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灵变得越来越粗疏浮躁,人们呼唤文学走向大地,青翠盎然,给人以精神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像大地一样,厚实,深沉,阔大,无垠,而生机勃勃,涵蕴无限……
那也是我们文学的态度,也是我们文学所期望的风景……
9.有感于出品前的研讨
最近,海军作家李云良、王平几易其稿,创作出反映当代城市生活的20集电视连续剧《儿女情长》,海军政治部文化部和上海永乐影视公司为此专门召开剧本讨论会,二十多位与会者中有著名的小说家、电视剧编导和文艺评论家。会上,发言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剧本进行评论,解剖“麻雀”,见仁见智,知无不言,坦率诚恳。诚如主持会议的海军文化部部长王兆海所说,这样的讨论对剧作和作者都很有意义,也超过了会议本身研讨的内容。由此,引发笔者的一点思考。
过去,我们常见的是一本书出版后举行座谈会,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播映后进行研讨,这样的讨论对创作和作者不无裨益(当然也有的太滥,太流于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反感)。作家、导演创作出作品,公之于世,希冀产生社会反响,反过来又从广大群众的反馈中得到启迪,通过不同形式的研讨,总结创作得失,对提高以后的创作会有帮助。但是,这类讨论会、座谈会,大多是在作品完成之后,一定程度上只能对作者往后的创作有意义。
如常言所说,电视、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所谓遗憾是指它作为成品投放到社会,再进行修改提炼十分难得,也有不少困难。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一部作品还没有进行具体操作(制作),包括影视艺术投入拍摄戏剧进行排练,甚至文学作品出版之时,能够吸收多方面的意见,包括请专家“会诊”,征求读者、观众的意见,对推出精品、提高质量,是极有好处的。我们常常看到或读到一些作品的题材构思都很有基础,却缺少震撼力,欠缺火候,缺少打磨,囿于作者的艺术眼光和创作的思维定势,缺少更上层楼的升华。有些作品是好作品但不优秀,是佳作但不是精品,不大气,留下了不应有的遗憾。现在人们习惯于在作品播出或出版之后,进行座谈研讨,然而,对于投拍数百万以至上千万的影视大制作,对于定位于出精品出力作的长篇文学创作来说,这种“马后炮”式的批评、研讨,不如变为事先在“半成品”时进行“专家会诊”,像讨论《儿女情长》那样,讨论剧本或讨论提纲,这样做的效果孰优孰劣,是不言自明的。而这与尊重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与创作的主体意识的充分展现并不矛盾。
还是回到前面的话题。电视连续剧《儿女情长》写的是上海改革开放时代里弄人家普通平民生活,描绘了中华民族生生不已的优良品德和精神情操,特别是普通人家的道德情感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整合与追寻。作品的鲜明时代性和人物个性,使其犹如一块剔透浑圆的璞玉。作者之一李云良曾创作过不少小说和电视剧,导演石晓华也执导过一些得奖作品。在讨论会上,对专家们的建议和批评,甚至对细节、人物和场面“吹毛求疵”的推敲,作者和导演都采取“兼听则明”的态度,从善如流。上海市委宣传部、广电局的领导也是以普通与会者身份讨论本子,学术空气浓烈,成为一次电视剧投拍前的重要“会诊”。
繁荣创作,文艺评论对创作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文艺评论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像《儿女情长》这样投拍前的研讨,以及影视界讨论脚本、观摩毛片、文学界手稿恳谈等,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至少对那些不负责任的吹捧和评功摆好式的赞扬,是一个反拨,也是有益的借鉴。
10.“奖”的讲评
文坛的设奖,自何时始,不好考索,而近年更盛,动辄这奖那奖的,时有所闻。在有人看来,好像没有奖就没有业绩,没有成就,没有生机似的,奖似乎成了文坛的旗帜、风向标。本来,文学是个寂寞的事业,应是远离热闹喧哗,可是当文化快餐化流行化时尚的眼下,文学也变得不甘沉寂,难以自持了,在“奖”和各种名缰利索诱惑下,文学有时被其奴役;有的创作是为奖而作,为名声和名利而生;奖也成就了某些好名逐利者的目标,成为一种役使文学、颐指气使的大佬、阔佬。
对于各类奖的泛滥,圈内圈外都啧有烦言,也为正直者所诟病。严厉者认为,这个奖那个杯的,好像并没有做多少真正是为文学事业计,为文化事业做添薪加柴之工作。有人为奖弄得颜面丢尽,操守殆失,也有人却抱以平常心,因为大家精品,鸿篇巨制,并不是因奖而催生的,大师巨匠如鲁迅曹雪芹托尔斯泰,不也没有得过什么奖吗?
