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8100000004

第4章 成功的门,用任何方式都可以打开(3)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领导艾弗烈·史隆,每次开会时总是让下属提出问题。如果下属的问题较少,他会立刻宣布结束会议,让大家回去思考;等下属能够提出各种问题时,他才再次开会。他说:“一个没有问题的决策,正表明这个决策问题相当严重,所以非再深入调查和研究不可。”

有问题很正常,没有问题才不正常,才是最大的问题。仔细想想,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上万人,一次、几次没有发现问题情有可原,若次次发现不了问题是不是有点儿蹊跷?

有一句话说得好:“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自称没有问题的企业,不是太自满,就是太无知。如果发现不了问题,则表明能力水平有问题;如果不能“善问”问题,则表明在履行职责上有问题;如果不能“善待”问题,则表明思想意识上有问题。而这些都对工作不利。

老子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教育我们要善于见微知著,最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最不济也要在问题产生危害前解决。纵观许多企业,往往在事故发生后才分析隐患,才“恍然大悟”般发现这些隐患平时一直都存在,只是被大家轻视的“小问题、没问题”所遮盖。

其实,在工作中我们常常能发现问题,但是因为不善于思考,而对其视而不见,或者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就逃避了。有些人甚至抱着只要工作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成绩的心态,长此以往,使得小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变为了大问题。事实上,对于个体而言,不要害怕发现问题,更不要害怕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被你解决了,那你也就不再是普通的员工了。很多时候,机会不是没降临在你身上,它只是存在于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中,围着你转了一圈你却没有主动抓住,它又悄悄地溜走了而已。

现在你相信了吗?没有问题真的是没问题吗?要永远记住这个公式:没有问题等于问题。

智慧点读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发现不了的问题。问题就是机会,就是方向,只有找准了问题,才有机会、有解决问题的方向。

最危险的地方还是一样危险

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我们一般是这样理解它的:人人都知道这个地方最危险,认为某人不可能到这种危险的地方来,因而没必要在这个地方“排兵布阵”、白费夫了。正因为如此,这个最危险的地方却成了“兵力”最弱、“监管”最松的地方。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这里反倒最安全。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犯人居然敢去衙门里谋差事,如今也有现代版的类似事件。比如,有个叫李玉虎的杀人犯,在逃亡11年后终于落网,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他竟然在山西隐姓埋名当上了警察。我们来看看事情的来龙去脉:

1994年4月20日清晨,李玉虎为帮内弟“出气”,指使他人将与内弟有隙的马某打死,李本人随即远逃他乡,从此杳无音信。11年后,一公安人员在外吃早点时,听到有人说在山西临汾的警察局里有一个警察和李玉虎很像,这引起了他的警觉,随后立刻通知局里。查明情况后,立刻展开抓捕,至此才将这个漏网之鱼绳之于法。

事实上,通缉犯摇身变为警察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早在李玉虎案之前,重庆奉节县警方抓捕通缉犯陈某时发现,其竟供职于县交警大队,并且已经整整工作了两年。两年间陈某不但常到县公安局送文件,甚至还亲自参加过一次追逃行动。

杀人嫌犯能拿公安机关当避难所,这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勇气”。他们以为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但对于违法分子而言,没有哪个地方是安全的。

在此,我们并不是要与你讨论危险与安全问题,也不是要给罪犯找个稳妥的藏身之地,而是想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的思维心理是经不起推敲的。危险和安全都是相对的概念。你认为安全的地方,也可能是他人关注的目标。比如,长春某酒店的老板秦刚将15万元钱藏在了自己酒店的餐桌底下。结果,被内部人员发现并窃走了。

有时候,人很喜欢与时运赌一把,就像上面提到的老板秦刚,他以为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危险而没有人会这样做时,他则偏偏这么做或许就是安全的。而事实上,人人都已经将“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当成了惯性思维,既然大家早已熟知人们的这种心理习惯,你就该再反其道而思之,把最危险的地方就当作最危险的,这样才能避免以身犯危。这种思维含有很浓的博弈智慧,唯有在对风险有充分的预估和有效的应对措施后才可行。

还记得下面这个故事吗?

有个少年出海打鱼,碰到一个学者,学者问他:“你父亲是干什么的?”

少年回答说:“和我一样也是在海上打鱼的。”

“那他人呢?”

“几前年死于海上风暴。”少年伤心地说。

“那你的爷爷呢?”

