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6800000146

第146章 工政二河防一(7)

一曰外灘宜守也。黃河之性。喜曲惡直。曲而向北。則南岸生灘而北險。曲而向南。則北岸生灘而南險。是以防河之法。但防險工。其有灘以為外蔽者。毋庸防也。然河流善徙。數年中必一變。伏秋之時。則一日中且數變。其變而生險也。必自塌灘始。灘盡而薄隄。薄隄而險必出矣。河工之例。有守隄而無守灘。每當大溜之逼注。一日或塌灘數丈。甚且至於數十丈。司河事者。相與瞠目束手而無如之何。惟坐待其迫隄然後鑲埽而已。至於未雨之綢繆。固有所不暇及也。夫灘者隄之籓籬也。灘存則隄固。灘去則隄危。幸而灘去隄遠。雖一再坍塌。不至有齧隄之慮。則誠可以不論耳。若頂衝埽灣之溜。已塌至距隄百丈之地。則不出旬日。隄將隨盡。安可不為之所耶。咸豐以前。河由徐州南下。地狹而水易壅。河水出槽者。十年中常七八見。每逢水漲之時。灘面低於水面。水從灘上攻隄。雖有護灘之埽壩。但能使灘之不續塌。不能使隄之不受攻。故守隄常急。而守灘似緩。然溜力之重輕。因乎水勢之深淺。愈深則力愈重。漸淺則力漸輕。假如中泓之水深有二丈。灘比隄低一丈。河水踰灘而上。僅一丈之水之力耳。若外無此灘。則隄前水深三丈。而攻隄之溜。挾三丈之力矣。以三丈之溜力。視一丈之溜力。其守之難易為何如也。灘遠者不必守。灘低者不足守。灘本不塌。則毋論高低遠近亦皆可以不守。若塌形已現。地漸近而灘尚高。則雖當咸豐以前。水易上灘之年。古人亦未嘗不設守。治河方略云。搶救頂衝之法。於外灘地面。離隄三四十丈。飛掘丈計深槽。捲下釘埽。是守灘之一證也。乾隆十一年。高文定公奏云。近有包灘下埽者。水未近隄。於河灘近水作壩臺下埽。是守灘之又一證也。嘉慶十九年。黎襄勤公疏云。王平莊河勢坐灣。旬日塌灘一百七十丈。應即就隄外老灘。趕鑲包灘大埽。挑溜開行。是守灘之又一證也。成案之班班可考者如此。況今日之河。與古尤異。上灘之時少。塌灘之時多。往往灘高於水五六七尺。大溜一至。塌卸不已。蓋水之上灘。視水面之高低。溜之塌灘。則視溜頭之向背。不能上灘者。未嘗不能塌灘也。於灘留數武之地。即可為隄。減數丈之水。即其上灘亦不足患。況乎其不能也。此今日之河。所以必以守灘為要務也。守之之法。用埽不如用壩。或石或塼。皆足弭患。若溜勢不大。則挂摟防風。亦自可用。救變於始生。遏寇於境外。較之坐視其塌。必至隄而始議守者。非惟省費。抑且不瀕於危矣。

