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9300000007

第7章 探索(2)

你告诉我激流就像火网交织

为你琢磨了一个金刚身体,

你的沉默为大多数人的沉默提供了理据,

而你的愤怒却明显不是。

那么沉默怎样安葬我的哑啼?

树枝伸出援手,

猎人也不吝啬他枪管结出的樱桃,

这虚拟身体无疑将会扁舟渡海

却不是沸腾的泥牛,

黑鸟在它的耳蜗里面寄居。

十年足以令一个歌剧院荒芜,

无论是否你钟爱的女高音唱出。

你知道最后一排座椅底下躺着的尸体

正幽幽念白黑鸟最黑的唱辞:

你知道沉默怎样雄辩我的哑啼。

不是那水上行走着的

灰衣的杂技诗人,

他的哭泣始终和你我一样,

他笑起来却大大不同

如此妩媚,正当我离魂此际。

拒绝哀悼一个阵亡的名字,

拒绝询问彼此踏雪的行旅,

不在光里头搜索光

不分辨夏天的客人是红是黑,

沉默恰恰,在一条锁舌里寄居。

过黄灿然旧居

从鲗鱼涌地铁站A出口

漫长地向上走的时候

我想起我曾有过的炼狱篇的想象,

我们不可能是维吉尔和但丁

但她们和他们可能是

与神曲里鬼魂同样怀抱希望的人。

这些你还没来得及一一赞美的

春秧街走来的丰乳肥臀,你的福建同乡

或太古坊的洋人,或者更可能已被你记下的

和你我一样小心酿造生活之蜜的男子。

你曾经一会儿从小山坡上俯视

一会儿在凌晨小巴上窥视

也常常在地铁上浮想联翩的另一些可能的命运。

我并没有特殊的朗诵技巧去再吟哦一番。

但我时常想起你离开香港之前最后一通电话,

你说也许将要写深圳的山水诗,

我想说的是鲗鱼涌的山水也还在生长明灭中,

我仿佛看到一个中年男人在其间行走、攀缘,

有时停下来抽一颗烟,

他怀揣着我们尚未写出的诗篇,

有别于这城那城所有这些怀抱希望的鬼魂。

郑州十四行

狸力在云中出没,俯视着烟尘的来路,

无法认同自己的化身,废墟、天堂和家,

除非它能心生怜悯,对街上的一个行人。

这人只顾抱怨他被一个女巫变成了猪。

正对着高窗的楼房,仿佛一个墓碑

等着土地爷将烟头扔在开发的坟场里:

经过马寅初,马克思变成了马尔萨斯,

多余人口来自伟人的大脑,冷战的炮灰。

一张卡夫卡式的地毯铺在洗浴中心。

命运垂怜一个诗人,让他买彩票得奖?

不管怎样建筑都无法拒绝一位新僭主。

至少在河岸以南如此,文明仍在滴血。

政府和别墅向着白鹭衔起的沼泽突击,

而小卖铺里,即使无人时也播放电视剧。

王东东诗选(7首)

隧道中的佛

为了你的故事,火车应该

学会其他的致敬方式,

然后继续行驶。虽然鸣笛

并不能扰乱星空,正如很多事情。

有人下车,在路边临摹心经

荒草即将淹没,碑石前不吃不睡。

很久以来,我坚信自己

不念诵,也能获得心灵的平静。

汽车颠簸中,闭着眼,在一张

表情多变的脸上我看到了庄严:

我惊诧,那就是佛,但又认

出那亲和,只能是我自己的脸。

我暂时不能得道,也应感到欢喜。

佛在大山中站起了身子,挣扎着,

就像盘古。大山酝酿着山泉,

地球才没有凸起为一座地狱。

在每个山洞口都有一个佛

被火车头推向另一个山洞口。

但是,不嗔怒,也不欢喜,

就如你无法指责一个过度繁殖的国度。

佛在大山中,而不是刻在表面

这样它就会躲过掠平信仰的炸药。

不要相信那些将世界当成比喻

和一场梦呓的人,远离他们。

末班车

疲惫时,人会边走边睡:躲过市场

和法规,但眼睛渴盼着空灵的明火。

总有人会被甩到生涩的角落

拿着电脑和字典也找不到。

但无法抱怨,铁路线边

穷乡僻壤,自古有亲戚。

从村庄延伸到首都,保安认识

各种证件——一如蝴蝶的翅膀

在郊区闪烁,但还是无法满足巨兽的胃口。

梦游者消失于梦游,犹如湖水中的鱼和石头。

车门打开,车门闭合:只有黑夜,能留住旷野——

那伤害的视野,在一个稻草人对墓碑的模拟里。

不要对我说,有一个国家

那里的悲哀可以让死者再死一次。

更经常的事,被当作偶然:

