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0000000005

第5章

其示象,必明指天道如何,人道如何,何者吉,何者凶,何者可違,何者宜從;非徒述其休咎已也。故易者,聖人教民之作也,其以成人之德,為至誠之行,中庸所謂位天地,育萬物者也,夫誠則明,前知之道,必在至誠; 易之知來,固重在「誠」字之一字; 習易致用者其細味斯語。

--

圖象

宣聖講義--------孔子

易之為書。自來僅具圖象。無文章也。至唐虞以後。始由象而增以字。

由言而演而為文。文字既傳。圖象反晦。此則後人舍本逐末之過也。

要知伏羲畫卦之時。未有文字。語言可口傳。不可記錄。僅以圖象載之版冊。而將意義傳于語言。果不得其師。則不明其義。徒執圖象。不能通其用故也。

然既有圖象復得師傳。則虽無文字可誦。而仍有語言代釋。其傳不失。所資于圖象者大矣。

及用文字之後。則意義均宣于文章。圖象之玄微。反不若文字之明顯。故文章日多。而習者不知重圖象。徒習為文章。演講文字訓詁。不復從圖象中。究其精深。宏其体用。

蓋自周秦而後。易之圖象已漸亡矣。然今之所存者文字。由文字而能探易之用。亦猶古之僅有圖象。

由圖象而能盡易之義。其得失頗同。要皆偏于一端。不克見易道之全。是以欲明易教。必兼圖象文字而並重焉。

以文字釋圖象。則無待思索之煩。以圖象證文字。則不蹈虛疏之弊。是易之為書。二者不可缺一也。

今日之易。多有詳于文字。而忘圖象。雖卦畫猶存。而圖象不備。間有補者。而不得編列之序。不解体用之道。雖有其圖。不充其義。是皆易本之失。茲既講易。當先正之。俾圖象之用。與文字同。文字之精。與圖象合。則習是書。能直探古人之心。而有以昌明易教。其所益于世。抑大矣哉。

易之有圖。自伏羲以來亦漸加多。至周大備。秦漢乃遺之。連山歸藏易。皆由圖以別其用者。

無圖則不知有何以異也。古來圖象。皆為紀氣數之變。明天道之用者。故日圖讖。

以其明未來之事。合神鬼之吉凶。為占卜之憑依。示人禍福休咎者也。故圖與卦同一用。雖簡略不文。而足以記數明變。如河圖洛書是也。

一切圖象。皆始于河圖洛書。故二者`為圖象之袓。亦易卦之所本也。易之圖象。自不外河圖洛書。

而河圖洛書。非獨易所有也。易之所有者.如太極圖。兩儀四象八卦圖。六十四卦圖。及伏羲先天卦位。文王後天卦位。六十四分合變化諸圖表。

與卦象生化。卦氣奇偶。卦用分合。其餘合日月之度。參音律數。納干支之氣。明蓍龜之情。以及各卦變例。序卦次序。天地人之位。來往之時。各有圖表以紀其用。皆同河圖洛書。

為易之圖象也。其間既經遺失。不傳已久。後人雖補之。有未能合原本者。應逐一審定。明其次序。以為習易者之途徑。亦以紹述古易本之精神。讀者其留意焉。

復聖講述-----顏子

易之為道,本氣與數; 而習易者,必求之象與圖,前已言之矣。

易言氣數,純本天地自然之象;猶一年也,自春而夏而秋而冬;為二氣所周流,成四時之往復;

以分言之,為月十二,為日三百六十;

而其氣則有木火士金水,與太少陰陽之類,

其數則有四時,十二月,上中下三旬,

各日之名;皆以紀其氣數所至,而使人知天道之流行也。例如七月七日,其數皆陽,而時屬秋,其氣為金,而質屬陰,以陽遇陰,為配偶之象;

故有天孫河鼓相會之事。應其氣數,以為節令,非無稽也。

一年各月,均有此氣數合值之日,均為名節;

徵其數則知其氣,覘其氣則知其象;故象者,在天有其景,在地有其形;統名之日:「文」。

莫非天地之象,而莫非氣數自然之序;故星躔日軌,水道陸形,皆有定度;

聖人則之,以著為教; 而後人知天地之事非荒渺者也。

唯易最詳,以其本氣數而示圖象也,故習易必自象與圖始。

天地雖大。 易則至簡;由已知已見,推于未知未見,無不合也;

故覽圖象,足以盡天地之妙,通氣數之神; 神也者,司氣數而宰造化;

天地萬物,莫非自神主之; 故易之為教,以神道終始;

而易之圖象,既始于龍龜之圖書,以明其神用也。

神用無極,神德不測; 故易道無窮。易之妙用,必由圖象始可以覘之;

往復生化,奇偶變遷,皆圖象所示;