一曰蓋壩宜建也。挑溜固隄之方。莫善於壩。壩者。水中之斷隄耳。而其為用。則有倍蓰於隄者。隄能禦水。不能挑水。且所禦者為平漫之水。鑲之以埽。護之以塼石。然後能禦有溜之水。然止於禦之而已。終不能移其溜而使之遠去也。壩之為制。斜插大溜之中。溜為壩阻。轉而向外。既能使壩前之隄無溜。又能使壩下之隄無溜。十丈之壩。能蓋二十丈之隄。因而重之。以次而長。二壩長於頭壩。三壩長於二壩。壩至三道之多。則大溜為其所挑。變直下為斜射。已成熟徑。終不能半途而自返。非獨六七十丈之內無溜。即二三百丈之內亦無溜矣。十丈之隄。僅能蔽十丈之地。二十丈之隄。僅能蔽二十丈之地。而壩之為用。獨能以三十丈之斷隄。而護三百丈臨河之地。事一而功十。治河之法。未有巧於此者。且隄者。外水而內田者也。萬頃之濤。僅此一重之障。一經摧陷。則隄內更無可據之險。幫築裏月。費既大而時亦迂。倉卒之閒。往往不及。壩則囗於隄外。即或坍盡。尚可退守大隄。多一重外壩。即多一層遮隔。而又可多數日之延緩。以為補埽戧隄之地。斯又其善之善者也。若夫欲水之歸槽。則築長壩以偪之。欲河之中深。則作對壩以激之。一切作用。皆出於壩。壩之功效大矣哉。今之道廳。非不知用壩勝於用埽。歷任河師。廑念宣防。深維一勞永逸之計。尤孜孜注意於此。然而承辦之營員。動輒估至萬金或八九千金。度支不足。添款為艱。是以屢欲建壩而不果也。成忠以理度之。一壩之長。由七八丈以至十丈。寬約二丈。高約出水四五尺。其初鑲也。三面皆水。惟背倚大隄之一面為實地。今用捆鑲之法。以建柴土之壩。自隄前起。亦三面臨水。一面以隄為實地。捆至第二占。則以背倚之第一占為實地。由是而三占四占五占皆然。至第五占。則長已十丈而壩成矣。核其丈尺。特五段之埽耳。埽出水五尺。壩出水亦不過五尺。埽寬十丈。上下皆同。壩則面寬六丈。底寬十六丈。比之於埽。特寬八丈耳。新埽一段。其費約五百金。以五段之埽為一壩。則其價特二千五百金也。加以繩纜之值。雇船之費。外鑲邊埽。中澆土壩。至於四五千金足矣。安有萬金之理耶。然工員承辦。必謂五千金不敷所用。今姑不與之辨。請以塼壩代之。柴土壩易圮易腐。故面寬估至八丈。若塼壩則四丈已足。其底約寬十丈。高約二丈。計長十丈之塼壩。應用塼一千四百方。下南塼價。每方七千五百文。計每壩用錢一萬零五百。為銀六千兩。此實砌之塼之方數也。塼拋水中。欹斜堆囗。多有嵌空之處。斷不能用至一千四百方。則有五千金之帑。在下南可成一壩矣。上南向不用塼。亦無舊塼之可市。開囗製造。每塼約需十文十一文。比下南每方約加銀一兩五錢。共約加銀二千兩。通計一壩用銀七千兩。以每年購料購石之費。節省二萬。便可成塼壩三座。三年之後。壩多而埽自省。斷不至再有加價之慮矣。此亦變通之一法也。

抑猶有進焉者。凡塼石及柴土之壩。惟水中始有之。若灘上築壩。則用土足矣。然灘有老灘新灘之分。老灘之面。比伏秋水面高二三尺至五六尺不等。若於其上築壩。則壩在灘上。水在灘下。壩與水兩不相值。惟壩頭臨水。可以鑲埽拋石。而上首下首不能也。大溜一至。灘腹淘空。動輒塌灘四五丈。灘塌而壩隨之。雖極穹窿。亦歸無益。惟新灘之閱二三年者。冬春水不上灘。可築土壩。伏秋有溜鑲埽拋石。無溜則聽之。比之老灘。較為有用。或謂既長新灘。是溜勢已去。安用此土壩者為。不知黃河工段。無定之中。原亦有定。如下南險工。由十七堡以至二十一堡。為歷年搶險之地。其中或提或坐。小有變遷。如同治十年十一年。則在二十堡至二十一堡。而十八堡以上無事。迨十二三年。則在十七八堡。霜清後直至十六堡。而二十堡至二十一堡無事。通計此一廳河勢。不出此黑岡上下六堡之中。已去者未必不來。方來者未必不去。至於十五堡以上。二十二堡以下。如魁星樓回回店。未始非著名之古險。而此數十年中。淤閉已久。雖置之不問可也。今二十堡下之新灘。高於水面三尺。入伏以後。水必上灘。有工無工。難以預定。乘此尚可築壩之時。成壩三座。以為水去復來之備。斯未雨綢繆之上策也。此外各廳有相同者。亦以此法行之。每歲可成數壩。一朝溜至。其守易矣。此之塼石柴土。豈不效同而費省哉。