军乐队通过,街道空无一人。

我无意哼出一段旋律,却发现它

源自对面的小卖铺,在播放流行音乐。

“我们这些人在等着末班车

不知道时代要往哪里去。

世道如此,死人看了也会复活,

但复活后,看到了又甘愿死去。”

但你在星空下徘徊,醒悟到

地球并非宇宙的下水道。

我感到不适……

胸前压着一块磐石

光洁无比,顶端

没入了云雾

胳膊刺痛,压痕累累

我用力翻了翻身

磐石,訇然倒塌

凑近了看,原来是

一段虚无的铭文

隐现在草丛里

诗产生自不安。诗是

我的疾病,犹如

从药草推测病人的

症状。我吓了你一跳吗?

在我的病历上写着——

曾同一朵云同寝

被其无故压伤

——我要为我松散的新诗辩护?

所谓自由,就是

与一朵云同寝,被其无故压伤

给一个诗人的墓志铭

我望向窗外,为何你等不及黑夜中的收割者?

当他穿过田野捡拾麦穗,时间已到了冬天。

他总是迟到,为了不让人们抱怨没有准备好。

而宁愿纵身一跃?你向往的晚年就此消失,

仿佛在出海口汇入大海,你可会再次

洄游到内陆产卵,增加世上智慧之盐的浓度?

生命的,太生命的!如果不是生命,诗是什么?

为何不能效法古人吟诵人生苦短?在华北平原,

暖气已供的室内飞舞一只苍蝇,打扰猫的清眠。

一张网撒在天空,让鸟类学会飞翔。人的语言

越流利就越危险。有一只巨手在揉搓你的心脏,

你已无法喊疼,只看着窗外,胸中的火焰燃烧。

哲学的,太哲学的!不该自杀的人却自杀了

该自杀的人却没自杀,你的自杀不能杀死他。

甚至也不能让他羞愧。世上的好人越来越少。

中年,开始在发现自己的儿子是弱智之后。

而且还成了自己的学生。那么,自己的老师呢?

谱系图上的病历,仿佛祖国和爱情都无法选择。

接受你高贵言辞的安慰,我却不懂得你的孤独。

你已完成了地狱的旅行,中国仍历历在目;但你也

在昭示我,凭一己之力抵达天堂,无人可以向导。

讲 经

讲台上的他没有口吐莲花,也许因为在说一门外语;

他竟然显得有一点口吃,本土的信众绝不会相信。

这是另一个他:佛,也可以是一个相扑手似的正方形。

他否定自己为活佛转世,仅因为今日之我不知道

明日之我。他的颓废,让他禅定于昨日的波音777

三角形中。他声明废铁飞行的可能性:观想无二。

他的手围绕着头部,抚摸、抓挠,仿佛那是一件乐器

忍不住菩提树的瘙痒。他停顿的时间太长,以至于

不少物种灭绝:佛,只是一个永远无法企及的远景;

就像走神的导演,播出沉闷的影像,而很少发出声音。

他投射出佛,已失去本意:一件东西不是自己,它

总是另一件东西。讲经声始终伴随着一个婴儿的哭泣,

由一个家庭妇女或保姆带来。你突然提到尼采:佛

超善恶,又非超善恶。莫非你在教导我,能杀则能生?

地狱上有天堂,天堂上有涅槃,可惜我永生难以到达。

佛不是求静止,也非痛苦的运动。地球转得越来越快,

几乎失控,坠入毁灭;我期望我的鞋子和我会让它

转得慢一点,再慢一点,依赖我疯狂而准确的摩擦力。

车窗外

房屋、树、田畦,在我眼前

一闪而过。没有房屋的地方

有树;没有树的地方,有田畦。

没有田畦的地方,有房屋。

什么也没有,——不!也许有

空气。也许有河流,也许有远天。

它们有层次地累积,涂抹车窗里

油画般的眼睛,颜料松散着……

但是它几时变成了一个空洞?