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則圖象者,正如天地之文,昭昭在目;

而欲窮其極,雖聖智有不逮,是在學者善体會之耳。

宗聖講述------曾子

圖象者,易之所以示其物類與氣數之消長變化也。

如乾之為 ,坤之為 ; 而乾坤合為泰或否,;變為復或姤;則陳其象。

如泰為 ,以乾在坤下:如否為 ,則坤在乾下; 觀此象,則知二卦皆乾坤各半合成者也。

又如復為 ,以震在坤下,震為長男,一陽初生,乾交坤而成震;

姤為 。則巽在乾下;巽為長女,坤交乾而成巽; 亦乾坤初交之象,為陰陽初變之機;則觀二卦之象,即可見乾坤交合相生之類; 必以陰陽為根,以陽者合陰,則為異類,而交陰則為異物; 由其氣之變否觀之也。

泰否反類,天地未易; 復姤異物,乾坤已變;

故乾坤之合,不謂之異物; 以氣雖反而未變。若既交,則變矣;

如巽震為乾坤所變,其氣與乾坤殊;故象亦異。

則觀象可知氣數,而得象可辨物類; 雖千萬變,猶可尋索。祇在就其圖象,而徵其終始耳。故欲知易之名物別類,必先省諸圖象。

夫列圖觀象,以探其本末始終,必先察其体用,及其變化; 而由大及細,由卦及爻;由內及外,由初及終; 必求其所生成消長之數,盈虛變易之氣;

而更比類及物,觀其中爻 ,較其互卦,以與本卦參,而後可得其故焉。

蓋圖象者,以物示其氣數; 非一物一名可以盡之; 必求其始終,極其變化,而後知氣數之所至,與物類之辨,性情之分,各得其徵;

如天也,非為蒼蒼其色已耳; 知天者,必考日月星辰之行,風雲雨露之變;神鬼之德,生物成物之道,而後得天之為天也。

故觀卦必徵諸一切,必因其生成來往,而定其吉凶禍福; 則由明其情性,知其好惡故也;

所好者吉,惡者凶; 所生者福,克者禍; 故必詳求之,而後可言占驗也。

夫圖象者,如地圖焉,習地圖者必明其他之所在,及名物之所出,並其山川田野之勢;

連接境界,道途遠近,人物之所安養,皆熟知之; 苦僅聞其名,則何益于用?

故察卦貴明其用,而列圖觀象貴詳其變; 非僅識其名,紀其形,即足也;

且觀象重在觀其變,生成變化,為天地自然之數,以天地既奠,凡物均以對待而生;

對待者,陰陽也; 有陰必有陽,有生必有死; 故有名必有對待; 生以死名,长以消名,善以惡名,美以醜名,以相形而成; 故有此即有彼,既由一陰一陽之相偶也。

故陰陽者,非止言氣; 凡對待以名者,皆陰陽之類也;

人執陰陽為氣,與不認有陰陽,皆不通道者也;

果無對待,則無陰陽; 如天地之先,則無陰陽;

故太極既立,兩儀隨生; 不曰氣而曰儀,既明其類,不限于氣也; 無論事物時位之名類,皆有陰陽; 故以儀名。

儀者,言名而釋義,指物而辨情; 亦猶象也。凡物皆有兩象,

故太極之後,必生兩儀; 而易卦之變,必相對待; 如乾與坤,坎與离也; 其序也,亦由對列而成; 觀其對列之象,知陰陽之錯行而不紊也;

觀其變易之序,知陰陽之交合而不乖也; 大之例天地世界之生成之始終,小之例人物日用之起居作息;

其數不可易,其氣有必至者; 故必列圖以觀,詳其始終變化,而後得性情物類,以致其用,決非昧昧者,徒于一卦一爻之辭可求者也。

易以乾坤終始,而溯源太極; 乾坤為兩儀之最大者,亦為萬物之最先者; 故能始終萬物,無不包容;

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無非乾坤卦爻推變而來; 雖六十四卦變自八卦,而八卦之六仍分自乾坤;

故乾坤為易門戶,亦易之總樞也; 乾道象天,坤德象地; 乾坤即天地也。天地之德,以人而彰; 人之德,鼎立天地間; 故人道立于乾坤之中,而合乾坤之德以成人道;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而人道遂始終于咸怛與既未濟; 以明人與天地稱三才也。

由卦觀之,先天屬艮,人道所始; 後天坎离,人道之用; 皆在乾坤之中,以維繫萬物;

而共覆載之德,以燛理陰陽,而建中和之功;故觀易象當以人道為主,如中極既建,則萬物咸宜;此六爻之德,以中爻為重也; 大扺聖人以易示教,首重人道;

