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
《神农本草经》,其药味只三百六十品,而神明变化,已无病不治矣。迨陶弘景,始增至七百二十品,至后《本草纲目》之书出,其药味竟增至千余品。贪多务广,泛滥无归,后人学之,往往不得其要领,此有志者所以欲由博而反约也。余公余之暇,择药味之精切可用者,得一百八十品。
取其专长,分门别类,朗若列眉,令人一开卷而即了然。复取黄注,摘要而录之,示人以简便易学之门。有志斯道者,倘于此书而熟读玩味,庶不至望洋兴叹也夫。
光绪二十二年岁在丙申三月初八日云阁氏自叙
补药门
补气类
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益胃助脾。理中止渴。通少阴之脉微欲绝,除太阴之腹满而痛。久利亡血之要药,盛暑伤气之神丹。熟用温润,生用清润。
补气类
味甘,气平,性缓,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备冲和之正味,秉淳浓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剂气血之灵丹。上行用头,下行用稍,熟用甘温培土而补虚,生用甘凉泄火而消满,熟用去皮蜜炙。
补气类
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
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性颇壅滞,宜辅之以疏利之品,令其旋补而旋行,庶美善而无弊矣。产于潜者佳,选坚白肥鲜者,泔浸切片,盘盛,隔布上下铺湿米,蒸至米烂晒干用。
补气类
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入肺胃而补气,走经络而益营。医黄汗血痹之证,疗皮水风湿之疾,历节肿痛最效,虚劳里疾更良。善达皮腠,专通肌表。凡一切疮疡,总忌内陷,悉宜黄 。蜜炙用。生用微凉,清表敛汗宜之。
补血类
味苦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养血滋肝,清风润木,起经脉之细微,回肢节之逆冷。缓里急而安腹痛,调产后而保胎前,能通妊娠之小便,善滑产妇之大肠。奔豚须用,吐蛔宜加。寒疝甚良,温经最效。
补血类
味平,入厥阴肝经。养阴荣木,补血滋肝,止胞胎之阻疼,收经脉之陷漏。最清厥阴之风燥,善调乙木之疏泄。蛤粉炒,研用。
补血类
味辛,微温,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生精补血,健骨强筋。酥炙用,研碎,酒煮去渣,熬浓,重汤煮成膏最佳。
壮阳类
味辛甘,微温,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强筋健骨,秘精壮阳。去梗,酒浸蒸晒。
壮阳类
味甘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强阴起痿,缩溺敛精。
壮阳类
味苦辛,微温,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经。暖补命门,温养子宫。兴丈夫玉茎痿弱,除女子玉门寒冷。
壮阳类
味苦,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强筋健骨,秘精壮阳,补益精血,长养精神。
壮阳类
味辛苦,微温,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荣筋强骨,起痿壮阳。羊脂拌炒。
壮阳类
味辛苦,气温,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手阳明大肠经。温脾暖肾,消水化食。治膝冷腰疼,疗肠滑肾泄。能安胎坠,善止遗精。收小儿遗溺,兴丈夫痿阳,除阴囊之湿,愈关节之凉。盐酒拌润,炒研,晒干用。同青盐、乳香,搽日久牙痛。
壮阳类
味甘咸,气平,入足厥阴肝、足少阴肾、手阳明大肠经。暖腰膝,健骨肉,滋肾肝精血,润肠胃结燥。
壮阳类
味甘微温,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补脾养血,滋肝生精。
壮阳类
味辛气平,入足厥阴肝经。荣筋壮骨,健膝强腰。
滋阴类
味甘微苦,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凉血滋肝,清风润木,疗厥阴之消渴,调经脉之结代。滋风木而断疏泄,血脱甚良;泽燥金而开约闭,便坚亦效。晒干生用。
滋阴类
味酸微苦,微寒,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入肝家而清风,走胆腑而泄热,善调心中烦悸,最消腹里痛满,散胸胁之痞热,伸腿足之挛急。吐衄悉瘳,崩漏胥断。泄痢与淋带皆灵,痔漏共瘰并效。
滋阴类
味苦微甘,性寒,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补阴壮水,滋木清风。
滋阴类
