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6100000011

第11章

古之善為道

此章《南華經》言:上古大道至德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摽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為義,相愛而不知以為仁,實而不知以為忠,當而不知以為信。蠢動而相使不以為賜,是故行而無迹,事而無傳,民樸易治也。

古之善為道者,

《南華經》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

非以明民,

《通玄經》曰:至忠復樸,民無偽匿。

將以愚之。

《南華經》曰:南越有邑焉,名為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樸,則易治矣。

民之難治,

《南華經》曰:今周學智巧文華,不足以定天下,民難治矣。

以其智多。

《南華經》曰:上誠好智而無道,則天下大亂矣。故桀紂天下每每大亂,罪在於好智。今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也。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通玄經》曰:是故以智為治者,任一人之才難以持國。為智惠者則生姦,姦俗,亡國之風也,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通玄經·道原篇》曰:古者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知此兩者

《南華經》曰:去小智而大智明矣。

亦楷式。

《通玄經》曰:以文智慮為治者,苦心而無功。獨任其智,失則多矣。好智窮術也,以智生患。以智備之,譬猶撓水而欲求清也,難矣。知其治之本者,去巧智而已,無為自化。

常知楷式,

《通玄經》曰:今欲學其道,不得清明玄聖,專守文籍,必不能為治矣。

是謂玄德。

《通玄經》曰:古者聖人執玄德於心,而化馳若神。唯同乎大和持自然應者為能有治,是謂玄德。

玄德深矣遠矣,

《通玄經·自然篇》曰:上古聖人與天地相保,公正修道,人道深即德深,德深即功名遂成,此謂玄德深矣遠矣。

與物反矣,

《通玄經》曰:其與物反矣。注云:長處不智,故謂反矣。

然後乃至大順。

《南華經》曰:與天地相合,其合緡緡,若愚若昏,是謂玄德,同乎大順。

江海為百谷王

此章《通玄經》言:上古聖人以道鎮之,退而勿有,法於江海,不為其大,功名自化,故能成其王。人之情性,心服於德,不服於力。德在讓不在争,是以古之聖人,欲責於人者先貴於人,欲尊於人者先尊於人,欲勝人者先自弱,欲卑人者先自卑。故貴賤尊卑,道以制之,以其言下人,以其身後人,即天下樂推而不厭,戴而不重,此德重有餘而氣順也。故知與之為取,後之為先,即幾於道矣。德施天下,守之以讓,先王所以守天下,故能長久,法海讓王也。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之王者,

《通玄經·自然倉》曰:江海窪下,百川歸之,能成其廣。

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通玄經》曰:江海因下為之,天池即淵德,魚鼈歸焉。故海不讓東流,大之至也。

是以聖人

《通玄經》曰:江海處地之不足,故天下歸之奉之。聖人卑謙辭讓者,見下也。見下,故能致其高,矜者不立。《南華經》曰:昔者堯舜讓而帝之,湯武争而王之,白公争而滅之。

欲上人,以其言下之,

《通玄經·道德篇》曰:欲上人者,必以其言下之。天下必效其歡愛,莫不推讓。

欲先人,以其身後之。

《通玄經》曰:欲先人者,必以其身後之。天下進其仁義,而無苛氣。

是以處上而人不重,

《通玄經·道原篇》曰:是以處上而人不重,居前而人不害,天下歸之,姦邪畏之。

處前而人不害。

《通玄經》曰: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人不害。雖絕國殊俗,蛆飛蠕動,莫不親愛也。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通玄經》曰:即天下樂推而不厭,無之而不通,無往而不遂,故為天下貴。

以其不争,

《通玄經·自然篇》曰:古之善為君者,法江海為下也。江海窪下不争,百川歸之,故莫能與之争。故道不以雄武立,在天下推己,不在於自取。不争,故莫能與之争。

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通玄經》曰:常人之道多者不與,聖人之道卑而莫能上。以其不争於萬物也,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天下皆謂