“和我父亲一样,打鱼时翻船死了。”少年有些不耐烦了。

学者似乎没看出来少年的不快,又追问:“那你为什么还要冒这种风险出海讨生活呢?”

少年反问学者:“你的父亲呢?”

“他也过世了。”

“他死在哪里?”

“他死在床上啊!”

“那你的爷爷呢?”

“一样是在床上逝世的啊?”

少年说:“那你还敢天天睡在床上?”

学者愣住了。

实际上,最危险的地方还是一样危险。只要是有生命,那就永无最安全的地方。哪里都不会百分之百地安全,绝对的安全是一种极端理想状态。要想安全,就要时刻绷紧自己的安全弦,并提高防范意识。但有时即使你明知危险,为了生计,也得险中求生、险中求胜、险中求富。要么就得像诸葛亮一般,突破常人的思维定式,逆向思考,随机应变,谋定而动,才会虎口脱险。

228年,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说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他还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没有贸然进攻,反而下令退兵。

面对浩浩荡荡的敌军,空城岂不危险?无奈诸葛亮当时想跑已来不及,只能将这个最容易攻破的地方伪装成固若金汤。这是个险招,诸葛亮之所以能吓退司马懿,正是利用了司马懿的认知误区。诸葛亮如此评价司马懿:“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故此,才能上演虚实难辨的一幕戏,将危险的地方变为安全之所。

“空城计”是专属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博弈经典,未必适合你我。安全永远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安全风险永远不可能等于“零”,更甭说“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了。要想保证安全,就要有知己知彼的基础,否则,危险的地方依然是“火药桶”。

智慧点读

没有绝对安全,只能时刻小心。

“在此之后”不等于“由此之故”

我们常说:“有因必有果。”原因和结果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规律。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现象。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够增强预见性。我们还是从“纣为象箸箕子怖”说起吧:

有人送给殷纣王一双名贵的象牙筷子,纣王很是喜欢,处理完朝政后便邀群臣共赏。可箕子见了这双筷子后就像见了鬼一样,吓得浑身哆嗦,一时说不出话来,脸色由白转青。怎么回事呢?原来他是这样想的:纣王用了象牙筷子,就不会再用陶制的碗碟来盛饭菜,必须配玉器才相称;用了玉器和象牙筷子,也就不会盛那些粗菜了,必须盛山珍海味才相称;若吃的是山珍海味,那么他一定不穿粗糙的麻布,也不肯住苇草屋子了,一定要穿绸着缎住楼阁。如此奢靡腐败,恐怕商朝是不会长久了。

果然,过了几年,纣王开始追求奢华的生活了,建酒池、造肉林、筑鹿台奢靡无度,敢于谏言的大臣也被他逐一杀死。他的荒淫无道,导致了国人的反抗,最终被周武王所灭。

其实,箕子并不是什么神仙,也是肉眼凡胎,他不过是循着事物的“因”进行逻辑推理罢了。有因才有果,原因总是在结果之前。纣王铺张浪费,生活腐败,这个“因”必然导致商朝灭亡的“果”。只不过,有些果来得很快,有些果来得慢一些,若“因”得不到不及时更改,“果”终归还是要来的,无人能挡。

上面说的是由因推到果,而逆思维心理却可以帮助我们由果溯因。所谓“由果溯因”,就是先果后因,世界上的各种事情盘根错节,有了一定的结果,必能找出产生这结果的原因。有个寓言故事是这样的:

两只狐狸聊天,小狐狸说:“我真是生错了年代了,每次行事之前都仔细谋划了,可还是找不到食物!”

老狐狸问道:“你何时开始谋划的?”

小狐狸说:“这还用问,当然是肚子饿了的时候呗!”

老狐狸语重心长地说:“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饥饿和周密考虑从来走不到一起。你以后制订计划,一定要趁着肚子饱饱的时候,这样就会有好的结果了。”

有果必有因。上例的小狐狸为什么落得吃不饱的结果呢?因为它谋划得太晚了。晚起的鸟儿没虫吃,晚谋划的狐狸也要挨饿的。

在生活中,你可以用因果的逆推法来激励自己。比如,有个叫漆浩的人辞去工作到泉州创业。一般情况下人在制订创业计划时是逐年向前设定的,如今年做什么,明年达到何种程度,后年又有什么打算。漆浩却不这样做。他按五年一个周期设计目标,如设定了五年后的目标,那么,第四年应做成哪些事情,第三年、第二年……他就这样鞭策着自己。事实证明他的事业发展步伐和他当初订立的目标基本一致。