味甘微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凉金泄热,清肺除烦。水渍一宿,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煎汤用。
滋阴类
味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清金泄热,消郁破凝。
滋阴类
味苦气寒,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清金化水。止渴生津,消咽喉肿痛,除咳吐脓血。
滋阴类
味甘微凉,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清金润燥,解渴除烦,凉肺热而止咳,降心火而安悸。
滋阴类
味甘微苦,微凉,入手太阴肺经。清金除烦,润燥生津。其性轻缓,宜多用乃效。
滋阴类
味甘微苦,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清肺金,生肾水,涤心胸之烦热,凉头目之郁蒸。
滋阴类
味甘,入手太阴肺经,清肺金而润燥,滋肝木而清风。
滋阴类
味甘微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清肺生津,止渴润燥,舒痉病之挛急,解渴家之淋癃。
健脾类
味甘微苦,微辛,微酸,微咸,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补太阴己土之精,化阳明戊土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滋肝而息风。疗脾胃衰损,调经脉虚芤。
健脾类
味甘性平,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足少阴肾、手阳明大肠经。养中补土,保精敛神,善止遗泄,能住滑溏。
健脾类
味甘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燥土清金,利水泄湿,补己土之精,化戊土之气,润辛金之燥渴,通壬水之淋沥。最泄经络风湿,善开胸膈痹痛。
健脾类
味甘,入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经。培中养胃,住泄止呕。
润肠类
味甘气平,性滑,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足厥阴肝经。润肠胃之约涩,通经脉之结代。去壳,炒研用。
润肠类
味甘辛,气平,入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手少阴心、足厥阴肝经。润燥除湿,敛气宁神。
润肠类
味甘,微咸,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经。滑秘涩而开结,泽枯槁而润燥。大便滑溏者勿服,入水四分之一,炼熟用。
攻药门
攻气类
味苦辛,微温,入足阳明胃经, 降冲逆而止嗽,破壅阻而定喘,善止疼痛,最消胀满。去皮,姜汁炒。
攻气类
味苦酸辛,性寒,入足阳明胃经。泄痞满而去湿,消陈宿而还清。面炒,勿令焦,研用。
攻气类
味辛,气平,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下冲逆而除咳嗽,降浊阴而止呕吐,排决水饮,清涤涎沫,开胸膈胀塞,消咽喉肿痛。
平头上之眩晕,泄心下之痞满。善调反胃,妙安惊悸。洗去白矾用,妊娠姜汁炒。
攻气类
味辛苦,入手太阴肺经。降浊阴而止呕哕,行滞气而泄郁满,善开胸膈,最扫痰涎。
攻气类
味辛,微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止呕吐泄利,平积聚 瘕,安胎保妊,消胀止痛。面煨,实大肠。生磨,消肿病。
攻气类
味辛,微温,入手太阴肺经。温肺降逆,止喘定嗽。
攻气类
味甘,微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清心润肺,洗垢除烦,开胸膈之痹结,涤涎沫之胶粘。最洗瘀浊,善解懊 。
攻气类
味甘苦,入手太阴肺经。降冲逆而开痹塞,泄壅阻而平喘嗽,消皮腠之浮肿,润肺肠之枯燥,最利胸膈,兼通经络。
攻气类
味咸,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行凝涩而断血漏,涤瘀浊而下气逆。
攻气类
味辛,气温,入手太阴肺经。破壅豁痰,止喘宁嗽。
攻气类
味辛气平,入手太阴肺经。下气止喘,化痰破郁。生研,吐老痰。
攻血类
味苦辛,微寒,入足厥阴肝经。达木郁而清风,行瘀血而泄热,排痈疽之脓血,化脏腑之 瘕。
攻血类
味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行经脉之闭涩,达风木之抑郁,止痛切而断泄利,散滞气而破瘀血。
攻血类
味甘苦辛,入足厥阴肝经。通经而行瘀涩,破血而化 瘕。泡去皮尖。
攻血类
味辛,入足厥阴肝经。专行血瘀,最止腹痛。
攻血类
味甘,气平,入足厥阴肝经,行血破瘀,通经止痛, 瘕崩漏兼医。
攻血类
味甘微苦,入足厥阴肝经。和营止血,通脉行瘀。
