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7100000010

第10章 随感录(十四则)

得与失

最近参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礼,新房中所谓“几电、几机、几十条腿”的摆设颇引人注目。当我看到那只考究的书柜仅摆上酒盅、魔方之类时,心中不免感喟。诚然,生活需要美化。但是,书柜摆酒盅已非美化,实近讽刺。书柜空空,腹内又当如何?事业的强者并非从舒适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中培养。青年时期还是该多读书学习,才能适应今天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试想,孜孜于物质的享受而与书绝缘,所得所失,孰轻孰重?

这里想起了邓拓同志。他一生求知若渴,年轻时以清代学者包世臣的诗句“补读平生未见书”自励。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书籍都不愿添置,何论“苦读”、“补读”?

出版家的气魄

《延安文艺丛书》前六卷公开发行了。出版这套16卷本、数百万字丛书的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同志说,为了给这套丛书开绿灯,他们不惜赔上几万元。

作为企业单位,出版社自负盈亏,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但是,社会主义的出版业不能只考虑利润,而应当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着眼。湖南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宁可折本、赔钱,也要抢救有价值的书籍(他们还出版了七十余册的《走向世界》丛书),发扬祖国历史文化,这可以说是真正出版家的气魄。

有些人不是把那些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书籍当作“赔钱买卖”不屑一顾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延安文艺丛书》的豪举,值得深思。

“五角丛书”的启示

“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产、销、购三方都有难言之苦。症结何在?出版界为此争议有日矣!当前出版业究竟如何振兴,图书市场为何不景气,颇为人们关注。

窃以为,与其各执一端,谠议宏论,不如扎扎实实地做些见实效的事。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五角丛书”,对我们颇有启发。

五角钱一本书,照现在市场价格,是赔本买卖。但图书一经流通,转为商品,多销也能转亏为盈,或赚回成本。据说该社第一套从书征订了十万余册,不就成了盈利生意吗?

当然,出版低价书的初衷并不一定为了薄利多销。为读者着想,为文化事业积累计,出版者是要担赔本风险的,而这更令因买书负担太重的读者感激。

读者买不到书,作者买不到自己的书,人们往往责难书店的多(书店自有书店的难处)。但出版社如果有气魄,出五角丛书、三角丛书,自己在书价上松动,在印数上担风险,是否会使当前出版业不景气的情况有一点缓和呢?

利与义之间

据某出版社的同志讲,他们最近组织一台读书求知的文艺晚会,请一些文艺单位助兴。孰料,一个颇有影响的杂技团,仅两名演员表演一个即兴节目,就张口要三位数的酬金,实在令人敬而远之。

文艺表演团体实行体制改革,搞承包,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讲利无可厚非。但如果见利而忘义,撇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认得一个“钱”字,甚至待价而沽,这是正直的文艺工作者所不齿的。文艺表演团体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文艺生产力,使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如果只从收人多少着眼,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借革“大锅饭”之名大捞一把,这是一种新的不正之风,也应及时纠正。

一个人民的艺术家,在利与义面前应无愧于自己光荣的称号。

出版家的责任

读了《羊城晚报》上对某些“街头小报”的不健康内容进行批评的文章,颇有同感。最近,看到某大学出版社的一本“新书征订单”,书名:《生活的警钟——真实骇人的故事情节,千奇百怪的女性遭遇》。全书辑录的35篇文章,绝大部分题目都是带刺激性的,诸如:《美女的追求》、《女演员失踪之谜》、《少女和她的影子》、《演员与娼窑》、《诱惑女人的魔鬼》、《一个姑娘犯罪的轨迹》、《倒进归侨怀抱的女演员》等等。

看了这份书单,很难设想它是出自一个著名高等学府的出版社。大学是知识分子集中之所,也是培养斯文之地,然而却挂着“生活的警钟”的漂亮招牌,搜罗千奇百怪、耸人听闻的故事以诱惑读者,岂不有失体面,伤其文雅?由此,使人想到出版家的责任。