真个是,问世间奖为何物,直教人为伊消得憔悴。当然,奖,也是仁者智者,贬褒不一,不知叫人如何说是好?
本人忝列过一些评委,对此类事有时属见惯不怪者,有时,却是未能免俗者,略知内情一二,所以,看到被评者和评者,其情其境,各有不同,也如同看西洋镜,千姿百态。评这选那,因为只是少数人有份,因为是有些利害关系,也因为有缝隙可钻,有空子可利用,也就有了对公平性公正性的质疑。也难怪,虽然有不少的评好选优,严格程序,严肃操作,也还正常,初衷与效果相统一,但更为严重的是,时下但凡与评选有关的,少有不是乱七八糟、有辱斯文的。评职称,选先进,进委员,当代表,连退休返聘什么的也走关系、托人情的,人为的因素,貌似公正而实际上被各种外因所左右的,并非少见。所以,评奖真正是在评水平,评能力,评客观,评公正,而评文学嘛,答案也是一两句话说不清的。
大概是觉察到这个奖那个奖的过于泛滥,过于自行其是,也过于无序,若干年前曾有过所谓的审批制,在相当一级意义上的奖,就有了个户口式的合法化了,可是民间的、小规模的、自筹资金的、天高皇帝远而鞭长莫及的,也时不时的出现,有的甚至于打着十分热闹的口号,这就有了一个评奖的市场多样而无序。
有些评奖,更多的是一种作秀,以评奖来获利,多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常常是这类做法为多——哪次有个老板出资金,其收益能有些赚头,几个人一撮合,拉上个某群众团体挂名,拉上个媒体作幌子,找个把领导者出场作道具,或者还有几位名人作背景,这样一个标准化的盈利性的评奖,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出炉了。因为有这个供求市场,这样的奖还时时在我们身边现身,也时时被舆论所不屑。甚至于有工商执法部门,对这种黑户口式的评奖予以打击,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个市场只要存在,这样的奖就一时半会儿消失不了。不信,看看那些报章杂志的犄角旮旯里,这类广告时有所见。
当然,从较规范的评奖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激励,是一种对文化的积累和人才奖掖工作。
如果,从几个评奖本身来看,我们不好就这样那样的奖项比个高下。但有些奖的设立,因背后主办者的不同、操作层面上的区别,而奖的着重点也有不同。
解放军总政治部每两年有个奖项丰富的“八一”文艺奖,仅名目来说,囊括了文学艺术门类的全部,意在为全军文艺方面进行大检阅。因着眼于推出新人新作,就有了新人奖、八一大奖以及文艺奖三大重点。从业余和专业的两大阵营中,共同来遴选出获奖者,这个虽不对称的要求,对于业余作者来说有点不公平,但因为她的着眼点是新人,是后起之秀,那么这个奖的意义就是本身设奖时就昭示了。好像没有其他的大奖对新人专门列出,但总政文艺奖的这个举措,应当是有眼光的。新人在前行中最需要的是扶持和提携,扶持有时是一种鼓励,有时是一种认可,有了奖的认可,可能比任何美妙的鼓励更为直接。
从文学本身的纯正性来说,中国作协的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其他门类的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是现时最高的专业性的奖项。四年一度的评选,也从全国的范围内,这个时间段和广泛性,多多少少成为人们特别是圈里人所关注的。也因为其专门性的要求,和参评者遴选的严格,在圈里圈外的影响日益扩大,人们对她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可是,任何文学的纯正都是在相对意义上而言,文学的见仁见智容易成为任何评奖的一种议论的理由,文无第一的铁律,也成为对获奖者的批评甚至不满的理由。所以,这个奖每次开始,也就是对她议论的时候,当然,尽管如此,人们至少是大多数人还是期待这个评奖的。曾有过有关评奖的轶事,比如,有人为了这个奖进行过可笑的交易,这不奇怪;也有人冷漠这个奖,某个单位的领导,纯属小心眼,单位有人获得这个奖,按说应当是件好事,而他却颇是不屑,不在单位给予奖励不说,不在单位里像有些时候张扬成绩发印内部简报不说,还酸溜溜地去说东扯西,好像有什么名堂,弄得得奖者成了什么瘟疫似的,评职称调级也不认可。从另外角度看,得奖者也因人而异,在有些人那里,你得什么奖倒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谁在得奖。