此章《通玄經》言:夫道者,約而能張,幽而能明,柔而能剛,含陰吐陽,而章三光。日月以之行,山以之高,淵以之深,禽以之飛,獸以之走,麟以之遊,鳳以之翔。以卑取尊,以亡取存,以退取先。夫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上古聖人守柔弗強,退而勿有,不敢驕奢,功名自化,故能成其王。可以長久,三寶廣大也。

天下皆謂我道大,

《通玄經》曰:我道無為,無所私受也。

似不肖。

《通玄經》曰:我德含愚,而容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通玄經》曰:古之善為君者,法江海無為,處不肖之地,故為天下王。

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通玄經》曰:古者聖王聰明智惠,守之以愚,無為而天下治。

我有三寶,

《通玄經》曰:我道有三寶,以卑取尊,以儉取廣,以退取先。

保而持之。

《通玄經》曰:夫道者,以其保之。

一曰慈,

《通玄經》曰:天地之道,大以小為本,卑以自衛。

二曰儉,

《通玄經》曰:天地之道,多以少為始,儉以自固。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通玄經》曰:天地之道,先以後為主,後以自讓。

夫慈,故能勇;

《通玄經》曰:上古聖人法道之卑者,所以自下也。卑則尊,此天道之所成也。

儉,故能廣;

《通玄經》曰:上古聖人法道之儉者,所以自少也。儉則廣,此天道之所成也。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通玄經》曰:上古聖人法道之退者,所以自後也。退則先,此天道之所成也。

今捨其慈且勇,

《通玄經》曰:末世人性好強而惡弱,而不知失,強梁者亡。

捨其儉且廣,

《通玄經》曰:末世人性好奢而惡儉,而不知失,驕奢者亡。

捨其後且先,

《通玄經》曰:末世人性好先而惡後,而不知失,争先者喪。

死矣。

《通玄經》曰:勇強之本,務在卑弱;廣用之本,務在儉約;争先之本,務在謙退。三者既失,國家喪亡。

夫慈,以戰則勝,

《通玄經》曰:故道不以堅強勝,在天下自服,不在於自取,柔弱則勝。

以守則固。

《通玄經》曰:末世城高池深,不足以為固。善守者,無與禦。

天將梂之,

《通玄經》曰:天之道損盈而益寡。《洞靈經》曰:道德盛則鬼神助,可謂有德者也。

以慈衛之。

《通玄經》曰:世治則以義衛身,世亂則以身衛義。

善為士者

此章《南華經》言:魏武侯謂徐無鬼曰:吾欲愛民而為義偃兵,其可乎?徐無鬼曰:君兵如鶴列於麗譙門之間,陣無以徒驥於錙壇之宮,豈為偃兵?古者無藏逆於得,無以巧勝人,不以謀勝人,不以戰勝人。今夫殺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養吾和與吾神者,其戰不知孰善?勝之惡乎在?君若勿已,為脩胸中之誠,以應天地無為之情而不攖撓。夫民死已脫矣,君將惡乎用夫偃兵哉。古之善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用賢不争,天下太平也。

善為士者不武,

《洞靈經》曰:甲兵不足以恃強。

善戰者不怒,

《通玄經》曰:古善用兵者畜其怒,怒畜而威可立也。

善勝敵者不争,

《通玄經》曰:善戰者無與鬬,乘時勢,因民欲,而天下服。

善用人者為之下。

《通玄經》:古善用人者,若蚈之足眾而不相害,若舌之與齒堅柔相摩而不相敗。夫夏后之璜不能無瑕,明月之珠不能無穢,然天下寶之者,賢人也,不以小惡妨大美。夫志人之所短,忘人之所長,而欲求賢於天下,即難矣。

是謂不争之德,

《通玄經》曰: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能自得者,必柔弱者也。能成霸王者,必勝者也;能勝敵者,必德者也。

是謂用人之力,

《通玄經》曰:愛賢之謂仁,敬賢之謂禮。

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通玄經》曰:千乘之國行文德者,王;萬乘之國好用兵者,亡。

