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0000000008

第8章 鼓坊秋月(1)

京城东南左安门外的大羊坊村,孙凤臣的制鼓作坊就坐落在那里。

这里是清朝南海子皇苑的最东北角,以前是皇苑的一个角门,所住的居民大都是以前在海子里劳作护苑的海户,几代人繁衍生息,人口也逐渐增加兴旺,慢慢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村落。而专供皇帝秋天狩猎的南海子禁苑,已经在庚子年后被朝廷拍卖,所得银两用来偿还战败后给八国联军的战争欠款。一时间,京城里的高官富贾纷纷前来圈地,不到一年就盖起数以百计的私人庄园,合称“亦庄”。再后来二十余年间,随着清朝灭亡民国兴立,慢慢地,海子里的树木被砍伐殆尽,海墙也被扒除取砖,二者都做了盖房修院的材料,大羊坊角门也只剩下一个孤零的破门楼。

孙凤臣的鼓坊很容易找到,因为还没进村口,就能听到“砰砰、咚咚”或闷或脆的试鼓声。

鼓坊分前后院,有十多间屋子,一进门,宽阔敞亮的前院里满当当地摆放着半成品的鼓坯,有的已经蒙好牛皮鼓面,绷着勒棍,随晒随紧。

东边五间棚房里摆满制好的成品鼓,个个均匀精美,泛黄的鼓面和鲜艳的红色鼓身对比强烈,让人看了心生喜庆之感。

西边的五间屋子各分其工,木工坊负责切割楦刨鼓身和鼓槌所用的木料,铁工坊负责钉制鼓沿上的铆钉和鼓身上所用的吊环鼓胆,漆工坊负责刷鼓身上的红漆和绘制客户预订的花纹或图案。

后院是木料和皮料仓库,皮工坊也设在这里,主要负责泡柔和切割剪裁牛皮,这里由皮爷一人负责。

在鼓坊的房后,是一个三十余亩的牛场,有牛棚、草料棚和池塘,里边养了四十多头南方运来的水牛和本地黄牛,因为做鼓的皮料必须是现剥的血皮。

整个鼓坊的人都是忙碌的,他们各分其工,井然有序,每天都有装好车的大鼓运往全国各地,近的送往天津,远的要拉到通县张家湾装船,再由京杭运河运往南方。

下了车,皮爷留下付钱,孙凤臣带着小捡进了门,他没有直接去后宅,而是先去各个工棚转转,几天没回来,他得先处理一下鼓坊的事务。

他在前院查看了绷鼓晒鼓的程度,毕竟鼓声的好坏除了取决于鼓身的材质以外,绷鼓时所有勒棍的力量是否均匀也是重要的一点。

秋日的烈阳照射着院里那十多个绷好皮的大鼓,这是甘肃一个商人定的。每年冬天是售鼓的旺季,因为过年时的祭拜欢庆场合很多,鼓当然是主角。

孙凤臣手里拿着一根乌黑圆润的鼓槌,一丝不苟地敲着绷好的鼓皮,有时用力打一下,然后静止不动听着泛音。有时把耳朵贴在鼓皮上面“砰砰砰”地连续敲击,鼓槌所打部位也不固定,最后直起身,吩咐伙计再主要紧哪个勒棍。

小捡一脸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身边鲜红的一堆成品鼓,把他的小脸映得通红。

孙凤臣认真地查看了一遍,最后把已经绷晒合适的鼓一一点出,吩咐伙计:“这几个没问题了,可以翻过来绷那一面了。”

他把鼓槌别到腰间,又带着小捡来到木工坊。进了工棚,他背着手到处观看,摸了摸木料的湿度,领头师傅走过来道:“掌柜的,这拨料偏湿,三年了,还是没彻底风干,就算做完了送到天津也干不透,已经晒了好些日子了。”

