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6200000001

第1章 开卷自述

一、篇章结构

本书以现实主义的创作与理论的历史发展为论述对象,共分立为五编十七章。第一编现实主义的原则特点:第1章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特点,第2章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功能,第3章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生命力。第二编现实主义的真实性:第4章艺术的生活逻辑,第5章艺术再现的真实性,第6章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第7章现实主义的历史真实性。第三编现实主义的典型创造:第8章典型的社会概括性,第9章典型的个性化,第10章典型环境的再现,第11章生活原型与艺术典型。第四编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第12章生活现实与艺术题材,第13章形象的蕴含与意义的发掘,第14章倾向性的艺术表现。第五编现实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第15章中国古典文论中的现实主义思想,第16章“五四”新文学潮流中的现实主义理论,第17章欧洲现实主义思潮的历史发展。

二、基本观点

现实主义的审美原则,是建立在审美创作主体、审美反映对象、审美描写这三者关系的特殊处理上,特有的与其他创作原则的不同处理,形成为制约作品面貌的艺术创作原则。它集中显现为:注重反映对象上的现实性,注重主体态度上的客观性,注重描写上的真实性。书中贯穿始终地并在与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的创作实际及审美主张的反复比较中,深入论述了这些可为理论支柱的范畴性的问题。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特殊审美表现功能及其历史上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以及它在中国今日文学艺术格局中所占的不可代替的历史地位,都由此生成。

本书以中心地位论述了真实性的问题,这虽非现实主义所专有、但却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理论基础性问题。文艺的真实性的基本品格是生活真实性,生活真实性的指向不在于是生活的事实,而在于符合生活的逻辑,它制约着现实主义的内涵特征。所以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中心点,而对以生活逻辑为基本特征的生活真实性,就必须把它与作为生活原本状态的生活事实加以本质的区别,对前者是寻找、发现和揭示的问题,对后者是作为源泉材料加以积累、提炼、表现的问题。而艺术真实则是通过一定艺术手段,为达到生活真实性,可以而且必须采用的一种在审美经验上被认可了的艺术变通性。从历史的反映的深度上看,生活真实性体现为历史真实性;从艺术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结合的角度上看,细节真实性起着特有的表现作用。

书中作为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基本范畴,论述了典型与典型环境的创造与反映的问题。对典型的界定是:有一定社会概括性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而典型的社会概括性是:典型人物与其所从出的社会群体在行为的社会代表性上相通、在意识的思想倾向性上相联,它对典型人物的行为和心理具有内在制约性,是典型的社会深度的基本所在。所以社会概括性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远不止于阶级性。典型的个性是典型的特殊存在形式,它与社会概括性相互制约,并有多样表现。

典型环境是充满历史潮流的社会现实存在,是被反映的对象世界,它首先不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它与一般环境不同之处是,它是环绕人物并促使人物行动的社会历史环境,它的属性是具体社会关系与充分历史潮流的统一,是矛盾对立关系的充分展开,是承担一定现实关系的人物与社会基本制约的统一。因此,典型环境是充分典型与充分现实主义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一般典型与一般现实主义的必备条件。

现实主义艺术在题材选取上不仅注重题材的现实性,也注意题材的意义开掘。在古典现实主义艺术中,包蕴在形象中的剩余意义是常见的。这是时代、思想的限制,但却又表明,艺术是在接受过程中,不断被作为文本由接受者在不断创造着。

现实主义原则的核心在于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但这个根本点在历史发展中,却以思潮的形式,与时代、国家、民族、流派等具体条件相关联,呈现为各种思潮模式,并有万变不离其宗的理论观点,左右着艺术的实践表现,也丰富发展着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

三、理论创新

本书一反过去仅以现实主义艺术为对象建立文艺学一般理论的偏颇,也抵制了在现代认为的现实主义艺术原则生命力已尽的先锋派的片面理论。在建国以来的文艺理论研究中,本书是第一部自成建构系统的理论专著。