用兵有言

此章《通玄經》言:用兵有五:有義兵,有應兵,有忿兵,有貪兵,有驕兵。誅暴救弱,謂之義兵。敵來加己,不得已而用之,謂之應兵。争小故,不勝其心,謂之忿兵。利人土地,欲人財貨,謂之貪兵。持其國家之大,矜其人民之眾,欲見賢於敵國者,謂之驕兵。義兵王,應兵勝,忿兵敗,貪兵死,驕兵滅,此天之道也。今戰國亂臣賊子用兵輕敵#,掩襲不備,先僭致禍也,禍莫大於輕敵。

用兵有言:

《通玄經·上禮》曰:以奇用兵,奇逸為勞,奇飽為飢,奇靜為動,奇治為亂,奇後為先。何往而不勝?後者勝矣。

吾不敢為主

《通玄經》曰:先唱者,窮之路也。

而為客,

《通玄經》曰:後動者,建之源也。

不敢進寸

《通玄經》曰:屈者,所以求伸也。

而退尺。

《通玄經》曰:屈寸以伸尺,君子為之。

是謂行無行,

《通玄經》曰:舉兵以為人者,眾助之;以自為者,眾去之。

攘無臂,

《通玄經》曰:眾之所助,雖弱必強。

仍無敵,

《通玄經》曰:眾之所去,雖大必立。

執無兵。

《通玄經》曰:古者懷制勝利於不戰而罷兵也,諸侯賓伏,此用兵之上也。

禍莫大於輕敵,

《通玄經》曰:武勇以強梁死,辯士以智能困。能以智而知勝,不能以智不知其敗。勇於一能,察於一辭,可與曲說,未可廣應。

輕敵則幾喪吾寶。

《通玄經˙上德篇》曰:老子觀影而知持後,後動者未嘗失宜。故聖人曰:無因循,常後而不先。譬若積薪,後者為上。

故抗兵相加,

《通玄經》曰:聞敵國之君有暴厲其民者,即舉兵而臨其境,而敵相當欲交兵接刃,後者勝矣。

哀者勝矣。

《通玄經》曰:所謂後者,聖人守靜道,拘雌節,因循而應變,常後而不先,功大靡堅,不能與争也。後者勝矣。

吾言甚易知

此章《沖虛經》言:商太宰見孔子曰:丘聖者歟?孔子曰:聖則丘何敢,然則丘博學多識者也。商太宰曰:三王聖者歟?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聖則丘不知。太宰曰:五帝聖者歟?孔子曰:五帝善任仁義者,聖則丘弗知。太宰曰:三皇聖者歟?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時者,聖則丘弗知。商太宰大駭曰:然則孰者為聖?孔子動容有問曰:西周之人太史老聃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薔蕩乎民無能名焉,可謂大聖人矣。故老聖曰:吾言大道,無為之化也。

吾言

《南華真經》曰:老聃明白於天地無為簡易之德者,此之謂大宗大本大宗師也。

甚易知,

《通玄經》曰:治大國者,道不可小。國地廣者,制不可狹。王位高者,事不可煩。治民眾者,教不可苛。事煩難治,法苛難行,求寡難贍,大較易為之智,曲辯難為治。故無益於治,有益為亂者,聖人不為也。無益於用,有益於費者,智不行也。故功不厭約,事不厭省,求不厭寡。功約易成,事省易治,求寡易贍。

其易行。

《通玄經》曰:河以逶迤,故能遠;山以陵遲,故能高;道以優游,故能化。夫通於一技,審於一事,察於一能,可以曲說,末可廣應於治要也。道之言曰:芒芒昧昧,與天同氣。同氣者帝,同義者王,同功者霸,無一焉者亡。故不言而治,無事而化,是以天心動化無為者也。故有道以治之法、事少足以治,無道以治之法,事多足以亂。