孙凤臣点点头,道:“那就把这批鼓送甘肃那边吧,路远,那边也干燥,到了那里干得也差不多了。天津的这批货,先开前年拉来的那棵方子吧,我还是那句话,咱们是在做鼓,不是箍木桶,不能凑合。”

领头师傅连连点头。

接着他走进漆工坊,这里边就安静了很多,空气里飘散着浓重的油漆味道。看到工人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工作,有的在抹灰腻,有的在刷底漆,有的在往黑漆鼓上画描金的福兽图。孙凤臣没有出言打扰,只是拿起一根竹棍,伸进红漆里蘸了蘸,然后举在半空,观察着油漆的黏稠程度。领头师傅走过来刚要说话,孙凤臣伸手制止,示意不用说话,然后轻步走出工棚,小捡流连地紧看了几眼,赶紧跟出。

还没走到铁工坊,铁工坊的领头师傅已经迎上来,手里拿着鼓胆,说道:“掌柜的,这批鼓胆的钢性差点儿,我怕毁了声音。昨天他们来送货,我看了看,没敢收下,要了这个样品给您。后来只收了圆钉二百斤、六棱钉一百斤,普通的吊环收了二百对,够甘肃那批活用的了。白铜兽头吞口吊环,我收了八十对,苏州那批活的就都出来了。”

孙凤臣仔细地听着,微微点头,手里轻轻地试着鼓胆的弹性,最后说道:“行,我都知道了。这鼓胆的好坏弹性很重要,别看就这么简单的一根簧,鼓腔里的共鸣就靠它了,咱不能凑合!这事你办得对,回头我再跟他们掌柜的说说这事,不行咱们到天津外国洋行买钢材让他们加工。洋人的钢虽然贵,但质量是真的不错。当年老爷子和八国联军打仗时缴获过他们的军鼓,当时就夸赞洋人绷在鼓面上的共振弹簧钢口好。”

他还要说些什么,妻子王秋棠已经迎了出来。她身材微胖,皮肤白皙,一双杏眼显得特别精神。

看了眼小捡,她问丈夫:“广文爸,这孩子是新招的小工吗?怎么背了这么一把大刀?”

孙凤臣摇头回答:“不是,这是我新认的小徒弟,叫小捡。来,小捡。”他用手一指自己的妻子,冲小捡道,“见过你师娘。”

小捡立刻跪下磕头,道:“师娘在上,小捡给您磕头了。”

一头雾水的王秋棠赶紧拉起小捡,问丈夫:“徒弟?这哪儿认的徒弟呀?”

孙凤臣道:“你先别问了,我先忙,你先带小捡去后院,给他换身衣服,再把广文的房子腾一下,以后让他们哥儿俩住一起。”

王秋棠还糊涂着,又打量了一下脏兮兮的小捡,眉头皱了皱,但又不敢跟丈夫多说话,冲小捡说了声:“那跟我来吧。”边说边带着小捡回了后院。

后宅里,孙广文正在和两个岁数相当的女孩一起打枣。

他和一个身材高挑些的女孩拿着篮子在树下捡,另一个身材匀称的女孩骑在高高的枝丫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仰头用力挥打着枣枝,红红的大枣不停地落在地上,滚得到处都是。

树下那个女孩长相甜美文静,一边捡一边仰头喊道:“姐,够了够了,你看着点儿,别摔下来。”

“没事儿!”树上的女孩不在乎地说道,“玉灵,你赶紧捡,这还多着呢!”

孙广文已经捡了半篮子,对玉灵道:“人都上去了,你就让她踏踏实实打够了吧。”说完仰头对树上的女孩喊道,“玉瑛,你就住上边吧,我和玉灵负责给你送吃的喝的。”

树上的玉瑛摘下一颗大枣用力掷向孙广文,嚷道:“你等着广文,等我下去有你好看!”

孙广文躲开掷来的大枣,跟着哈腰捡起,放在嘴里咬了一口,大声道:“真甜!真甜!”