什么也没有,——也许有天气,

从天空旋紧的螺帽里,雪下着:

中空,有一个人,在田野踯躅。

有一个人代替螺钉,钉在车窗外,

风声变小;但他还是给其他

事物留下了空间,可以怀疑

是洞边的兔子耳朵让风声变小。

我感到他一直尾随在汽车后面,

跑出了城郊,也跑过了乡村,

他要跑到哪里去?我说不清。

他在路边跑,偶尔也跑到地里去。

身形混同于云影,他在池塘边

逗留。他回过神来追赶汽车,我

刚睡醒。当我返程,他在身后,代替

房屋、树、田畦一一消失,垂直着,

又出现在画布上。他张大嘴呼喊,

在汽车引擎的轰鸣声里淹没自己

(我听不见),融化了雪人,(邻座

被walkman震动着),田野的巨灵走动……

“在我们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读朵渔、廖伟棠、王东东的诗札记

耿占春

1 朵渔的声音

多年前读到朵渔的诗,让人即刻产生一种阅读信赖,就像听到一个陌生又熟悉友人的声音。在繁富的修辞技能和普遍的调侃语气中,你听见有人在用深心说话。或许因为当代诗乃至学术话语装饰太多,一个有勇气袒露心迹的人就会从噪声背景中突显,构成一种令人信赖的言说。他诉说着《写小诗让人发愁……》:

……你一支笔

能做什么?写小诗

让人发愁,看水徒生烦恼

就那样在菜心里

虚无着,……太阳多余

且迂阔。

为什么那些总是抱怨看不懂当代诗的人们不去读读朵渔的诗呢?当代诗歌在朵渔这里变得朴素、真实而有魅力。能够听见朵渔的声音,还能看见他站在何处说话,在一个日常世界里,有意义的事物、有意义的生活在消失,他不讳言处在烦恼与发愁,“在菜心里虚无着”是他观察自身虚无化的一种方式,太阳“多余且迂阔”映照着的是他自身的状态。他诉说自己《危险的中年》:

感觉侍奉自己越来越困难

梦中的父亲在我身上渐渐复活

有时候管不住自己的沉沦

更多时候管不住自己的骄傲

依靠爱情,保持对这个世界的

新鲜感,……多么堂皇的

虚无,悄悄来到一个人的中年……

这是一种彻底:诗意变得自相矛盾,一首诗常常从非诗的情境中发生,一种意义来自于了无生趣的时刻,就像“虚无,悄悄来到一个人的中年”;一种诱人的虚无,一种无灵性的虚无,然而却吸引着人们;成为“诗人”,是一个人“危险的中年”的救赎方式。他不是沉沦的诱发者,却将之视为探索自身虚无化的一种方式。

在朵渔这里,这一声音并非只是一种自我规训的主体,而是一种能够称为主体意志的那种内心力量的生成。它带来一种中年的、降低目标诉求的见识,即一种日趋复杂的看法:

不砍掉这棵树,我们就没有炉火

不割掉这片麦,我们就没有食物

不杀掉这头羊,我们就没有祭祀(《收获》)

对朵渔来说,一种内心的声音、一种主体性的声音并非收缩至狭隘的日常空间,然而,一切似乎又都隐含在日常性之中:生活和古老的习俗,乃至圣事。炉火,食物,祭祀。就这样,树木、麦子、羔羊这些凡俗的事物与圣事相连。朵渔有力量穿透作为习俗的日常性再次抵达“格言”般的智慧:“凡喜悦和赞美皆是一种施予/死亡和罪过才是真实的收获。”(《收获》)在朵渔这里,格言没有简化智慧,而是成就为一种复杂的心智。对“危险的中年”而言,他意识到一种与主体性有关的行为均属于“死亡与罪过”,而“喜悦和赞美”皆为被赠予的。一种深深的谦卑,平衡了“骄傲”。

