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3000000003

第3章 集医药之大成,《本草纲目》(2)

第二节 吃药延年不如食物养生,

《本草纲目》中“食”的智慧

有人生病有人健康,区别就在“食”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水平也越来越高,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但是吃得好了,食品丰富了,并不代表我们的营养摄入就合理了。吃精米、细面、鸡、鱼、肉、蛋、糕点、饮料多了,吃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少了。喝含糖的饮料及纯净水多了,喝茶与白开水少了。物质的丰富,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高血脂症、肥胖症、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病率直线上升。据统计,这些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占当前死亡总数的70%,而且居高不下。

近年来,有一个时髦的词汇——“富贵病”,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一系列慢性疾病。导致这些高发病的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吃无禁忌”,膳食结构不合理,等于吃下了祸害。有些人口味偏重,吃菜爱吃咸的,却不知盐的摄入量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进食过度和运动少,吃油脂类食物太多,造成营养过剩是患肥胖症的主要原因。肥胖还会导致糖尿病,这就要求人们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主食、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食物都要少吃。

《本草纲目》建议高血脂患者的饮食要清淡,不提倡多吃肉,但也不宜长期吃素,否则营养成分不全面,反而会不利于身体健康。痛风病和体内脂肪代谢紊乱有关,高蛋白饮食可导致脂肪合成增加,若在饮酒的同时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食品,易引起急性痛风病发作。此外,摄入大量油脂后人体的肝、胆、胰等消化器官负荷加大,体内胆固醇水平过高,成为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喝酒的人士,其脂肪肝、酒精肝、胆囊炎、胰腺炎等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数倍,而脂肪肝、酒精肝患者如不加以控制,将会导致肝硬化、肝腹水物肝癌。所以,富裕的生活导致了“富贵病”的增加。

不仅要警惕那些“富贵病”,更要注意癌症的发生。食物、饮食、生活习惯与人体许多癌症的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有关资料表明,约有1/3的癌症与饮食有关,因此,主动控制摄食成分和改变饮食习惯,在抗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摄入高油、高糖、低纤维的食物,如汽水、可乐、罐装饮料、汉堡、薯条等,这种饮食习惯为以后慢性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肉类腐坏所产生的细菌,普通烧煮的温度不能全部杀死这些细菌,患有血癌的牛和鸡越来越多,所以长期吃这些食物患血癌的几率就很高。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俗话,但是吃也要会吃,科学地吃,否则会惹病上身的,看看那些常见病哪些跟饮食没有关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因为吃得咸、吃得甜,癌症是因为吃得垃圾、吃得不合理等。总之,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这就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不合理的饮食终将成为损害身体的罪魁祸首。

食物为何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本草纲目》认为“饮食为生人之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靠吃饭活着,饮食的目的是为了养生保健。在中医看来,最高明的医生应该是食医。《本草纲目》中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是什么意思呢?五谷就是指粮食,坏分指大豆、小豆、小米、米和面这五种东西,它们都是养生的重要食物,也是人安身立命之本。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食物是目前地球上最多样且最完整的营养来源。天然的食物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每日的营养素,如果加以合理利用,还可以均衡人体,调节内分泌,排除人体内的毒素,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食物中所含的植物营养素,不仅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还能抵御癌细胞。

通过食物来调养身心、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方法在古代就很盛行。药学家孙思邈十分重视食养,他平时爱吃淡食,较少吃肉,还经常服用蜂蜜、莲子、山药、芝麻、牛乳等,这些对他的长寿都有助益。另外他还极力主张饮食清淡,注意节制,细嚼慢咽,食不过饱,他在总结自己的进食经验时写道:“清晨一碗粥,晚饭莫教足。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在他看来,饮食须有所节制,不可吃得过饱。应该做到少吃多餐,“觉肚空,即需素食,不得饥”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利用食物的营养来防治疾病,改善生命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寿命。

