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3600000017

第17章

问若一切众生法尔五性有差别者。何故善生优婆塞戒经第一云。若说众生有菩萨性。是名外道。又云。三种菩提无有定性。若有定性已发声闻缘觉心者。则不能发阿耨菩提心。乃至云。若有定性者。是名外道。何以故。诸外道等无因果故。答彼善生经遮执因中有果性等。或如言执云同外道。不遮有因。不尔则违楞伽经说五乘性相。言三菩提无有定性者。据不定性说。及遮执常云无因果故不尔。楞伽经说云。大慧我说五种乘性证法。何等为五。一者声闻乘性证法。二者辟支佛乘性证法。三者如来乘性证法。四者不定乘性证法。五者无性乘性证法。善戒经调伏品云。有声闻性得声闻道等。地持论清净十因中云。彼声闻种性以声闻乘而般涅槃等。无著弥勒亦说有五别。岂同外道耶。又彼自许五性新成。亦名菩萨性等。应同外道。经文不云若本有菩萨性等同外道故。问若其五性法尔先有。何故入楞伽第四云。大慧分别彼迷惑法颠倒。非颠倒者。能生二种性。何等二种。一者能生凡夫性。二者能生圣人性。大慧彼圣人性者。能生三种差别之性。所谓声闻辟支佛佛。国土差别性故。答此言生者。由现熏习令得现起。摄大乘论云。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不约种子本来是无今时始生。不尔凡性亦说云。生是本来无。今始起耶。问若云佛性有则本有。应如虚空常。无则恒无。应同兔角。若尔则违涅槃经说。彼云。有故破兔角。无故破虚空。如是说者不谤三宝。答涅槃经意令观事性因缘生灭故。非常如虚空。缘生约有故。非无如兔角。不遮有情有无性别。问虽事佛性有无不同。理性遍有。若尔则许一切有情皆得成佛。何以故。佛性论等引云。故经云。若有清净性不成佛者。无有是处。答据平等意乐。非皆成佛。又如佛性论功德品云。于善根人身中有功能。无善根人身中无功能。既于无善根人身中无功德。云何能令无行性人身中有行性。又如资粮论。据决定性云。诸益得无学果。必不作佛。如无糠米种必不生。岂一切皆不作佛耶。故诸经论各据一义。皆不相违。问若事佛性有即本有。非新熏生。何文显说。答瑜伽五十七云。生那落迦。三根现行。定不成就。种子或成或不成。谓般涅槃法者成就。不般涅槃法者不成就。此文据趣生说。非约化生。据现有种子。非据当来。不尔。现行当亦现起。宁说不成。大庄严论第一种性品中亦言。种性有体。由四种差别。一由界差别。二由信差别。三由行差别。四由果差别。乃至云若无性差别。则无信行果差别。由此四种差别故。是故应知种性有体。又瑜伽二十一云。云何种性。谓住种性补特伽罗。有种子法。由现有故。安住种性补特伽罗。若遇胜缘。便有堪任。便有势力。于其涅槃能得能证。又云。问今此种性以何为体。答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处所摄。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又云。如是种子非于六处有别异相。即于如是种类分位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有如是相及以言说。谓为种性种子界性。菩萨地文及善戒经善行品等文。皆相似。不得异释。云。性种性由修成性。论云。非种性人无种性故。虽复发心勤修精进。必不究竟阿耨菩提。是故当知。虽不发心不修行方便。犹得名为种性持。无上依经第一云。阿难何者是如来界。