真实的内心生活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而是包含着外部世界的全部复杂性及其伤害性经验。因此我们能听见朵渔时常感慨,“失去土地的农夫在屋顶上栽种土豆/权柄在握的官吏在鼠洞里隐藏金钱”(《这世界怎么啦》)。为此,他必须放弃对现实的赞同——

现在我们住在有期限的房子里

耕种着无主的土地,过着一种

倒计时的人生,我们的国家

就像一个有限责任公司。(《解放前》)

一般来说,朵渔并不认为这些负面经验与个人所收获的“死亡与罪过”毫无关联,他书写“堂皇的虚无”或“危险的中年”,也诉说身体与欲望之空:“在旅馆的床上。我曾以为它是我们/可以依赖的某物,最终会接纳我们/但是没有。无论在空虚中升起的烟雾/汗水、泪水和精液,都没有被收容……”(《床头灯:致加缪》)他讲述欲望的“充盈”带来短暂充实的幻觉、相互赠予的幻觉,而实则面对着无法填补的虚空:一种意义资源的稀缺。

当少女们变成婊子的那一刻

我也正从少年变成一个恶棍(《致毛子》)

多么无情的自我嘲弄,多么令人心碎的经验:一种社会批评或一种愤怒如果没有同时指向我们自身就沦为另一种谎言。没有人愿意成为婊子,也没有人愿意成为恶棍。生活之路在背离我们的初心。指出这一点需要勇气,然而朵渔仅仅抵达这里就意味着他只抵达了绝望的反讽,显然这既不是朵渔的伦理目的也不是其诗学目标,用他在这首诗中援引的一句格言来说,朵渔指向这样一种诉求:“在我们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多余,匮乏,稀薄,虚无,死亡和罪。朵渔的诗思并不受制于统一的逻辑,他会说:“稀薄也是一种教育啊,它让我知足”——

自由在冒险中。爱在丰饶里。人生在稀薄中。

一种真实的喜悦,类似于在梦中痛哭。(《稀薄》)

朵渔的诗总是呈现出日常生活中许多不同的时刻,望着卷心菜或“多余且迂阔”的太阳,或在彼此的失望中匆匆走下楼梯。他既非不懂得反讽,亦非不知道世俗的能量,却能够保持一种抒情的力量,就在反讽的时刻:“只有爱情里/还有免费的午餐”,这是多么地违反经济学规律和交换原则;又是多么地不够现代性:只有爱情“没有失去基础、词根和形而上学”;爱情又是多么地不够政治正确:“还信奉多神教”;爱情的自由、自发和自主性几乎是犯下了一种罪行:“只有爱情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反对多党制,不反对言论自由”(《只有爱情……》)。尽管朵渔知道“白痴主义占据了抒情的舞台”,但他依然期待着:“只有伟大的爱情/才会爱上灾难。”(《最后的黑暗》)朵渔把抒情置于反讽的语境中并且依然相信它。这就是朵渔的力量。

同类推荐
  • 族徽上的污点

    族徽上的污点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族徽上的污点》是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一部颇负盛名的戏剧作品,作于1842年,次年被搬上舞台。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贵族之家的悲剧故事,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却导致家族名誉受损,而这块“族徽上的污点”,必须由鲜血来洗刷……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维多利亚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戏剧抒情诗》、《剧中人物》、《指环与书》等,与丁尼生齐名,是维多利亚时代两大诗人之一。他以精细入微的心理探索而独步诗坛,对20世纪的英美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 这些年我们的精神裂变:看懂你自己的时代

    这些年我们的精神裂变:看懂你自己的时代

    本书是一本文化批评和社会评论著作,通过对当前文化生产逻辑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剖析,凸显资本机制的极端发展所造就的总体物化状况,以显现新世纪以来“社会意识和文化精神的分裂症候”。“精神分裂”这个概念,在本书中被用来描绘当前中国社会精神意识领域的核心特征:对现实矛盾的想象性解决、想象性批判,把一切现实的矛盾变成爱情、娱乐和琐碎生活的矛盾,用情感主义的美满来作为真实生活美满的替代品。本书借助于各种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文本与社会事件的分析,让读者在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中,看到令人震撼的中国社会困境。从电影电视到小说网文、从街头抢盐的恐慌到高速路口的拥堵,本书不仅描绘了一幅当下中国社会鲜活的全景图,也透视每一个细节中隐藏的权力矛盾、文化斗争和政治对立。这是一个精神和文化正在分裂的时代,这本书旨在让读者触摸裂痕、思索未来。
  • 乐意