沧海变桑田,食物成良药

大家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药补不如食补”,那么药和食物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是药三分毒”,古代人们把药都称作毒,“毒”指的是药的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指它独特的气、味、归经。药是用来赈灾的,当一个人生病以后,就可以通过药物来解决人体阴阳偏盛或偏虚偏盛的问题,但这种只是临时的,你不能天天吃药,因为药是有毒的,长期吃药就会在你的身体里形成毒素。

食补恰恰相反,是把预防疾病放在前,《黄帝内经》一直提倡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通过食补来预防疾病,推迟衰老,延年益寿。《黄帝内经》更重视经脉,它讲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就是储存多余经气的地方,也就是藏元气的地方。在所有的中药书里,没有一味药能入奇经八脉。也就是说,没有一味药可以补元气,只有食物能补益元气,天天能吃的东西才可以补益我们的身体。

食补既方便又实惠,人们乐于接受,一般没有副作用,而且可以起药物起不到的作用,比如一个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的气虚体质者,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只要适量食用羊肉、牛肉、蛋类、花生、核桃之类具有补气效果的食物就能改善体质。如果不分轻重就盲目服用人参、冬虫夏草等助热生火的大补药物,反而会引发体内其他功能的失调。

《本草纲目》提倡食补来改善体质,必须根据体质情况适当进补,如肾虚可多吃些补肾抗老的食品,如胡桃肉、栗子、猪肾、甲鱼、狗肉等;防止神经衰弱,可多吃些补脑利眠的食品,如猪脑、百合、大枣等;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多吃些芹菜、菠菜、黑木耳、山楂、海带等;防止视力退化应多吃蔬菜、胡萝卜、猪肝、甜瓜等。通过食补能使脏腑功能旺盛,气血充实,使机体适应自然界的应变能力增强,抵御和防止病邪侵袭,即中医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邓小平是一代伟人,他75岁健步登上黄山,80多岁能在大海中畅游1个多小时。在中央高级领导人中,像邓小平这样长寿且体质一直很好的并不多见,就是在世界伟人中也不多见。讲究饮食营养,主张食补不药补,是邓小平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邓小平身边工作人员曾对他一日三餐做过记录:早餐爱吃鸡蛋、馒头、稀饭、泡菜;午餐、晚餐常是两素、一荤、一汤。他生活很有规律,每天7点钟起床,到点就开饭,早餐7点半,午餐12点,晚餐6点半,而且不随季节变化,几十年一直如此。除了请客,邓小平从不主动向厨师点菜,也从不挑食。厨师做什么,他就吃什么,只要营养平衡就行。食谱的营养搭配,他则完全听从保健医生的意见。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一切的基础,要想身体棒就要依靠健康的饮食。

吃饭前不妨先看看五味的“走向”

《灵枢·九针》:“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灵枢·五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骨。”

食物有五种味道:酸、苦、甘、辛、咸。食物的味道不同,其作用也各有区别。中医认为五脏各有所喜。例如肝宜甘,因为甘味可以缓解肝气的劲急;心宜酸,因为酸味可以收敛心火;肺宜苦,因为苦味可以助肺气肃降;脾宜咸,因为咸味可以使脾不会运化过度;肾宜辛,因为辛味可以宣散和提升肾水之阳气。

五脏各有所喜,而食物也是有偏性的,那么食物的偏性是什么呢?

