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1700000001

第1章 张锡纯,中西医结合的奠基人(1)

一段山药,摆放在瓷盘中。

皮已经削去,山药散发着玉一般的光晕。

我笑了笑,问朋友:可知山药能做什么?

朋友回答:可以吃。

我摇了摇头:非但可以吃,还可以救命!

朋友抬起头,疑惑地望着我。

民国年间。

北京,通县。

高崇勋的家里。

高崇勋的妻子已经卧病在床半年了。

这一日,她的病情突然加重,似喘非喘,气短不足以息。

她感觉自己恐怕将要不久于人世了,于是开始向家人嘱托后事。

她叮嘱高崇勋:“我走后,你一定要照顾好女儿们,这是我最放心不下的……”

高崇勋潸然泪下,女儿们更是抱着母亲痛哭不止。

但是,在这个悲伤的时刻,二女儿德清却含着眼泪,读着一本书。

半晌,德清突然对高崇勋说:“爹爹,您来看看,这书里说山药可以救命,如此神奇。”

高崇勋睁大了眼睛。然后,他的目光落到了刚买回来的四两山药上。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匪夷所思。

他们把这四两山药按照书中所说,煎汤给患者服下,过了十来分钟,患者的气息居然接续上了,症状大为减轻。

人们面面相觑。然后,他们每天坚持用四两山药熬汤给患者服用。

结果,四个月后,患者痊愈,而且身体较病前更好。

高崇勋惊了,这是什么书啊?如此实用!他合上书,书名赫然是《医学衷中参西录》。此书的作者,正是当时的一位名医。

高崇勋激动不已,如此高手,我一定要拜他为师!

后来,高崇勋不远千里寻师,终于得偿所愿,拜在此人门下。

朋友听完,叹了口气:“山药原来真可以救命,但是,我有个疑问。”

我抬起头:“请讲。”

朋友好奇地问:“这位杏林高人到底是谁呢?”

我回答:“张锡纯!”

张锡纯,民国期间的中医大师,大家如果想研究那个时期的中医,一定无法绕过他。张锡纯的影响,就像是您眼前巍然屹立的一座大山,让人没办法忽视。

就是前几天,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聆听医史文献权威专家余瀛鳌老先生的讲话,余先生说:20世纪上半叶,中医界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影响能和张锡纯相比,从那以后,中医再也没出现过有类似影响的人物。

这句话的分量很重啊。

朋友点点头:“果然是高人,我很好奇,他的一生到底如何呢?”

我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笑了。别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

引子

在最近这些年的电影中,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脑海中都会不断地浮现出这么一幅图像:在密布的阴云下,黄飞鸿倒背双手,昂首挺立潮头,眉头紧锁,他面对的,是重重的危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图像呢?因为当时列强环伺,内忧外患,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我们的民族该怎么办?这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在想的问题。

黄飞鸿从他的角度出发,力图通过练武,来增强国人的体质。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甚至响起了悲壮的电影主题音乐。

其实,当时面临这种局面的又何止黄飞鸿一个人呢?

我们中医界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西医进来了,中医被认为是不科学的,面临被取缔的危险。那么,中医到底能不能治病呢?我们该如何面对西医呢?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中医界里一位黄飞鸿似的人物——张锡纯。

对中医界来说,张锡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师。

曾经有人对现在的中医名家做过一项调查,让他们列出十个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物和书籍,结果70%的中医名家,在第一的位置填写上了张锡纯这个名字,或者是他的书《医学衷中参西录》。

可见,张锡纯在中医史上有多重要。

那么,张锡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让我们从头说起吧。

没赶上好日子

张锡纯的老家在山东。山东历代都出高人,清朝的黄元御大家都很熟悉,也是山东的。后来张家迁移到了河北的盐山,所以后来都叫他盐山张锡纯。

张锡纯的祖父张彤元懂医,估计对张锡纯后来从医有一定的影响。

张锡纯的父亲张丹亭,会些医术,不过平时更喜欢诗词书画,他的理想是让张锡纯好好学习,将来在诗书上有所成就,这事儿后来在张锡纯写的一段话里能够看出端倪。

张锡纯很喜欢菊花,也喜欢没事儿写几首诗(估计是受他父亲的影响),他的诗集就叫《种菊轩诗草》。他在自序里说,小的时候,他爹没事儿就让他背唐诗,有一天,老爹把儿子叫过来,说:“来,爹给你命个题,题目是‘天宝宫人’,你顺着这个,作首诗吧。”

说实话,这题目出得够难的,多大点儿的孩子啊,懂什么天宝宫人啊?