云何如来为界不可思议。阿难一切众生有阴界入胜相种类。内外所现。无始时节相续流来。法尔所得。生明妙善。既云有阴入界胜相种类。内外所现。无始流来。明非如理。亦非。新生。瑜伽又云。次复住种性者。所有诸相。谓与一切无涅槃法补特伽罗诸相相违。当知即名安住种性补特伽罗。所有诸相六相相对。广如彼辨。又云。或有唯住种性而未趣入亦未出离。谓如有一补特伽罗。成就出世圣法种子。而未获得亲近善士听闻正法。未于如来正觉正说法毗奈耶获得正信。未受持净戒。未摄受多闻。未增长慧舍。未调柔诸见。如是名为唯住种性而未趣入亦未出离。又瑜伽论第三十八解十因中。及善戒地持辨于十因。明性本有。文皆相似。繁不具引。佛性论第四云。五无初相应善性为法者。释云。无初者。以性得般若大悲禅定法身并本有故。言无初。若是无漏从有漏生。即般若大悲禅定等因是有始法。何得无初从有漏生。何名性得。宝性论第四云。佛性有二。一者如地藏。二如树果等。准彼文意。地藏譬真如。树果喻般若等。故次云。依初譬喻故知有初法身。依第二譬喻知有二佛身。二种佛性俱云无始世界。未明无漏本有。不唯新生。又无漏种。若唯新生。即有漏闻熏与出世正见为亲因缘。云何梁摄大乘论云。佛世尊说。从他闻音。及自正思惟。由此二因。正见得生。释曰。清净品以正见为上首。此正见以何法为增上缘。谓从他闻音。及自正思惟。此二因即是正见增上缘。乃至云。由此二因正见得生。此二因于正见是增上缘。今所言因是通名。即说缘为因。又论云。世间心与正思惟相应。出世净心与正见相应。无时得共生共灭。释曰。正思惟正修慧从四念处生。世第一法是其位。此心未证见四谛。故名世间心。已证见四谛。故名出世。离自性法。是修得法。故名净心。正见即八圣道中之第一分。此正见与三十七品不相离。乃至云。由三十七品生。故得出世。从无始以来。世出世心不有俱生俱灭义。以性相违故。论曰。是故此世间心非开净心所熏。既无熏习。不应得成出世种子。释曰。思慧若为出世心所熏。可得成出世种子。既无被熏义。故出世种子义不成。准此论文。无漏种子若新熏生。由无漏俱方始得生。见道已前既无无漏。有漏如何熏成无漏。若许有漏熏无漏种。不应难他。非无漏俱不得熏种。自许非无漏俱熏无漏种故。问若见道前有漏闻熏不能生无漏。如何论云。虽复世间法成出世心。释云。如意识。虽是世间法。能通达四谛真如。对治四谛障故。成出世心。闻熏习亦尔。虽是世间法。以因果皆是出世法故。亦成出世心。答以本无漏微隐难知。寄有漏熏习胜增上缘。显本无漏种子。即此种子在熏习位。亦名闻熏习。故次论云。何以故。释云。何以故。此法但是出世。非世间法。有四种对治故。准此。既云但是出世非世间法。明非有漏。又论云。此种子出世净心未起时。一切上心惑对治。准此故知。见道已前有漏熏习位。已有无漏心之种子。又云。种子即是闻熏习。菩萨未知欲知根名出世净心。此心未在之前。是闻熏习。属闻思慧位。在闻思位中。准此故知。说有漏熏习成出世心者。据增上缘说。又广如彼解。略更不引。问既诸有情齐有真如及第八识。如何不许为佛正因。答如自不生。亦不亲为正因生法。如前已明。若许第八为佛正因。即是无漏。又复对治有漏第八。方能成佛。许第八识为佛正因。即应能治第八自识。若尔即违梁摄论云。云何一切种子果报识成不净品因。若能作染浊对治出世净心因。释云。若立本识是染独对治出世因。则不得以本识为不净品因。不净品即集谛及苦谛。是业烦恼种子故是集谛。乃至云。既立为染浊对治及出世心因故。不应复说为不净品因。准此。有漏第八非佛正因。又复第八一切同有。无三乘别。即善戒地持菩萨地等明定异因。三乘性别及调伏中。