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习惯于正向思考,仅按事物发展的客观顺序去推理分析,很少站在事情的对立面,打破常规地求异逆想,唯恐被视为“异类”“叛逆者”,结果徘徊在一道看不见的陈旧观念、僵化思维的“墙”面前,虽百思却仍不得其解。其实,成功是一扇门,它并不在乎你用什么方式去打开它,如果懂得调整思维方向,让大脑和心理来个180度大转弯,说不定那扇门就开了。
凡事都有对立面,你看哪面呢
你知道中国律师的鼻祖是谁吗?他叫邓析,是春秋战国人。此人一生以教人诉讼和帮助别人打官司为职业,可谓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律师”。关于他有这样一个事例:
一年夏天洪水泛滥,一富人不幸被淹死,尸体被某人捞起。死者家属闻讯赶来,想出钱赎回尸体,对方却挟尸要价,价钱高得离谱。死者家属让邓析帮忙。邓析说:“你放心等着吧。那遗体如果你不去买,别人一定不会买的。”死者家属一听有道理,就回去耐心等待了。过了一段时间,得尸者见死者家属不着急赎尸,而尸体已经开始腐烂了,情急之下也去找邓析。邓析说:“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死者家属只能来你这里买尸体。”得尸者觉得在理,就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故事的结局虽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如果死者家属和得尸者都遵从邓析的意见一直等下去,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家属得不到尸体而伤心,得尸者得不到钱而伤财。当然,在这里邓析被认为是反面教材,我们并不提倡你效仿他。但邓析观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值得你借鉴。
在上例中,邓析用逆思维心理,在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矛盾中,既看到了事物矛盾对立的一面,又看到了事物发展统一的一面;既看到了积极的一面,又看到了消极的一面。若是死者家属和得尸者也知道这个方法,看到自己的利弊,能平心静气地谈谈,都退让一步,问题便可圆满解决。
世间万物,其对立面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有相对,没有绝对。早在几千年前,中国《易经》八卦的阴阳理论就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对立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发表了物质相对论。我们也常说,“河有两岸,事有两面”,没有高山显不出洼地。有有就有无,有天就有地,有甜就有苦,有黑就有白,有正就有邪,只不过它们具有或隐或显、或大或小、或强或弱的区分罢了。
但是,我们经常以“比较”的态度来看待“世界”,而且往往还只想保有自己喜欢的一面,这就是我们的通病。如果你从相对立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你的思想就会暂时处于一个不定的状态,然后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这种思想的“悬念”使思考能力之上的智力活跃起来,并开创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逆思维。
比如,如何防止森林大火呢?你可能会列举出无数的方法,但皆是从如何防范的角度出发的。而美国专家却想出一个与“防”相反的方法——以放火来防火。他们发现,低矮的灌木以及丛生的杂草占满了林中空隙,极易引发火灾,一旦出现火警,通道被堵塞,火势蔓延极其迅速。为此,他们实施有计划的人工放火,让灌木杂草在控制下燃烧,这样可烧出一条人工通道使林中空气流通,亦可在失火救援时能更方便一些。
这就是反常规之道而行,别人想防火,他们则放火,却取得了更好的防范效果。
还有一个与火有关的故事:
草原上突然大火冲天,游客们被困在其中,惊慌失措。一个猎人说:“大家别慌,都听我的!”他让大家动手拔草,清出一片小空地来。一会儿工夫,他们就清出了一片空地。这时大火越来越近,猎人让大家站到空地的一边,自己则站在火来的一边,点燃一根火柴放在眼前的干草上,大火腾空而起。
奇迹发生了,猎人点燃的火并没有顺着风势烧过来,而是迎着那边的火燃过去。两堆火碰到一起时,火势骤然减弱,最后渐渐熄灭了。
游客们脱离险境后纷纷请教猎人原因。猎人说:“风是向咱们这儿吹的,空地上的气流是向外吹的,借着气流火把草烧完了,大火自然就灭了。”
看到了吧,对立面并非真的不相容,有时还能成为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法呢!