出版社出书,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但不能忘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崇高宗旨。社会主义出版物应当有助于扩大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知识,提高人们的思想精神境界。如果一味为了捞钱,不顾社会效果,甚至专门搜奇猎异,以招徕读者,扩大发行,这是有负于作为社会主义出版家的光荣称号的。

最近一个时期出现了一股通俗文学“热”,其中大部分还是好的。但也有的作者和编者,热衷于东抄西拼的“秘闻”、“野史”,把刊载一些庸俗、离奇荒诞的东西当做“摇钱树”。

这种做法违背了出版的道德,虽属少数,但也值得我们注意和警惕。

社会主义的出版家是灵魂的工程师,是读者的良师益友,送给读者的应该是高尚的精神食粮。如果美其名曰在向读者敲“生活的警钟”,自己却在利与义面前失去重心,放弃了肩上的责任,读者有权提醒:“同志,倒是该给你敲敲警钟了!”

举手之劳

孩子来到公园,对电动玩具感兴趣,对飞禽走兽感兴趣,对花卉树木也感新鲜。求知是儿童的天性,老是树呀、花呀的问个没完。

我凭有限的知识作了回答。不过对他的提问,不少都是茫茫然。由此,我想到,如果在公园里的奇花异树上挂个小牌牌,标上树名、产地及特性什么的,不是有益于观者吗?记得前年到厦门,看到那里的街道上一些名贵树木都挂有这样的牌子。当你欣赏那多姿多彩的花木,读着那上面的介绍文字时,既获得了美的享受,又增长了知识。

举手之劳,裨益众人,孩子们会高兴,大人也会感谢的。

由编辑获奖想到的

报载,《福建文学》最近为从事编辑工作二十年以上的同志授奖。在编辑岗位上,这些老同志寒暑辛勤数十载,默默地“为他人做嫁衣”,用心血浇灌了一朵朵文艺新花。他们的劳动应当受到尊重、褒扬和奖励。

记得前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授奖时,获奖作品的责任编辑同作者一道被请来开会。有的作者在讲话中,借用鲁迅的话赞誉编辑工作是“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作家们为编辑的地位鸣不平是很有道理的。重创作,轻编辑,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因此,曾有人建议文艺评奖中还应设立“伯乐奖”,以表彰编辑们的劳绩。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福建文学》此举,打破了老偏见,值得称赞。

“君子重名节”

不久前,北京一家报纸披露了到书店偷书的一部分人的名单,读后不觉愤然,也觉惋惜。

大凡到书店的人,是去读书、买书的(也有个别人另有他图,不在此例)。莘莘学子、谦谦君子,读书、爱书,尊重他人的劳动战果,尊重作为文明场所的起码道德,是不会有疑义的。可有人并不这样,随意乱翻乱扔,污损折伤,以致一些开架书店每年亏损在五位数以上,颇让人有后顾之忧。更有甚者,利用开架购书之机,“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据书店同志讲,这些人中曾有级别不低的负责干部,也有劳动模范。他们到书店看到一本书,或许事先并非想“顺手牵羊”,私藏箧中。然而,在利与义面前,有人良心上的天平失重。

古语说,“君子重名节”。作为旧时代的读书人尚且如此尊重声名,不待说,在提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那些挂有多种令人敬慕的徽章的人,自爱、自重、慎独,更是重要的了。

顾问上的“学问”

文艺刊物设顾问,请专家内行予以指导,以提高刊物的质量,原本是不错的。但事情逐渐走样。有的刊物聘请的顾问,多属名流大家,一身多任,无暇顾及;其中有的年近耄耋,体弱多病,心有余而力不足。请顾问而形同虚设,不知所为何来?

最近,花样又有翻新;一位老作家收到一本杂志,在顾问栏里看到有他的大名,不禁为之愕然:此刊物从未打过招呼,我什么时候当上顾问的?

由诚心恭请,到徒具虚名,到“敬”而不“恭”,显然越来越有悖于请顾问的初衷。不在提高刊物质量上下功夫,而潜心于用名家之“名”来抬高身价,装点门面,这样下去,物刊会有多大的生命力?