三乘性别。皆不净成。故依附此识本无漏种。是佛正因。问若不许真如为佛正因。如何佛性论说真如理为佛正因。信般若等为佛缘因。瑜伽复云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答此二论文如前已会。今更重释云。真如所缘缘种子生者。似说所缘缘为种子。真如实非所为法种。如说信般若等为四德种子。法身四德非彼所生。是常住法由彼显故。似名为种。故梁摄论云。闻熏习但是四德道种子。四德道能成显四德。四德本来是有。不从种子生。从因作名故称种子。准此故知。四智心品缘彼如生似说真如。名为种子。若许真如实是种子能生有为。即违瑜伽种子七义第一无常法为因等。亦违佛性论三性中一有体能生有体文。问若有定性二乘不作佛者。违涅槃经三十六说须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辟支佛人悉当成佛。闻是说已不生信心。乃至云是名常没。法华经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等。答此说不定性声闻四果辟支佛悉当成佛。闻而不信名为常没等。非说一切定不定性皆当成佛。不尔。云何涅槃自云。皆得作佛。不解我意。又菩提资粮论等。岂不见涅槃经而云不作佛。问有阐提定不成佛者。云何涅槃经三十六云。若人心口异相异说言一阐提不得菩提。是人亦谤佛法僧。答准此文意。若说一阐提定不得菩提。名谤佛法僧。非遮少入。若尔复违宝性论说。云向说阐提常不入涅槃无涅槃性者。为欲回转诽谤大乘心。不求大乘心故。依无量时故。如是说。以彼实有清净性故。佛性论云。言有性者。是显了说。言无性者。是不了说。乃至重故。佛观一切众生有自性清净故。后时决定得清净法身。准此故知。无阐提人无佛性者。亦无有情不成佛者。答此据理性平等意乐。及涅槃经常没之中。第二虽非阐提亦名常没。无上依等三种无涅槃法中。第二人说。楞伽第五无性乘人亦同此会。不会阐提名为常没。七人各一。及无上依经第一无涅槃法。问若尔何故宝性佛性俱引经说。一阐提人堕邪定聚有二种身。一本性法身。二随意身。佛日慧光照此二身。法身法者。即真如理。随意身者。即从如理起佛光明。为怜愍阐提。阐提二身者。一为令法身得生。二为令加行得长修菩萨行故。观得成。答此据有性阐提人说。不尔。自违前事。能品云。不定聚众生起此二事为用。不言定聚为用。又云。是人由净分为缘净性为因故。成此观。非无因缘。若不由于此二事成观。无因缘。如阐提无涅槃性。应得此观。与一阐提既无此观。故知定须因缘观。方可现无性。既不许有观。明知无性不得作佛。又亦同涅槃第九云。大涅槃光入于一切众生毛孔。而能作菩提因者。此义不然。何以故。世尊犯四重禁。作五逆人及一阐提。光明入身作菩提因者。如是等辈与净持戒修习诸善法有差别。乃至佛言。善男子除一阐提其余众生。闻是经已。悉皆能作菩提因缘。法声光明入毛孔者。必定当得阿耨菩提。准此故知。佛性论等引经所说。佛日慧光照阐提身令生长者。是有性人。涅槃经说除一阐提者。是无性人。不尔。何以除不除别。又云。若得闻是大涅槃经。虽犯四禁及五无间。犹故能作菩提因缘。一阐提辈则不如是。虽得听受是妙经典。而不能生菩提道因。又多譬喻。如枯木石山水所不住。譬如燋种虽遇甘雨终不生。又云。假使一切无量众生一时成就阿耨菩提已。此诸如来亦复不见彼一阐提得成菩提。此乃涅槃显了之说。如何不信有不成佛。故知经说有一阐提名为无性。而复说言当得成佛。据有种子。密意说无。诸乘差别增减不同。广如余辨。略释大纲。余难思准