天下

《通玄經》曰:末世天下民甚拘於小好而塞於大道,不能知行也。

莫能知,

《通玄經》曰:末世小學蔽德不能知也。《南華經》曰:古者德固不小識,後世小識傷德,不能知也。

莫能行。

《通玄經》曰:末世小善塞道,不能行也。《南華經》曰:古者道固不小行,後世小行傷道,不能行也。

言有宗,

《通玄經·微明篇》曰:言有宗,事有君,至言去言。

事有君。

《通玄經·精誠篇》曰:言有宗,事有本,至為去為。

夫唯無知,

《通玄經》曰:末世小學,争魚者濡,逐馱者趍,淺之人所争者,末矣,夫唯無知。

是以不我知。

《通玄經》曰:末世小道,失其宗本,技能雖多,濡沬淺涸,不如寡言,害眾著任而使斷其指,以明大巧之不可為也,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稀,

《沖虛經》曰:西周之人太史老聃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可謂大聖人矣。

則我者貴。

《通玄經》曰:幽憑玄默,無為而治,不知所為而功自成者,聖人也。所貴乎道者,貴其龍變也,唯神化為貴。

是以聖人,

《南華經》曰: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

被褐懷玉。

《通玄經》曰:玉在山而草木潤,珠在淵而岸不桔,道在中而形自治。

知不知上

此章《南華真經》言:道不欲雜,雜學士多,多則擾,擾則亂,亂則憂患斯起,憂而不能救。其書學上賢也,以平教化,正獄訟;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澤施於下,萬民懷德。至其衰也,朋黨比周,各推其與,廢公趣私,內外相舉,姦者在位,賢者隱處。古之道德有蔽塞在於諸子之書是者,儒家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駮,駮雜無治,其言也繁亂不中於用。墨家墨翟、禽滑釐不與先王同,毀古之禮樂,墨子稱禹道,將使彼世之墨者必自勞苦。名家宋鈃、尹文作為華山之冠以自表,以為無益於天下。法家彭蒙、田駢、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於死人之理。公孫龍縱橫辯者之徒,能以辯服人口,不能以辯服人之心,皆書學巧智教民偽端,而縱之於僻邪淫#,而棄之以法,隨之以刑,雖殘賊天下,不能禁其姦也。獨在巧智,失則多矣,好智窮術也,以智治國,國之賊。山生金,石生玉,反相剝;木生蟲,還自食;人生學,還自亂。上多學,下多事;上多事,下煩亂。故以湯止沸,沸乃益甚,知其無為治之本者,去火而已。無為自正。今諸子之書邪說姦言,為天下繁亂之蔽也。

知不知,上

《通玄經˙符言篇》曰:古士善用道者,無為自化,終無害也,故曰: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通玄經》曰:今士不知道者,有為自亂,福為禍也,故曰: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

《通玄經》曰:下士眾人皆之書學利利,利學為病而不知病病。

是以不病

《南華經》曰:南榮趎曰:里人有病,里人問之,有病者能言其病,慎不病乎。

聖人不病,

《南華經》曰:然其病病者,猶不病也。

以其病病,

《南華經》曰:若趎之聞大道,譬猶飲藥以加病也。能除有病之病,而不病矣。

是以不病。

《通玄經》曰:惟古聖人知道病之無病。

民不畏威

此章《通玄經》言:上古聖人以道鎮靜,守柔弗強,功名自化,故能成其王。人之情性,心服於德,不服於力。德在與不在來,自愛故能成其貴,愛民來王,天下皆歸也。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沖虛經》曰:而欲人尊己,不可得道也。人不尊己,何危辱及之矣。

無狹其所居,

《南華經》曰:狶韋氏之圃,黃帝之囿,唐虞之宮,湯武之室,德漸下衰,漸狹其居。

無厭其所生。

《通玄經》曰:治大國者,道不可小。國地廣者,制不可狹。帝王不得人民不能成天下,得人失道亦不能守。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沖虛經》曰:法度在身,稽考在人。人愛我,我必愛之,人惡我,我必惡之。