选刊与盗术

选刊的应运而生是与文艺期刊增多分不开的。目前对此举多有微言。但节省读者时间,方便阅读,“尝一脔而知鼎”,也不无好处。

选刊之于出版物,关系很微妙。有的期刊以“版权所有”,申明不许选刊,把此举戏为“吃大户”:有的稍微松动,也声明在先:非经过允许不行;但也有希冀通过选刊之后扩大影响的。不论如何,选刊要占用别的期刊的劳动成果,讲究“选”德,光明正大,才是正路。

最近听到一事,颇叫人震惊。中州某地周末小报,为了选载某期刊的文学作品,以不正当手段,从印刷厂“拿”来该刊清样,然后乔装打扮,堂而皇之发出,扩大了自己发行数,却留下了“盗文窃稿”之名,引起了原刊的极大愤慨。为了自己的某种私利,而不顾公理,文德、法规,干些有伤文雅的蠢事,不知当事人在伸出不光彩的手时,作何感想!

喧宾岂能夺主

杂技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门综合艺术。它取音乐、舞蹈、体操、绘画等艺术之长,熔众美于一炉,形成了独特的力度美和艺术美相结合的艺术品种。

这次在兰州举行的全国第一届杂技比赛中,不少节目在表现意境、表演技巧和舞美服饰设计等方面,汲取各种姊妹艺术之长,有所创新,获得好评。但是,也有的节目过分注重艺术美而忽视了技巧动作的难度和创新,有优美的舞姿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背景画面,却缺少杂技应有的、令人赞叹的高难功夫。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心。

艺术需要优美,但杂技艺术的美是附丽于一定的表演技巧之上的。没有绝“招”,没有高“招”,没有过得硬的功底,无论表演得怎样优美舒展,背景怎样绚丽多彩,还是吸引不了观众的,因为观众来看的是杂技艺术,而不是舞蹈艺术。

喧宾岂能夺主?值得深思。

大都市的“小人书摊”

在九省通衙的武汉,大街小巷、车站茶肆,可以看到一些小人书摊,它并不卖书。只需花上两分钱就能读上一本小人书(连环画)。这有利于小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对那些等车小憩或有意于阅读的成年人,也不无吸引力。

设办“小人书摊”,以低廉价格出租一些内容健康的“小人书”给小朋友们阅读,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以牟取暴利为目的,而出租一些非正式出版的或不健康的读物,那就违背了社会公德,愧对读者中一个个天真稚气的笑脸和一副副求知若渴的神情。

前些时,关于修建儿童剧院、为大都市增添文化街、文化市场的倡议不是反响很强烈吗?在这些美好的愿望囿于条件不能一下子实现时,何妨不做做便利的事,比如增设租书摊、创办街道文化站等工作呢?

让孩子们课外时间有更多的去处,让我们的文化生活更为丰富。武汉的做法,值得提倡。

给自己让路

据《天津书讯》载,作家冯骥才在一次谈话中说,近来他有意控制了作品的数量,是为了自己给自己“让路”。

对一位发表过一些优秀作品的作家,读者是寄予厚望的。但如果为了追求高产,不负责任地粗制滥造,甚至自己抄自己旧作,搞所谓巧妙的“移植”,读者有理由提出批评。种瓜得豆,无疑会降低了本人的信誉。所以,有意控制自己作品的数量,潜心于精品的创作,提高作品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自己给自己让了路。

文艺创作是复杂的精神劳动。面对着热情而真诚的读者,当你执笔为文时,能够宽宥自己的轻率吗?在当前文艺期刊日见增多,拉稿、抢稿令人应接不暇时,冯骥才的创作态度值得赞赏。

设奖与挑战

前些时,报载湖北、山东等地农村专业户设文艺创作奖,奖励业余作者;近闻有农民创设奖学金,组织体育竞赛,农民筹拍电视剧等。这都说明,富裕起来的农村,文化生活有了新的气象,农民有了新的追求。富而思变。手中有了钱,人们不再为温饱发愁,不仅为“衣食谋”,而且寻思文化生活的新变化。固然,上述种种明智之举,对发展本地本乡的文化事业大有裨益。深思一步,这专业户设奖,不是一种友好的挑战吗?