    乐意

    王小柔生活在天津,这让她非常亲近津派的市井气,她时常会谈到路边摊,以及摊大饼的,这都是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街头场景,谁说自己不喜欢吃街边的大饼,那是很虚假的。市井除了亲切感人,还泼皮有趣,不把正经和品味当回事,嘲弄那些伪装的上等人生。她嬉笑怒骂之间,小人物的喜感与偶然间的伤感,也会自然流露。
  • 为爱繁华误入秋

    为爱繁华误入秋

    《为爱繁华误入秋》收录了郁达夫所著的最经典、最纯美、最精致的作品,包括小说和散文。书中的小说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有的注重内心的纷争与苦闷描写,有的侧重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书中的散文,无论是游记还是写景的散文,也深深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全书内容香艳而沉郁,语言感伤而率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思想风貌、创作风格以及浓郁的浪漫主义倾向。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高原魂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高原魂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高原魂》收入的是作者创作的诗词,共169首。第一部分是作者在西藏工作期间所创作的。作者讴歌以“老西藏”精神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高原精神的先进人物,做出超乎寻常的奉献,这就是高原魂。第二部分为大多是作者退休之后参加全国的书法活动而创作的。
热门推荐
  • 蒋勋说红楼梦(第一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一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江山为赌,美人为谋

    江山为赌,美人为谋

    沈家的嫡女回来了,沈家快要病死的老太爷居然奇迹般的活了过来。归来的嫡女让很多人都心惊肉跳。赵连成很无奈,遇着了沈玉君是他这一生最无奈的事情。然而最后的最后,他宁愿舍掉好容易到手的江山,也要看她笑靥如花。不负如来不负卿,当初答应你的,我,做到了。
  • 小小种花女

    小小种花女

    死的理所当然,穿越的莫名其妙;K市K大历史系20岁的高材生,一朝穿越竟然成了九岁的小屁孩!细手细脚,打是打不过,权利宠爱什么都没有,还是个傻子失心疯,这注定了她一生凄凄惨惨戚戚?穿越而来,自己院子里的板凳都还没有坐热就被继母送到了后院,从此生活水深火热、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箪瓢屡空,还要一路忍受刁奴的压迫和打压,继母的算计和阴狠;木青表示,这样的生活,如果不挣扎一下,究竟要怎么活?她练太极,躲阴谋,学文字,利用现代知识的强大力量,加上前世具备的超然才华,顺利的夺得了万人的瞩目!这个时候却在偶然间发现,自己的身世,貌似不是那么简单!我木青,究竟是谁?
  • 仙袖凡尘

    仙袖凡尘

    一缕水袖入凡尘,只因欲遇有缘人。尘缘入世太深沉,落情崖下断情人。
  • 不丹第一王妃

    不丹第一王妃

    徒步旅行,邂逅美景,却被美景带入另一个时空,成了另一个身份。她怯生生的望着他,他却在看她第一眼时,便再不能自拔。远走不丹,他带着她,无论众人如何非议。行走佛门,他恋着她,无论教条如何施压。众人说,她是妖女,他封她为佛门圣女。母咗说,她是灾星,他忍痛欲带她高飞。她非美色倾城,却风华入骨;她非国手丹医,却救人无数;她非蛇蝎毒妃,却毒计凌人。敌教要以她为质,他宁愿血刃千万人性命,也不要让她处这般险境。母咗欲安排婚事,他宁愿泪垂当场、割袖断袍,断了母子情分,也不让她受半点委屈。她一手救民于水火,一手毁人于旦夕,只为让他成为不丹第一王。可她不知,他开辟江山国土,浴血奋战,只为让她成为不丹第一王妃。敌派公子,为得美人垂恩,愿与天下为敌。只求夺了这天下,献给她。佛门弟子,为得佳人相随,愿与佛门相对。只求踏平这天下,祝福她。桃花朵朵,她却只信一句:一生一世一双人。此故事纯属虚构,不必认真!
  • 天才王爷的废材妻

