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0000000044

第44章

汉时陵寝徙民之令汉制:天子即位,即营陵寝,而徙富民以实之。《汉书》:景帝五年作阳陵,募民徙陵,户赐钱二十万。武帝初置茂陵,赐徙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昭帝为母起云陵,募徙者,赐钱田宅。盖其时仅徙民而不皆富人也。帝又徙三辅富人平陵,则渐及富民矣。宣帝时募吏民资百万以上徙于昭帝平陵,以水衡钱为起第宅。宣帝自作杜陵,徙丞相下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资百万以上者,则并及于达官矣。元帝筑寿陵乃勿徙,诏曰:安士重迁,民之性也,今使其弃坟墓,破产失业,非计也,今所为陵,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士乐业。成帝作初陵,继又改新丰戏乡为昌陵,又徙郡国豪杰资五百万以上者。哀帝作义陵,始又诏勿徙。今按《主父偃传》偃奏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消奸猾。”上从之。似此议创于偃。然《车千秋传》: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则高祖陵已徙民矣。《史记》籍孺、闳孺皆徙安陵,则惠帝陵亦徙民矣。今见于列传者:朱云,鲁人;魏相,定陶人,皆徙平陵。何并之,祖父平舆人,以吏二千石徙平陵。平当、郑崇之祖父皆以资百万徙平陵。萧望之,兰陵人;史丹,鲁人;尹翁归,平阳人;韩延寿,燕人;冯奉世,潞人,皆徙杜陵。又有一家而数徙者,《金敞传》所谓近臣皆随陵为园邸也。张汤本居杜陵地,子安世在武、昭、宣世辄随陵凡三徙,复还杜陵。杜周徙茂陵,至延年又徙杜陵。韦贤以昭帝时徙平陵,其子玄成别徙杜陵。张敞之祖徙茂陵,敞又徙杜陵。此皆徙民故事也。按汉制,人君即位,即营陵寝,固是先事储备。然多入贡赋,以实其中,则立法甚谬。《晋书》:建兴中盗发霸、杜二陵,多获珍宝。帝问索曰:“汉陵中物何多耶?”曰:“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供赋三分其一入之。武帝享国长久,比崩,而茂陵不能容物。赤眉乱取陵物,不能尽,今犹有委积珠玉。此霸、杜二陵犹是俭者耳。”按《史记。孝文纪》言治陵皆以瓦器,不得用金银铜锡为饰。刘向谏昌陵疏亦言:孝文薄葬,足以为式。而《汉书。张汤传》有人盗发孝文园瘗钱,《晋书。索传》又有此盗发霸陵金玉之事,则文帝陵藏物亦已多。《唐书》虞世南亦谓汉家即位之初,便营陵墓三分贡赋,以一入之,后赤眉入长安,取之累月不尽。盖汉制本如是也。此则徒以耗天下之财,而转召摸金、发丘之祸矣。大臣有罪多自杀《史记。宁成传》: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者。盖其时大臣多自贵重,不肯屈辱于狱吏故也。仲长统谓:贾谊感绛侯之困辱,因陈大臣廉耻之分,开自裁之端,自是以来,遂以成俗。按贾谊疏:大臣有重罪,则白冠缨(丧服也),水如剑,造请室而请罪(示以自刎也)。武帝初,以文学进用赵绾、王臧。窦太后不好儒,乃阴求绾、臧罪,召案,绾、臧即日自杀。张汤被罪,上使赵禹责汤,汤不服。