“酸走筋”,酸类的食物是走筋、走肝的,如果你患了肝病就不要吃酸,因为酸具有收敛的作用,太收敛则肝气就不能生发,病就会加重。但是对于多汗、尿频、腹泻、流涕不止等病症有很好的效果。

“辛走气”,辛类的食物是走气的。肺主气,如果肺出现了问题,就不能吃辛味食物。但是辛味具有发散风寒、行气止痛等作用,例如葱姜善散风寒、治感冒,胡椒能祛寒止痛,茴香能理气。

“苦走血”,苦味的东西是走血的,即走心。如果病在心上,就少吃苦味食物,让心生发一下。但苦味食物可以清热、泻火。例如莲子心能清心泻火、安神,可以治疗心火旺的失眠、烦躁之症。

“咸走骨”,咸类食物是走骨的,走骨就是走肾。如果病在骨上,就要少吃咸,这样才能把骨养好,把肾养好。但咸味食物具有软坚散结、滋阴潜降等作用。例如早晚喝一碗淡盐汤,对与治疗习惯性便秘有很好的作用。

“甘走肉”,甜味的食物是走肉的,走脾胃。孩子如果特别喜欢吃糖,说明他脾虚。如果病在脾胃,就要少吃甜味的食物和油腻的食物,因为这样的食物会让脾增加代谢负担,使脾更加疲劳。但是甜味食物具有滋养、强壮身体,缓和疼痛的作用。疲劳和胃痛时可以试一试。

隐藏在节气里的进补原则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为适应“天时”、“地利”,取得良好的收成,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综合了天文与物候、农业气象的经验所创设。

从古人对节气最早的命名,如《尚书》记载的“日中”、“宵中”等,可知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节”的意思是段落,“气”是指气象物候。

每个节气的专名均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意义。而同在蓝天下,人其实是和农作物一起生长的。所以,食补完全可以随着节气走。下面是几种比较重要的节气。

立春(2月4日)——立春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保持心境愉悦的好心态。饮食调养方面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有目的地选择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进食。这些食物能助生发之气。《本草纲目》载:“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芥等辛嫩之菜,杂合食之,取迎新之意。”

雨水(2月28日)——雨水节气着重强调“调养脾胃”。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应少酸多甜,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百合、豌豆苗、荠菜、春笋、山药、藕等。

惊蛰(3月5日)——惊蛰节气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调养。

阴虚者: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饮食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等。太极拳是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

阳虚者:多形体白胖,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怕寒喜暖。

宜多食壮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及日光浴都是适合的锻炼项目。

春分(3月20日)——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此时人体血液和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饮食调养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必佐以葱、姜、酒等温性调料,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立夏(5月5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

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具体到膳食调养中,我们应以低脂、低盐、清淡为主。

小满(5月21日)——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我们要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

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绿豆、冬瓜、丝瓜、黄瓜、藕等;忌食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等。

白露(9月7日)——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敏引发的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如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菜、胡椒等,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寒露(10月8日或9日)——“金秋之时,燥气当令”,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少食辛辣之品。

立冬(11月7日)——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饮食调养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应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冬至(12月22日)——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东至阳气开始生发起来了,应该多吃当归、生姜、羊肉汤等,还可以吃鸭子。 小寒(1月5日或6日)——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后,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同类推荐
  • 上班族的养生经

    上班族的养生经

    《上班族的养生经》运用十二时辰养生法进行讲解,内容涉及上班族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详细地告诉你如何运用传统中医的养生知识以及现代的养生理念让自己重获健康。由于工作忙、时间紧、压力大等诸多因素,上班族的健康变得岌岌可危,健康养生势在必行!
  • 黄帝内经(家庭健康生活)

    黄帝内经(家庭健康生活)

    《黄帝内经(家庭健康生活)》主要分为二十四章,分别讲述了养生之道。
  • 五脏气血通补手册

    五脏气血通补手册

    气血的调和为健康之根本。那如何判断自己身体中的气血是否充足,出现气血虚弱的原因,以及用何种方法调补气血呢?《五脏气血通补手册》针对大家关心的一系列有关气血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告诉大家,治疗疾病之时必须先调理气血,将气之降浮理顺,这样疾病不治自愈。《五脏气血通补手册》的内容简洁明了,容易理解,能够帮助广大读者充分了解调养气血的方法,在健康身体的同时远离疾病。
  •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讲述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书中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中医故事,还有神医们的精诚之心。让人敬佩的,不仅仅是出神入化的医术,还有神医们为钻研医术而度过的一个个不眠之夜。让人欣慰的,不仅仅是人们对中医的热忱依旧,更有名医的方子流传至今,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 养生就是养阳气:男性健康的革命