玉灵一旁呵呵笑着,脸上露出两个漂亮的酒窝。

树上的玉瑛气坏了,见王秋棠走进院里,赶忙告状道:“婶儿,您看看您家广文,一个男子汉,胆子却小得可怜,自己不敢上树不说,求我上来后,他还在下边气人。”

王秋棠一直溺惯儿子,当下仰头回护道:“行了玉瑛,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广文自来就身体弱,从小到大没摔过碰过,你比他大一岁,又跟皮爷学着武术,登梯爬高还叫事儿?你就让着他点儿吧!”

玉瑛笑道:“行,那怎么不行。我那是跟他逗着玩呢,”她一指小捡,问,“婶儿,他是谁?”

王秋棠看了眼小捡:“他是你叔叔新收的徒弟。”

“徒弟?不可能!我孙叔没徒弟,就算教,也得教广文。”

王秋棠看了眼儿子,笑道:“不行,我们广文不能学做鼓,又脏又累的,天天还得跟臭皮子打交道。他呀,得好好跟你爸爸学读书,长大了考秀才,考举人,当大官。”

孙广文一旁道:“妈,您懂什么?现在都民国了,哪儿还有秀才举人呀?现在都是中学、大学。”

“大学?那也得大了再学吧?你呀,好好跟顾先生学东西是正事。”

孙广文眼睛一亮,道:“我想跟顾先生学法术,那天他给我们演来着,手一指,能让水缸飞到半空。”

王秋棠知道玉瑛和玉灵姐俩的父亲顾秉轩会一些法术,因为她听丈夫孙凤臣和皮爷聊天时提起过,顾秉轩年轻时是义和团的军师,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只要念句咒语,大活人都不怕洋人的火枪子弹。但这只是听说,她也不怎么信,就知道顾秉轩博学多才,文采深蕴,把自己儿子的学业教授得很好。

她真怕儿子跟顾秉轩学那些奇门五行的法术,赶紧道:“那是顾先生哄你们玩呢,那么大的水缸怎么能飞起来呢?你呀,还是踏踏实实学文章吧,这么点儿孩子,别瞎想。”

树上的玉瑛哈哈笑着,道:“看见了吧,挨说了吧,我爸爸会的那些法术不会教给别人的,就连我和玉灵都没学到,你呀,就甭想了。”

说完她摘了手边一颗大红枣,扔向小捡,喊了声:“那小孩,接着!”

小捡应声一抬手接到,笑着说:“谢谢!”但他没好意思吃,只是看了一眼。

身边的玉灵从篮子里抓起一把大枣递给他,道:“小哥哥,吃吧,又甜又脆的马牙枣,这都给你。”

她微笑着看着小捡,眼光清澈。

小捡也笑着看着她,心里一暖,轻轻地点头致谢。

一旁的孙广文突然对王秋棠说道:“妈,我想起他是谁了,他就是那天劫法场的那个孩子。”

王秋棠一脸诧异,赶忙搂过儿子,回头问小捡:“你……真的劫过法场?”

小捡点点头。

王秋棠有些惊惶,嘴里叨唠着:“这怎么行?这怎么行?我得赶紧跟你爸说去,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说完拉着孙广文就走,边走边对小捡道:“你先在这里等会儿,听见没?”

小捡捧着大枣,点点头。他自幼流浪,见过太多世间炎凉冷暖,对别人的冷落和鄙视已经见惯了,所以并没有在意。

树上的玉瑛从小就是男孩脾气,就喜欢听这种新奇的事,听到小捡竟然劫过法场,赶忙从树上跳下,跑到小捡身前,一脸惊奇地问:“你真劫过法场?”

小捡点点头。

“太神了你!”玉瑛漂亮的大眼睛里充满敬佩的光芒,“快说说,快说说,怎么劫的?”

小捡心里一阵难受,突然想起那天劫法场时魏五向自己大喊的样子。

玉瑛看他眼露悲哀,问:“怎么了你?难道没劫成?”