禹曰:“天子重致君狱,欲令君自为计,何对簿为?”汤乃自杀。后上知汤为三长史所陷,尽诛三长史。而丞相庄青翟亦与三长史有谋,青翟亦自杀。李广失律,召对簿,广不肯对簿,自杀。李蔡以丞相侵庙Й地,当下吏,亦自杀。周阳由与郡守胜属公相讦,胜屠公义不受刑,乃自杀。萧望之被收入狱,呼朱游曰:“游!趣和药来!”遂饮鸩死。朱博为丞相,坐事,当诣廷尉,乃自杀。冯参以中山太后弟被累诣廷尉,乃自杀。后汉司徒刘芳策免,自杀。窦宪收印绶,即日自杀。杨震罢归,行至城西夕阳亭,饮鸩自杀。此皆不肯屈下失大臣体,宁轻生以免辱,亦一时风尚使然也。后遂有以此为例,而逼令死于家者。《翟方进传》:成帝赐册曰:“今赐君上尊酒十石,养牛一,君审处焉。”方进即日自杀。如淳曰:丞相有大罪,皇帝使侍中持节乘四白马车,赐上尊酒十斛,牛一头,策告殃咎,使者去半道,丞相即上病,使者还未白事,尚书即以丞相不起闻。此赐死法也,亦见卫宏《汉官旧仪》。按赐牛酒,本朝廷所以优大臣告病之礼。《史记。公孙弘传》:弘以病乞骸骨,赐告治病,牛酒杂帛,居数月,疾瘳,仍起视事是也。今赐大臣死亦用之,使若病终,又以全大臣之体也。刺史守令杀人不待奏《汉书》:义纵为定襄守,掩狱中重罪二百馀人,及宾客兄弟私用入视者亦二百馀人,一切捕鞫,坐以谋为死罪解脱,尽杀之,共四百馀人。尹赏为长安令,治狱,穿地深数丈,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狱。捕得少年恶子数百人,尽入狱,数日发视,皆相枕籍死。何并为长陵令,侍中王林卿犯法,并急追之,林卿令奴冠其冠自代。并至,轩其头,悬都亭下。《后汉书》:史弼为河东太守,当举孝廉,中常侍侯览遣诸生赍书属之,弼即付狱拷死。董宣为北海相,有大姓公孙丹造宅,卜者以为当有死者,丹乃杀路人,置尸舍下以厌之。宣即收丹父子,杀之。其亲党三十馀人操兵称冤,宣又尽杀之。可见当时守令杀人,不待奏报也。不特此也,严延年为涿郡守,遣掾赵绣按乡豪高氏,绣为轻重两劾,欲先白其轻者,若延年意怒,乃出重劾。延年逆知其意,俟其白轻时,索其怀,得重劾,即收入狱,杀之。李膺为司隶校尉,中常侍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赃无道,惧膺威严,逃还让第,藏于合柱中,膺破柱出杀之。桥玄为汉阳太守,上わ令皇甫真有赃罪,玄收考,竟笞死于市。王宏为恒农太守,有事宦官买爵者,虽二千石亦拷杀之。则并可专杀职官矣。又小黄门赵津、南阳大猾倚中官势犯法,南阳、太原二郡守案其罪杀之。杜诗为待御史,安集洛阳,将军萧文纵兵暴掠,敕晓不改,遂格杀广。则并可专杀中官及武臣矣。王温舒为河内太守,始至,令郡具私马五十匹,置驿,奏请所捕豪猾,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得报二日而至,所诛杀流血十馀里。盖豪猾族刑非常法,故特奏,若罪之丽于常法者,不奏也。《元后传》:绣衣御史暴胜之奏杀二千石,诛千石经以下。是诛二千石须奏,诛千石以下不待奏也。按汉制,戟即为斧钺,故凡列戟者,即得专生杀(见《后汉书。郭躬传》)。魏晋六朝则以持节为重。《南齐书》:王敬则枉杀路氏,氏家诉冤,上责敬则:“人命至重,何以不启闻?”敬则曰:“臣知何物科法?见背后有节,便谓应得杀人。”是六朝凡刺史持节者亦皆得专杀。故累朝虽有诏申禁,如宋孝武诏:非临阵不得专杀,其罪人重辟,皆先上,须报乃行,违者以杀人论罪。告戒未尝不严切也。