山水之间,长安的紫泉宫殿里只剩烟霞缭绕。无疑,这是历史的悲哀。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其实,人们早已听到了大厦倾塌、王朝更迭的声音。但是,隋炀帝从未停下脚步,他依旧尽情享乐,无怨无悔。如果一切如旧,他的龙舟或许会游遍天下。江南虽好,但毕竟有厌腻的时候。贪婪之人总是喜欢得陇望蜀,有了塞北的铁马秋风,还要江南的杏花春雨;有了此处的美服华屋,还要彼处的草树斜阳。

可惜,隋炀帝终究没能完成畅游天下的愿望。后来,大隋王朝终于在他挥霍无度的赏玩途中成为历史。当象征着帝王权利的玉玺换了主人,属于隋炀帝的,就只剩那些醉生梦死的片段。运河也好,龙舟也好,江都也好,长安也好,都不再与他有关。多年以后,人们说起他,总会想起荒淫无道,他配得上这个字样。

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

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

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树映龙舟。

这是白居易的《隋堤柳》。当年,隋炀帝命人在运河的堤岸上种上杨柳,从黄河到淮河,绿意延绵千里,倒是满足了他的极大虚荣;可惜,这样的绿色葱茏却不属于他的王朝。若干年后,暮色沉沉之时,只剩乌鸦在枝头鸣叫。如烟的柳色、如雪的柳絮,曾经映照万里龙舟,如今却空对青山流水。

当年,隋炀帝曾在洛阳景华宫征求萤火虫数斛,在夜晚游山之时放出,看荧光满谷,心满意足。在江都的时候,他也曾放萤火虫取乐,甚至还修建了“放萤院”。寻欢作乐到这等境界,也着实让人惊叹。或许,他也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他还是选择了尽情欢愉。来得寂静,走得荒唐,这就是他的生命。悠悠千古事,就是这样让人迷惘。当年放萤的地方,此时已成了废墟。于是,李商隐在回望那段岁月的时候,写下这样的词句:“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终于,诗人叹息着说出了这两句振聋发聩的话语。这样的反诘语气,恐怕隋炀帝是不敢谛听的。陈后主荒淫亡国,他又何尝不是。陈后主投降隋朝后,与当时还是太子的杨广很相熟。杨广做了天子,乘龙舟游江都的时候,梦中与死去的陈后主及其宠妃张丽华相遇,张丽华还为他舞了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隋炀帝明明目睹了陈后主如何荒淫、如何亡国,却没有吸取教训,既纵情龙舟之游,又迷恋亡国之音,终于重蹈了陈后主的覆辙,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是啊,醉生梦死的隋炀帝,若在地下遇见陈后主,难道还好意思再请张丽华为他舞《玉树后庭花》吗?问而不答,余味无穷。面对这样的诘难,想必隋炀帝定是脸红脖子粗,无言以对。只这两句,李商隐的批判与嘲讽、厌恶与轻蔑,就无以复加了。

不管怎样,隋炀帝早已沉默,那些荒唐的往事早已沉默。兴衰成败、浮沉起落,不过只是岁月中的烟云。再恢弘的生命也终将成为过往,再华丽的人生也总会走向黯淡,无情的时光会带走许多东西,包括风流写意,包括荒唐放纵;包括恬淡悠然,包括萧瑟寂寞。

同类推荐
  • 青春雕像

    青春雕像

    本书主要内容为:红玫瑰,少女,读你, 知音,星,网,你的眼睛,你的眼睛,颤栗,季节。
  • 健康的钥匙送给你

    健康的钥匙送给你

    洪昭光是去年以来,风靡海内外的大众健康专家,他的健康讲座以及所著《登上健康快车》《洪昭光健康忠告》等图书“火”遍大江南北,这两本书以每天1万册的速度在全国热销,每天上百个读者的电话“追打”着洪教授——洪昭光教授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他的讲座和书籍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他那些并不深奥、只是日常生活饮食起居中如何保持健康长寿的原则和例子,为什么会如此轰动全国?洪昭光教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历练、为什么热衷于传授大众健康理念?他传授了哪些广受欢迎的健康理念?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所有关心这一切的读者,会在这部报告文学中得到满意的答案。
  •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失去西藏中国四川的腹地就会暴露无疑,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遮挡,长江三角洲等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不会是一片荒漠……
  • 吾乡风物