小捡嘴一抿,轻轻点点头。

玉瑛的好奇心减了些,叹口气,觉得有点失落。

一旁的玉灵轻声安慰小捡道:“没事的小哥哥,只要敢劫就是好汉!”

小捡心头一暖,向玉灵笑了笑。

玉瑛一旁附和道:“我妹说的对,只要敢劫就是好汉!我叫玉瑛,这是我妹妹玉灵,你叫什么?”

小捡大方地一抱拳道:“我叫小捡。”

“小捡?好怪的名字。”玉瑛低声嘟囔了一句,眼睛又被小捡身后背的那把牛皮鞘钢刀吸引,问道,“你这把大刀真神气,谁的?”

小捡回答:“我魏大哥的,送给我了。”

玉瑛自幼和皮爷学习武术,对刀枪一类的东西自来感兴趣,马上问道,“我能看看吗?”

小捡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叮嘱道:“这刀锋利,小心别伤到。”

玉瑛一脸不在乎的表情:“没事的,我又不是没耍过大刀。”

小捡把手里的大枣放进玉灵的筐里,从背后摘下钢刀,双手递给玉瑛,叮嘱道:“小心。”

玉瑛双手接过刀,立刻觉得双臂一沉,低声道:“妈呀,好沉。”

她用左臂夹着牛皮鞘,右手轻轻伸展拔出刀身,寒光乍现,不由得道:“这刀刃好冷。”

哧苍——她把整把刀都拔了出来。

顿时,刀身阴蓝锃亮的光芒直逼双目,一旁的玉灵下意识地后退,道:“姐,小心点儿,这刀好吓人!”

玉瑛一脸不在乎,把牛皮鞘扔到枣筐里,双手擎刀,问小捡:“小捡,你会耍它吗?”

“不会。”小捡摇摇头。

玉瑛脸露得意,道:“看我给你耍一套刀法。”说完拉了个起手式,接着像模像样地舞起刀来。

玉灵在一旁拍手叫好。

小捡往后退了一步,看着玉瑛一招一式地舞刀,心里很是羡慕。

皮爷还没有教玉瑛刀法,只教了她两套长拳,玉瑛只是在模仿皮爷舞刀时的架势和动作,到最后其实都是想当然地胡乱挥舞。她胳膊虽然有些力气,但那刀特别沉,渐渐地舞得就有些吃力了。她本来性格就要强,又架不住妹妹在一旁叫好和小捡看着,一直强撑着舞动着,到最后动作越来越吃力,脸上也沁出了汗。

突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玉瑛返身舞“抬头望月”一招时,手腕猛地一软,那大刀突然离开她的手掼了出去,大刀脱手后带着风声,斜斜地直向玉灵飞去!

“呀!”玉瑛失声叫了一声。

那大刀眼看就要飞到玉灵的小腹前。

一旁的小捡早就看出玉瑛舞得没了力气,心里早就防着她失手,见钢刀突然脱手直飞向玉灵,他大叫一声:“小心!”跟着闪身挡在玉灵身前!

哧!钢刀猛地砍在他的右腕上,之后落地。

小捡的衣袖顿时被割破,殷红的鲜血汩汩地流出。

玉瑛的脸已经吓得煞白,立在当地不能动弹。

小捡用手捂住手腕,脸露痛苦的表情,血越流越多,从手指缝里渗出来滴到地上。

玉灵也吓坏了,她凑上前,语气惊慌地急道:“啊!这怎么办?怎么办?”

小捡咬着牙,眉头痛苦地皱着,说道:“没事,别怕,快去叫孙师父和皮爷,让他们找些药。”

玉灵已经急得眼泪闪烁,连忙慌乱地往前院跑去,去叫孙凤臣和皮爷。

玉瑛也回过神来,喊了声:“我去叫我爸!你等着!”说完急急地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孙凤臣和皮爷匆匆赶来,王秋棠也带着孙广文跟着跑来,嘴里不停叨唠着:“你说这可怎么好!你说这可怎么好!”