西方人有一个很好的关于看待事物的方法,比如在难以做出的决定时,会列出所有利弊点,综合考虑之后再做最后的判断。考虑问题总从两方面来考虑,分析完有利的一面,再分析不利的一面,这样做能最大限度地摆脱主观情感的左右和排除外界的干扰。
做任何事都是这样,不要被狭隘的想象力控制,直接去找问题的答案往往找不到最准确的那一个,相反,在它的对立面可能有着最正确的答案。
凡事都有对立面,你看哪面呢?
智慧点读
对立面的存在,能够使你明白自己的缺点在哪儿、弱点在哪儿、破绽在哪儿、方向在哪儿。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世纪以前,盛行着一种错误理论——“燃素说”,认为可燃物质中存在着“燃素”,物体燃烧时,“燃素”以光和热的形式分离出来。燃素学说实际上是很不科学的,可是风行了一百多年。许多著名的化学家如舍勒、卡文迪许都拥护燃素学说。
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偶然发现了一种新的气体,蜡烛在这种气体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这正是氧气。遗憾的是,普里斯特列认为,这种气体根本不含燃素,但因蜡烛大量地释放出燃素,所以烧得更旺。他把这种气体叫作“无燃素空气”。恩格斯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普里斯特列在“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后来,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经过多次实验,认识到这种“无燃素空气”正是氧气,于是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这样,人们才得以弄清燃烧的本质。这也说明燃素说是错误的。
类似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其例。有很多常识和“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比如,我们经常听人说,每天饮用8杯水有益健康,于是很多人不管喝下这8杯水有多难受,也坚持去喝。那么,当你喝了这些水感觉煎熬时,你是否回过头来想想,为什么这么难受还要喝下8杯水呢?这常识背后有没有你没深入了解的东西呢?只要你想了,你就会发现,该说法忽视了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分,只单纯计算了人体需要的水量。日常喝的果汁、牛奶等完全可以满足人体对水分需要,喝多了水反而对健康不利。
再比如,很多人认为多喝骨头汤可以补钙。事实上,众多的研究表明,骨头汤里并不含有更多的钙,虽然加醋熬制会使骨头汤中的钙有所增加,但仍然较低。
怎么,这些看似正确的小常识,居然是错的?其实并不奇怪。孔子教育我们凡事应“三思而后行”。然而常识往往不在“思”的范围内,因为某些常识已化为人们心中不可动摇的精神权威,获得了不受思维审视的“豁免权”。当你看习惯了,习以为常了,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觉得事物本就如此,对它的了解已烂熟于胸,无须再做调查思考。殊不知,事物总在变化,由于对变化了的情况不了解,对自己“熟知”的事情也就不熟了。
俗话说:“熟知非真知,积非可成是。”这也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导言》中所阐述的一个重要观点。熟知与真知是有区别的,甚至可以说有很大的差距。熟知只是看到了眼前事物的轮廓,而对其内涵却未加深思,因而并非是真知。常识也是如此。常识往往是各种错误、荒谬的源头,是世俗的藏身地。因此,常识不是纯粹知识。
黑格尔说过一句话:“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即对熟知事物关于真知的反思。随着研究的深入、环境的变化都能颠覆之前的理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常识在日常应用的范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碰到极为惊人的变故。”我们的科学前辈是从没有答案或者不相信前人的答案中而发现真理的。他们遭人质疑、指责,甚至付出了鲜活的生命。例如,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提出血液来源于心脏而非大脑的理论却被处死,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布鲁诺活活烧死在鲜花广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常识会把一切非常识的东西掩蔽,所以,不要把熟知当真知,更不要把常识、熟知当作全部的知识和智慧。我们要培养自己的逆思维心理,尊重常识但不迷信常识,在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里反向追问并能够质疑,继承并能够批判,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只有颠覆惯性思维,让天翻,让地覆,让天地之间的至尊土崩瓦解,你才会在颠倒乾坤里开辟新的道路。
智慧点读
不要以为自己的经验是万能的、不可更改的,你熟知的事情可能是最荒谬的。
360度思考,思路就会越来越宽