    吾乡风物

    散文集《吾乡风物》是刘旭东关于家乡风物的记叙和考订。文章精炼简短,描摹点到即止,承续了中国文人的博物传统,颇有古代小品文之风。收录风物范围极广,可以说是苏中地区乡村生活的百科全书。
  • 浪漫星云(中国当代诗歌札记)

    浪漫星云(中国当代诗歌札记)

    当代诗歌是在表现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的直接号召下诞生和发展的。诗歌寻求自己的直接领地,那就是人们的感情世界。在新的时代里,诗歌表现新的感情,而且实践着新的抒发感情的方式。
热门推荐
  • 风火墙

    风火墙

    这是民国年间的一段往事。福州小巷里的一户人家,自家的老房子就是主人最重要的财产,可是有段时间,突然来了许多买主,出高价要买这破败的老房子。交涉未果,就有大户人家的千金突然要下嫁这家的儿子。这其中到底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一吴子琛嫁过来时,对新房的位置提了一个要求:必须是第二进东厢房的第三间。李宗林当时对夹在吴家一长串吓人的彩礼清单间的这个要求并不在意,新房好歹是李家自己的,安在哪一间不是安呢?他的注意力都在这门突如其来的亲事上。
  • 豪门圈宠:失守的绯色游戏

    豪门圈宠:失守的绯色游戏

    痴心缠绵,换来的却是腹中胎儿惨被生生害死,受尽冷眼。曾经的甜言蜜语,那些以死为盟的承诺,最后只能变成最可笑的记忆,狠狠的折磨着她不再冷静的心。过多的恨意,心灰以冷过后,那个纯洁无邪的她,已一步一步的走向另外一个世界。她不再单纯,大家都说她妖治妄为,是一个危险且疯狂的女人……她不再相信爱情,爱情只是她用来上位的游戏,争取复仇机会的工具。她不为情所动,哪怕动了……也不允许。她,努力的学着如何周旋在男人与利益权力之间,争取着更高的能力,誓要为自己的孩子复仇,定要将那夺走她一切的小三还击到底。只是……她最不该的是招惹了那个魔鬼,一个绝对高傲的男人,一个不允许被忽视的男人……被她一心当成工具的男人……
  • 我体内有个修仙界

    我体内有个修仙界

    一把生锈的铁剑赐予一个普通人,穿越修仙界的能力。他的人生在这一刻发生了改变。
  • 天妃娘妈传

    天妃娘妈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被契约捆绑的爱2:随

    被契约捆绑的爱2:随

    继《遇》后,读者强烈要求,继续着故事。网文匆匆,命运轮回,伴随着作者21岁那年的沉静,终于完结了此书。————————————————————<br/>上官清夜,比林静亚更桀骜不逊的紫发男生。<br/>欧阳思竹,比靳真一更温柔体贴的帅哥学长。<br/>新的学校——圣樱贵族学院,充满贵族的鄙视、成人的嫉妒、同学的欺凌,黎刹那的大学生活,会是如何的波涛瀚浪?<br/>《随》,《遇》的续本,四个男主,最后会选谁,将在此揭晓。&nbsp;&nbsp;&nbsp;&nbsp;
  • 明月如霜

    明月如霜

    隔岸观火、借刀杀人;笑里藏刀、浑水摸鱼。反间计,连环计;将计就计。一个是心思缜密的女细作,一个是深藏不漏的少年藩王,当阴谋遇上算计,究竟谁更技高一筹?
  • 一本书读完人类文学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文学的历史

    本书从人类口头文学创作讲起,分别介绍了西方的《荷马史诗》和中国的《诗经》。在中国文学部分中,从先秦的文学现象讲述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传奇,又介绍到现、当代著名的中国文学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在外国文学部分,介绍了众多的文学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如高尔基、小仲马、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普希金等。
  • 捉妖俏丫头:殿下放过我

    捉妖俏丫头:殿下放过我

    正义的斩妖除魔二人组,不要在我这种小沙砾上浪费宝贵的生命,请为了拯救这蔚蓝色星球,去和邪恶势力殊死搏斗!出发吧,红色神鹰!”我嘴里喊着乱七八糟的口号,飞快逃离了某人囧囧有神的视线。“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但我会把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视为废话。”他立刻满血原地复活:“嗯!我爱你!”
  • 天昏地觉

    天昏地觉

    天地九州,各有其幽,万古道统,吾辈长修!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