本书以真实地反映现实关系为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点,从表现对象、主体态度和艺术描写的三者实践统一来阐发现实主义的基本特性,是对于现实主义艺术历史与理论历史的科学概括,显示了极大的涵盖量,因此在说明它的功能与生命力上,也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生活逻辑问题,是本书作者1979年在国内最早以论文形式提出的新范畴,之后被文艺理论界广为征引和运用。

在真实性问题上,本书一反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几本文学概论的观点,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行的多种文学概论书的相沿成习的理论主张,提出了在真实性问题上,要把生活事实、生活真实性、艺术真实性三者划开界限,不经人的反映过程,无所谓真实与不真实,而生活真实性则是由人对生活存在所作的一种切近性的揭示,决不同于自然形态的生活事实。上述论点已在1985年第一期《文艺理论研究》上发表,在全国具有匡正理论偏颇的作用。

在典型问题上,对典型社会概括性的分析,以历史唯物主义精神提出了多层次构成论,既反对了庸俗的阶级论,也与唯心主义人性论划开了界限。对于典型环境问题,从研究恩格斯的原著入手,提出:典型环境原本是社会历史存在条件,其次才是艺术反映的问题,这是国内对此问题的第一次的明确定性。尤其从恩格斯在确认《城市姑娘》没有写出典型环境却肯定该小说写出了典型人物并具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性的论断,提出典型环境的描写不是一般典型人物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必备条件,这在国内的文艺理论研究中,也是第一次。这对于正确阐述恩格斯的观点、防止滥用恩格斯的观点去否定一般水平的典型人物描写和现实主义的运用,是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

书中对于中国古典现实主义理论、“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现实主义理论,以及欧洲的现实主义的理论发展,都从思潮意义上加以深刻论述,其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带有原则性的文艺思潮,不是真正具有独立艺术实践原则意义的创作方法,所以不论谁都不能以外力对它加以恒定,在苏联文艺的历史过程中经常变化提法,就是源出于此的。

四、实践意义

本书虽为文艺学的基础理论专著,在建构理论体系上也下了很多搜绍工夫,但基本意义还是为了向当代文艺实践运动提供一部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系统教程。所以本书的内容构成,不仅在理论上具有系统的体系,而且所涉及现实主义作品及其他流派作品现象,也是极多的,真正是在广泛的文艺历史过程中阐发着一种价值巨大的文艺理论,是广大读者与书评者,都认为足以说服人的。本书在正式出版前后,作者以此在大学课堂为本科生相继讲授了十几遍;之后又作为辽宁省中文专业本科自学考试的选考课教材,多次进行考试。由于书中努力在比较、分析、大量联系文艺实践现实的方式下,阐述现实主义理论问题,所以广受大学生的欢迎。可以说,用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在各种主义竞相影响人的头脑的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本书广泛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

本书曾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两次印行5000多册,已广泛流行于社会文化界和文艺工作者中间,这对于文艺贴近现实生活,反映社会主义时代,澄清文革前、文革中的理论混乱,恢复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美学的本有状态,消除新时期文艺实践过程中,因无分析地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想而造成的困惑和混乱,引导青年学生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文艺思想,学习邓小平的文艺思想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都具有非常实际的引导作用和推动作用。

同类推荐
  • 天下第一道术:老庄之道

    天下第一道术:老庄之道

    道家思想的千年不衰在于它帮助人们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取得了世俗的成功,又不失去自我的精神家园。然而无论是《道德经》还是《庄子》都太过玄妙深奥,艰涩难懂。本书将《道德经》和《庄子》辑录在一起,总结了道家的智慧精华。从生死、机心、名利、养生、自由等几个方面,以理论和事例相结合的形式将老子和庄子的智慧阐述出来。希望以此来安顿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超脱现实世界的物欲之海、名利之场,过上一种合理节欲、有利身心的生活,提高大家的生命质量。
  •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学院:荀子的人定胜天》主要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并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荀子,名况,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共分为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矿业无产阶级、农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四部分内容。
  • 原本大学微言(下)

    原本大学微言(下)