攻血类
味苦,微温,入足厥阴肝经。通经活血,破滞磨坚。胎产俱良, 瘕颇善。止腰腹疼痛,消痈疽热肿,跌打吐衄能瘳。
攻血类
味辛微寒,入足厥阴肝经。行老血,破宿 。
攻血类
味苦辛,气平,入足厥阴肝经。活血行经,破瘀通脉。胎产崩漏、痈疽, 瘕跌打损伤,悉效。
攻血类
味苦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调经破血,化块消 。
攻血类
味咸气腥,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破 瘕而消凝瘀,调痈疽而排脓血。醋炙焦,研细用。
攻血类
味苦酸,气平,入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利水开结,破血通经。
攻血类
味咸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化瘀血,最补损伤。
炒枯存性,研细用。
攻血类
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瘀血,能化宿 。炒枯去翅足,研细用。
攻血类
味咸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积血,能化坚 。炒枯存性,研细用。
攻食类
味辛甘,入足太阴脾经。化谷消痰,泄满除 。炒研用。
攻食类
味酸甘,气平,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消积破结,行血开瘀。
攻水类
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泄饮消痰,善安悸动,最豁郁满,除汗下之烦躁,止水饮之燥渴,淋癃泄利之神品,崩漏遗带之妙药。
气鼓与水胀皆灵,反胃共噎膈俱效。功标百病,效着千方。
攻水类
味甘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泄饮消痰,开汗孔而泄湿,清膀胱而通淋,带浊可断,鼓胀能消。
攻水类
味咸微寒,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燥土泄湿,利水通淋,除饮家之眩冒,疗湿病之燥渴。气鼓水胀皆灵,噎膈反胃俱效。
攻水类
味苦气平,入足太阳膀胱经。泄水去湿,壮骨舒筋。
攻水类
味甘微寒,入足太阳膀胱经。利水去湿,泄热除烦。
攻水类
味辛,入足厥阴肝、手少阴心、足太阳膀胱经。行血脉之瘀涩,利水道之淋癃。
攻水类
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利水而开癃闭,泄热而清膀胱。
攻水类
味苦,微寒,入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道而泄湿淫,消瘀热而退黄胆。
攻水类
味甘,入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经。利水而泄湿热,止血而消痈肿。浸令毛出,曝干用。
攻水类
味苦微寒,入足太阳膀胱经。清膀胱之湿热,通水道之淋涩。
攻痰类
(攻痰药甚多散见攻气各类宜参看)
攻痰类
味辛苦涩,入手太阴肺经。降逆气而开壅塞,收痰涎而涤垢浊,善止喘咳,最通关窍。
攻痰类
味甘性寒,入手太阴肺经。清肺行痰。鲜竹去节,火烘沥下,瓷器接之。
攻痰类
味甘气平,入手太阴肺经。化痰泄热、止渴消风。功与竹沥相同,热宜竹沥,寒宜荆沥。
攻痰类
味辛,性温,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降气行瘀,化积消肿。水浸二、三日,去其白涎。用牛胆九套者,治痰郁,肺热甚佳。(天南星研末,装入牛胆中阴干,每年换牛胆一次,九年方可入药。)
攻痰类
味甘,性寒,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泄热宁神,止惊除痰。
攻虫类
味酸,性涩,入足厥阴肝经。下冲气而止呕,敛风木而杀蛔。醋浸一宿,去核米蒸。
攻虫类
味苦,性寒,入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清乙木而杀虫,利壬水而泄热。
攻虫类
味辛气平,入足厥阴肝经。杀虫破积,止痢消疮。
攻虫类
味甘微温,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利水燥土,杀虫止泄。每月上旬,取仁数枚,空腹食之,虫皆死。戒饮热茶,犯之则泄。
攻虫类
味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清肺止嗽,利水杀虫。
攻虫类
味苦微寒,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止血行瘀,破积杀虫。
攻虫类
味苦性寒,入手少阴心、足厥阴肝经。杀虫解蛊,止汗除癫。甘草水浸,去皮切炮为末,扑身止汗。
攻虫类
味苦,入足厥阴肝经。燥湿行瘀,医疮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