可是,张锡纯还真不含糊,立刻提笔,写了首诗,诗里有这样一句“月送满宫愁”,张锡纯的老爹看到这句的时候,眼睛刷地一下就亮了,跟通了电似的,大加赞赏:这句子,哪是一个孩子能写出来的啊,我这个儿子,将来可不得了啊!肯定是个大诗人啊(谓孺子异日当以诗显名)。

当然,事情的结果和张锡纯的父亲期望的稍有不同,他的儿子诗人没当成,却成为一代名医。

但是,大家别以为张锡纯出生以后,生活就是学习,没事和老爹颇有情致地赋诗,这么想可就错了。

张锡纯出生在公元1860年,这个年份,没有一个中国人能觉得舒坦,让我们来看看当时都发生了什么吧。

首先,在南边,太平天国和清军正打得激烈。就是在张锡纯出生的那年,太平军正在进攻武昌,同时安庆保卫战开始了,曾国藩哥儿几个正在和洪秀全死磕,整个长江中下游就是一个大战场,根本就没有了以往鱼米之乡的景象。

北边也很乱。就在张锡纯出生的第二年,咸丰皇帝病死,慈禧太后使了个阴招儿,把八位辅政大臣都给废了,开始了垂帘听政,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更加黑暗的时期。

往大了说,张锡纯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中最纷乱的年代,什么火烧圆明园、太平天国、不平等条约、赔款割地都是那个时候的事儿,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觉得自己的心头压了一块大石头。甚至我们上学学习历史课的时候,都不愿意看这段历史,觉得心头堵堵的。

这些,没法儿不对张锡纯造成影响,甚至我们可以说,那个时代的人似乎都在按照这样的模式在思考:该怎么办?我们到底行不行?我们能证明自己行吗?

当时的历史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张锡纯的医风。看张锡纯治病,很少开那种平淡的、小剂量的不温不火之药,也不会用很长的时间才给患者治好病。张锡纯从来都是雷厉风行,立竿见影,追求实效,通常是在几剂药之内解决患者的问题。他似乎在一直力图证明着:我们不但能行,而且还做得很好。

初生的牛犊

当时,张锡纯和别的年轻人一样,都在准备科举考试。虽然是晚清了,但在当时人的眼中,科举依然是正途,就好比今天参加高考一样,绝大多数高中生玩命地读书,都是为了那三天的考试。

但是,张锡纯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看父亲和其他的医生诊病。闲暇的时候,父亲经常给张锡纯讲些医理,这让张锡纯很感兴趣。

话说有一天,张锡纯见邻居家里聚集了很多人,议论纷纷,面露疑惑的表情,张锡纯很奇怪: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隔壁的这家有人患了外感病,当时叫做伤寒,因为调理不当,最后变成了“热入阳明大便燥结证”,这在中医叫阳明腑实,就是有燥结的大便在肠中,这是因为外邪入里化热导致的。一般中医治疗是用张仲景的大小承气汤类方。

当然,前面治疗的医生和我们想的一样,开的也是大承气汤。这个方子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瞧瞧,都是泻药。这个方子是著名的寒下之方,专门对付热邪导致的燥结,一般服用后很快就会奔厕所去,一泻方休。

但是,这位患者却非常奇怪,已经服用两剂大承气汤了,却一点要泻的意思都没有。

这让大家议论纷纷,怎么回事儿?这位是什么病啊?怎么这些猛烈的泻药,他吃了都没有反应啊,别不是有什么别的毛病吧?

张锡纯听了,也觉得好奇,于是赶快跑过来,想一看究竟。

这个时候,有人提出,不如我们把刘肃亭先生请来吧。

这位刘肃亭是谁呢?

原来,刘肃亭是张锡纯家乡的名医,十里八乡的人有病,都请他来看。他的手段高明,很多疑难病症都能应手而愈。

大家一听,纷纷赞成,于是就把这位刘肃亭先生给请来了。

刘肃亭先生诊了一下患者,然后提笔开了个方子,就一味药,叫威灵仙,三钱,煎汤服用。

大家全都揉眼睛——我们没看错吧?这么一个严重的病症,您就一味药,而且这个威灵仙还是一个治疗风湿疏通经络的药,这和大便燥结有什么关系啊?