事物可能有很多的“面”,除了对立面,还有侧面、上下面等,所以当看到其中一面时,不要以为事物就是那个样子。单方面地思考,只观其表,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客观的,还可能是错误的。只有多角度看问题,而且又能把各个面组合起来,全面分析事物整体的形象,你才能认清事物的真面目。
有个老师问学生:“树上有10只鸟,有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剩下几只?”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问题,可是学生的回答让老师很是汗颜。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猎人射出的子弹是单粒子弹还是散弹?”老师说:“是单粒子弹。”
“这是无声手枪还是有声手枪?”老师说:“是一般的手枪。”
学生又问:“枪声有多大?”老师说:“80到100分贝。”
学生又问:“有没有鸟是聋子,听不见?”老师说:“没有。”
学生再问:“你确定这只鸟被打死了吗?”老师说:“确定。”
学生又问:“鸟有没有被关在笼子里面,挂到树上?”老师答道:“没有。”
学生又问:“有没有鸟怀孕?”老师说:“没有。”
学生又问:“旁边还有没有别的树,别的树上还有没有鸟?”老师说:“没有。”
学生又问:“有没有饿得飞不动的鸟?”老师说:“没有。”
学生又问:“你确定树上只有10只鸟?”老师说:“确定。”
学生又问:“这10只小鸟有没有刚被孵育出来,尚在鸟窝中嗷嗷待哺,还未懂得飞翔的小鸟?树上有鸟窝吗?”老师说:“没有。”
这时,老师脑门上的汗已经流下来了,下课铃响起,学生继续问:“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鸟?”老师说:“没有。”
“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鸟?”老师一边擦汗一边说:“不会。”
“那么,鸟都能自由活动吗?”老师回答说:“是的。”
“它们受到惊吓起飞时会不会惊慌失措而互相撞上?”老师说:“不会。”
学生最后说:“如果你回答的问题没有骗人的话,打死的一只鸟挂在树上,树上还有一只鸟。如果打死的一只鸟掉下来的话,树上就没有鸟……”
这位学生的话还没有说完,那位习惯于标准答案的老师已经晕倒在地了。
看完上面的事例后,感觉好笑之余,你是否想过:你在面对问题时,从内心产生某种想法的时候,一直到形成最终的答案,考虑了多少因素?答案是一对一的吗?常规的思考方向使我们的答案具体而固定,然而,若是不顺着问题简单思索,于相反的方向多寻求几个已知条件,事情的走向可能就不同了。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奥说:“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是不同的。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头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看问题也一样。有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有些问题永远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因素发生变化,只要有一个条件发生变化,答案就会发生变化。
多年以来,僵化的一问一答式的教育使我们习惯于按常规方向思考问题,很少有人勇敢地迈出反向思考的脚步。多角度思考问题,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在现实中,我们要么无意识,要么思想局限,就是找不到思考的突破口。因此唯有多角度考虑问题,才能确定正确的行为规则。
多角度考虑问题并没有多高深,有时只需一个灵感,我们就会发现高深莫测的东西原本是那样简单。你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大人们只想着怎么去称象,而曹冲却从不需要秤的角度思考,想到了用石头代替大象的重量的方法。现在,锻炼一下你的思维能力,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石头太沉,搬来搬去怪麻烦的,是不是能直接喊来一些人站在船上?只要是比较沉又容易计算重量的东西是不是都可以?先逆向思索,然后进行360度思考,思路就会越来越宽。
再出道题考考你:一只装了半瓶水且用软木塞塞住的瓶子,在不拔出塞子,不敲碎瓶子,不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怎样喝到水?这似乎像个脑筋急转弯,但事实上正锻炼了你的逆思维能力。千万别顺着拔塞子的思路往下想,否则你会越想越头疼。给你个提示:能否将塞子按入瓶子内?你是不是恍然大悟了?为什么你对解决这个问题感到困难呢?因为你受常规思维的支配,不善于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铅笔与橡皮擦本来是分开的,但用起来麻烦,而有人将它们绑在一起,便有了带橡皮擦的铅笔。在发展越来越不均衡的世界里,未来只属于“有想法”的人。黑格尔说过:“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反常规去思索,多角度思考问题,你会发现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只要会观察、爱思考,就算不是专家,也会产生很好的点子。你若是不停地从一个角度转向另一个角度,重新构建这个问题,对问题的理解随视角的每一次转换而逐渐加深,最终也能抓住问题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