看到小捡的双手已经被血染透,孙凤臣赶忙吩咐皮爷:“皮爷,快!去木工坊拿止血白药!”

皮爷看了一眼小捡,点头又跑向前院。

同类推荐
  • 祸心

    祸心

    《祸心》是沉峻的言情小说作品。灯光暗淡,光影流离,恍恍惚惚,想到她,突然觉得好孤独。这婚姻,如背负千钧,赤脚踩在泥泞,可我愿用所有手段,哪怕不齿,也只为把你留在身边,哪怕,你恨我入骨!他说,何桑,你这辈子都别想离开我!她恨恨地说,陆彦回,我恨你!
  • 可可西里的猎人

    可可西里的猎人

    可可西里无人区,日外在天地之间,有一簇彩色的花团穿过晨雾飞驰而来。那簇花团越来越近,越来越大……随着“嗒嗒嗒”……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观众终于看清一个剽悍的藏族猎人手持马鞭,骑着一匹健硕的花斑马在草尖上飞奔。此人留着浓密的大胡子,长发飘逸,脚蹬长统藏靴,身背杈子枪,马鞍上挂着野兔和雪鸡。字幕:猎人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旁白:“无论春夏秋冬,穿越可可西里去拉萨朝觐的圣徒,总能看见一位剽悍的猎人骑着浅灰色的花斑马在荒漠里云游,朝别藏北雪,夜宿黄河源。
  • 调整队

    调整队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阳光照耀着湿漉漉的草坪和人行道,也让停在路边的汽车熠熠生光。办事员疾步向前,不停翻查着指令簿,他一边翻着书页一边蹙起了眉头。在一间绿色水泥拉毛墙面的小屋前他稍停片刻,然后抬腿进了后院。狗正在窝里睡觉,背朝外。只有他那毛茸茸的大尾巴露在外面。“老天啊。”办事员拍了拍狗屁股,用铅笔敲打着文件夹发出噪音,“醒醒,你这家伙。”狗抖了抖身子,慢吞吞地从窝里探出脑袋,在清晨的阳光里眨了眨眼,打了个哈欠。“哦,是你啊。有活儿了?”说完他又打了个哈欠。“要狂吠。”
  • 声声慢

    声声慢

    韩玉青趴在草地上,头涨得无边无际。她什么也想不了,脑子里一片嗡鸣,像突然断电的车间,机器停止了,空气里却还弥漫着余音。大脑被什么给封闭了。但她知道刚发生的事。他的焦躁与愤怒,他毫不留情地一推,他三步并作两步的逃离,这一切都是他对她的鄙夷。她所有的精致如青花瓷的幻想在这一刻粉身碎骨。她听见自己心脏炸裂的声音,“啪”得一声,像烟花那样炸裂开来,她知道自己彻底完了,像个溺水的人一样挣扎着,越陷越深,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她痛恨着自己,也可怜着自己,松开疼痛的右手,看到手心里汩汩流着血,是那枚小火箭形状的水晶,原来它不是什么美丽的见证,它只是一把匕首,锋利尖锐……韩玉青的肚子贴着草艰难地趴着,伸出疲惫的左手,手腕处有一个银镯子,她把银镯子向臂膊上拉了拉,就把那水晶刀朝自己的手腕割下去。
  • 起舞弄剑影

    起舞弄剑影

    一阵女孩子嘻嘻的笑声,从餐馆门口欢快地吐出来。那笑声清脆悦耳,就像一弯清凉的山泉,汩汩流向炎热伤感的街。寂寞伤痛的心,莫名地生出一丝艳羡和妒忌,谁还能这么开心?!笑声再一次流过来,拨动心底一根熟悉的弦。是梁燕。即刻间,山泉被那个名字污染,污浊不堪。齐百凌立在那里,本能地向门口望去。梁燕撑开一把花伞,和一名伟岸的男子说笑着出了门。花伞切断了齐百凌的视线,让她无法看清男子的脸。可那男子好眼熟。她努力绕开伞身,去搜寻他的脸,没有成功。二人很快就将侧影变成了背影,根本没注意到她的存在。
热门推荐
  • Still Writing
  • 中国民间禁忌风俗