能显中边慧日论第四

宝历十二年十二月。于平安城寓舍。以赞岐国多度郡善通寺经藏本。写之了回向四恩法界海 回向无上大菩提

东大寺西室传法相宗沙门基辨

安永二年癸巳十月。于兴福寺慈门院。以春日社本谈义屋本校合。补脱文正写误竟。每字傍注本字者是也

法相末学大同坊基辨

生五十六岁

本谈义屋所藏御本云

承元二年戊辰十二月十二日申刻。于西小田原东谷宝塔院南面部屋。书写之。愿以书写力。上生都率天。闻法为悟解。决定证不退

同年十二月十八日移点了

执笔 永祐

觉范

享保八年五月中旬。以御本写之一校了

秀信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本草问答

    本草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序

    时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亦被称为“死亡之海”。郭小川在诗集《昆仑行》中曾一咏三叹:这里是名为“进去出不来”的大沙漠,黑夜只听风声,白日只见云朵;这里是几乎没有动物的“死亡之国”,大雁不敢停留,小鸟不能掠过……来到和田,我就急不可待地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4师以及北京市援疆指挥部的同志一道去采访老战士宋才盛。他们几个月前还见过面。没承想此番找到宋家,却是斯人已“去”。
  • love:一直在逃避

    love:一直在逃避

    你相信一见钟情么?你有过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么?让我们跟着心的频率一起跳动起来吧!心脏的跳动,不是每一次都是心动,有时候,也会是心痛。
  • 暖婚

    暖婚

    “懒丫头……快起来,再不起来老娘我就要揍你了。”在穿透屋顶的吼声过后,云暖从一团蚕蛹般的被子里伸出一只手,在床头胡乱的摸索了一阵,终于在一番努力之下找到手机,只见从“蚕蛹”,哦……不,是被子里探出一颗顶着鸟巢般乱糟糟头发的脑袋。云暖眯着眼睛,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心理面一阵腹诽,明明才早上七点多一点,为什么周末都不能好好的睡一个懒觉呢?自家太后这是要做什么?虽然心里忍不住在抱……
  • 狂妃驯冷王

    狂妃驯冷王

    现代令人称羡的天才女,医学、动物学双博士后学位,有与动物沟通的超异能,却在一次地震中穿越到莫名王朝,附身于浩瀚大漠可汗的废材三公主身上。辽旦大国欲与大漠和亲,三公主赫连素心主动请缨,力战群公主获得了和亲资格。和亲路上她乔扮丫鬟,碰山贼、遇色狼,还有阴魂不散的冷面怪人,一路历经波折最终却未能嫁给年幼小皇帝,而是让她嫁给了当朝摄政王临王爷,大喜之日她才悲催的发现,新郎倌竟然是……看天才女如何在临王府风生水起,先替临王爷医治‘不举之症’,再替其他侧妃牵线搭桥……
  • 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

    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

    那条横幅一直挂在那里:大量招收男女工,薪多粮准!宽红布,大白字,如火如荼的感叹号。工厂过去和现在都需要人,而工人并非生来就是工人,在某段时间,工人是被邀请到工厂来的。和传统大厂不同,在珠三角,密集的小楼里拥挤着各类小厂,重复而相像。当镜头展示其内部时,总竭力表现出信息的完整性没有受到损害,然而,遮蔽和裁剪,总令工人的身影模糊不清。 从新疆迁居珠三角后,每当我对某些场景提出疑问——人们为何走路吃盒饭,厢式货车为何横冲直撞,邮局提款机前为何排长队,皆被一句轻描淡写的话所打发:工厂多啊。那条通往镇中心的道路,正午时分,行人稀疏,但在清晨或黄昏,车轮滚滚,人流澎湃,米粉店、小卖部、菜场或水果摊前,到处是穿工装的人。
  • 实用口才全书

    实用口才全书

    人的一生需要许多“资本”,口才就是其中重要的资本之一。为了让千千万万因嘴巴上功夫不到家的人不再有人生遗憾,都能够有机会通过提高口才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有了这本《实用口才全书》。本书除了在用材、选材上细分不同层次人才的个性需求上下功夫外,更注重从具体情景出发,尽力增强其可读性和实用性。在读者面的覆盖上,既强调了通用性,又照顾到了不同行业、专业人才对口才的独特需求。
  • 战神之爱:逼嫁小萌妻

    战神之爱:逼嫁小萌妻

    现实太骨感,谁听过灰姑娘是跟王子签了一纸合同才去参加舞会的?王子说:“宴会结束,合同终止。不要以任何名目和借口粘上老子,否则别怪老子不客气。”吐血啊,王子是甲方,灰姑娘是乙方。
  •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处理行政公务往来的文书。公文是应用文中最重要且用途最广泛的文体。一、从公文的性质分公文有党内公文、行政公文、社会团体公文及各企事业单位公文等。本书详细介绍了办公文书的种类和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