张锡纯也是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位是高手,我们都听说了,可是凭着我自己有限的医学知识分析,这也太不靠谱了!

就在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刚刚服下药的患者突然呻吟了一声,这下大家全都愣住了,纷纷停住议论,看着患者。

此时屋子里静悄悄的,掉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只见患者呻吟片刻,突然起身,直奔厕所!

甭问,大便通了,这个病也就这么好了(病亦遂愈)。

张锡纯这个佩服啊,这可真是高手啊,果然是应手而愈啊。可是这是为什么呢?

最后,张锡纯实在是忍不住了,就虚心向这位老先生请教。他问刘先生说:“这个威灵仙虽然也有一点通便的作用,但是太小了,它主要是去风湿通经络的,泻下的作用和大承气汤简直没法比,可是您用怎么比大承气汤还管用啊?”

这位刘先生也不保守,见张锡纯年轻好学,就将秘密和盘托出。他说:“告诉你吧,这位患者虽然服用了大承气汤,但是因为脏腑气化阻滞不通,所以药力并没有发挥作用,都郁滞在那里了,所以没有泻,此时这两服大承气汤还在肚子里面呢。”

张锡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刘先生接着说:“我只是用这个威灵仙来通经络,调气机,触发了大承气汤的药力,药力发挥作用了,大便也就通了。这个威灵仙的作用,就好比是放枪放炮时的那个导火索啊。”

张锡纯听了,赞叹不已。他后来自己说:“愚闻如此妙论,顿觉心地开通,大有会悟。”

这哪里是什么妙论啊,只有功夫深厚,在看病的时候才会出现如此的神来之笔。

多说一句,前几天,我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听中医大师余瀛鳌先生的讲座,他说治病有“法治”和“意治”之分,“法治”是按照正常的方法来治疗,这是常规,但是还有很多时候需要灵机一动,以意治之,这位刘肃亭先生就是意治啊。

张锡纯有了这次经历,思想上受到的启发较大。后来不久,就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这事居然给了张锡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原来,在张锡纯的邻村,有位叫霍印科的小伙子。他是张锡纯的师兄,两个人天天在一起背诵科举教材和复习提纲,模拟考试的时候估计也是前后座。

这天霍印科因为点小事儿,生了点气,“怒动肝火”,然后又患了外感,七八天以后,腹中胀满,大便燥结,非常难受。请来了医生一看,常规思路,这是大承气汤证啊,于是,就开了大承气汤。

您说怎么就那么巧,这位霍印科,服药后也是纹丝不动,丝毫没有要泻下的意思,反而觉得胁下疼痛难耐。

这下,大家都傻了,这是什么病啊,怎么连大承气汤都没有效果呢?个别反对中医的人也开始说坏话了:看到了吧,中医没有效果吧?连你们医圣张仲景的方子都没有效果!切,还说什么?伪科学!

这个时候,张锡纯突然有所领悟,这不正是上次刘肃亭先生遇到的情况吗?

您该想了,别不是张锡纯也要效仿刘先生,用威灵仙疏通经络了吧?

如果您那么想,说明您还没有领悟中医的真谛。中医的真谛是辨证施治,有什么证用什么药,那次是经络不通,这次可是胁下胀痛啊,而且是生气后才患的病,情况不同了啊。

张锡纯一诊脉,又诊得个沉弦有力的脉象,于是他就知道这个病是由肝气郁滞,肝火壅盛导致的。所以,他灵机一动,用了疏通肝气的柴胡三钱、生麦芽一两,就两味药,熬水给患者喝了。

结果,药喝下去,半个小时以后,肋下已经不痛了,又过了一个小时,大便通下,肚子也不胀了,“病脱然痊愈矣”。

可见,张锡纯年轻的时候,就已经领会了中医的道理,学会灵活运用了。

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临床特别有启发作用。

那年头还要参加科举考试

公元1881年,此时的张锡纯已经成长为一个21岁的大小伙子了。

就在这一年,清政府和俄国签订了著名的《伊犁条约》,赔偿俄国九百万卢布,后来又陆续割让了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令人心寒的事情我们就不提了,让我们来看看张锡纯的生活吧。

就在这一年,张锡纯参加了科举考试。没想到却落第了,这让张锡纯很难过。

这种难受主要是因为父亲,父亲一心希望他能够高中,光宗耀祖,估计事先还和乡里乡亲吹了:我们家锡纯,模拟考试那么多次了,一般都是前三名吧,估计重点不成问题,主要的精力就放在挑选清华还是北大上了。

