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2200000005

第5章 流传千年的养生大道——走进《黄帝内经》的神妙世界(4)

死的时候,气不足都散开了,所有的皱纹也会展开,有人研究过,人去世的时候,最后死去的一条经脉就是肝经,肝经的力量全部表现在手的握力上,如果肝经的气彻底散掉了,手的握力就自然消失,人就去世了。所以,握力足不足其实就表现了肝气足不足。我们在紧张或者惊恐的时候握拳其实就是聚敛肝气,将“魂”定住,这都是本能。

那么,在这一生中,你哭着、攥着拳头干吗?这就决定了你一生要攥紧拳头干活,不要怕苦怕累,你生下来就是这种状态,那么你就要坦然地面对这一切。

人的一生就是从哭到笑的一生,从攥着拳头到撒手的一生,出生时自己哭,大家笑,离去时,自己笑,大家哭,就是这么一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我们要善待得失,懂得舍弃,这种心态在养生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节 医家之宗——《黄帝内经》与中医基本理论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与中医整体思维

中国人有句俗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通常来形容医术非常差的医生。当患者出现疾病的症状时,医术差的人会直接对患病部位进行治疗,使症状消除,结果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相反,医术高明的医生会仔细观察病人,利用医术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找出疾病的真正根源,从而进行根治。

例如,当我们喝温度低的冰水时,如果喝得很急,常常会造成脸部侧面的一条直到额头太阳穴的线状部位疼痛。从中医的观点来看,那条疼痛的线就是胃的经络,因此这种疼痛表明喝冰水太急时会伤到胃,也就是说这种额头上的疼痛实际上是胃的疾病。胃的经络分布的位置就是从头到脚左右对称的很长的两条线,如果在这条经络的头部出现疼痛,中医会认定是胃的疾病,因而可能在胃经脚部的穴位进行针灸。

另外,中医还强调身心互动,即人的身体和意识也是密切相关的。人患病是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人祛病也是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因为身心是互相影响的。

中医是讲生克的。如,木是肝,肝的神明是“魂”;火是心,心的神明是“神”。木生火,木如果强大的话,也就是肝气很旺的话,那么这个人头脑就很清楚,人就很有理智,所以一个人有没有理智跟他的肝好不好有关系。一个人有没有志向和智慧,要看他的肾好不好,现有有些人没有远大的志向,差不多就行了,实际上说明他的肾精不足。

在中医里,魄是肺的神,神就是精气足了以后的外在表现。而魄力的力则关系到肾。在中医看来,我们的力量都来源于腰,都来源于肾,所以有魄力指的是肺和肾两个脏器的精气都非常的足,所以做事才能气壮山河,才能出大手笔。而肺和肾这两个脏器在中医里又属于先天的范畴,关涉我们的本能。

总之,中医是讲究整体的,身体的某处发生病痛,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只关注疼痛的部位,而要对其他部位也做相应的检查,因为此处的疾病可能是别的部位的病变引起的。一个人有没有魄力、有没有精神、有没有意志也与他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有关,这些都是中医讲究整体的力证。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中医治疗原则

中医的整体思维观念,运用到实际当中其实就是“辨证施治”的理念。在《黄帝内经》中,治病其实治的不是病,治的是证。就医学本身而言,辨证施治所反映的正是中医的一条治疗原则——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所谓“同病异治”,就是说患者患的是同一种病,表现出相同的症状,但由于产生的原因不同,采取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不同。名医华佗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两个人都是头疼,症状也一模一样,但华佗却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一个用泄法,一个用汗法,结果两人很快就康复了。为什么呢?

前面我们说了,中医治病讲的是“证”,所谓“证”,是指一种综合状态,是人的生理状况所出现的失衡的状态。不要小看这个字,阴阳表里,虚实内外都在里面了。华佗治病所依据的就是这两个人的“证”,一个是饮食所伤造成的,属内实,应该用泻下法以去除食积,而另一个是感受寒冷之邪所造成的,属外实,应发汗以驱散风寒。也正因为华佗能够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准确地使用不同的药物,所以二人的疾病很快消除了。

以现在人们常见的头痛为例,西医认为头痛就是头痛,谁来了都开同样的药,但中医不这样认为,在中医看来,头痛症状相同,但发病的原因不同,如果是两边痛,是胆经出了问题。里面的中空痛,是肝经出现问题;后脑勺痛就是膀胱经的问题。前额痛就是胃经出了问题;而左边偏头痛和右边偏头痛也是不同的,因为左主肝,右主肺;如果左边偏头痛,很有可能是肝血的问题,而右边头痛可能是肺气的问题。所以治疗时中医不会像西医那样,而是根据头痛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中医思维的一个关键点:“同病异治”。