虽然,有人利用评奖营私,但当一些人高高兴兴手举奖杯,把这个荣誉与该当感谢的人们分享时,众多的人们都想到这个奖可以带来多么多的实惠呀。于是,争夺战就又有了更庞大的队伍。有些奖特设组织奖,最为直接的莫过于“国家图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了。前者是以学术性见长的图书类的最高奖,而后者以组织一个系统工程,完成一个时效性强的,而政治性突出的,文学艺术类的政绩上的认可。这两个奖好像是每两年一次。
自90年代开始也有了五六届了。因工程奖的多项性,各类参与者们都可分到一杯羹,皆大欢喜式的庆典,对获奖者们有着节日的快乐和庆幸。而图书奖的学理性,以其厚重独创和原创性见长。现在,又有了新的衡量标尺,选题的优势和撰写的严谨是一方面,现在又提出了要有读者反映的硬指标,要看发行量和市场的认可度。从受众的角度来要求选评对象,规范评价的标准,这是一大改革,也是一个进步。
奖,真是一个欲说还休的话题。因为有奖,而产生获奖的创作,甚至有得奖专业户;因为有奖,而提高了有关人士的待遇,本来文化就十分的清苦;因为有奖,而刺激了创作,某种意义上刺激也是繁荣的第一步。这杂糅不一、孰好孰坏的因由,让人辨析这个奖那个奖所带来的究竟是什么.有些难度,因此,对它的诟病,对它的指三道四,也有对它的感激与膜拜,形成了一道驳杂的风景。尽管如此,如若某一天,我们真正没有了这奖那奖的,我们是否会有点不习惯,我们会怀念那给我们有许多实惠许多思索的奖,尽管有时候,她的名声有点不太好。
如果认可我们对这些奖的依赖已经是不可或缺的话,那么,我们能否再增加透明度,规范其评奖的严肃性,或者,把群众性的选票参与作为基本的标准。如果没有这样的广泛群众的参与,任何奖都可能成为少数人孤芳自赏的东西。也同文学创作一样,群众是一汪活水的源头,没有这个机制,就可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奖了。听说有关方面已经注意到了大多数人的这个诉求,若是,这奖那奖庶几有了新面貌和希望。
11.那墙头上的眼睛
前几天,到浙江宁海去参加了“徐霞客开游节”。宁海人颇为精明,利用古人徐霞客在游记中写的从宁海开始漫游之句作文章,举办了天下游、宁海始的活动。宁海是一个丘陵地区,在浙江东部算不得发达,除了有名的天明山南溪温泉外,其他的名胜在浙江不一定能排上号,可是,宁海人做徐霞客的文章,把他的游记开篇与旅游开节联系起来,还在申请徐霞客当年出游的日期5月19日为全国旅游节,在视旅游为时尚、为新经济生长点的时下,这样的思路不得不让人佩服。
那天的开幕式简朴庄重,出席的各方人士包括领导,都集合在露天的广场上。正午的阳光热烈而强劲,在例行程序之后,有当地的民间艺术表演。人们十分钟情的越剧、方言腔和民俗昧极浓的民间戏以及农民业余演出队的管乐队、彩船队和少年武术表演,轮流登场,吸引了在骄阳烈日下仍热情高涨的成千上万观众。大概举办者为了突出这次活动的群众性、民间性,开幕式上的表演都是当地传统节目,没有眼下一些奢华的歌舞和动辄请大腕名家们助阵的场面,选择的地点也是街头的露天广场。演员们在表演时,不断有工作人员跟上去占场子、腾地方。有一个节目是把当地祭祀敬祖用的一尊建筑模型装在木轮车上,来回在场地上转动,车上面还有一个木轮,吊着四名小演员,随着木轮车的前行上下翻滚。木轮车的前面引导的和上面翻滚的小孩都来自农家,也可能有的来自同一家庭,因此他们一出场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人们边看边评,指指点点,会心的一笑,自然的掌声,一切都十分自然而随意。观众同演员没有距离,甚至可以直接过去摩挲道具,场面颇具亲和力。也许是举办者们想以这样的场面来突出这次活动群众的参与性,突出它的民间性吧。从当场的效果看,我以为这个目的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