一是向作者们挑战。面对八亿农民的殷切期望,面对蓬勃发展的农村新形势,专业的和业余的作者们,应如何去迎接新的历史潮流,挥动自己手中的彩笔?

二是向有关文化单位挑战。在改革之年,人心思改,我们文化单位该如何放开手脚,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把本地文艺创作水平提高一步呢?

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五年《人民日报》

同类推荐
  • 海外游记

    海外游记

    每个出境旅游的国人,都是热爱生话的世界公民。一起去领略异域风情,饱览五洲形胜吧:踏上戈兰高地,走进奥斯威辛;瞻仰吴哥的微笑,触摸哭墙的神经;登临狮子岩的天上宫阙,俯瞰珍珠港的水下沉艇;回望世贸中心废墟,重温加德满都圣境;观赏山洞里的弗拉明戈,聆听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体验马尔代夫的绿色浪漫,寻访佩特拉的玫瑰红古城;礼赞爱琴海上的人间天堂,惊叹卡久拉霍的性爱庙群……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有了共天下之乐而乐的多彩旅程,方不枉今世今生!退休以后干什么?带着老伴去看世界。
  • 寻路青春

    寻路青春

    人生如朝露,青春才是永恒。现在的自己,还能否读懂曾经的理想主义少年?这是一本“记忆地志”,文笔细腻又朴实的杨照先生通过重新梳理自己的青春往事,带领读者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台湾,展现了那一代人在成长中对人生和未来的思考。本书共有五个部分,包括“旧时光里的永恒”“在音乐中迷失”“文青未完成”“奢侈的诗意”“无关风景的漫游”,无论是作者在童年时与家人交往的故事,还是少年时期学习音乐的感悟,亦或者青春期时懵懂的爱情,都被作者巧妙地将其与故事发生的地点结合在一起,为读者展现出了一幅文艺青年的活动地图,在看似平淡的文字中,领悟无数的人生智慧和哲理。
  • 立春又夏至

    立春又夏至

    诗歌写作是个人史,表现了一个诗人的人生履历、经验、才智与素养。本诗集共分为“岁怀季影”、“征马履痕”、“心霁微虹”、“枫声渔火”四个章节。“岁怀季影”看似农事诗,其实是一个人的青春成长史。“征马履痕”则吟咏的是他的军旅生涯,“心霁微虹”从凡常生活中去发现美与诗,“枫声渔火”是一章新古体诗。
  • 喜欢就表白 不爱就拉黑

    喜欢就表白 不爱就拉黑

    人生不可假设。在我们的生命里,不存在“如果”这个问题,只有结果和后果,将“如果”改成“现在”,这才是最坚强的,也是最为聪慧的。本书是身、心、灵三位一体之作,送给在犹豫纠结时光里的你——治疗恐惧的办法就是行动,毫不犹豫地去做。再聪明的人,也要有积极的行动——比如,喜欢,就表白,不爱,就拉黑。
  • 归来

    归来

    儿子站在屋中央,母亲掖着秋衣向灶房冲去。儿子放下行包,大声阻拦,我吃过饭了,刚才在车站等车,吃了碗肉丝面。母亲没理会他,在灶房忙活起来。大门没关,一阵风穿过,头顶那盏20瓦的灯泡摇曳起来,儿子看到自己的影子把一面墙几乎全遮住了。墙根里传出蟋蟀的叫声,近在耳畔,把乡村的夜晚衬托得更为幽静。身上陡然游过一丝不适,儿子飞快地转过身去,掩上大门,将夜色踢出门外。父亲从来都是拖拖拉拉的,这会儿他才从睡房里走出来,打着哈欠,佝偻着大半个身子。你瘦了!走近儿子后他把眼睛瞪得老大。
热门推荐
  • 前海剧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前海剧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批首推47卷。
  • 证道吧!金乌大帝!

    证道吧!金乌大帝!