是以聖人,

《沖虛經》曰:湯武愛天下,故王;桀紂惡天下,故亡。

自知

《通玄經》曰:來民之本,務在自知。當責他人之非者,知己是乎哉。

不自見,

《通玄經》曰:是以聖人弗強,故能成其王。

自愛

《通玄經》曰:仁莫大於愛人,愛人則無怨刑。

不自貴。

《通玄經》曰:是以聖人自愛,故能成其貴。

故去彼取此。

《通玄經》曰:故去彼取此。天殃不起,得於此者。忘於彼,則咎去福來。

戰國:原本作『戰兵』,據清刊本改。

僻邪淫:疑作『放僻邪淫』。

同类推荐
  • 录异传

    录异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roll Stories

    Droll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序听迷诗所经

    序听迷诗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茅真君加封事典

    三茅真君加封事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痛史

    痛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成为战神的男人

    成为战神的男人

    新人怎么办?那就一步一步往上爬!终有一天,我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神!PS:写着玩的,我会把我平常玩《使命召唤OL》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写下来。
  •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选取的《窄门》、《田园交响曲》和《背德者》都是纪德的代表作,合称“纪德三部曲”。作品都带有悲剧色彩,蕴含着作者对于人性与世俗冲突的思考。其中《田园交响曲》,被认为是作者最富自传性的作品。 纪德的作品非常早就传入了中国,引起了包括鲁迅在内的读者注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价值不仅没有被时间埋没,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归根结底是他用自己的笔触动了人们的内心。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是“时光文库”系列之一。
  • 你有罪:诡案现场鉴证2犯罪升级

    你有罪:诡案现场鉴证2犯罪升级

    两年时间里,浴场岸边陆续漂来十四只女性脚掌,是空难受害者的残肢?还是海底冤魂的招引?活着的人,思维正常,工作正常,待人接物正常,但却穿着寿衣招摇过市,想象着自己是一具尸体。这恐怖的想法和行为,是被鬼魂附体?是被蛊惑操纵?还是另有隐情?碎尸杀人后,被丢弃到荒郊野外的尸体碎块却自行回到人类社区,是怨灵作祟?还是尸体的报复?……曲州市接二连三的发生离奇死亡事件,当地公安厅却不敢公布破案过程。诡异的现场,扑朔迷离的线索,谁能侦破其中的阴谋?真相,到底如何……看女法医如何拨开重重迷雾,通过蛛丝马迹锁定狡猾真凶?别回头!也许,凶手就在你背后……
  • Last Days in a Dutch Hotel

    Last Days in a Dutch Hot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下无双之庶女风华

    天下无双之庶女风华

    她是右丞相的二女,相传她出生时丞相大摆七天的流水席,只为庆祝他最爱的女子所生的女儿的出生,彼时,她是苍君国最为幸福的闺中小姐。他是苍君国四皇子,相传他出生时举国哀鸿,克死生母,被定为不祥之人,只因皇帝最爱的女子香消玉殒,彼时,他是苍君国最不受宠的皇子。不料一场突变,她从亲爹最宠爱的女儿,忽然变成最不受待见的庶女,成为无视长辈,不待见姨娘,欺压妹妹的无良后辈,皇帝一纸诏书,将世人认为堪称绝配的两人结成娃娃亲,说是“天作之合”。亲爹的不管不顾,娘亲的去世,姨娘的打压,妹妹的嘲笑…一切的一切成了她梦中抹不去的记忆,五岁那年,万丈深渊将她与尘世隔开。十四年后她又重新回来,如今的她不再隐忍,也不再是那个多年前任人欺凌的小姑娘,一首玉音曲,令江湖闻之色变,风华绝代,迷乱了多少人的眼睛?多年前的一切恩怨,她笑靥如花,只是谁知道那笑容下隐藏的是怎样的狠绝?对她好的人,她必诚心待之,对于容不下她的人,她从不知什么叫手下留情!她如一颗耀眼的星辰,风华绝代,笑看人间。他说:师妹,你看似什么都不在乎,其实最重感情。你看似对谁都好,其实最是无情,若是谁能得你另眼相待,那他便是世上最幸运之人。只是,我终归不是…他说:阿萱,我真希望自己是个普通人,那样就不用背负太多,也不用那么累,那样我就可以天天跟着你,烦你,让你记得我…他说:我视万物如云烟,独你不同,今生得你,我必待你如我心头之血,珍之护之,一生一世,不离不弃…既然抓住了,我不想放弃,也不愿放弃,你也休想离开…初入江湖,她遇见他,彼此相疑,只是生死之间,偶然获得了那独一无二的信任,看着他苍白的脸庞,她说:你既舍命相救,我必保你长命百岁。【片段一】“主子,幽魂楼截了我们无极阁的情报,抢了我们无极阁的生意,说我们无极阁得罪了他们楼主,并将传送情报的无极阁死士抓走,说是好好让他们楼主发泄才能了事。属下请问主子,是否前去救援?”“怎么发泄?”某男看了一眼卧榻上打瞌睡的某女,挑眉问道。某属下微愣,半晌憋出一句话:“打扫厕所。”“然后呢?”某男斜斜倚榻微微挑眉。“浇花种菜。”“然后呢?”唇角微勾,双眼微眯。“洗碗刷碟。”“还有呢?”双手插袖,慵懒之极。“司寝…”“立马把他们救回来,回来之后三个月不准睡床铺。”某男猛然睁眼,眼中危险光芒闪动,吓得某属下心脏抖动,赶忙退下。
  • 心灵鸡汤精粹版6

