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0000000002

第2章 读《胡适杂忆》(2)

胡先生另一难能可贵之处,是他毫无道学气味他可以毫不客气地指导人家如何做学问;他有时也疾言厉色地教训人家如何处世为人。但是他从无“程门立雪”的那一派臭道学气味,被他大教训一顿,有时受教者还觉得满室生春,心旷神怡。这就是胡适之的本事,别人是绝对学不到的!

……胡先生在盛名之下是十分“爱惜羽毛”的。爱惜羽毛就必然畏首畏尾;畏首畏尾的白面书生,则生也不能五鼎食,死也不够资格受五鼎烹,那还能做什么大政治家呢?

老实说孙中山先生和胡适之先生都是开这个五百年中西文化新运动的旗手。如果濂洛关闽后继有人,他们都是一代媳妇,万代祖宗。如果游行之后,大旗卷起,那么胡适之那几本破书,实在不值几文。所以我们如果把胡适看成个单纯的学者,那他便一无是处。连做个《水经注》专家,他也当之有愧。这便是海内外“专家”——不论“白专”或“红专”——之所以低估他的道理。

但是吾人如果把他看成一个开文化'新运动的宗师,那他就高不可攀了。胡适岂是“百里之才”?他岂是一两门学问,一两本钻牛角的小书可以局限得了的!一个新的文化运动的开始一尤其是多重文化汇流的开始,必然要有个极长的摸索时代,启蒙大师们无一而非摸索专家。胡适之就是东摸西摸,摸了一辈子!

这都是一些可以令人感慨万千的评语——不仅感慨唐教授的识世识时而识人,而且感慨行文间的生机及蓬勃才气。胡适先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当然不可能是唐教授一人说了算数,但他的论人方式,却是大胆而精湛的;作为一种熟悉胡适而又思考了胡适的判断,也将会诱导读者的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这便是周策纵先生在序言中“拍手叫好”的那一类文章效应了。

唐德刚教授是一位富有自我解剖精神的著名学者。他在谈及《海外论坛》的最后“关门”时说:“我们这批传统包袱甚重的知识分子,谈大政治,学问不够;谈小政治,体验不足;瞎吹民主、自由,而在民主圣人胡适的赞助之下;在杜威铜像之前,尚且民主不起来,哪里还有脸皮向祖国同胞说教呢?一念及此汗从颊下,笔者自己也深深自知肤浅,再不敢在祖国报刊上瞎写文章!”这里所说的“尚且民主不起来”,是指办在美国的《海外论坛》因意见分歧而停刊的事,而唐教授的意思很明白,那是基于自我批判之上的对于中国留美学人缺少民主精神的一种嘲解。作为清醒的学者,唐教授对中西文化发展及现状的理解与把握,自然高人一筹,更是那些崇洋媚外者或闭关保守者的糊涂与愚昧所无法相比的。中国就是中国,美国就是美国,两者的文化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唐教授就“口说无凭”问题,作过这样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比较”,他说:“我国农业社会里所产生的有为有守的士大夫,照例是‘然诺重千金’的;江湖好汉,贫下中农,男子汉大丈夫讲话也照样算话”;“美国佬就不同了,纵是总统、议员、校长、经理、讲座教授……他上午同你说的,下午就可以否认。与美国佬打交道,你和他事无巨细,都得订个契约或合同,因为他们的口头然诺,直如放屁;讲话是照例不算的。”理解与把握中西社会文化的诸多差异,并把胡适置放于这种差异的背景上来洞察与观照,那确实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过程,而唐教授的《胡适杂忆》恰恰是写出了这种“意思”,所以常常叫人感到惊异、新鲜,甚至是茅塞顿开、拍案叫绝。

胡适十九岁赴美留学,一住就是七年。之后短期旅美不算,一九三八年又以大使身份驻美;四年任满便在纽约当寓公。战后除了做短期的北京大学校长外,又跑回纽约住了十年。胡适一生最宝贵的五十年光阴中的一半,都是在美国度过的,可谓地地道道的“留美学人”,但正如唐教授所说的,胡适之所以与众不同,原因就在于他的旅美生活如此持久而终于没有申请过“绿卡”,也没有和美国人“抢饭吃”。我以为,披露这一鲜为人知的“细节”,对于勾勒胡适在中西文化冲突中的整体轮廓,无疑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胡适先生是不懂政治的,更不善长于政治(但政治与人格应有所区别V,这一点在《胡适杂忆》的一些章节已有所描述(如《回忆胡适之先生与口述历史》、《“不要儿子,儿子来了”的政治》等胡适的这种爱谈政治而又不明白“政治是什么”的习性,正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羸弱无能的痼疾。如胡适这样的洋不洋、中不中、中西混杂的知识分子,一旦投入中西文化冲袖“游泳场”,其动作的混乱,姿势的尴尬,便是很必然的了。作为一种命运,是由中西文化的各自特性早就安排好了的,谁也没法抗拒。学贯中西的唐教授自然是清楚地看到了其间的冲突与结果,同时也洞察到了胡适先生这一类人物的尴尬与两难处境。