一曰埽制宜更也。河工之用埽。自漢已然。明潘印川宮保我 朝靳文襄公之治河。凡險要之地。皆恃埽以守禦。未嘗以埽為引溜生工也。亦未嘗棄埽而拋塼石也。自用柳改而用囗。而古法於是一變。自橫埽盡為直埽。而古法於是又一變。自是以來。愈變愈下。直至今日。而埽遂為利少害多之物矣。成忠囗查成案。竊以為古埽之變為今埽者。其弊有六。請得詳而言之。治河方略云。埽必柳七而草三。何也。柳多則重而入底。然無草則又疏而漏。故必骨以柳而肉以草也。又曰。柳遇水則生。草入水而腐。為土性既宜之。且又省費而易辦。乾隆十九年。江督尹文端繼善奏言。河工料物。柴柳為上。囗次之。柴柳入水。耐漚而經久。柳質尤重。壓埽沈著有力。入水經一二十年不腐。囗至一二年後朽壞無存。柴不如柳。然猶勝於囗。此皆言鑲埽之物。莫良於柳。而草則所以補柳之疏漏也。有明一代埽皆用柳。每高五尺之埽。用草六百斤。柳三百六十斤。柳少則以葦代之。無用囗者。康熙二十年。民柳漸少。始勸各官種柳。二十六年以後。河工用柳。大半取之官柳。時或不足。亦以蘆葦代之。無用囗者。河工之用囗。見於章奏者。自雍正二年河南布政使田文鏡始。其時每囗一斤。開銷銀一釐。是年雲南布政使李囗奏言。前三十餘載河不為患者。實河臣靳輔之力。彼時沿河種柳。今河官取兩岸產柳之地成田。納租分肥。而囗料則仍派於民。奏入。乃復申官地種柳之令。歷乾隆嘉慶終不能復。然如乾隆十八年張家馬路漫工。猶草柳並用也。由道光至今。竟不知埽有用柳之說矣。柳質既重。歷年又多不用柳而用囗。於是遂無三年不換之埽。此埽之易柳為囗者。其弊一也。埽者。河工所常用。治河書但謂之埽而已。不言為橫為直也。以捲埽及捆鑲之埽推之。則其體宜必橫。不橫則埽臺不能捲。不橫則船不能捆。此理之易見者。今河工之埽。皆以秫囗之頭向外。自頂至踵。有直無橫。詢之年老之兵弁。皆言自古如此。成忠詳加考驗。始知河工口號。凡鑲埽築壩。皆有丁順之分。直者為丁。橫者為順。乾隆四十七年。阿文成公堵青龍岡漫口。兩邊進占。地勢不順。奏言應於上水南首。自南釘樁。向北進占。進至七八占。仍向西進占。如此丁順做去。似為較穩。是則丁順云者。一直一橫之謂。通工之所習聞者。不獨鑲埽然。即築壩亦然也。治河書無直埽橫埽之說。而有丁埽順埽之名。治河方略云。禦冰凌之埽。必丁頭而無橫。何也。冰堅鋒利。橫下埽則小擦而靡大磕必折也。然埽灣之處。則丁頭埽又兜溜而易衝。必用順埽。魚鱗櫛比而下之。然後可以攩溜而固隄。又云。搶救頂衝之法。於外灘地內。離隄三四十丈。飛掘丈許深槽。捲做高丈許丁埽。先期埋入。或百丈或七八十丈。下至稍可舒展處為止。若離隄甚近。則即於大溜內先用順埽保護。一面仍於順埽外捲下丁埽。均看大溜長短。以定埽箇多少。以方略所言。合之阿公之奏。則丁順即為橫直。而今日之直埽。即古之丁埽無疑矣。