    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内容包括《大学》的价值,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内圣(明)之学,“修身”至“治国”的外王(用)之学,内外兼修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教训,王朝更替与儒学的演化,中外文化的反思与前景,等等,旁征博引,融会古今,取精用宏,妙语连珠。《大学》原文仅千余字,而此“微言”约有四十万字,讲解之详尽、涵盖有关学养之广阔不言而喻。
热门推荐
  • 丫环不好当

    丫环不好当

    一个二十七岁的女人一个倒霉的女人她,罗梦顔,为了找到心爱的男人,跑到观音庙求菩萨,结果睡一觉就跑到古代去了,还是个不知名的朝代……他是龙翔国的皇上的亲弟弟,他不愿意整天呆在皇宫,所以自己建了龙威山庄,他高傲,冷漠,武术非凡,应俊萧洒,是每个女人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孟轩他是不可一世,冷血无情的杀手,却注定栽在某个女人的手上,不可自拔……他生来皇上命,后宫妃子众多,却没有一个是他喜欢的女人……他们之间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 瑜伽论第三十一手记

    瑜伽论第三十一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帝国在崛起

    网游之帝国在崛起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一代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杨锋一个孤儿院长大的青年,进入了最新网游《帝国崛起》,成为一名坐拥两县之地的微型诸侯国国君,至此励精图治,勤勉为政,勤政为民,希望可以成为一名睥睨天下,万民景仰的仁德之君。书友群:293750350
  • 亲情与爱情间

    亲情与爱情间

    本书根据本人真实故事改编。这是一本唯一不是网络小说的书。
  • 农桑衣食撮要

    农桑衣食撮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炉边诗话:金性尧古诗纵横谈

    炉边诗话:金性尧古诗纵横谈

    本作品是作者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解读古诗的集子,写在冬天,室内有一只取暖的炉子,故为此名。颇有于炉边取暖不拘一格闲话之味。作品收录数50余篇作者谈诗之作,从《诗经》一直谈到清末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金性尧以研究唐、宋诗见长,故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也;故尔出版家钟叔河评之为“别开生面”。金性尧论诗论人,皆能以理智与同情之态度进入古人的世界,文字平淡自然,洗尽浮躁与火气,清凉自生。
  • 夫气逼人

    夫气逼人

    元姝为救重病的哥哥踏入别人精心布置的局,灵魂被送到了异世,再次睁眼,她洞悉自己重生后即将遭受的厄运,于是她费尽心力、如履薄冰,只为逆天改命,谁想一个不小心,撞见那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大人物正在被人用“强”……元姝泪目:会被灭口吧,会被灭口吧?!总感觉大人物凶气逼人……大人物:不是凶气,是夫气,夫气逼人。
  • 昆虫记

    昆虫记

    在《昆虫记》中,作家法布尔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用优美的语言,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的本领、它们的长相特征、它们的生活习性、它们的繁衍后代以及它们的死亡的描述中体现出自己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螳螂、蛐蛐、蚂蚱、蝈蝈、蝉、金步甲、蝴蝶……它们的一举一动,无不被作家赋予了人的思想和情感;作为生灵,它们与人类有着缕缕共通之处,让你不得不为此吃惊、神往……
  • 印灵说

    印灵说

    七年前,夏青禾为救大哥而落入背阴山崖底,被邪灵侵了体,七年后出来,才发现有些事已经回不到过去。七年的与恶灵为伴,自己心中也悄然萌发出怨念,一步步紧逼,一步步后退,可为什么你们还是不肯放过我。入背阴,邪入体,寻真相,剖金丹,九死一生,这一次,我不想后退。
  • 林深深,鹿萌萌

    林深深,鹿萌萌

    失读症患者鹿可一直走在被嫌弃的路上,全校都知道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倒追新闻系才子林深。可他不但收下了她错字连篇的情书,还帮她批改病句。鹿可难以置信,他却说:“因为你的情书只有我能看懂。”就在她满心欢喜倒追成功之时,林深却突然失踪了。五年后他们再次遇见,可他居然问她:“你是谁?”鹿可没想到,那个带她走出阴霾的温暖少年,居然是一个患有多重人格的深井冰。失读症插画家&人格分裂游戏设计师的爆笑重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