中医思维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异病同治”,就是针对不同疾病表现出的相同病理结果,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汉末医学家张仲景,有个很典型的“异病同治”的案例。

两个病人,一个心慌心跳心烦,另外一个肚子痛,结果张仲景对这两个病人开的都是一个方子,都是小建中汤,用的治法都是温中补虚,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他们病机相同,都是气血两虚。心脏失养,就出现心慌、心跳,心神失养就出现了心烦,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经脉拘挛,就出现了腹部剧烈疼痛,所以都用一个方子来治疗,这就叫做异病同治,这也是抓病机的体现。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是相对的,比如有的是高血压,有的是失眠、有的是发烧,但是只要他们的“证”是一样的,就完全可以开同样的药方,采取相同的方法治疗。这与西医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在西医看来,只要是感冒就用感冒药,高血压就用降压药,肯定能把症状给消除,而不管感冒是由伤风引起的还是病毒引起的,高血压是由肥胖还是压力过大导致的。

可以说,“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体现,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之所以向普通读者讲解这些知识,是因为不仅医生治病需要坚持这一原则,我们平时保健也需要,养生就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所处环境、不同地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可一成不变。

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养生的精髓

中医认为,能够及早消除疾病的隐患,使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这才称得上是“上医”。这种思想也就是中医所倡导的“治未病”。在《黄帝内经》中有一句:“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以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疾病已经产生才去用药治疗,就像是口渴了才去掘井、战斗已经开始了才去铸造武器一样,不是太晚了吗?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医生很多时候都是在做“渴而穿井,斗而铸锥”这样的事。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不治已经生病的这个脏器,而是要治还没有生病的这个脏器。举个例子,如果得了肝病,就暂时把肝放在一边不治。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肝病是由什么造成的。中医认为水生木,水是肾,木是肝,肝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肾精不足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先把肾水固摄住,让肾精充足了,肝病自然就好了。还有一点就是木克土,如果患有肝病,可能还会伤及脾脏,因为脾是土。公司管理也是一样,这里出现问题了,就要查明到底是什么造成现在的糟糕状况,同时还得要能管得住下面的一个环节,不要让它去影响其他方面,这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真正内涵。

“治未病”往往会在疾病的潜伏期及时发现,并扼杀它的滋长,使人体恢复真正的健康。而如今的医疗现状,无论财力物力都仅仅只够应付“已病”的人群!对疾病的治疗就像等洪水泛滥的时候再去堵窟窿一样,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没有更多精力谈及预防!很多人因此疾病缠身,疲于奔命,这样的人生还有何乐趣可言?因此,只有我们自己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自信与快乐。

可以说,“治未病”就像消防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就是四处检查,防患于未然;而“治已病”就像消防队员,哪里失火就哪里忙,最后难免损失惨重。所以,我们要提倡治未病而不是治已病。

求医问药之前先求自己——中医的自愈理念

现在流行一句话:“西医治病,中医治人。”怎么理解呢?人生病了,西医想的是如何把病毒给杀死,中医做的是如何把人的身体调养好,不给疾病生存的土壤。《黄帝内经》认为,人最重要的是它的根本。人得病了,病只是机体不正常的某一方面的反映,要治的是那个人,要先把身体养好,通过提高人体的自愈力来驱赶疾病,不行再求医问药。

《黄帝内经》是一本适合老百姓的经典之作,它重视人文关怀,不管是看病还是养生,它都强调“求本”,追求的是脏腑顺安,气血充足和畅,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负责任的中医在你看病时,会仔细询问你的生活习惯、查看你的脉象,把很多问题都问清楚了再考虑对策,而且不会轻易给你开药,而是想方设法提高你本身的自愈能力。

事实也证明,人体是有很强大的自愈能力的,很多小病小痛不用打针吃药,靠人体的自愈力就可以解决。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做菜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划破了一个小口,运行到此处的血液就会流出。由于血液运行出现局部中断,就有更多的血液运行于此,由此促使伤口附近细胞的迅速增生,直至伤口愈合。增生的细胞会在伤口愈合处留下一个疤痕。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药物的作用,这就是人体自愈功能的一个最直观的表现。

人体的自愈力也恰好体现了中医治病的一个指导思想:三分治、七分养。中医不主张过分地依赖药物,因为药物不过是依赖某一方面的偏性调动人体的元气,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但是人体的元气是有限的,如果总是透支,总有一天会没有了。而我们生下来活下去依靠的就是体内的这点元气,元气没有了,再好的药也没用了。所以,生病了不用慌张,人体有自愈的能力,那我们就充分相信它,用自愈力把疾病打败。