然《南史》吉翰为刺史典签,欲活一囚,因翰八关斋日上其事。翰明日谓典签曰:“卿意欲活此囚,但囚罪重,卿欲活之,便当代任其罪。”乃收典签杀之。是刺史并得杀签帅矣。沿及隋、唐,尚仍旧制。《隋书。陈孝意传》:太守苏威欲杀一囚,孝意力谏不听,乃解衣请先受死,威乃释囚。是隋时刺史亦得杀人也。《唐书》:刘仁轨为陈仓尉,有折冲都尉鲁宁暴横,仁轨榜杀之。太宗以其刚正,擢为咸阳丞。《封氏闻见记》:崔立为雒县,有豪族陈氏为县录事,向来县令以下受其馈,皆与之平交。立倒任,陈氏犹以故态见,立命伍伯曳之杖死。陈氏子弟相率号哭,围塞阶屏,立一一收录,尽杀之。是唐时县令、县尉犹得专杀人也。至于军旅之际,更不待言。李光弼以侍御史崔众狂易,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纳诏不敢也,乃斩众以徇。兵马使张用济赴军逗留,光弼亦斩以徇。真源令张巡守雍丘,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以力不敌贼,劝巡降。巡设天子画像于堂,遂斩六人。张镐按军河南,以刺史闾丘晓不救睢阳,致张巡陷没,亦杖杀晓。此更因军事严切,不可以常法论也。直至有宋,州郡不得专杀之例始严。《宋史。本纪》:太祖尝曰:“五代诸侯跋扈,枉法杀人,朝廷不问。自今诸州大辟录案闻奏,付刑部覆视之。”遂著为令,自此诸州大辟皆上刑部审覆。然《宋史》李及知秦州,有禁卒白昼攫妇人金钗于市,吏执以来。及方观书,略问数语,即命斩之。王诏知汝州,有铸钱卒骂大校,诏即斩以徇。舒为临海尉,有使酒骂后母者,命执之,不服,即斩之。是宋时州县亦尚有专杀之例也。汉时大臣不服父母丧汉自孝文帝遗诏以日铁月,遂著为令,凡公卿大臣皆不行父母丧。《汉书。翟方进传》:方进遭母忧,自以备位宰相,不敢逾制,遂三十六日而除,即起视事是也。其有欲行丧者,则必须奏请。《后汉书。赵熹传》:熹遭母忧,乞身行丧,明帝不许,遣使者为释服。《桓焉传》:焉为太傅,以母忧自乞,诏以大夫行丧逾年即夺服。《桓郁传》:郁亦以母忧乞身,诏以侍中行服。邓骘遭母忧,乞身行服,章连上,乃许也。直至元初中,始改令持服。《刘恺传》:旧制,公卿、二千石、刺史不得行三年丧,由是并废丧礼。元初中,邓太后朝,诏长吏以下不为亲行服者,不得典城选举。其时有上言牧守宜同此制者,诏下公卿议,多以为不便。恺独奏曰:“刺史一州之表,二千石千里之师,谓宜以身先之,而议者谓不便,是犹浊其源而欲清其流也。”太后乃从之。然《赵岐传》:岐为司空掾,议二千石得去官为亲行服。又《荀爽传》:爽奏曰:“孝文皇帝过自谦抑,故遗诏以日易月。今公卿大臣,政教所瞻,而父母丧不得奔赴,何以教天下?”是元初以后行丧之制又废。考安帝建光元年复断大臣二千石以上行三年丧,桓帝永兴二年又听刺史、二千石行丧服,延熙二年复断此制,是终汉之世,行丧不行丧迄无定制。惟其有不服丧之制,而士大夫有独行己见、持服三年者,遂以之得名。如《铫期传》:期父卒,服丧三年,乡里称之是也。并有以兄弟丧而去官者,如杨仁为什邡令,以兄丧去官;谯玄为太常丞,以弟服去官是也。(《晋书》:郑默为大鸿胪,遭母丧,旧制,既葬还职。默恳终丧,遂改去,定令大臣终丧,自默始。又华е都督河北诸军事,父病辄还,仍遭丧。旧例,葬讫复任,е固辞忤旨。是晋时大臣亦不行三年丧,至郑默奏请始定终丧之制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音俘众生:妖孽邪王的宠儿