雖尊天地,兼萬物,而以人終始之; 故日:「天地大義人終始。」觀象習易,必求乎人道所存,而後聖人之心可見也。

夫易者,示人以變易也; 以天道之變易,定人道之變易; 以人道之變易,合天道之變易;

故以天人為言,天道至微,人道則顯; 天道無為,人道則勤;

天道無名,人道則眾; 為類極殊,而必齊之一之; 此所以謂之易也。

由象言之,同此八卦,而体用殊; 同此六爻,而動靜殊。由數言之,同此九也,而老少殊;同此六也,而上下殊:

故為物簡,而為義眾; 為名一,而為類多;得其本末,則由一及萬如解索; 不知其由,則處常應變猶觸藩。

故習易者,于易外求易,以盡其變; 于象中分象,以通其神; 而後得聖人之心,垂象示教之意也。

觀象也,必觀其來往動定,必辨其分合交錯,必類物以別名,審情以辨性; 而不失其中極焉。

蓋卦象以一象眾,亦猶言道以一馭萬; 中極者,一也;一以貫之,方谓之通; 故變化者,本于不變; 動由不動,生由無生; 必先明其故,方可以執象用易也。

夫執象觀易,譬之觀棋; 何者生,何者死,何者進,何者退; 皆應了然胸中,洞明目下,始得其生克變化之用。

如乾坤二象,原屬陰陽大用; 而乾之大始,坤之成物; 一生一成,一始一終;皆在象中見之。蓋陽生陰成,陽始陰終;此氣之自然者。

陽數用九,陰數用六; 九為天數之終,六為數之始; 河圖之例也,以陰代陽,以始至終; 循環往復,以成其用; 此數之自然者。

合氣數觀之,則知象之生死進退,分合消長,無不明暸; 故日:「觀象知數,觀數知氣。」

數成于氣,象見于數; 由上言之,明氣出于道,得道之士,不言數象;

由下言之,則氣無形,附數以行; 數無質,附象以成; 不求于象,安知氣數。

易,逆數也; 由下推上,由已知求未知; 故必自象始。此聖人教人觀易之道,以中人之智,必如是也; 若不明象,何以探易。又何以探天地之妙,萬物之賾哉。故觀象貴精,習易宜細也。

--

孚佑帝君附注

夫子之言至精詳;蓋陰陽二數相抱相接,而合化以成諸數;

其用則九六。以九為陽數之純數,六為陰數之純數,故也;試以九乘各數,其得數不變; 以六乘之亦然。而他數不能矣?

至陰數逆行,人多知之;而始四終六,則往往不解;不知此河圖明明次列之序。

今試以純陰數六,乘陽數一三五七九,其所得數即六八十二四,恰為陰數之反;

從左而右,則為四十二八六逆行之序;與河圖合。

又如以九乘陽數一三五七九,其得數亦恰為陽數之反,即九七五三一;從左而右則為順行之序,亦合河圖。

又如以九除陽數一三五七九,其得數合其餘數; 若以九除陰數,其餘數仍同陰數;

由此可見九六之用,與陰數逆行之序,皆屬自然,毫無牽強; 此所以聖人取則而可證之河圖者。此解近人頗有悟之者,獨未之其本于河圖自然之序耳。但其用心已足許矣?

夫天地之數,皆始于河圖,而闡明于易; 惜讀者棄河圖不講。又因易傳文字錯簡,前後脫略不全; 遂不復知傳中天一地二,一叚文字,係解釋河圖者;

更不知所言關乎數之根本,囫圇吞棗,終不得聖人立言之旨,誠可慨矣?

河圖所含理數,至精極宏,不易講盡; 此不過撮其大要,為講易所必知者;

若專研數學,貫通天人; 則當于此進而求之,以窮其變化,而神其用; 庶于天下數,莫不了然; 即推至過去未來,亦如指掌;

則此寥寥十數中,有無盡之神妙在; 大可為專書以繹其義,而傳其道焉。

又曰:講易先自圖解始,以示易之初僅圖象,並無文字可讀也。

然圖象者,非機械之類,含有深微妙用; 亦如文字之變化靡盡也。

故觀圖象而能會通,則全部易經文義已在中矣? 猶之太極圖,明二氣之始終動靜,以生成萬物; 雖萬言不盡其蘊,而圖則皆在此圓圈中,一覽無遺; 此其神妙之用,實非聖人莫能為之,莫能知之; 人苟從而窮究其故,以深會其微妙,方知古人圖象不虛作; 更見易經文字之不待言也。

今時人昧于道,忘其性; 以精微之教,視為荒渺之談; 而造成亂世末劫,行同禽獸; 以陷于苦海,莫之拔度; 斯豈聖人所及料哉?大劫且臨,至教將絕; 大道不復,人類奚存?有心救世者,要從易中原推致亂之故,而得挽回之途; 是則吾人講易,不僅為習古明經已耳。