结果下来以后,让老张同志很是抬不起头。当然,张锡纯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张锡纯决定,到天津去学习一段时间,参加个补习班什么的。

同类推荐
  • 穴道气功自疗养生功法

    穴道气功自疗养生功法

    本书介绍了穴道气功自疗养生功法,包括9个必修关键穴道按摩法,10招基本养生穴道按摩法,14项病症穴道按摩法,2个关键养生呼吸法,5招抗老回春气功健康法,5招病症改善气功健康。
  • 健身小窍门

    健身小窍门

    其实,很少有人身材就是天生的完美、匀称、标准。后天的塑形努力十分重要。如果说瘦身让你变得苗条,那么修塑体形就会让你成为一个十足的瘦身百变女郎。说到修塑体形,器械力量训练是最有效的修塑体形、加快身体代谢的训练方法。
  • 中国人的心理医生全集

    中国人的心理医生全集

    本书为了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有关问题,配以各种事例加以诠释,使得讲解生动有趣。有人说,一本书可以救助并成就人生。一个选择,决定一条道路;一条道路,到达一方土地;一方土地,开始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形成一种命运。进入经济时代,本书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瞭望台”,希望那些正在寻找幸福和快乐的人,能够真正地感受和品味平凡人生的魅力和精彩。
  • 养心食谱

    养心食谱

    《养心食谱》精选了近百种养心食谱的做法,你能在短时间内享用色香昧美的养心菜肴。这里既有大众熟悉的传统菜式,也有名厨新近的创新品种,种类齐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
  • 女职工健康指南(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女职工健康指南(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热门推荐
  • 榆树欢

    榆树欢

    古言甜宠穿书我叫江榆笑,大概我爹爹和我娘亲希望我一辈子都开开心心的生活吧,后来我喜欢上了一个男子,再后来他灭了我全族,我怨他,想要恨他却恨不起来。最后的最后我死在了他的怀里,我看他哭的想个小孩,我心里那一点怨也消散了。我笑了笑,冲他摆了摆手像当年一样。罢了……阿娘阿爹,笑笑来陪你们了。陆澈,我是阿榆,我还是很喜欢你。缘未尽我成了白欢绒,这一次他不太一样了,我的少年郎回来来了"娘子,对为夫可满意""娘子,为夫不想上朝""娘子,为夫想和娘子一辈子在一起""娘子……"我:"滚"晚上委屈巴巴的某人,凑上来娘子不要我了,嘤嘤嘤这是一个冰山闷骚变成妻奴粘人精的故事【慎入】
  • 嫡女无双:腹黑小毒妃

    嫡女无双:腹黑小毒妃

    她是侯府嫡女,却遭胞妹陷害,婚前失贞,被父亲视为弃子。成婚当日,被夫君囚禁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一碗堕胎药,一杯毒酒,了结一生。光阴往复,一朝重回当年侯府,她誓要将前世仇人亲手送上断头台,搅朝局个天翻地覆。他是朝中有名的冷面阎王,心狠手辣,手段残忍,对谁都不苟言笑,世人皆知他淡漠寡情,却鲜少人知道,当他遇到心仪之人,也能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她本百毒不侵,却独独中了他的情毒……
  • I Hated to Do It

    I Hated to Do It

    For over 40 years, Donald C. Farber was Kurt Vonnegut's attorney, literary agent, and close friend. In this deeply felt memoir, Farber offers a rare portrait of Vonnegut that is both candid and entertaining. A renowned entertainment lawyer with a largely famous clientele and a highly acclaimed author in his own right, Farber provides colorful anecdotes that detail the daily realities of working with Vonneg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erson who knew him best. The millions of fans around the world who mourned Vonnegut's passing will treasure this new and intimate portrait of him, not just as an acclaimed author, but also as a witty, eclectic, and brave personality that contributed greatly to our culture.
  • Before he See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2)

    Before he See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2)

    From Blake Pierce, bestselling author of ONCE GONE (a #1 bestseller with over 600 five star reviews), comes book #2 in a heart-pounding new mystery series.In BEFORE HE SEE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2), FBI agent-in-training Mackenzie White struggles to make her mark in the FBI Academy in Quantico, trying to prove herself as a woman and as a transplant from Nebraska. Hoping she has what it takes to become an FBI agent and leave her life in the Midwest behind for good, Mackenzie just wants to keep a low profile and impress her superiors.But all that changes when the body of a woman is found in a garbage dump. The murder bears shocking similarities to the Scarecrow Killer—the case that made Mackenzie famous in Nebraska—and in the frantic race against time to stop a new serial killer, the FBI decides to break protocol and give Mackenzie a chance on the case.
  •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