胡适先生确实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一个可以被中西方学术界(所谓“胡适学”)“自由阐释”的很特殊的“学者”,以至于如唐教授所谈到的那样——“胡老师是有高度国际声望的人,因而他那人格上的‘磁场’也就远及海外。五十年代初期,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展望杂志》推举出一百位当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伟人,‘胡适’大名亦荣列其中,为百人邦之一。但是这批推举者显然但知‘胡适’其人,而不知‘胡适’其事。因而他们推举的理由——‘发明简体话文’——连胡适也不能接受!”胡适之所以是胡适,胡适在中国的文化新运动中搞了一些怎样的杰出的或不甚杰出的名堂,他在中西文化冲突或文化交汇中处于怎样的位置,或显现出怎样的姿态及轮廊,连所谓赫赫有名的都稀里糊涂(其实连专事“胡适学”的费正清先生的高足格雷德博士也有点儿捉襟见肘),那也就可见理解胡适先生的烦难与艰深了。

胡适被人“捧”了半个世纪,也被人“骂”了半个、世纪,大约除了“乱捧”、“乱骂”之外,也大都是一知半解之下的“捧”与“骂”。其实,“捧”者,也得有点儿学识见解,不然就会像叫那样因“捧”不到点子上去而令人喷“骂”者,也绝不是一鳞半爪者所能做的事,因为凭着半瓶而作斗胆之“骂”,骂不好恰恰是损了自己、糟蹋了自己,实际上是骂了自己。中国人治学历来讲究“实事求是”,但在做“犬、的学问”时,常常把“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忘了,也常常把知、事论世而识人的求实精神(或相对历史主义态度)遗弃在通往真理的大路旁。而正是在这方面,唐德刚教授是做得很精彩的,其中贯注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归宿还不仅仅在于究竟如何评价胡适,而且在于使读者感受到了历史脉搏的跳动,感受到了中西文化交汇及其冲突中的风风雨雨,感受到了一种使后人受益的明鉴的存在!不言而喻,《胡适杂忆》的叙述,也有那种王充的《论衡》中所说的“艺增”的成分,但唐教授的“艺增”并不影响《胡适杂忆》的可信性一一周策纵先生的序是这样认为的:“德刚行文如行云流水,明珠走盘,直欲驱使鬼神,他有时也会痛快淋漓到不能自拔。但我们不可因他这滔滔雄辩的‘美言’,便误以为‘不信’。德刚有极大的真实度,我们最好在读他所说的某一点时,再看看他在另一个所在说了些什么,要看他如何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尽情极致,穷态极妍地描绘和辩论,如此,你才能更好地把握到他的真。”

同类推荐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主要回忆其成长的经历,带有自传的性质,笔调是温馨的,情感也是真挚动人的。一直被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野草集》是鲁迅先生的另一代表作,鲁迅说他一生的哲学都在这部集子里,因此我们编这本书,责无旁贷地收入了《野草集》。另外,为了全方位展现鲁迅,让青少年循序渐进学习鲁迅先生的经典,我们还从他众多的文章里精选了数十篇佳作。
  • 后来我们说

    后来我们说

    青春是什么,也许青春是我们不禁意间丢失的那块橡皮,也许是被风胡乱吹起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从树缝里撒下,也许是河面颤抖的莲花。青春是美丽的故事,是我们说不完的诗……
  • 泰国现代文学史

    泰国现代文学史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泰国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发展沿革及主要作家和重要作品,丰富了外国文学领域的资料积累,对于了解泰国文学发展脉络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又兼述了泰国华文文学、新诗及本国文学研究的状况,相信有兴趣的读者通过本书可以全面了解泰国这一与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近邻的现代文学轨迹。本书另一鲜明特色是对泰国近现代的重要作家及代表作进行了详尽、细致的介绍和分析,因此亦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
  • 柳宗元文集(第1册)