    一觉醒来,楚寻发现自己成为了一头......金乌?没错就是遮天世界那头最悲催的金乌大帝?证道吧!金乌大帝!我本高高在上,当镇压一世。证道吧!金乌大帝!不要二世为帝,要一世称帝!证道吧!金乌大帝!谁在称无敌,那个敢言不败!证道吧!金乌大帝!绑定最强吞噬系统,吞噬万界!仙路尽头谁为峰,一见金乌道成空!我的口号是:世界和平!
  • 大鱼

    大鱼

    唐成在院子里晒钱。早上的阳光白花花的,似乎比别处的阳光毒,那些遭了水湿的钱,一见到阳光就跑了水汽,就卷了角,就恢复成钱的原来面目了,挺诱人的。唐成把钱晒在簸箕里。钱都是大钱,一百和五十元的。唐成喜欢把零钱换成整钱。换成整钱了,似乎这钱才有钱的价值。所以,唐成身上的钱,都是大钱。唐成晒钱,怕钱见到风。他知道钱这东西有灵性,容易“见风跑”,他也知道“钱难挣,屎难吃”的俚语,以及俚语里的哲学,更是牢记“钱钱钱命相连”的古训。因此,唐成坐在丝瓜架下,眼睛不转珠地盯着钱。风倒是没有,静静的,麻雀却来了。
  • 震惊,一小伙玩王者竟然

    震惊,一小伙玩王者竟然

    少年医院惊醒究竟为何?应聘工作却遇上这事究竟是福是祸?漂亮妹子被围该不该救?王者竟然一再强迫小伙玩他,究竟是游戏的沦丧还是系统的扭曲?甩不掉的系统,不得不做的任务,震惊,一小伙竟因系统被迫走上人生巅峰。
  • 走在武林路上

    走在武林路上

    武林的极致是仙侠!脸皮厚的极致是不要脸!他要脸!他一个人走在武林的路上!
  • 网游之至强剑士

    网游之至强剑士

    游戏与生活各占一半的书,各种元素丰富,不喜误入!已完本254万字扑街武侠《剑帝谱》,不太监、不烂尾,品质有保证!Regina:“暗风,大学你想干什么?”暗风:“与你无关。”Regina:“和我打职业联赛吧。”暗风:“为什么?”Regina:“因为我是女王,最漂亮的女二!”暗风:“嗯……ok!”女主:“……”于是,征战职业赛场的故事开始了!网游与竞技并存,现实与虚拟交织,绝对1V1,作者三观超正的!玻璃心,求轻喷。书友群《网游之至强剑士》群号码:633,768,602
  • 梦里不知身是客

    梦里不知身是客

    江亦寒得了一种病,他分不清现实和梦境。他之前的女朋友刘萌死于一场车祸,但是在梦里江亦寒还是能看见她,并一直觉得她还像以前一样存在着。陈昂是江亦寒的哥们,他一个好朋友林婉清在一家心理诊所实习,于是陈昂把江亦寒带过去,林婉清答应试着给江亦寒治病。江亦寒平时很正常,只有涉及到刘萌的时候才让人觉得他是个疯子,林婉清经常被江亦寒吓的不行,但是还是坚持着帮他治病,渐渐的,她竟然喜欢上了江亦寒,并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他的病治好,让他能接受新的事物,她能成功吗?
  • 龙虎道人

    龙虎道人

    龙虎山下一牛鼻子老道,师承正一门庭。行事怪癖,嬉笑怒骂,疯疯癫癫,世人尊称疯老道,雅号龙虎道人!出阳神,世上真正的仙道高人身在何方?走阴人,游走阴阳两界,阴间到底是什么?万物有奇,诸般造化,万物有灵,怪哉怪哉,尘封古藏,终有一见,奇焉奇焉……民间道派传人陈小酒,跟随龙虎道人张曦游历天下,揭秘天下山河的风水奇局,各地不为人知的旷古奇冤,龙虎山天师道的道法精髓,全国各地神秘事件。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冯道《天道》
  •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制故事

    法制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