同类推荐
  • 百佛名经

    百佛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护国经

    佛说护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文恪公笔记

    王文恪公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秦并六国平话

    秦并六国平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瀛涯胜览集

    瀛涯胜览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朝华拾忆

    朝华拾忆

    ——桃花浪漫在春光照耀的温暖时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倚靠在一块无字墓碑上喃喃地诉说着今生的离别——“你说我们要生活在开满桃花的一片净土中,晨看朝阳,暮看晚霞.日升而作,日暮而息,你看——这次的我并没有食言.只可惜你已经不在了…”老者抚摸着墓碑,说着自己对她的承诺——天依然是那么的蓝,记得当年我们相遇时也是如此,但可惜的是佳人已玉殒他乡,唯有负心人在苦苦追寻
  • 予学

    予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巴菲特金牌投资

    巴菲特金牌投资

    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通过对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投资方法、投资原则、投资技巧的全面剖析来为读者揭开心中的迷雾,进而为读者展现一个真实而全面的巴菲特。使读者能够在书中去体味巴菲特的投资真谛,去领略巴菲特作为一代“股神”的无穷魅力。
  • 元锦皇后

    元锦皇后

    她,丞相府嫡女为了什么心甘情愿去领国做了妓?他,不惜利用爱人的太子殿下为何最后放弃了皇位?他,忠心护主的将军是谁让他愿意投奔敌国?这里有一部小说,六对恋人,九位当局者。‘这天下也就你一人能让我做到当局者迷。’这里有一块大陆,四个国家,五位掌权者。‘能做到万人之上为何还偏要低人一等?’这里有一世时间,百个年岁,两位长眠者。‘我受过伤也结过痂,时间让我消磨成茧,却没有让我忘记你。’顾城:我这一生打过所有的败仗都源于一个名叫阿锦的人。宋毓锦:我下了一辈子的棋,却唯独让你将了我心上的军。元祁:我是你最好的归宿,却不是你最爱的良人。
  • 雄起中亚

    雄起中亚

    崛起于葱岭,在华夏大地遭受蒙古铁蹄践踏时,李承绩阻止了蒙古人的西征,并举起了反抗的大旗。
  • 佛说大乘稻芉经

    佛说大乘稻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优雅小主妇的美容养颜经

    优雅小主妇的美容养颜经

    女人如花,花如女人。花有淡雅清新的,也有馥郁芳香的;有冰清玉洁的,也有热情奔放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它耐人寻味的地方,正所谓“一花一世界”。每一个女人都是一朵独一无二的花,女人那如花的容貌,构成了这世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绝色狂妃狠嚣张

    绝色狂妃狠嚣张

    为争皇位,他指她做王妃,一道圣旨赐婚,她纵心中百般不愿也只能勉强下嫁。然而,他有他的心中至宝,她有她的金玉良缘,死对头的两人被迫在一起,冤家路窄,斗智斗勇。来自娘家与朝堂的陷害,迫使两人联手,她助她登上太子之位,他助她血洗娘家,大事终成那日,她与三番四次救自己于水火之中的男人离开,却在半路被他拦住,“我的玲儿,你偷了我的心,就想这样一走了之?”
  • 诛妖记

    诛妖记

    水火相争天地摇,妖兽借机下天朝。腥风血雨满人间,天下苍生顷刻消。诸神奋力来救世,大仙相继也除妖。怪神怪兽怪法宝,书中怪事如牛毛。魔幻神话齐来袭,定教看官乐陶陶!在不周山下,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狭路相逢。共工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撞倒了这根擎天柱,结果导致天界晃摇。玉皇大帝御兽园里本来有八十一只神兽,由于受到惊吓,最终在妖王蚩尤的带领下逃窜下界,给人间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天大的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