    心灵鸡汤精粹版6

    也许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放弃,又不断得到的过程。关键是要学会放弃,因为放弃,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放弃意味着什么?
  • 重生之嫡女无良

    重生之嫡女无良

    她是名动京城的丞相嫡女,大婚当日,自己的夫君要迎娶的人却是自己的妹妹,为他机关算尽,却换来鸠酒一杯。前世她瞎了双眼才把畜牲当成良人,今生,她定要那些伤得她体无完肤之人十倍偿还前世的债。阴暗潮湿的地牢里,看着那人,她嘴角冷笑:“前世我为你而死,今生定当让你生不如死!”金銮殿上,他眉眼温柔:“可愿与我共同携手,笑看这天下?”“若你负我,就让你以这天下为代价,背负千古骂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聆听亲历者讲述——香港回归路上的风云自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日起,香港就踏上了回归之路。香港《大公报》原副社长、第一副总编辑梁新春讲述香港后过渡期这段惊心动魄的历程——英方一意孤行,步步为营,在政制、法律与经济方面不断挑起对抗,末代港督彭定康称之为“与中国最血腥的一场决战”。中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坚持“以我为主”,依靠港人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确保平稳过渡。本书精选的160多篇社评、观察员文章,记录、评述了香港后过渡期重大事件的始末,反映了中央政府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决心和智慧,表现了港人在回归途中披荆斩棘的意志和力量。本书对中华民族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开国功贼6:满床笏

    开国功贼6:满床笏

    窦建德战败,河北初次平定。但是,因为李唐派遣的接受官员把接收私下变为“劫收”,刘黑闼等人降而复叛。战乱中,回乡探亲的杜鹃和程母被叛军杀死,头颅挂与城墙上示众。程名振伤心至极,再度率军进入巨鹿泽。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在决战前掘开当年自己和杜鹃亲手参与修建的洺水大堤,水淹刘黑闼全军。洪流中,他又看见自己少年时代的愿望,让自己和自己关爱的人,好好的活着。
  • 超级记忆力训练

    超级记忆力训练

    记忆是思考的基石。倘若脑海中没有已经记住的知识,你就不会深思熟虑,不能定义周遭,亦不可能以理服人,自作决策,更不要提自主创新或是贡献社会了。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请你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我想你肯定已经意识到了,否则你就不会拿起这本书。没有记忆是没有知识可言的(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如果你忘记了拼音和汉字,你就读不懂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了)。《超级记忆力训练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会教给你许多记忆的诀窍,让你学起来容易,用起来也有趣。这些诀窍不仅对你的学业会有所帮助,而且对于你日后的生活也会大有裨益。 学会这些易学易记的诀窍后,再去记忆需要记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