人体具有强大的自愈力,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为所欲为”:想吃冷饮就吃冷饮,想熬夜就熬夜……任何事情都有度,自愈力不是万能的,如果你随意践踏的话,不仅病好不了,自愈力也会降低,自愈力低了,病就容易来“光顾”了,这样就演变成恶性循环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配合人体自愈力开展工作,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每天按时吃饭,早睡早起,适当地锻炼,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人体就会进行自我修复,一些病症就会自然消失,人就恢复健康了。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很多人就是不信,其实,大道至简,大的道理有时候就是那么简单,有时就像空气在你我身边,而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一样。

说到这里我们要明白,自愈功能的作用不是绝对的,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依赖人体自愈力解决问题。自愈力和免疫力有关,当免疫细胞抵挡不住病毒时,就需要借助药物,不过最好的药物依然是食物为主。一般情况下,通过营养素的补充,可以对抗大多数疾病。中医就是通过倡导顺时养生、补养气血、食疗等科学的养生方法来增强人体免疫力,在疾病尚未到来之时就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让疾病无孔可入。面对已经染病的情况,中医也是更多地求助于人体自身的大药——经络和穴位,通过疏通经络、刺激穴位等自然方法调动身体的自愈功能来对抗疾病。

但是,在现代医疗中,人们似乎对于医药过于信任和依赖。由于人体在自我修复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咳嗽、发热、呕吐等,人们为了消除这些症状带来的不适感,就会用药物进行干涉,这样,人体的自愈能力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们反而因为症状的消失,认为是这些药物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在下一次疾病来袭的时候,他们还是第一时间求助于药物,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身体的自愈力就会越来越懒惰,直到失去作用。

所以说,我们在平时不要动不动就吃药,更不能乱吃药,而是通过合理饮食、按摩经络穴位、注意起居等中医的方法来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从而消除疾病,保持健康。

人体内部的“中庸之道”——中医的平衡观

中国是一个讲究中庸之道的国家,很多人理解中庸就是既不突出也不落后,既不说好也不说坏,有点像和事老的角色,对其大肆批判。其实,中国的中庸之道是一种平衡,是一种美。自然界讲究生态平衡,为人处世方面讲究平衡,我们的人体内部也讲求一个平衡,这样才能和谐,才能长久。

《黄帝内经》中讲到“中央生湿,湿生土……其虫倮。”“倮虫”,就是人,即没有毛的动物。人为倮虫,五行属土,而土生于中央,这个中央既非南北,也不是东西,虽然东西南北都有土,但是只有中央的土才是集合了东西南北土的特点,又把土散向东西南北,处于中间又无处不在,这就是土的本性。

同类推荐
  • 李军红说新妇科千金方

    李军红说新妇科千金方

    1条轴决定女人体质:肾—天癸—冲任—胞宫,掌握轴心,身体不虚;2大液体判断女人健康:月经、白带……
  • 身体健康枕边书

    身体健康枕边书

    本书让您了解真正的健康是怎样的状态,你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心态、运动以及饮食与健康有怎样的关系。本书重点讲述了家中的少儿、男人、女人和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健康问题提供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和一些常见癌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此外,本书还讲述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诊断和儿童及成人的急救知识以及身体发出的一些健康警读。拿起这本书,您会发现,它涵盖广、信息量大,而且条目详细又切实可行。那么现在您还犹豫什么呢?请拿起这本《身体健康枕边书》吧,试着翻翻它,觉着可以读一读的话,再试着把它置于床头案牍,时常翻阅。你或许会发现,原来,健康是与它结伴而来!
  •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就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可以通过适宜的活动、娱乐来调剂,保持心情舒畅,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红楼梦中的养生秘密

    红楼梦中的养生秘密

    清朝的中医养生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这些进步与发展也被体现在了《红楼梦》之中。《红搂梦》中所提到的每一个病例与治疗方案,都是值得我们去推敲的。编者基于多年来在养生之道上的探索,对《红楼梦》中包含的养生理念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以全新的视角通过饮食养生剖析了红楼梦中人的性格,对《红楼梦》的家庭关系、行为处事以及故事脉络进行了分析。《红楼梦中的养生秘密》从《红楼梦》中介绍的各种膳食、茶饮、中成方、生活习惯等入手,并联系不同人物的身体和心理特点,让读者在细品名著的同时增长了养生知识。
  • 听,你的身体在抱怨

    听,你的身体在抱怨

    如何倾听身体的私房话,如何正确判断身体的状态,听懂身体的话后该如何与身体和谐相处……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请翻开《听你的身体在抱怨》,它将带你开始与自己身体的一次倾心详谈,让你与身体成为真正的朋友。
热门推荐
  • 斗战