从果推因的时候要注意,片面地遏制“果”,而不去改变它的“因”,必然导致畸形发展的结局。还要清楚一点——某种恶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反转为有利因素。这是不是让你感到费解?其实,古人早就想到用事物的结果去对抗事物的原因了。比如预防天花。

同类推荐
  •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作者在长期从事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病人”,这些“病人”看上去很正常、很健康,但实际上正在遭遇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他们大多都是遇事不能主动化解,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责、心烦、不快乐……心事越积越深,逐渐形成了“心病”。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并排解心理障碍。而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能帮您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带给您幸福美满的人生!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处事能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处事能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处事能力》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抽点时间,做超新潮超好玩的心理测试

    抽点时间,做超新潮超好玩的心理测试

    本书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精心挑选轻松有趣的心理测试题目,荟萃性格、人格、学习、能力、思维、情绪、职业、社交、交友、智商、情商、心理、健康、财富、理财、恋爱、婚姻……每个测试都是人们了解自我、认识世界的另一个途径。明智的人会利用这些测试题追寻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影子,很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进而扬长避短、完善自我。
  •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可以使您与他人的交往变得顺利。也许,还能由此成为游刃有余的社交高手。不仅如此,您还会发现以前未曾了解的真实自我,从而进行自我启发。
  • 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心理学是研究心智与行为的科学,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我、洞察人性、解释行为。人的心理千变万化,正是这一点使得心理学成为一个奇妙、复杂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的心理活动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对于很多心理现象,人们也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才使之显得神秘和难以琢磨。心理和心理现象是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的,是人类生活和生存必需的。可以说,复杂的心理活动正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本质区别。心理活动虽然隐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可以通过行为、语言来表现,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来具体化。
热门推荐
  •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他以一个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口吻叙述了在航海时遇难、漂流到几个奇异国度的经历。
  • 警幻神女

    警幻神女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所坚持所挚爱的全都化为乌有,你会如何?是患得患失还是如释重负?第一卷:绝代佳人美色祸君,牝鸡司晨长成为一代贤后。第二卷:第二世第三卷:第三世第四卷:回归
  • 姒女仙途

    姒女仙途

    现代少女死后魂魄到异世界的酆都,从一个魂体到鬼修鲜葩,从冥界到道修之地与各路天骄争锋斗奇的成长故事。无CP。
  • 活埋

    活埋

    小孟在妻子怀孕七个月的时候,有了一次去K城出差的机会。他犹犹豫豫地拨通了阿七的手机,说:“都七年了,我想来见见你。”阿七在电话那头安静了好一阵,回答说,好。阿七语气熟悉而又陌生,像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还是那么冷静。两人在电话里又沉默了好一会儿,都不知该如何继续,最后,阿七在电话那头笑了笑,挂了电话。小孟坐了四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达K城火车站。已是下午,天空乌云翻涌,狂风大作,看样子有一场暴雨。
  • 九劫巅峰

    九劫巅峰

    一代天骄崛起,未知身世之谜,九起久落之难,成就无上之境
  • 易少,你够了!

    易少,你够了!

    复仇归来的原配之女,遇上多面易少。他是大佬还是企业总裁还是谁的后代。他霸道专制,看上的就要抢回家,包括她。他说:“苏家二小姐是我的未婚妻。”苏向晚无奈道:“完全胡说,谁是你的谁谁谁啊!”
  • 和平军旅系列Ⅱ

    和平军旅系列Ⅱ

    《和平军旅系列Ⅱ》内容包括:和平雪、和平寓言、和平战、悲哀、四号禁区、寻找土地、大校、寂寞之舞。
  • 本草分经

    本草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庶女宫心计

    重生庶女宫心计

    天,她这个天才美容师怎么会落得这样的下场?还有,这么多只对她不怀好意的东西,她要怎么解决?好吧,真是一未平一波又起,这嫡姐进宫关她啥事,她咋就苦命的跟着进宫当宫女了呢?这太后,皇后,后妃那都是虎呀!只能小心小心加小心,看看能不能全身而退了!那个,宫里的事她都解决不过来了,感情啥的就先别来烦她了好么?她还小,感情的事还可以先放一放,保命要紧……
  • 轮回今生梦重影

    轮回今生梦重影

    从开始的单纯,到现在的冷漠,她只是在成长罢了,她是人,她有要守护的人,她失去的已经够多了,她不想再这样下去了……时过境迁,她明白了一件事:有的人,只一眼,就已将她放在心上,有的人却偏要经历风雨才明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