    养生就是养阳气:男性健康的革命

    工作压力,家庭压力让现代男人们身心疲惫,熬夜、不善沟通、吸烟、酗酒让现代男人们健康隐患重重,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前列腺疾病、性问题等让男人们痛苦不堪。如何解决这些男人问题?本书将提供中医预防及治疗方案。
热门推荐
  • 骑蜗牛的旅行

    骑蜗牛的旅行

    “2011年最值得推荐的儿童文学作品”精选自2011年报刊上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故事精彩,题材多样,符合少儿喜爱故事的天性。不仅有少儿领域具有导向性作家的作品,比如常新港、老臣、曾小春、谭旭东、范锡林、黄春华、彭学军、佘雷、章红、汤素兰、龚房芳、凌仕江等,还有一大批新锐少儿作家,比如曾维惠、两色风景、毛小懋、喻虹、汤汤、麦子、徐玲、贾颖、谢倩霓、李宏声、王宜振、慈琪、何腾江、周锐、杨士兰、贾月珍、吉葡乐、陈亦权等人的作品。可谓2011年度少儿文学领域的权威选本。
  •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血神至尊

    血神至尊

    当龙灵某一天发现自己武道修为止步不前而困已久之时,就在他绝望之际,一杆黑枪从天而降,这杆黑枪上雕刻着九条龙。这杆黑枪的器灵告诉龙灵「骚年,你不适合修炼武道。」龙灵顿时就纳闷了「啥?老子不适合修炼武道?那我适合啥?小爷我可是曾挂着武道天才称号的。」「你适合修仙。」黑枪的器灵诡异的一笑「你可是仙道的——纪元之子啊!」
  •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太虚集录

    太虚集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射手王

    我是射手王

    前锋,当然比的是进球啊!我的进球不漂亮,没关系,只要进球比别人多就行!这是一段属于射手王的传奇故事。
  • 爱的金字塔

    爱的金字塔

    桃花匆匆地开了,又匆匆地谢了,留下落英满地和无言的叹息;昨日匆匆相见,今又匆匆离去,道一声珍重分手让爱情成为回忆;太桕匆匆下山,月亮匆匆升起,不经意间它们完成昼与夜的交替;旧岁匆匆而过,新年匆匆到来,岁月留下的是一叠发黄的日历;人也匆匆,事也匆匆,时也匆匆,心也匆匆,一切在匆匆中走过,一切又在匆匆中复始。匆匆中人已走过不惑之年,猛回首才发现这人生的路太短太短。童年的记忆还是那么清晰,两鬓的白发告诉我青春不再。在自负的年轻人面前,我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们也曾年轻过,我们也曾拥有过,以此来安慰那颗失意的心。
  • 四魂志异

    四魂志异

    天的四风,应时而动,吹起这世间多少奇闻异事。
  • 律法小娇妻

    律法小娇妻

    “如果你爱她,就不该因为她的无理取闹而提出离婚,如果你不爱她了,那你们离婚吧,她不应该成为囚鸟。”一场法庭,让她成为了众多女性的情敌——夜北太太。“少爷!不好了!太太被人告上法院了!”“去,准备一下,本少亲自助威!”“少爷!不好了!夫人……夫人去法院了!”“大惊小怪!”助理狂汗……当然不必大惊小怪,但是!“夫人去法院向你提出离婚!”一阵狂风,眼前的夜北大少早已奔去法院,抱起老婆,飞奔回家,冲进卧室,邪笑:“老婆,既然你那么闲,不如……我们造个猴子吧!”“不……”……当雪花落下时,你……在何处……呢?你是我的结,更是我的劫
  • 延寿命经

    延寿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