    斗战

    苍月大陆,在这里没有单纯的斗气,没有单纯的魔法,有的仅仅是斗气与魔法的结合——斗气元素,没有过多的等级之分,有的仅仅是无止境斗气值……
  •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身体不舒服了,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送医院治疗。其实,一些孩子常见的疾病,只要不是急症,有时妈妈完全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做治疗,效果不错,孩子也不受罪。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呢?有很多西药、中草药和其他天然制剂都可以不需要医生处方就在家庭治疗中使用,你知道怎么用吗?妈咪们快快仔细看过来吧。
  • 香火(中国好小说)

    香火(中国好小说)

    作者从一个产妇的视角出发,记述了自己及身边的亲戚、同病房的产妇的生产故事、人生故事。这些故事有喜有悲,折射出社会人性的多样,人和人命运的多样。
  •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此书着重分析和阐述做人的基本方法与途径,书中理论精辟、案例生动、取材广泛。如果您能把此书吃透,并能娴熟地运用书中提供的方法,就一定能使您在事业上找到成功,在经济上找到财富,在爱情上得到美满,在人生中找到幸福。我们真诚地希望此书能够成为您成就大事业的得力助手!
  • 中国楼市何处去

    中国楼市何处去

    2010,中国楼市面临前所未有的空前大震荡,通州房价在三个月内暴涨三倍,海南楼市在第一季度暴涨三月,上海房价在打压中逆势上扬,北京一日之内连爆三个地王……4月17日,国十条横空出世,新政风暴雷厉风行,调控之下,中国楼市何去何从?我们将拭目以待。
  • 偷心魔女

    偷心魔女

    记忆中的生活总是最美好的,“四大家族”中的少爷千金各个都有着迷人的相貌,几人情同青梅竹马,但随着年龄的曾长,不如意的事情频频出现,几个身世地位不凡的俊男靓女在一块在情感上难免会出现些许摩擦,南宫瑞雪的容貌可谓是倾城倾国,身边的少爷无不为之心动,众人的追求她选择的对象又是怎样?
  • 等风来之期待爱

    等风来之期待爱

    梦还是该醒了,不是自己的终究还是不是自己的,只是为什么自己会这么冷呢,刺骨的冷,刺骨的痛,他终究还是选择了她,雪还在下,柳若馨爬在雪地上,身下的红色绝望的蔓延开来,就连最后一点他和她的关联也无情的被剥夺呢,苦笑,这也好,从此他们便再无瓜葛,她轻轻的抚摸了腹部,心里默默念道:孩子,对不起,你去找个好人家吧。若馨已经分不清是身体上的还是心里上的痛,意识开始模糊,过往一幕幕在脑海浮现,他的笑,他的怒,他的吻,从此再也不不属于她了,可是似乎这些也从未属于过她,还是苦笑,这个冬天真冷啊,真的好冷,好想回到过去,回到一年前,谁也不认识谁的时候
  • 成为仙兽师的小民警

    成为仙兽师的小民警

    宠物和民警的生活文。——“警察叔叔,我的大苹果手机丢了。”“……伸手,让黑毛土汪嗅嗅,好了,我知道在哪了,跟我走吧!”——“警察叔叔,金月湾小区六号楼楼顶有人失恋要跳楼!”“美女蛛,别装修你的盘丝洞了,人命关天,赶紧在底下倒腾十米三层大丝网,务必保证人员安全。”——“警察叔叔,第一医院有人聚众闹事!”“把分局门口芒果树旁的黄大仙叫上,放个超级生化臭屁,一个两个全安生。”——“警察叔叔,唉,我一个人孤单寂寞,孤苦伶仃,终日食不知味……”“周奶奶,您明年都七十大寿了,别喊我警察叔叔。”“哎呀,反正你帮我找只猫作伴,就要你给我隔壁周老太领养的那只胖橘猫,会跟她一起跳广场舞的。”
  • 百变妖娆妃:笑若红颜

    百变妖娆妃:笑若红颜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百变妖娆妃:笑若红颜简介:◆不是吧?她只不过在地摊上买了个1块钱的玉戒指,戴着玩玩而已,竟然就…穿越了时空?◆居然还成了丞相府的三小姐?还是庶出…哼!小女子报仇,一天都不能晚!等我闹个鸡飞狗跳吧...◆很不小心地打了一头色狼,却发现那色狼手中的戒指,正她在地摊上买的耶!是不是把那戒指骗回来,就可以回“家”啦?嘿嘿…她开始奸笑…却不知道就是这样一枚戒指,引来了她深埋的身世…
  • 一吻情深,双面傲妻宠不停

    一吻情深,双面傲妻宠不停

    原本的富家千金,一夜间沦为身负巨债的孤儿。父亲病逝,继母卷款背弃,男友劈腿……一个又一个男人出现,有所爱,有所恨,不断牵扯出她的身世之谜。背后那个性取向不明的男人,偷偷将她在颠沛流离中保全。无人知道,这个人人敬畏的冰山冷面大总裁,竟是个宠妻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