    中国民间禁忌风俗

    本书包括禁忌的起源、日常生活中的禁忌、各行各业的禁忌、人生一世的禁忌、万事万物的禁忌以及禳解禁忌免遭惩罚等方面的知识。
  • 小智的穿越

    小智的穿越

    小精灵迷们嗨起来,这是宝宝第一次写文!!!
  • 会稽山的雪

    会稽山的雪

    故事以女主人公夏晓丹事件的发生为开端,从“中间”开始,通过回忆、书信、日记、复调叙事、打破时空观念等方式追述了如雪一般迷人又迷茫的青春往事,完成了对一个时代、一群人的致青春,书写出了一代人的芳华。
  • 爱上爱

    爱上爱

    每天都乘坐同一路大巴上班,每路车的司机都似曾相识,我口里咬着方便筷,手托一碗酸汤米粉,将装着IC卡的挎包往读卡器上一靠,“滴!”一声,便是我乏味一天的开始。在摇晃的车上我泰然完成了我的早餐,车停时,我在窗口买了份早报。首先翻到娱乐版,F4之一的朱孝天对记者说:看到一则消息说读八卦有益身心健康,他说现在他才知道自己在做着一份对大众有益的工作。不禁莞尔,小看了这个过气花样美男,他的一番话倒是重新鼓舞了我的工作热情,原来我所从事的工作也可以是对大众有益的啊。我们杂志社的一个王姓小娱记长得就像朱,比朱略瘦,所以比他更耐看。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 猫扑脸

    猫扑脸

    他是晚上九点钟的飞机要飞离上海,他们最后把晚饭的地点定在静安寺背后的一家比萨店——开在一座巨大商城的北侧。他们坐在中间环状的沙发座那儿。小姐来点单,她说随你点吧。他晚上飞机要走,跟她十五年来的第一次见面就要匆匆结束。他很想点些好吃的,但拿着菜单不知道点什么好。比萨饼,是意大利一家名牌店在上海开设的,装修很有格调,气氛非常西化,菜单也精致至极。他点单时有些后悔,没有带她到隔壁的店里给她挑件衣服或者买一盒化妆品。总之,他是有愧疚的,似乎只有买一点东西拴在她身上,才能缓和这样的分手。除了比萨,他还点了法国蜗牛,这是一种用油浸出来的做法,有特殊的酱沫和油。
  • 给女白领看的职场减压书

    给女白领看的职场减压书

    现代女性,感情、婚姻、职场这三大方面成了压力的“制造源”。心理专家认为,女白领婚姻比较脆弱,第三者的介入,婚育期的限制等等,无论女性有多能干,多有才华,其职业上升的过程也会比男性更曲折。希望这本专为女白领们量身定做的减压书,能给在职场承受着压力、辛勤打拼的女士们的心灵带来春天般的慰藉。
  • 影视作品评析教程

    影视作品评析教程

    正确评析影视作品是一项专业基本功,又是一种大众文化通用能力。《影视作品评析教程》由彭菊华主编,简要阐述评析影视作品的基本规则,并逐一阐明评析电影和各种电视作品以及摄影作品的理论与方法,最后论述影视作品评析文章的写作要诀,内容全砥,体例新颖,条分缕析,深入浅出,行文流畅,可读性强。高校相关专业的理想教材,亦适合影视工作者、影视爱好者和影视专业考生阅读。
  • 听心痛的声音

    听心痛的声音

    我们手牵手,是最好的朋友,曾经靠过对方的肩,握过对方的手,亲过对方的脸颊,抱过对方柔弱的身体,也曾不断地在对方耳边说:“我们永远是好朋友。”可是。小甜,丢丢,又从什么时候变得分隔两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