    《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是“独立文丛”之一。《其实我们没有好好爱自己》作者杨献平的很多文字,是他在巴丹吉杯沙漠生活、幻想、品尝、践约与撤离的产物。也有短暂外行的某些见闻及发现,当然还有对生身之地、少年往事、乡村现状及熟稔事物的描述和追忆。
  • 情怀

    情怀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极品盗妃驭夫术

    极品盗妃驭夫术

    【本文男女主均为成长型!男女主身心干净,一生一世一双人!】人前,她为世人唾骂,因她无才无德又好色,豢养三千美男,日日笙歌夜夜迷乱。人后,她为世人愤恨,全因她是天下第一盗,翻墙高门大院,搜尽钱财盗尽宝物。其实,暗自韬光养晦,只因她身背家仇国恨,哪怕认贼作父,势必刃血仇取天下。他是战神,被世人敬仰;他喋血无情,被世人畏惧;他是天下第一美人,亦有周身一丈为女性死伤区的怪癖,但仍有无数女子不顾安危前赴后继自荐枕席。他一张皇榜告天下:兹有天下第一盗蝶恋盗取宸王王印,悬赏万两黄金缉拿。世人皆议:此次蝶恋惹到宸王,定然不死也要脱几层皮。可那个对她死缠烂打唯命是从宠溺无度的人是谁?她说:偷一次是偷,盗一米是盗,何不多偷大盗?她还说:毁我家园,分我山河者,盗他天下又何妨?他只说:但凭卿卿王妃高兴,本王自相伴左右,鞍前马后!★片段一★某女看着某男无怨无悔地处理着本该自己圈点的大山似的奏折,心里寻思着这么下去可不行,忽然灵光一闪,留书一封:爷稍等,老子去偷个人来帮忙处理国事!某男看到洋洋洒洒地信,额头青筋直冒,风一般窜了出去,徒留总管看着大山奏折风中凌乱:不带你们这么不负责任的啊!★片段二★某男看着一手抱着一只尾羽拔掉的小孔雀一手拖着条只剩臼齿的小狼的宝贝女儿,有些不明所以,“宝贝儿,你这是要做什么呢?”“小姨天天都说娘亲只会偷鸡摸狗,女儿想着女承母业,所以女儿把就小姨家的鸡偷来了,狗就带在身边时时刻刻摸着!”小宝贝儿说着就摆上了哀怨的表情,“唉,也不知道能混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特别说明】欲知详情,请欣赏正文!坑品有保证,欢迎亲们
  • 洞山岕茶系

    洞山岕茶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被改变的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生活史

    被改变的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生活史

    本书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历史纪实作品。本书通过为数不多至今健在的幸存者的证言、大量详实、缜密的历史档案资料,详实地还原了南京大屠杀前后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与人生故事,用完整详实的细节揭露了日军侵略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与此前的种种大屠杀幸存者口述不同的是,此次口述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持,每一位口述者的经历讲述均由专家审读,并核准相关史实细节。幸存者的口述从大屠杀前的平静生活开始讲起,直至大屠杀过后多年,更为完整、详实、准确地反映了南京大屠杀给亲历者一生造成的无法逆转的巨大心灵伤痛。习近平同志在《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我们今天记录历史,记录下大屠杀幸存者最后的证言,是为了记录生命,传递和平,坚守正义,守望明天!
  • 思想力:与自我和解的心灵旅程

    思想力:与自我和解的心灵旅程

    为何我们总无法快乐地生活?为何我们无法避免时不时的情绪低谷或忍不住大发雷霆?为何有时候生起气来,无法平静地跟他人交谈?到底是什么事物,让我们的内心总是出现问题?它们会不停地向我们注入低级的品位与俗气的欲望,把我们与美好的前途分离开来。去靠近所有美好、圣洁、强大的东西,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和谐。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如何远离失败、畏惧、偏激、乖僻与狂躁,接纳成功、果敢与和谐如何消除对疾病和死亡的畏惧,减少身体上的疼痛和创伤如何将恐惧化为信心,将匮乏化为丰足,将怨恨化为爱如何净化人际关系,远离邪恶、纷争与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