又日:夫子所講五行相得有合之理,及土數用五之故; 實為中國文化根本,亦即探索造化之源; 指明氣數之用,為一切言數者之所本。

蓋二氣雖分,未成形也; 必再分為五行,而後化成萬物; 五行之成,在天有寒暑風燥濕之令,在時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候; 在味有酸苦鹹甘之辨,在色有青赤白黑黃之分; 皆以五為例,即五行也。

猶之二氣曰陰陽,曰柔剛,曰仁義,曰天地,曰乾坤,曰寒熱,曰日夜,曰正反,曰善惡,曰是非,皆以兩相對。

是故曰:「兩儀」,而不限于氣; 五行亦然。曰:「五行」者,示其周流無盡,合乎道之運行也; 或屬于氣,或屬于數,或屬于時,或屬于物,或屬于事,不限于一類;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24小时心愿便利店

    24小时心愿便利店

    还愿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独立的,帮忙完成心愿。无CP,无男主。非升级流爽文,本书四字箴言:及时止损,慎入。随缘更新
  • 生态资源大搜索(趣味科学馆丛书)

    生态资源大搜索(趣味科学馆丛书)

    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问题;而是今天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与未来生活在自然中的人的关系问题,只要树立现代的科学发展观,人类就一定能够达到诗意般地安居。《生态资源大搜索》是趣味科学馆丛书之一。本书内容包括认识生态系统、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球的生态系统、认识生态因子的作用、生态的作用。《生态资源大搜索》由刘芳编著。
  •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从红中社西安分社到新华社陕西分社·上卷:分社简史

    从红中社西安分社到新华社陕西分社·上卷:分社简史

    本书共分两个部分,上卷是陕西分社简史,依照国家重大历史时期和分社发展的不同阶段,按时间先后或专题进行叙述,上限由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红中社西安分社成立写起,下限至2016年12月,时间跨度为80年。80年来,新华人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奋勇向前。下卷为“作品集萃”收入陕西分社多年来采访的新闻作品近200篇,作品记录了陕西省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以及科研成果和建设成就等。
  • 玄武天下(7)

    玄武天下(7)

    千世的轮回消磨不了他(刀)内在的杀气。万年的魔咒尘封不住他(剑)体内的战意。他们的出世使平静的乐士烽烟四起!他们的重逢将武界引入神魔之境!四帝的传说,神祇的传奇,导致大冥乐土万世伟业分崩离析。一位自认能战胜传说的惊世强者在战火中崛起,他以不屈的战意与传说之剑融为一体,并以玄道意境与火帝之女展开千世的恋情。神祇的荣辱,乐土的存亡,武道的兴衰与他的命运息息相连。
  • 盛重来袭

    盛重来袭

    你的大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总想着那些色色的事情啊!如果你不是真的爱我,我当然不会把身体交给你。但是,如果我是真的爱你,那么,也许我会违背自己的原则。两个人之间的事,为什么不能正正经经的只谈感情呢?好好的爱我一下,你会死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刘文典:狂士本色 (文化怪杰)

    刘文典:狂士本色 (文化怪杰)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重生悍妇

    重生悍妇

    本文爽文,重生,宅斗,绝对的宠文,欢迎入坑啊!前世,她是名门淑女,嫁入侯府十余载,虽无所出,却贤良淑德,亦是妇德典范。奈何早逝,原以为会风光大葬,却落得个草席裹尸,暴尸荒野,尸骨无存的下场。一朝惨死,得知真相,她才明白,这一切,不过是他们的蓄谋已久,而她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重生一世,她誓不做贤良妇,即使背上悍妇之名又如何?小剧场:某日,茶馆内。“听说了吗?王爷又被撵出府了,而且还鼻青脸肿的。”“听说又是王妃打的。”“又?”“王妃是出了名的悍妇,偏偏王爷又是个惧内的。”“听说这次被揍,是因为王爷被个打更的看了一眼。”“……”
  • Hope Is a Ferris Wheel
  • 许你遥遥星河

    许你遥遥星河

    日为朝,月为暮。许你遥遥星河,陪你朝朝暮暮……喻朝朝之所以叫喻朝朝,因为他是在早上出生的。这个名字是他奶奶给他取的名字。直至他记事起他就觉得这个名字幼稚,一直都想去改名字,可每一次都是徒劳,而且后果特别惨……但喻朝朝的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撑着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直到——喻朝朝遇见了裴暮。日为朝,月为暮,她为朝朝暮暮。 ̄你为什么笔名要叫小哑巴? ̄因为曾经有个男孩喜欢叫我小哑巴。 ̄因为我很喜欢他,我却不敢开口。傲娇歌王朝&自闭作词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