    天才王爷的废材妻

    圣乾第一害:白丞相第三女白夜,无才无德,十窍通九窍只余一窍不通,拥有钟无艳之颜,夜叉之脾性。引得坊间下注,赌注其一,赌她无人敢娶;赌注其二,万一有那不怕死的送上门,婚后一定活不过三天。圣乾第一美:宁王七殿下花未央,美姿颜,文武风流。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叹,自幼不良于行,殿下扶风弱柳之体。再叹,殿下性情太过懦弱,加上病残之躯,怕是要英姿天妒。这天,平地一声惊雷。让京城的小老百姓多了无数谈资,同时也松了一口气。好了,自家初长成的少年不怕在大街上被抢去丞相府做倒插门了。同时也为宁王祈祷,愿他长寿无疆…原来,天子布告,白夜赐婚给宁王花未央。蛛丝马迹就像野火燎原般在下面风传。不得了了,母夜叉果然发飙,扛起斧头就要去片了那个敢祸害她的‘王八病秧子’,丞相大人无奈之余,出动无数护卫终于把她关起来了。又出事了,还没成亲呢,那宁王突然重病,急坏了一干人等。皇帝慎重的决定,大婚提前!冲喜!新婚第一天,宁王府很安静。新婚第二天,宁王府还是很安静。新婚第三天,依旧安静。众人猜测,莫非母夜叉已经害了宁王而后逃之夭夭了?赶紧回家关好门窗。第四天,大事件了,母夜叉绑架了一位皇子,说是回去做自己的男侍。第N天,母夜叉扛着斧子把皇后追得投了湖,怒道,老娘的男人你也敢欺负!这是怎么回事?【简介白了点,实乃正剧。痴情系,开始需慢品。女主不弱,也不是超人。有血有泪,正常人范畴。一对一结局。一切都还在发展中,淡定。】推荐自己的文:【黑道懒后】【傻王的嗜血冷妃】*【浮生未歇】作品:【圈养总裁】红粉胭脂【爱妃要出墙】上官玥儿【小小蛇妃好狂野】小年糕【鬼宝贝与辣媽咪】跳舞的狐狸*推荐好友的文:【寝奴】烟烟【蛇妃18嫁】木妖【花花皇后】熏熏【扑倒魔尊】小佳【废后训夫】果冻【黑道傻后】越江天【神医小懒妃】水水【神偷小逃妃】小糖糕【嗜赌小狼妃】小雪糕【芭比少奶奶】小熊饼干【风流皇后爱爬墙】明明【纨绔少爷太无耻】秋儿【妖孽相公多多多】苏苏【腹黑老公霸娇妻】秋儿【腹黑皇帝的刁蛮丫】檰花糃*【猫的读者群:76171663欢迎亲们加入。】
  • 剩女相亲记

    剩女相亲记

    一个大龄剩女相亲的故事
  • 无尽武道

    无尽武道

    简介无能,干脆就简单点:摒弃了时下大部分的流行元素,徜徉于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老传说故事,以及人们心中坚定的信仰和传承,还有人们坚信必将到来的科技未来,以人最重要的信念和执着,去开创一个大变革的大时代!无尽武道群:29,90,91,65,5。
  • 农女经商记:妆得漂亮

    农女经商记:妆得漂亮

    穿越过来的顾芯嫁给了明面上没什么实力的沐晨风。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欺负她。娘家的,这里的,各种手段。她用自己的聪明和能干击败了所有要给她难看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唐朝诡事录2:长安鬼迹

    唐朝诡事录2:长安鬼迹

    千年前的唐朝,万邦来朝,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优越的物质生活,多样的文化融合,催生了唐朝人极致的想象力。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等一代传奇诗人,用他们的诗句,描绘出一幅幅华丽的大唐美卷;而穿行于市井之间的贩夫走卒,则用他们更加不羁的想象力,在唐朝的夜幕中勾勒出神魔鬼怪的憧憧魅影;甚至当朝的宰相,也会在入夜之后,关起房门,点上一盏烛灯,开始写鬼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