    音俘众生:妖孽邪王的宠儿

    穿越异世,拥有百年不遇的召唤师体质,身世迷离,自己竟然是混血精灵。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各个人心险恶,肮脏不已。却不料,会遇见大陆上的最强天才,和他又会有怎样的火花?真相之路困难重重,却因为有他的陪伴,都成为了最美好的回忆。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都市巅峰武神

    都市巅峰武神

    一枕黄粱,重返故土,有愁必消,有仇必报。我有一剑,谁人可阻。闻我之名,天下低眉。一名绝世武帝,重生少年的传奇之旅。......
  • 妃常难忍,臣妾做不到!

    妃常难忍,臣妾做不到!

    自从穿越到北赤王朝,成了三王爷的王妃之后,白筝满脑子都只有一个想法:在月黑风高夜,摘掉三王爷脸上的面具!之前白筝听到的传闻只说,三王爷俊美异常,天下无双!却没说他每到入夜,都要以面具示人,连……新婚夜也不例外!白筝暗想,这王爷怕是……有病!明明在青天白日的时候,彼此都光着脸见过那么多次了,谁还不知道他长啥样啊?!……直到三王爷亲自摘下面具的那一刻,白筝才“惊喜地”发现,她果然“爱”错了人!**一年后,三王爷景玺称帝,三王妃白氏却因病暴毙。同年,太后亲自操办选秀、封妃事宜,为新帝扩充后宫,所选佳丽几乎个个倾国倾城。新帝却独揽众怒,忤逆太后,只留了长得最像三王妃白筝的“丑”秀女,封作皇后,专宠她一人!可这独一份的荣宠,皇后娘娘却躲着不要……因为她哪里是长得像白筝,分明就是白筝!况且,她真的很忙!上有太后隔三差五地找茬儿,下有不知好歹的宫女太监不定期地给她使绊儿!外有渣男要防,更有痴情郎难挡!内有惊天秘密要把持,还有那么多心机女在处处放肆!可她堂堂皇后也不是吃斋念佛的主儿,看她如何一一收拾!奈何皇帝过分霸道,她也只能选择一逃再逃……——精彩片段——景玺称帝后,太后亲自操办选秀事宜。在一群秀女之中,帝王伸手一指,点中白筝,“此女,最丑。”闻言,白筝暗自得意。然某皇顿了顿又道:“比她好看的,全不要。”满场哗然!说话不带这么喘大气的!还是栽了,白筝一颗心碎成了渣渣!**某个月明星稀夜,皇后又失踪了!随着她一起失踪的,还有她寝殿里任何可以搬走的东西!为了寻人,皇宫乱成一片。而在某个荒废的花园里,一腹部微隆的女子正奋力地挖坑,她身旁一堆物什在夜里闪光。“这边得再挖深一些。”男子负手立于女子身后,言语淡淡。“哪里?……皇上!……您是来接我的吗?”被抓了个正着,白筝谄媚地想要转移话题。“不,朕就随便带了一千精卫……散步。你继续。”“……”一千……精卫!真是太随便了!
  • 破颜

    破颜

    她本是神界最高贵、美丽的公主,投胎凡间却成了丑陋无比的怪婴,更在雪夜,被亲人无情丢弃于荒野。丑颜降世之日,便是天下纷争再起之时。若干年后,丑颜随师父走出灵山,只为师父口中的那句:纷争起、百姓苦;丑颜破、天下安;破颜者得天下也!她相貌丑陋,却有一双精亮纯美的双眸,而那颗七窍珑玲之心为他的温柔儒雅而动,却不想反被他无情的踏成千千万万的碎片。她相貌丑陋,却身怀异能,带着一颗破碎不堪的玲珑之心,留在俊美妖冶、霸道非凡的他身边,不想电闪雷鸣的雨夜被他破了玉身。玉身被破之日,将是丑颜破颜重生之时。得丑颜者得天下!两者有何关联,又有谁能参得透,悟得清呢!破茧成蝶,玉临天下,谁才能留住她的脚步,得到她的那颗玲珑真心,是他?是他?还是配拥有她的人根本不存于世?丑颜凄凉而来,破颜之后炫耀夺目!特别推荐逍遥自己的其它作品:强力推荐逍遥的新坑恶夫挡道《妾狂》《不良丫头》已完成《逍遥天下之任逍遥》已完成《逍遥天下之蓝城城主》已完成逍遥推荐:亲亲蝶曼的新文《霸道王爷调皮妃》
  • 王者荣耀之超级系统

    王者荣耀之超级系统

    王者荣耀是当今红红火火的一款手游,游戏解说韩雨熙却在某次游戏中意外得到了一个系统,可以召唤出各种王者荣耀的人物,困困的庄周,萌萌的蔡文姬,帅气的李白哥哥,端庄的王昭君姐姐……还认识到了各种大佬有没有!!!
  • 快穿之男神别再套路我

    快穿之男神别再套路我

    她曾为众生散尽魂魄,他曾为她散尽一身功力,只为有一天能再见到她。他说:我为世人,只因你爱。她说:前事已矣,往后只随心。三千大世界,万千小世界,他们互相扶持,终归原位,终证己道。她说:死生再不相负。一对一!绝宠!男强女更强!
  • 无限世界之归来

    无限世界之归来

    中州队主战队员陈然在与其复制体的最终一战时,不慎进入时空乱流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表面的平静日常只是海底波涛汹涌的假象,陈然一步步的找寻这个世界的真相,只为回到那个地方。
  • 除灵老师提不起劲

    除灵老师提不起劲

    这个世界充斥让万物获得非凡之力的“灵”,而能够使用它们的,就被称为除灵师。18岁的废材家里蹲,墨藏书被家里逼着去除灵学院当老师。“怎么办?我对新时代的除灵体系一窍不懂。”“不仅仅是这样吧,老师!你明明就连小学也没有毕业,还有,上课抽烟什么的太恶劣了……还抽!——你到底有没有在听呀!给我认认真真上课啊!”“啊?好麻烦……”
  • 奋斗在大汉

    奋斗在大汉

    大汉高祖十二年冬,一介布衣天子高皇帝崩于长乐宫,享年六十二岁。葬于长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不过,高皇帝生前,太子已逝,这大汉帝国的君位将由谁来承继,一下间就成为整个天下人人所关心的事情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再活一次,就是为这八个字而来的……(ps:架空文,考究党勿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