    柳宗元文集(第1册)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热门推荐
  • 转身泪轻离

    转身泪轻离

    自在那个荒凉的季节相遇之后,她便以为可以是温暖的春天,可是她没想到的是还有更凄凉的冬天。她也想好好的走,不再荒唐,可是现实却是逼得她落下悬崖。
  • 自遣

    自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摄宠王妃

    摄宠王妃

    一朝穿越,惹上腹黑骚包王爷,还被亲爹逼着嫁给一只毒舌。芳心暗许,王爷要她去做妾……你咋不上天呢,做妾…做你妹啊!国师语:浅浅莫怕,本国师曾断言你命硬克夫,你身边是开不出桃花的。侍卫喊:“王爷,大事不好。王妃爬墙跑了!”ps:穿越小白文……考据党慎入啊啊!!
  • 离珠

    离珠

    能稀里糊涂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 为此打球

    为此打球

    在这里、在球场上我们能看到,最热血的篮球、惺惺相惜的对手、促使自己不断前进的传奇。想要在联盟中获得成功,这要取决于你是否有着坚定的目标,并为之拼尽一切。哪怕周围人都与你相勃,也不会选择放弃。这一切,从都是从那一个夜晚开始……
  • 惜君的信

    惜君的信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自动营销

    自动营销

    在过去二十几年的高速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机会多、市场竞争层面低等原因,中国市场产生了大量“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式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都是在某个点上创新突破,就成功了。这给太多的中国企业、营销人带来一个很不良的影响:浮躁,工于投机,过于追求技术、技巧,不能安下心来做真正的营销。因此,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表现为过分重视广告、促销、销售技术、推销方法等。其实,这都是在营销的基本战术层面做文章,没有深入真正的战术、策略与战略层面,因此无法形成营销的最高境界——自动营销。
  • 木偶奇遇记(奇迹之旅)

    木偶奇遇记(奇迹之旅)

    故事的主人公皮诺曹是个调皮的木偶。他天真无邪、头脑简单、好奇心强,但是又缺乏主见、没有恒心、经不住诱惑。他曾经想好好读书报答父亲,但是他游手好闲还逃避上学,结果差点儿搭上性命。在吃过许多纯属自找的苦头以后,匹诺曹终于觉醒了……
  • 止观门论颂

    止观门论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做皇后

    不做皇后

    三世情缘第二世<不做皇后>也许是老天爷看不顺眼她的螃蟹样,让她英年早逝,免得祸害人间,地府里出了点小差错,她就借尸还魂了,成了古代爪挖国的公主。当公主是不错!可是,一个被兵败和亲的公主就倒霉了,卑贱的地位,饱受虐待的生活,想想就头皮发麻,怎么办,她可不想傻坐在那儿任人宰割,她要保护自己。但是,那么多人联手欺负她,皇帝欺负她,嫔妃欺负她,侍卫欺负她,连太监宫女也欺负她......呜......别以为她是人人可欺的软柿子,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她说:总有一天,我会让所有伤害过我的人匍匐在我脚下,请求我的饶恕!匍匐在我脚下,请求我的饶恕!!请求我的饶恕!!!看清纯娇蛮的野玫瑰怎样蜕变成妖艳致命的曼佗罗......三世情缘视频地址:?pstyle=1哈哈!经过N久的申请,莎莎已经申请5折书成功了,大大们现在全文定阅《不做皇后》,只要花以前一半的钱,以前是16.23元,现在只要一半。呵呵……真高兴啊,以前觉得太贵的大大现在看正合适啊!*****************************************************三世情缘第一世<水月儿>因写毕业论文,暂时删除:三世情缘第三世<皇后转世>VIP作品,已完结:明月山庄系列,八小姐明月月莎《明月·偷心盗爱》连载中:******************************************《不做皇后》参加潇湘的言情大赛,请大家帮忙多多投票!多多收藏!多多宣传!莎莎不胜感激!请大家以用票票把莎莎砸死的决心来疯狂投票,把莎莎这个发誓要做千年祸害的祸害活活砸死!想砸砖头骂人的也尽管留言来骂人,莎莎会虚心接受大家的良好建议的!谢谢!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莎莎的古文修养不是很好,写的文字很白,想看文绉绉文章的请绕道吧!QQ:649480905敲门砖看过我的小说的人都会知道。谢谢读者白色裂痕赠送的QQ群,秋月怡莎书友群4:15939151敲门砖是作品中任何一个主角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